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心电阻(糖尿病做心电图)

九派快讯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必看!血糖仪误差多少为正常,你真的了解吗?

【来源:鲁网】

严格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维护健康、预防并发症的重中之重。一个稳定的血糖水平不仅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因高血糖导致的各种健康威胁。正如古语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选择购置血糖仪,以便在家中就能实时监测自身的血糖状况。

然而,任何精密的测量工具在运作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误差,血糖仪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血糖仪误差多少为正常”这一问题,成为了众多初次接触血糖仪的患者普遍关注的焦点。而了解血糖仪的误差范围以及误差来源,成为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血糖仪误差多少为正常?

关于血糖仪的误差范围,业界存在两个主要的参考标准。

一是中国质检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另一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根据以上标准规定显示,如果血糖仪在95%的测试中,其测量结果偏差满足以下条件,即可视为合格:血糖浓度<5.5 mmol/L时,同一时间检测结果差异在±0.83 mmol/L的范围内;当血糖浓度≥5.5mmol/L时,检测结果差异在±15%范围内。这两个标准共同为血糖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设立了基准线,帮助患者理解“血糖仪误差多少为正常”的量化标准。

为什么血糖仪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呢?

当谈论血糖仪误差多少为正常时,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

1、采样样本差异

在医院,医生通常会抽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所得血糖值基于静脉血中的葡萄糖含量,被视为最接近人体真实血糖水平的基准值。而家用血糖仪则是通过刺破指尖采集末梢血来进行测量。指尖全血包括指尖微动脉血、微静脉血、组织间液,标本可能会被稀释,这成为血糖仪误差的一个重要来源。

2、设备技术差异

家用血糖仪与医院使用的生化检验设备在技术和复杂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医院设备通常更精密,能够进行多种指标的综合分析和校准,提供更准确的血糖值。而家用血糖仪则更加注重便携性和易用性,其测量精度和技术复杂度相对较低。

3、品牌型号差异

不同品牌、型号的血糖仪在传感器和化学试剂的选用上各不相同。因此,即使在同一时间点进行测量,患者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血糖值。

如何选择血糖仪?

面对这些潜在的误差因素,患者又该如何选择准确的血糖仪呢?

1、选择符合权威认证的血糖仪

为了确保血糖仪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首要考虑的是其是否通过了相关权威机构的认证。例如,三诺优智血糖仪已经经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认证,并且同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双重标准,保证了血糖仪在生产、测试等各个环节均达到了高标准要求。

2、选择技术更先进的血糖仪

技术的先进性也是选择血糖仪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三诺优智血糖仪采用了新型的脱氢酶技术(GDH-FAD),酶量可以精确到纳升级别,从而有效规避了血液中非葡萄糖成分的干扰,也不受氧气干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这种技术的使用效期也更长,在开封后可达6个月(一般试纸为3个月),减少了频繁更换试纸的麻烦。

3、选择电极反应更快的血糖仪

电极的反应速度也是影响血糖仪测量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三诺优智血糖仪的试纸采用了16银碳电极设计,使得导电性能得到了近400倍的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电阻的一致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4、选择红细胞压积校正范围广的血糖仪

红细胞压积(HCT)也是影响血糖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红细胞压积的变化会对检测值产生影响。在相同的血浆葡萄糖水平下,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全血葡萄糖的检测值会逐步降低。因此,选择具有红细胞压积校正功能的血糖仪就显得尤为重要。三诺优智血糖仪的HCT校正范围广泛(10%~70%),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小红细胞压积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确保了包括孕妇、儿童、肾透析患者在内的多种特殊人群,也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血糖检测数据。

综上所述,理解“血糖仪误差多少为正常”这一关键概念,对于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血糖仪、制定科学的健康管理计划至关重要。通过深入了解血糖仪的误差范围、来源及影响因素,患者能够更明智地评估不同产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权威认证、技术先进、电极反应快且红细胞压积校正范围广的血糖仪,将有助于提高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为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提升生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吴英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半路”转行研究光谱仪,让糖尿病人不用再天天扎手指

“找准方向,然后坚持做下去。不要怕‘硬骨头’,解决科研难题才是最锻炼人的。”浙江大学研究员杨宗银说,“基本每个月都会对方案进行迭代。只有不断打磨,才能使微型光谱仪日臻完善。”

2019年,杨宗银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用半导体纳米材料研制出彼时世界上最小的光谱仪,其体积是当时市面上小型光谱仪的千分之一。

此后,杨宗银带领团队研发出体积更小的、性能更强劲的光谱仪。它可以被应用在手机、手表等设备中。截至目前,他已经在《科学》《自然·通讯》《科学·进展》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篇。

杨宗银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01

用自制装置造“彩虹”

小时候,杨宗银喜欢自己搞点小发明,经常把家里的小电器拆掉,用零件制作玩具。

“家里的电器坏了,非专业出身的父亲会自己修理。受他影响,我从小就喜欢摆弄各种电器零件。”杨宗银回忆道。

成功用电机做出小车、小船后,杨宗银还无师自通用二极管搭出整流桥,用三极管和光敏电阻做出光控闹钟。几次发明小试,使他愈发对电子科学着迷。

高考后,杨宗银进入浙江大学。入学之初,他从应用生物专业转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此后,他热衷于参加机器人、机械电子设计等领域的竞赛,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杨宗银将在机械工程领域大展拳脚时,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从机械专业转到光电专业。

让杨宗银萌生“跨界”念头的,是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童利民。经学长推荐,杨宗银结识了童利民。与他畅聊一番后,杨宗银决定读研并改变赛道。

读研之初,杨宗银有时帮师兄准备纳米材料。等操作熟练后,他萌生了对纳米材料进行改造的想法。“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见一条蛇首尾相接而后发现苯环。某天我突然想到,能否将纳米线首尾相接。”他回忆道。

有想法但没现成的实验设备,怎么办?那就自己造一套。

2011年,用自己造的实验装置,杨宗银与学长谷付星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生长带隙渐变纳米线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半导体中光电材料无法覆盖整个光谱范围的难题。在荧光显微镜下,用此方法得到的纳米线就像一道彩虹。

基于这种纳米线,杨宗银和其他科研人员研制出当时全球最宽光谱可调谐激光器。

02

为一个目标尝试150次

读博期间,杨宗银一边完成导师交给自己的任务,一边朝下一个目标前进:研制微型光谱仪。

通过测量物质光谱,光谱仪可以分析物体的化学成分,常被用于检测空气质量、作物生长情况和人体健康状况等。不过,虽已问世百余年,光谱仪体积依旧较大,小尺寸和高性能无法兼具。

研制微型光谱仪的那段时间,杨宗银每天都是实验楼最晚走的那个人。可即便如此努力,他依旧对实验结果不满意。

“我做了大概150个光谱仪,但都不理想。当时临近博士毕业,论文压力非常大。我质疑过自己,这样坚持是否值得。”杨宗银回忆道,那时早上去实验室时自己打满了“鸡血”,相信今天一定能有收获;晚上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灰溜溜地回去,接着反思问题所在。

打开杨宗银那时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实验优化细节。“我刚开始做实验时,非常有新鲜感。不过,失败次数多了,自己感到很无力。”杨宗银说,为了给自己打气,他常在实验笔记中写几句勉励的话。

“某次我和晨跑‘搭子’聊起自己的研究困境,对方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杨宗银说,这位晨跑“搭子”帮他写了新算法,研制工作开始走出泥潭。

2018年8月,在博士毕业前几个月,杨宗银终于研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小的光谱仪。它的尺寸仅几十微米。相关论文于2019年7月被《科学》杂志接收。

研制成功的那一刻,杨宗银百感交集,在实验室静坐了很久。“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他说。

03

引导学生找到研究方向

202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杨宗银选择入职浙江大学。

近年来,杨宗银专注于优化、迭代微型光谱仪,提升了设备分辨率与灵敏度,使其制备成本降至几十元以内。

“目前,我带领团队成员和企业展开合作,进行产品研发工作。不过,微型光谱仪在消费端的应用尚未成熟。”杨宗银说,应用的难点在于挖掘消费需求。很多新技术看起来酷炫,但可能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因此,他认为可以在大健康领域寻求突破,将微型光谱仪应用于血糖测量。

“微型光谱仪可以捕捉葡萄糖光学信号,帮助糖尿病患者免去每天扎手指测血糖的痛苦。”杨宗银认为,这是微型光谱仪走向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

前不久,因获得2023达摩院青橙奖,杨宗银发明微型光谱仪的经历一度登上互联网问答平台知乎的话题热搜榜榜首。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杨宗银适时回应,讲述了个人研究经历、微型光谱仪的研究缘起和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解。

杨宗银说,适当回应公众关切后,科研人员就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难题上,让自己从事的工作对社会有贡献。

科研之余,杨宗银将大部分时间用在科研人才培养上。作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文献查找和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找到研究方向,鼓励他们啃“硬骨头”。

“找对一个方向的前提,是对研究领域有清晰的认知。想科学全面地查找和管理文献,就要了解某个领域的发展脉络以及尚难解决的问题。”杨宗银说,找准一个问题后,就要试着解决它。这段经历会是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财富。

来源:科技日报

想吃油炸食品,可是有糖尿病,怎么办?没问题,用空气炸锅啊

用空气炸锅加工食物可使人体内的油脂摄入量减少80%

众所周知,糖尿病人应该吃蒸、煮的菜肴,并限制油炸食物。为什么?因为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有害脂肪,对心脏有害,并且卡路里非常高,容易发胖。但是,如果您又想吃油炸食品,又担心有害的脂肪,那么,使用空气炸锅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例如:鱼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糖尿病人的合理选择,但是应该吃蒸,煮的鱼……避免油炸鱼。炸鸡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卡路里、盐和脂肪,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而应代之以其他烹饪方法,例如水煮鸡、蒸鸡。

可是,油炸食品的确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并且喜欢油炸食品,那就用空气炸锅吧!因为空气炸锅能够减少油炸食品中80%的油脂。

1.什么是空气炸锅?

空气炸锅使人体内的油脂摄入量减少了80%

空气炸锅,也称为无油炸锅,它把约200℃高温的热空气,通过风扇均匀地辐射到食物表面,使食物表面干燥、酥脆,同时食物内部可以保持蓬松(如炸薯条)或潮湿(鸡大腿)。由于空气炸锅用的油并不多,不到油炸食品所需用油的10%,因此,空气炸锅可以限制摄入到体内的脂肪含量,对健康有益,特别是对糖尿病,血压高,心脏病的人……

2.空气炸锅使油炸食品中的油脂减少了80%

空气炸锅用高达200℃的热空气烹饪食物

空气炸锅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产生热量,下部反射热量。上部由加热电阻和风扇系统组成。下部设计有可拉出的抽屉。抽屉内部是可移动的网孔或带孔的金属篮。空气炸锅使用起来很简单,您只需将几汤匙的油倒入食材中,然后直接放到篮子里,再然后把它们放入预热的空气炸锅中。食物烹饪时,油脂会从篮子里滴落到下面抽屉中。

空气炸锅内部的温度保持恒定在80-250°C之间。热量沿两个主要方向传播,第一个方向直接从顶部辐射,第二个方向由风扇沿着锅的侧面推向锅底,然后向后推。这种传热方法使锅中的热蒸汽始终快速而强烈地循环,使得成熟后的食物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同时食物中多余的油脂大量排出(高达80%)。

3.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一些油炸食品

3.1 烤三文鱼配黄油和大蒜

三文鱼含有丰富的营养

三文鱼含有omega-3脂肪酸以及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减少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不升高血糖、强壮肌肉、促进大脑发育,保护眼睛。

烹饪三文鱼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用空气炸锅烘烤的方法,既美味又有营养。

准备中:

  • 150–200克的新鲜三文鱼。
  • 蒜末6块。
  • 芦笋。
  • 无盐黄油。
  • 盐。
  • 胡椒。
  • 2茶匙柠檬汁。
  • 1茶匙橄榄油。

怎么做:

将新鲜的三文鱼洗净、沥干,然后用盐、胡椒粉和1茶匙柠檬汁腌制15分钟。

预热空气炸锅,在锅里扫上一层油,这样鱼放进去的时候就不会剥皮了。锅热后,将鱼肉与芦笋一起炒,然后在170°C的温度下煎5分钟左右,或直到鱼皮变紧和变色,加入黄油,蒜末。

当大蒜略带黄色时,加入茴香和柠檬汁。搅拌炸鱼5分钟,然后取出。

将柠檬皮磨碎撒在鱼肉上,使其散发出香味,然后就可以享用啦。

3.2 烤瘦猪肉

空气炸锅中的瘦猪肉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如果整天面对水煮肉和炖猪肉让您厌烦,那么请尝试制作酥脆的金黄色烤肉。空气炸锅可以限制使用的油量并加快烹饪时间。加工后的烤猪肉,不仅像餐厅做的那样香脆可口,同时还保证了食品卫生和安全。

准备中:

  • 300克带皮猪肉(切记应选择新鲜的粉红色的猪肉,然后烤出来的肉才会香脆、有吸引力)。
  • 食品箔纸
  • 必要的香料,以及10毫升白葡萄酒,10毫升醋,大蒜,糖,盐,胡椒粉。

怎么做:

将肉洗净并干燥。

腌制香料:将盐、木糖醇、胡椒、蒜末、醋、香料与白葡萄酒混合在一起(剂量视每个人的口味而定)。

在猪肉上均匀地蘸上调味料混合物,然后轻轻挤压,以便更好地吸收香料。

腌制完成后,将肉用铝箔包裹。

烘烤之前,将空气炸锅设置到200℃预热,计时器设置为10到15分钟。

在猪皮上撒少许盐,放入空气炸锅托盘中,然后在180℃下烘烤45分钟。45分钟后,取出肉,去除猪皮上的盐,然后继续放入锅中,以200℃的温度持续10分钟。

3.3 柠檬酱烤虾

在糖尿病饮食中,虾是美味和营养丰富的海鲜之一。虾很容易快速加工成许多美味的菜肴。可以在空气炸锅中用柠檬酱制成大蒜虾。

准备新鲜的虾,去皮,去虾脊,用1茶匙橄榄油、1/2茶匙大蒜、少许盐、胡椒粉腌制,加少许木糖醇,腌制30-50分钟。

将箔纸放在空气炸锅上,将虾均匀地放在烤盘上,将温度设置在185℃ 11分钟,然后,将虾翻过来再烘烤5分钟。

将烤熟的虾放到盘子里,加入事先榨出的柠檬汁,再加入一点欧芹,即可食用。


还有烤鸡胸肉、烤比萨......

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毕竟,烹饪美食,不是我们的强项......介绍传播糖尿病教育的相关知识,才是我们的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