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吸氢糖尿病(吸氢对糖尿病有用吗)

上观新闻 0
文章目录:

足浴仪器可治糖尿病、高血压?骗子利用电解原理诓骗老人,一年牟利135万元

以免费足浴为噱头,吸引老年人体验所谓的“制氢仪”治疗,而后谎称体验者体内有毒,将成本仅一千元多的电解仪,以10倍的价格销售给老年人,短短一年牟利近135万元。近日,普陀警方接群众举报后,在市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成功捣毁了一个专以老年人为目标,售卖假医疗器械的诈骗团伙。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悉数落网。

6月9日,市民龚先生向普陀公安分局曹杨新村派出所报警,他的母亲在曹杨路某商务楼内花了近1.2万元,购买了一套毫无功效的“医疗器械”,怀疑被骗。

据介绍,今年年初,龚母经人推荐来到曹杨路某商务楼,免费体验了一个所谓的“氢分子沐足治疗”项目,当她把双脚浸入放有仪器导片的足浴桶数十分钟后,水中出现了气泡,水质逐渐变成褐色。工作人员称这是她体内排出的毒素,他们公司的治疗仪可以通过足浴排毒,治疗糖尿病、低血糖、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还有护肝保健作用,比吃药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

信以为真的龚母当场决定购买一台氢分子沐足治疗仪,并在销售推荐下加购了一只氢分子水杯配合治疗,一共花费了11980元。然而,回家使用一段时间后,龚先生发现这些治疗仪对母亲的病情毫无疗效,怀疑被骗,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市民龚先生向警方报警

接报后,警方立即开展相关调查,并将正在公司内的老板张某胜,张某胜的女儿、负责财务和宣传的张某雪,以及销售人员唐某传唤至派出所配合调查。

通过对所谓的氢分子沐足治疗仪进行实验,民警发现将仪器导片放入水中,无需人体参与,经过一段时间通电后,同样会出现气泡,水质变混浊呈现褐色。后经专业人士鉴定,水质变色纯粹是仪器上的铁片在水中的电解反应。

清水实验后的结果

经调查,张某胜于2021年5月在本市注册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销售各种与“氢分子”相关的治疗仪。公司由其妻子柳某负责收发货和售后,女儿张某芳负责财务和宣传推广,并将从网上搜索到的医疗案例照搬收录至其负责维护的微信公众号和公司网站中,以此来骗取中老年人的信任。作为销售人员的唐某,则负责拉拢中老年顾客来公司体验“氢分子沐足治疗”,将沐足时发生的水质变化、颜色的深浅,虚构为顾客体内排出毒素,并根据颜色、发泡大小等情形欺骗顾客身体机能出现异常,引导客户高价购买所谓的“氢分子沐足淋浴仪”“氢分子茶杯”“吸氢机”等产品,从中提成牟取暴利。

据张某胜交代,这些所谓的“氢分子”治疗仪就是电解仪,由其联系厂家定制,成本在一台1000多元左右,而对外售价则是成本的10倍。在短短一年内,张某胜团伙以此诈骗手法已骗取数十名中老年被害人近135万元。

在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张某胜、张某雪以及唐某如实向民警供述了各自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6月15日,团伙的另一名主要成员、张某胜的妻子柳某到案。

犯罪嫌疑人张某胜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胜、柳某、张某芳和唐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普陀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栏目主编:王海燕

来源:作者:邬林桦 宋严

吸氢治病靠谱吗?专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吸氧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你听说过吸氢吗?近日,记者暗访发现,江岸区一家名为“嗨氢”的健康体验馆推出了一种针对老年人的“吸氢保健”的生意。所谓吸氢,就是吸氢气。线上有商家兜售价格高达上万元的吸氢机,线下还有提供吸氢服务的场所,商家号称每天吸氢一小时,就能起到调理疾病、增强体质的效果,甚至宣称“没有氢气活不好”。

商家推销的“神奇气体”氢气,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专家介绍,没有听说过吸氢能缓解或者治疗疾病,氢气哪怕用于辅助治疗,到现在也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医学认证。氢气作为一种可燃性气体,操作不当,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目前,江岸区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商家称“没有氢气活不好”

每天安排5场吸氢体验

4月上旬,后湖大道地铁站附近开了一家“嗨氢”健康体验馆。

这家体验馆门前的宣传牌显示:该馆公开征集100名失眠、便秘、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方面的患者免费体验吸氢。宣传牌上还介绍,吸氢除了有效、简便和廉价之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与其他的调理手段之间不存在任何干扰。

参加过一次吸氢体验的唐女士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视频资料。记者看到,视频中,前台人员在回答该女士的相关咨询时说道:“吸氢对支气管炎有辅助效果,对鼻炎有很好的效果。”前台人员称,前几个月吸氢是免费的,他们这个店至少会开一年。

另一份视频资料中,记者看到,该吸氢场地上有两条标语:“吸氢气 喝氢水 交氢友享氢福”“没有氧气活不了没有氢气活不好”。

讲台上,一年轻女子出示了一张照片,声称是前几天给一家送了5台吸氢的机器,该女士说:“我知道叔叔阿姨们都操心孩子,但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活得好而努力,希望大家每天能为自己活一个小时,什么都不用管,我们会把每一位当成自己的父母亲来服务,你们只需要带上自己的心,带上自己的身体吸氢就好了。”

记者了解到,这家体验馆从每天8时开始,先后安排5场吸氢体验活动。每场时间为1个小时,每场体验活动都有近20人参加。

记者暗访

一边吸氢一边被“洗脑”

5月12日上午,记者报名参加了这家体验馆的免费体验活动。进入体验馆,工作人员会先发一张卡片,询问体验人身体哪里不舒服,然后将卡片交给所谓的老师。记者注意到,虽然很多老人身体不舒服的部位不一样,但工作人员都会告诉老人们,坚持吸氢就会有效果。

上楼后,记者看到,在一间约30平方米的房间内,正前方架着一台显示器,面对显示器的方向摆了2排共12张椅子,每个椅子旁摆着一台吸氢机器。这些机器呈正方体,长宽高大约30厘米。记者看到,用于吸氢的软管长度超过1米,一端插在机器的接口处,一端挂在体验者耳朵上,两个出气口直接插入体验者的鼻孔。工作人员开机后,体验者就可以坐下来吸氢了。

吸氢开始后,授课的江老师会播放两首和身体健康有关的歌曲。其中一首歌曲中,歌词特别强调吸氢的好处:“我的身体已经回到年轻态,年轻十岁已经算不上什么”“我已经红了,离不开氢了”等。

江老师在大家吸氢过程中,不断讲解“成功”案例。例如,蔡某失眠多年,因为吸氢,大脑中的有害物质被清除了,睡眠正常了;卢某吸氢后高血压的用药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按照江老师的说法,凡是吸氢的人,便秘、高血压全都能解决。“吸氢排除人体的有害自由基后,可以实现冻龄甚至逆龄生长。”江老师还举例说,某影视明星之所以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年轻,就是因为排除了身体中有害的自由基。

记者现场看到,店里的顾客登记表上,前来体验的老人绝大多数年龄超过60岁,也不乏80岁左右的老人。在健康状况一栏,他们有的有失眠、耳鸣、气喘症状,有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常见慢性病。课堂上,江老师告诉大家,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吸氢缓解甚至治好。

体验者质疑吸氢没效果

商家称“没效果是因为你身体好”

在记者体验的三天时间内,江老师反复不停地声称氢气对人体有多么好,还找来了不少例子。三天时间里,江老师都用一位蔡阿姨做例子,告诉大家蔡阿姨最开始便秘,吸氢当天,便秘症状马上缓解了。但三天来,记者都没有在现场见到蔡阿姨。

给记者提供视频的唐女士说,她参加过一次吸氢活动后,就不想参加了,直言“感觉没什么效果”。

“我以前参加过很多体验活动,一开始都是免费,到了最后千篇一律让人掏钱买东西。我觉得,这家体验馆的套路都和我以前参加的活动一样,先给我们洗脑,让我们觉得离开了氢就无法健康长寿,到最后就鼓动我们买机器!”

江老师则不断告诉大家,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的人吸了之后很快就有感觉,有的人之所以没有什么感觉,“是因为本来身体就好,但只要坚持吸,就会实现冻龄甚至逆龄生长”。

给介绍人发专属红包

吸氢机器售价2.7万一台

记者注意到,江老师每天还会询问新来的人是谁介绍的,得到回答后,介绍人会收到大家的掌声。记者发现,几天时间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介绍身边人进来,介绍人被鼓掌奖励后,大多会分享吸氢的好效果。

该商家还将所有体验者拉进一个“嗨氢群”,16日开始,每一个拉人进群的体验者,都会领到一个红包,因为是专属红包,记者无法得知红包数额。

17日上午,记者以工作原因不能每天来吸氢为由再次来到该店,提出购买吸氢机器。一梅姓负责人介绍,每台机器售价超过3万元,但现在做活动,2.7万元就可以买到,“我们已经卖出去了8台”。

记者表示,现在网上也有类似的产品销售,价格从3000多元到一万多元不等。该负责人介绍:“我们产品贵是有贵的道理的,虽然也建议吸氢时不要吸烟,但是我们的产品是安全的。”他举了个例子,他的弟弟认为2.7万元的价格高了,自己在网上花了8000元钱买了一套,结果因为吸氢时点烟,发生了爆炸。

授课的江老师也告诉记者,她们的机器跟网上的机器最核心的不同就是技术和材质,吸氢机产氢是非常纯粹的,不会产生其他任何对身体有害的杂质。

专家说法

氢气治病尚无明确科学依据 是利用老年人心理的伪科学

氢气真有这么好的“疗效”?记者了解到,氢气曾在新冠肺炎的诊疗中发挥作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提到“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治疗”。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赵西平介绍,“吸氢”只针对肺病治疗,且氢气的作用界定在“辅助”二字,提高氧气和药物的利用率,并不意味着氢气本身能够治肺病。

赵西平说,目前氢气对人体临床治疗的应用案例较少,且研究方式比较简单。上述商家宣传单中描述的种种,大多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他现在还没有听说过吸氢能缓解或者治疗疾病、改善睡眠等,氢气哪怕用于辅助治疗,到现在也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医学认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来进行吸氢治疗的老人往往有多种老年病,他们希望用吸氢同时治疗多种疾病。

对此问题,武汉大学教授廖皓磊分析,上述商家的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的心理把握得很透彻,他们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让老人们觉得吸氢对身体确实不错。在不断进行心理暗示后,工作人员再在恰当的时机售卖产品,不少老人会欣然接受。廖皓磊表示,包治百病本身就是伪科学,以此做宣传,可以断定就是骗局,老人们一定要理性认识,不要盲目轻信。

安全隐患

高浓度氢气有爆炸风险 市场监督部门已介入调查

武汉市第二中学的一位化学老师介绍,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如果一定区域内的氢气体积浓度达到4.0%至75.6%的范围区间,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在制备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外部条件。这位化学老师表示,这家“嗨氢馆”空间狭小,环境密闭通风差,10台吸氢机从早上8时开始,一直工作到下午,安排5场吸氢体验活动。氢气吸入人体的过程又并非密闭通道,容易逸散进房间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7日,记者联系江岸区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上述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就这家店是否有营业执照、是否有夸大产品功效等方面开展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记者赵家新)

来源: 武汉晚报

“吸氢疗法”纳入第七版新冠诊疗方案,引发关注,有人直指是“伪科学”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chinanewsweekly 作者 杜玮

3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治疗章节里,除了一般的氧疗措施,还增加了“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H2/O2 : 66.6%/33.3%)治疗。”

《中国新闻周刊》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助手苏越明处了解到,这一治疗手段是在钟南山的建议下加入第七版方案的。苏越明称,氢气治疗加入方案是经过了讨论的。对于吸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苏越明称,吸氢虽然不能杀灭病毒,却能改善症状。但对于具体能改善哪些症状,苏越明没能给出答复。他还介绍说,吸氢不仅能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也能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吸氢疗法进入到第七版方案后,引发关注,有人直指这是“伪科学”。实际上,这不是吸氢疗法第一次引发争议。2019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创始人、荣誉总院长徐克成出版了新书《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基于 82例吸氢的中晚期癌症患者随访,得出了氢气可以控癌的结论,当时招致多方质疑。对此,《中国新闻周刊》曾采访了徐克成与相关专家,对此做了深度报道。

82例患癌吸氢报告

徐克成氢气治疗的一个成功病例是广州市60岁的退休教师全孝莲。全孝莲患有卵巢癌III期、复发伴多发性转移,患癌5年来,经历过5次化疗,但肿瘤标记物一直没下降,还有带状疱疹。2018年6月底,她停止了化疗,坚持吸氢一个月后,指标下降到了正常范围。这一过程记录在《氢气控癌》中。“(后面)观察了几个月,盆腔和腹腔转移未复发,但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转移,接受了手术。”2019年6月,徐克成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徐克成的《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一书,封面上写着“肿瘤康复颠覆性探索”“天然之气,居家康复,生理之气,无药为医”等字样。书的正文前面,有肝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内科血液学专家、工程院院士王振义,“肝胆外科之父”、中科院院士吴孟超,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四位大家分别作的评述。

徐克成自己就是一名癌症患者。十多年前,在氢分子医学逐渐在国内走红并在各地看到一些癌症患者吸氢“神奇康复”后,他决定投身这一领域。他在其健康工作室设立了三四十台氢氧气雾化机,产生氢浓度66.7%、氧浓度33.3%的混合气体。每天,有上百人前来免费吸氢,这也是其找寻病例、做随访观察的部分来源。

在书中写到的82例癌症患者中,受访者每天吸氢时间不少于1.5小时,至少要连续吸3个月。患者的癌症种类包括肺癌、肝癌、妇科恶性肿瘤、胰腺癌、乳腺癌等十余种,所有受访者都为癌症的III期和IV期患者。“排除I期和II期患者,(因为)治疗效果很难判断,很可能有化疗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III期和IV期患者,都是接受了常规治疗没有效果后,到这里来的。”而实际过程中,III期、IV期患者中也有吸氢气和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情况。

通过对82例患者为期3~46个月不等的随访,徐克成发现,患者食欲、睡眠等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不同肿瘤类型患者体能改善状况不同,其中肺癌患者效果最好,妇科肿瘤及胰腺患者效果最差。在肿瘤标记物方面,呈现相同的趋势,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下降率最高,达到75%,胰腺癌、肝癌患者无人下降。疾病控制上,肺癌控制率最高,大于78.9%,胰腺癌最低,为20%,而且,III期病患的控制率高于IV期。同时,有12例患者因病情发展、感染等原因死亡。

通过观察,徐克成得出结论,吸入氢气能控制癌症进展。而所谓控癌,徐克成强调称,不是指“治疗”,而是“康复”,即完成癌症主要治疗后,恢复阶段的保健和养生。“这是我自己界定的,回避一个法律风险,我认为,这是一个辅助的手段,不是一个主要的。”

氢气医学源于东亚

氧化损伤与炎症被视为多种疾病发生的基础。徐克成认定吸氢控癌有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目前被公认的氢气的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及抗炎症作用。所谓选择性抗氧化,是指氢能中和掉对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而不影响其他重要物质的运转过程。

吸氢治疗在业内被称为氢气医学。在全球范围内,关于氢气治病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直到十多年前,氢气选择性抗氧化的推断在日本被提出,氢气医学开始逐渐成为业内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于2008年左右进入中国。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教授孙学军是国内氢气医学研究第一人,2014年3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氢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孙学军任主任。

孙学军介绍称,过去12年来,世界范围内共有1200多篇氢分子医学论文发布,其中来自中国的文献占了论文总篇数的55%,日本则占33%。这期间,除了抗氧化、抗炎症作用,氢气的抗凋亡、调节细胞信号通路等机制也被研究者提出,而抗凋亡的解释本质上依然是消灭过多自由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200多篇论文中,绝大多数都为动物实验模型,关于人的临床研究仅有60多篇,涉及氢气对糖尿病、痛风、心肌缺血、高脂血症等病症的作用,但都为小规模的人群研究,证据等级不高,而有关癌症的人体临床研究数据更少之又少。

孙学军说,目前,氢气的选择性抗氧化作用也只是基于观察到的减轻炎症等现象所给出的一种解释,科研人员对于氢分子在体内具体作用的机制实际上并不清楚,“氢分子比较小,不好标记追踪,它的反应过程我们现在是不掌握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于观贞认为,徐克成所做的这项研究只属于“零星个案报道”,而且,方案设计中,“病种比较乱”,治疗方式中也有着单独吸氢、氢气 放化疗联合治疗等多种形式,这会使得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有偏差。“氢气运用到人身上是非常复杂的,现在这么做有点过了,没有到完全成为医疗手段的程度,容易让病人产生误解。” 第九OO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房文铮认为,这一研究并没有遵循标准严格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病例也只有80余例,“可信度很差”。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马雪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氢分子生物学研究。她分析说,科学需要严谨,个案代表不了一个领域的发展,从徐克成的研究来看,只能说为氢分子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而且,数据量还不够,当数据量足够,并且采用很好的实验设计手段后,才可以称之为证据。在她看来,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氢气所起到的作用会有差别,而即便对于同一种类的疾病,不同人群的治疗效果也有不同。孙学军称,目前,对于氢气治疗疾病还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就是说证据还不是非常充足,只是看到一些现象。”

氢气治疗的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业内分析中,大都把氢气描述为一种极其安全的气体。但孙学军在一篇论文中提及:有关氢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认识,主要来自潜水医学中应用高压氢气对人体无明显影响的理论推断,未见系统的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报道。

至于有效性,业内不少声音也对此发出疑问。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教授马克·格拉德温曾在《自然医学》期刊上发文称,外界给予的氢气远远低于有机体内还原性物质的含量,氢分子与羟自由基发生反应的速率也远远小于体内还原性物质,难以解释少量氢气在如此低的反应速率下依然可以起到清除自由基并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这一现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博士迪克·托拜厄斯·彼得则分析称,像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帕金森、肿瘤等疾病中氧化损伤的作用可能被夸大。

钟南山团队的研究

现实层面,想要证明氢气有效性的最好方法是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记者从市面上生产氢氧气雾化机的主要厂家之一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几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其团队就开始在国内十多家医院开展6项氢气治疗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有800余名患者入组。其中,有152人参与的过敏性鼻炎氢气辅助治疗和108人入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氢气辅助治疗两项研究已完成,但以上研究的结果尚未见公开发表。另有一项非小细胞肺癌氢气辅助治疗的研究尚在伦理申报中。

据《中国新闻周刊》查询,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氢氧气雾化机价位在三四万元左右。通过天眼查查询,上海潓美医疗科技为广州南山氢分子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股东,认缴金额700万人民币,控股70%。广州南山氢分子医学科技另外30%股份,由广州南山健康科技创新中心掌控。

广州南山健康科技创新中心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周荣,2011年5月至今,为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据基金会官网介绍,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是在钟南山院士领导下,由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学研分中心发起,以钟南山院士名字命名,于2011年7月5日正式注册成立的独立法人非公募基金会。

2016年4月16日,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世界胸科大会“氢分子医学与肺部疾病”卫星会在上海召开,钟南山出席主持会议,称中国在氢分子医学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官网上,2016年4月27日,发布了关于批准建立2016年度第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通知,其中钟南山院士工作站的建站单位为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