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42点(糖尿病4十严重吗)
空腹血糖6.42,是高还是不高?算不算糖尿病?
血糖值是体检的时候最基础的一个检查项目,正常的血糖值是3.9—6.1mmol/L,若超过这个范围的话,就说明血糖有些高了。有的人测量出来的空腹血糖值是6.42mmol/L,从数值上看,这已经属于血糖超标的情况了,那这算不算糖尿病呢?
空腹血糖值6.42mmol/L,算不算糖尿病?
若空腹血糖测量出来的是6.42mmol/L,还不属于糖尿病。糖尿病的范围是空腹血糖超过了7.0mmol/L。虽然空腹血糖6.42mmol/L,还没有超过7.0mmol/L,不属于糖尿病的血糖范围。但是若空腹血糖测得超标了之后,还应该测量下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正常的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是7.8mmol/L以下,若餐后的两个小时的血糖超过了11.mmol/L1的话,属于糖尿病的范畴了。为了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去做个准确的检查,以免患上了糖尿病而不自知。
血糖值在6.1—7.0mmol/L这一范围之内,且餐后的两个小时血糖值也没有超过11.1mmol/L的话,这种状态被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这种情况离糖尿病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身体对糖分的调节已经出现了问题。若不及时的干预生活方式,还是像以前一样,血糖没有及时的控制,那么过不了多久,血糖就会超过7.0mmol/L,发展成为糖尿病。
虽然血糖6.42mmol/L,还不算是糖尿病,但也属于一个准糖友的身份了,不能够大意,要及时地控制血糖。要积极的把血糖降到6.1mmol/L之内,餐后的两个小时的血糖值控制在7.8mmol/L之内,这样才算正常的血糖值,才不会得到糖尿病的青睐。那么,血糖值6.42mmol/L左右,还没有超过7.0的mmol/L人,要如何才能把血糖降下来?
血糖值6.42mmol/L左右,没有超过7.0mmol/L的人,如何降血糖?
若胖先减肥:其实只要细心留下观察下,并不难发现,血糖高的人都是比较胖,尤其是肚子比较多。胖的人,特别是胖肚子的人,体内的内脏脂肪也比较多,会影响到身体对糖分的调节,导致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因此血糖超过正常范围的人,要想控制血糖,要看看自己体重是不是超标了,尤其是看看自己肚子大不大,若体重超标和肚子大,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减肥。
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要少吃:血糖若是高了,控制饮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若是饮食控制得当,体重和血糖都可以很好的降下来。对于血糖高的人来说,升糖指数高的食物要少吃,应该吃些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就拿主食来说,精细的米面要少吃,应该换成升糖指数低的玉米面、糙米和燕麦等粗粮。蔬菜的升糖指数比较低,可以多吃。水果的糖分比较高,可以吃水果但要少吃。血糖高的人,不光要少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像是肥肉、烧烤和油炸食品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要少吃。
坚持有氧运动:想要把血糖控制下来,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血糖高的人,要积极地进行有氧运动,比如说跑步、骑自行车、游泳、跳舞和爬楼梯等,每次要运动超过20分钟,一周坚持4次左右,降糖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血糖若超过了6.mmol/L1,就属于血糖超标了,就算是6.15mmol/L也算血糖超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血糖超得不多,要积极干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多运动,把血糖降至合理的范围,这样才会离糖尿病可以远一点。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常规诊疗,邹城这家医院很努力
自邹城市启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临战状态,邹城市、兖矿集团相继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兖矿新里程总医院为邹城市及兖矿集团指挥部副组长单位、济宁市县级定点医院、邹城市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区定点机构、济宁市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面对疫情,兖矿新里程总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障患者基本就诊需求,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规范就诊流程
有序开展疫情防控
兖矿新里程集团总医院是一个“大家庭”,包括院本部、东院区,8家直属分院、9家直属卫生服务站、7家托管医院和卫生所,总计近2500张床位。如何调度各级各个医疗机构都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是摆在兖矿新里程总医院院长张传军和院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们迅速成立院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由院长书记担任组长迅速开展工作;迅速梳理了1个应急预案,2个管理规范,3项制度,18个院感防控工作流程,全员培训防控和院感知识18场次。”张传军告诉记者,院内院外一定要快节奏防控。比如,在院内,迅速优化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工作流程。在物资采购方面,紧急采购1辆负压救护车、改造负压病房2间、专用重症监护病床16张、ECMO、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口罩防护服等防护器材近1500万元。
总医院和下辖各个医疗机构对发热病人实施筛查、管控和分类管理,规范发热病人就诊流程,将发热患者分为一般发热、可疑、疑似、确诊四类,实现分类管理,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全力救治发热患者。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将济三分院在48小时建成邹城市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改造隔离房间一期36间,二期64间,共100间。截至目前,兖矿新里程总医院为兖矿集团及邹城市2616人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筛查,筛查出1例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经济宁传染病院救治,已治愈出院,消灭了感染源,杜绝了疫情在邹城地区及兖矿集团的扩散和蔓延,保障了兖矿集团作为重要能源单位电煤的安全生产。
同时,兖矿新里程总医院还协助兖矿集团购买25万只口罩,2900只红外体温检测仪,3000只防护目镜,600套防护服,30000付手套,有利支持了兖矿集团防控任务的完成。此外,医院组织职工捐款32.8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武汉的疫情防控。
优中选优
9位“战士”赴鄂支援
在做好邹城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兖矿新里程总医院还“借”给武汉9名“战士”——李凡旺、王洪图、刘丰华、张红梅、孙海欧、赵青、高桂花、袁孟、谢雯。
提起出征那天的情景,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副院长王爱亮记忆犹新。2月9日凌晨2点,医院接到山东省卫健委指令,在6小时内就组建完成9人的医疗队驰援武汉。
疫情阻击战刚一打响,医院就已筹备组建了赴武汉支援预备队。“预备队的成员是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从全院选拔出来的。得到紧急支援的通知后,我们又进行了优中选优的再次选拔,最终确定了第一批出征的9名队员。”王爱亮说。
“队长李凡旺是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有抗击非典的经验,踏实、稳重。副队长高桂花,是一名主管护师,在平时的培训和考核中表现优异。到达武汉后,高桂花因表现出色被选任为山东省院感组的副组长、山东医疗队303名队员的副组长,这是非常优异的成绩……”提起10天未见的9位同事,王爱亮如数家珍般跟记者介绍他们9人各自的优点。
去前线,是光荣也是责任。在院领导班子看来,前线9名“战士”的防护安全是大事。为此,在组织成立赴武汉支援预备队的时候,该院领导班子从预备队负责人、队员遴选、集训等多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副院长王爱亮任预备队总指挥,院长助理张勇、副主任张德玲负责完成预备队的成立及培训工作。
在谈到培训时,王爱亮说,所有的培训内容要覆盖一线要求。“训练为了实战,训练就是实战!必须一丝不苟、狠抓细节、精准指导。最后通过荧光检测考核,保证每位队员都达100分!”王爱亮说,就是要用这种“不近人情”的严苛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到位,才能用专业所长,助前方一臂之力。
做好常规诊疗工作
保障患者正常就医需求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兖矿新里程总医院迅速部署,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筑安全防线,一手力保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保障患者正常就医需求。
医院的老病号王素珍(化名)是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患糖尿病42年,糖尿病眼底病变致双目几乎失明。在了解到王素珍胰岛素、尿毒清、阿司匹林等药品不足时,张印明立即针对病人病情,买好药品,下班后和爱人一起将药品、咸鸭蛋、苹果等送至王老太太家中。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在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全力做好各项医疗工作,保障广大群众正常的就诊需求。
“现在部分患者对疫情过度恐慌,有急症也不敢到医院就诊,这是很危险的。”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顾卫琴说,他们刚刚抢救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胸部不舒服,害怕到医院,一直在家拖着,幸亏家人发现及时送医,最后确诊是心肌梗死。”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印明也强调,急症重症一定要及时就医。
现在医院在5个重点入、出口均设立体温监测点,在门诊大厅张贴安全距离警示标识,引导患者排队保持安全距离。所有发热患者经发热门诊筛查后,分类处理,将需要住院治疗的发热患者全部移送至东院区发热病房和隔离病房集中收治。
同时开通互联网医院,进行预约挂号和线上诊疗。针对不便外出的患者,医院还开展了“线上复诊 送药到家”的服务,全力为患者就诊提供便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万笑笑 朱明环 王燕 记者 张慧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母亲、兄弟和我都是糖尿病,42年稳血糖无并发症,只需做到这五点
一、病史简述还记得当年 28 岁,正值年轻英姿焕发时,有一天上班途中眼见公车已来到 面前,尽管自己多么努力想挤进公车内而我的双腿刹那间却不听大脑使唤,于是警觉是不是身体出了什麽毛病,于是当下立即向公司请假前往医院就诊,经过尿液检查结果尿糖 ( ),也很迅速地被宣判罹患了【糖尿病】,就这样我成了病人,从此便展开与糖共处及药不离身的日子。
当听到罹患了【糖尿病】的第一时间,内心确实也经历过一番挣扎,也问过为什麽,即便早在知道自己母亲罹患糖尿病的那一天起,且兄弟也相继罹患糖尿病时,就知道有一天它一定会找上我,只是这一天来的太早,还来不及做好心理准备,甚至担心自己未来的日子该要怎麽走下去。
然而个性坚强的我,很快的说服自己要接受事实,也把在职场上当主管的 经营精神运用在管理自己的健康上,开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管理自己的身体 与作息,并开始规划及参加一连串有关糖尿病的课程、讲座并自修研读有关糖 尿病相关书籍,当有了进一步去认识糖尿病之后,并决定为自己重新规划一份简易的运动、饮食、用药时间表并做纪录,从此决心要战胜糖尿病、战胜自己。
40多年来,我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因为把它当作是家人看待,所以在细心呵护下一样也会有担心,但永远不变的是我遵守了在课堂上所吸收到的黄金金三角观念,在饮食、运动、药物控制以及血糖监测与保持心情愉悦上面面俱到, 如今我不仅做到了自我健康管理,除了老化现象 ( 轻微白内障 ) 没有其他因为糖尿病而引起的任何并发症。
在这里分享自己 40 多年来控制血糖的成功经验。 以下是自己的简易管理方式:
1、饮食控制方面:
三餐定时定量、除了甜品、甜食外全部都没有禁忌,烹饪时尽量採低油脂、 低盐饮食,每天多吃蔬菜至少 2 碗、水果少许不超过 1 碗,运动前吃 3 片苏打饼干及 1 杯低脂牛奶。
2、运动控制方面:
退休前,每天提早 1 小时走路上班,下班时也步行 1 小时回家。退休后,每天下午大约 3 点,从自家走路至外双溪公园,一趟 4 公里,来回共 8 公里, 在 100 分钟内完成。一年 365 天,风雨无阻,即使重要节日或出国期间也不曾中断过,当儿女吵著要爸爸陪玩的时候就带著他们一起出去走。如今孩子 也都长大了,有时候也很自然的会参与我的每日运动。
3、药物控制方面:
遵守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定期门诊追踪检查,遵循正规医疗、不听信偏方、 不自行调整药物,有任何用药问题一律请教专业医疗人员。
4、血糖监测:
每个月至少测量空腹血糖 2 次,并做纪录提供给门诊医师做参考,定期门诊 追踪并每 3 个月检验一次糖化血色素,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形。 至今个人的糖化血色素,仅有在出国长达 1 个月时,饮食准备上较不方便的 情况下会达 7.1-7.2%,其馀时间均维持在 6.5-6.8%之间,40 年来如一日。医生都说我是模范病人。
5、心情保持愉悦:
运动伸展身体、流流汗,让自己每天都能有一个好的睡眠品质,心情相对的也会比较开阔。当心情低落时,不会把自己闷在家里,会出去走走,找病友或旧同事聊聊天。
在此呼吁各位病友要建立正确的观念,糖尿病虽然说只能控制不能痊愈, 但是如果能正确遵守五驾马车,用恒心与毅力去克服自己的弱点,并且秉持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的想法,相信大家一样可以过著像没有病的健康生活, 如果感到无助需要他人协助,也可以跟我一样加入医院或基金会的糖尿病互助团体,经由团体的力量及专业讲座,重拾〝一定可以控制好〞的信心。 要永远相信什麽时候开始身体力行都不会太晚,只要做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