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有烟瘾(糖尿病有烟瘾吃什么药)

营养师王思露 0
文章目录:

“烟瘾”不同,方法通用!4个技巧助你快速戒烟

“吸烟”这件事在我们国家被很多人尝试,然而“戒烟”这件事却不被大家重视。值得所有人注意的是:我们国家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烟草受害国”。告诉您一组令人“恐惧的数字”,我们国家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就超过了100万人,这个数字早已经超过了(交通事故 艾滋病 自杀 结核)的总死亡人数。随着年代的延伸,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值得每一个人重视。

吸烟这件事,无益全是害,没有一点健康意义:

烟草中含有几十种致癌物质,其中所含的多种毒素会降低你身体的免疫功能,损伤细胞的DNA,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吸烟所造成的伤害,完全是一种“遍及全身的伤害”。随着吸烟量和烟龄的增加,很容易增加身体患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脑出血、糖尿病、牙周疾病以及不孕不育的发病风险。

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相比,患相关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且,吸烟不仅会影响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家人和朋友的身体健康,因为有一种烟叫“二手烟(三手烟)”。单纯每年死于二手烟的人数就超过了10万,在这其中还有28%的个体是儿童。

正因为如此,就算你不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考虑,就当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戒烟”也该是早做之事。换而言之,戒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提高社会的文明健康程度,不吸烟的人其实是在给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的发展奉献价值。

为什么烟那么难戒?

很多人觉得吸烟只是一种习惯,其实不然,“吸烟成瘾”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疾病”,还是一种高复发型的慢性精神疾病,官方定义为“烟草依赖”。

烟的确很难快速戒掉,这是由于吸烟受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共同限制(影响),尼古丁本身就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物质”,戒烟之难特别正常。

如何做可以“科学 快速”戒烟(靠谱戒烟四步法):
  • 必须要有“主动戒烟”的意愿:

戒烟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戒烟者自己要有戒烟的意愿”,如果戒烟不是源于自己内心,那这项“事业”很难进行。

  • 做好戒烟的“相关准备”:
  1. 将自己的“戒烟原因”在心中默念,在戒烟的不同时期帮助自己强化戒烟的意愿,也帮助自己做好“克服戒断反应”的心理准备。
  2. 既然已准备好要戒烟,那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在你的戒烟初期,请向你身边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宣布:我已经开始戒烟了,请你们支持、帮助、监督我。
  3. 多学习“戒烟成功者”的经验和方法,学习那些对自己有用的方法,给自己制定一套“符合自己需求的戒烟方法”。
  4. 多和那些“不吸烟的朋友”在一起,避免出现“别人在你面前吸烟”的状态。
  5. 给自己制定“阶段性戒烟计划”,在每个阶段成功之时给自己“足够力度的奖励”,例如买自己很喜欢且很贵的那块手表等。
  6. 从戒烟之日开始,扔掉关于“吸烟”的所有烟草和吸烟用具,不给自己留“复吸”的机会。
  7. 闲暇时间,多去那些“禁止吸烟的无烟公共场所”,例如图书馆、剧院等地方,远离各类吸烟者。
  8. 让自己充分忙碌起来,不能留给自己太多“清闲的时间”,休闲时间也要找事情做。
  • 如果戒烟属实困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戒烟”:

如果通过生活中的“基础戒烟方法”并不能帮助你自己戒烟,那建议您找医生诊疗,通过外界方法帮助自己戒烟。

  • 给自己规定“戒烟的完成时间”:

每个人对于烟草的依赖程度不同,加上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个人的意志不同,戒烟所需要的期限也不一致;给自己制定一个“完成的时间”,一般戒烟的关键时长为3—6个月。

科学戒烟,应做到“心理 行为干预 药物辅助干预”,全面下手方可成功。希望您的身边无烟,社会无烟,全民健康。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糖尿病患者一口烟都不建议抽,别等再入院了才后悔,听医生分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

“吸烟一时爽,住院泪两行。”这话一点没夸张,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根烟,看似小小的,夹在指间时还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潇洒”,可背后却可能藏着让血管崩溃的“杀机”。

有的人抽了一辈子烟,最后却因为糖尿病并发症住进了ICU;有的人即使戒了烟,但为时已晚,失去了脚趾甚至一条腿。我见得太多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一口烟都不能碰。

一根烟,可能成了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次门诊里,总有患者问我:“医生,我都糖尿病十几年了,烟一直抽着,也没觉得多严重啊,为什么现在非让我戒?”这时候,我总会用一个比喻:“你是没感觉,但你的身体已经像一座千疮百孔的桥梁,再多来几辆车,它就塌了。”

糖尿病本身已经让你的身体负担加重,再加上吸烟,无异于“雪上加霜”。吸烟会让你的血糖更难控制,血管更容易堵,甚至直接推动并发症的到来

尤其是那些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肾病或者糖尿病足的患者,吸烟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糖尿病患者抽烟的每一口,可能都在加速你进医院的速度。

而且你知道吗?吸烟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不会等到十几年后才显现,有时候几年甚至几个月就能让你感到“恶果”。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吸烟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而糖尿病足患者吸烟,更是直接将截肢概率提高了两倍以上。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可惜,很多人就是觉得“离自己远”,直到住院才后悔。

看似“过瘾”的一口烟,究竟对身体做了什么?

咱们先不讲那些深奥的医学原理,就说说吸烟和糖尿病这俩事是怎么“合谋”的。

血管受损,堵塞更快

糖尿病本身就会让血管变“脆”,而吸烟会让血管进一步受损,变得狭窄甚至堵塞。烟草中的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受阻,血压升高,久而久之,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越来越重。

一根烟抽下去,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血块形成的风险也随之升高。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吸烟后容易出现心梗、中风的原因。

血糖控制更难

很多人以为吸烟只是对血管不好,其实它还会直接干扰你的胰岛素功能。尼古丁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胰岛素“指挥”血糖的能力下降,导致血糖波动更大。对于那些本来就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吸烟无异于火上浇油。

并发症加速到来

糖尿病最怕的是什么?并发症。而吸烟恰恰是这些并发症的“催化剂”。比如糖尿病足,吸烟会让下肢的血管进一步变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感染加重,最后不得不截肢。

再比如糖尿病肾病,吸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蛋白尿的发生率更高,肾功能衰竭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视力可能更快受损

糖尿病患者的眼睛本来就容易出问题,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而吸烟会加速视网膜微血管的损伤,增加失明的风险。很多患者到了这个阶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往往为时已晚。

戒烟,真的晚了吗?

有人会问:“我都抽了几十年烟了,现在戒还有用吗?”答案是:永远不晚!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戒烟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逐渐下降,不能完全回到从不吸烟的状态,但仍然能大大降低死亡率。而且,不只是心血管系统,戒烟还能改善你的血糖控制,让胰岛素的效果更好。

当然,戒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有多年烟瘾的人来说。但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难道不值得试一试吗?

常见误区:别再骗自己了

说到这儿,我还得给大家“捋直”几个关于吸烟的误区:

“我少抽几根就行了”

糖尿病患者对烟草的耐受度几乎是“零”。哪怕你每天只抽一两根,危害也是实实在在的。就像毒药,哪怕剂量少,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电子烟总可以吧?”

别天真了。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而且还有一堆其他化学物质,对血管的损害一点不比普通香烟少。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电子烟和普通烟没有本质区别。

“我抽了这么多年了,戒了也没用”

这种想法完全是自我欺骗。戒烟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从你戒烟的那一刻起,你的身体就开始慢慢恢复。戒烟24小时后,心脏病的风险就开始下降;戒烟1年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比吸烟时低一半。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在“吓唬人”。但作为一个医生,我见过太多因为吸烟和糖尿病并发症而后悔的人。他们中有的失去了脚,有的失去了肾,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而这一切,本来可以避免。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不行动。戒烟,是你为自己负责的一步,也是为家人负责的一步。不要等到躺在医院里,再后悔没有听医生的话。

最后,给大家一个忠告:糖尿病患者,千万别让烟毁了你的生活。现在戒烟,就是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信息来源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

· 《中华糖尿病学杂志》:吸烟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

·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吸烟与糖尿病风险分析

· 英国心脏基金会(BHF):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关系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实锤,比跑步更伤膝盖的竟是它!最损身体的动作,你却还在做

“跑步百利,唯伤膝盖”

说起最伤关节的运动

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跑步

于是,许多人心安理得地久坐宅家

以为这样就能保护膝盖了?

好吧!

是时候告诉你这个颠覆性的结论了

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刊文指出:

“ 健身跑的人们关节炎发生率3.5%,而选择静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却为10.2%,竞技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3.3%,”

也就是说:久坐比跑步更伤膝

在中国,膝骨关节炎是常见病之一。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50岁以上人群中,膝骨关节炎患病率正在以10年为单位成倍增长,膝骨关节炎目前为全球第二的高致残率疾病

久坐为什么更伤膝盖?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吃饭坐、上班坐、煲剧坐、聊天坐……一天下来,身体貌似很放松,但时间久了,关节就像生了锈的机器轴承一样僵硬?

运动刺激可以使膝盖内的关节滑液在关节内流动,帮助膝盖关节更好的活动,还能提供营养物质。

而久坐的时候,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代谢减慢,关节腔滑液分泌减少,增加了下肢关节损伤的风险,并且膝盖和髋部的关节炎风险将提高。

时间长了,膝盖自然就不“灵活”了!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心脏科医生Wael Jaber近期在医学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

不注重身体锻炼对健康的危害很大,久坐的危害甚至大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烟瘾对健康的危害

不只是腰酸背痛脖子僵硬,久坐可能会让你全身都受伤。

久坐7大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

久坐伤脑,致老年痴呆

肌肉活动可以帮助新鲜血液泵至大脑,促进大脑释放各类增强大脑及提高情绪的化学物质。当我们久坐时,什么都变慢了,包括脑功能。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发现,久坐是增加个体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一项重要因素。

久坐诱发糖尿病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习惯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导致2型糖尿病危险增加112%。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因久坐缺乏锻炼,身体会出现重力性脂肪组织分布异常。

脂肪堆积在下腹部和腰背部,导致向心性肥胖,从而出现代谢异常,诱发糖尿病。

小康妹儿邀请爱健康的你参加“名医大讲堂”

周三,“肺癌大医”周清华教授开讲

现场还有义诊名额可抢

戳图可报名!

久坐易发痔疮

长时间保持坐姿,腹部血流速度会减慢,下肢静脉血不能回流,血液循环受到阻碍。

在这种情况下,直肠静脉丛容易发生曲张,导致血液淤积,最终形成一个静脉团,即痔疮。

久坐增加癌症风险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久坐与结肠癌、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增高有关。因为人体中免疫细胞的数量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提升,久坐不动会使人体缺少足够的免疫细胞。

日本在对接受胃癌手术患者的调查中也发现:吃得太饱和久坐不运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久坐伤命,导致肺栓塞

久坐是导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而肺栓塞是传说中的五大秒杀型心血管疾病之一。肺栓塞的发生多由于腿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急性期,血栓随时有脱落并堵塞肺部血管的致命危险。

久坐让腿部长时间静止,血液会停滞并集结成块状。如久坐后的突然站立,使腿部的血块一路向上,塞住了肺的大血管,导致大面积肺组织的坏死,可致命。

久坐伤心,心脏机能衰退

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对于患有动脉硬化等症的中老年人,久坐血液循环迟缓,还会诱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

久坐伤血管,致下肢血栓

久坐不动,腿部的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速度减慢,因而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英国《皇家医学会志》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每天固定一个坐姿3小时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其他人群的2倍。

特别中老年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长时间静坐是潜在的可怕危险因素

不仅如此,久坐还会导致腰椎间盘损伤、食欲不振、头昏眼花等问题,可谓是危害多多。

跑步是所有运动里最基础的运动

在上文《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研究指出:只有3.5%的健身跑步者有膝盖或者髋部的关节炎,但参加竞技跑步的人,膝盖或者髋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13.3%。

这表明,久坐或者不跑步的人膝盖和髋部的关节炎风险将提高,而过量和高强度的跑步可能也会引发关节问题。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副主任医师刘心认为,跑步是所有运动里最基础的运动,也是技术含量最低的运动。但是——

跑步时膝盖关节发力会充血,一个人如果平时不怎么锻炼,一上来就跑几公里,身体无法适应膝盖充血的变化,可能导致膝关节肿胀、关节滑膜炎等问题。

如果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跑步,是可以提高膝关节的调节能力的。跑步运动适合大多数人,但长跑和马拉松并非每个人都合适

膝关节承受着全身的重量,是人体容易损伤的关节,约占一半以上的运动损伤都涉及膝关节。

一般人在跑步时换上普通跑鞋即可,刘医生不建议购买专业运动员穿的跑鞋——专业运动员的跑鞋鞋底薄且硬,普通跑者穿着跑步容易伤到膝盖

建议喜爱跑步的朋友们,无论在开跑之前还是跑过终点之后,都要记得做一些放松和拉伸的运动,让紧张的肌肉能够逐渐进入“工作”“休息”的状态,这样能够大大地减小膝盖受伤的几率。

#今日互动#

保护膝关节,与其久坐不动

不如健身跑步

你有哪些好的健身习惯

留言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看了那么多病还在走弯路?

真是人间不值得!

点击下图,看华西专家李双庆教授教你

怎样快捷就诊!

内容来源:邵逸夫医院、生命时报、医学论坛网

图片来源:123RF

编辑: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