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卵巢早衰糖尿病(卵巢早衰 糖尿病)

中国新闻网 0
文章目录:

专家:细胞治疗带来治疗新希望 希望更多人准确了解

一直深耕细胞治疗产业与临床研究,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刘保池教授希望广泛科普推广细胞疗法。 尹学兵 摄

一直深耕细胞治疗产业与临床研究,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刘保池教授希望广泛科普推广细胞疗法。 尹学兵 摄

中新网上海1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29日举行的“细胞治疗延缓衰老学术报告会暨首席临床医学专家聘任仪式”上,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刘保池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其所在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以收治传染病为专科特色的医院,如果传染病合并外科疾病,就需要外科手术;但是,有些疾病用常规的外科手术和传染病治疗方法仍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细胞治疗则会带来新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细胞疗法因其在疾病治疗、组织修复、医美等多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吸引了广泛关注。刘保池教授原创性开展通过B超引导,输注骨髓有核细胞治疗肝硬化、糖尿病以及卵巢早衰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开辟了超声介入细胞治疗的新领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30万例,死亡近1000万例。在癌症高发的当下,寻找高效、无副作用的方式治疗恶性肿瘤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梦想。利用自身免疫功能展开抗肿瘤治疗成为近年来,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之后的一种新尝试。

刘保池教授对记者直言,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细胞疗法,他经常被问什么是细胞疗法,细胞疗法的目的是什么,疗效如何等问题。他直言,有时,细胞疗法的效用被过份夸大。刘保池教授表示,今后,希望用通俗的语言,充分科普细胞存储、治疗的理论和临床效果,使更多人了解细胞存储、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可能的效果,让更多人在生命的长度和质量上都能受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熬夜玩游戏,3名女大学生恐终身不孕!熬夜的危害比你想象得还要大

来源:潇湘晨报

曾女士(化名)带着女儿小娟来医院检查时,不料还在上大学的女儿居然患了卵巢早衰,可能终身不孕……近日,长沙市妇幼保健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毛增辉主任医师介绍,她曾经在一天接待了5对母女,都是妈妈带着读大学的女儿来看病,结果让人吃惊,其中3个女生被确诊为卵巢早衰。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长期熬夜玩游戏。”毛增辉提醒:“最好能在晚上10点就上床睡觉。”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20岁的小娟是长沙某高校大三学生,两年前,她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经常和几个朋友熬夜玩游戏,玩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最近半年,她发现自己老是失眠、爱出汗、月经也不正常,于是央求妈妈陪着来到长沙市妇幼保健医院求诊,被确诊为卵巢早衰。听说可能终身不孕,母女俩伤心欲绝。

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40岁之前即闭经的现象,多见于25岁至35岁的育龄妇女。才二十出头,正是女孩生命中最灿烂、最美丽的年华,为何会跟“卵巢早衰”挂上钩呢?毛增辉说,卵巢早衰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这和长期熬夜有很大关系。人体所需的各种激素在夜间分泌是最为旺盛,晚10时至11时,是身体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期,这有利于身体功能,包括卵巢功能的恢复。而熬夜打断了卵巢功能的恢复,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卵巢早衰。

造成卵巢早衰的原因还有很多,如过度减肥,导致体内脂肪急剧降低影响体内雌激素的水平,雌激素的减少导致月经紊乱,甚至出现闭经,而非正常的闭经会抑制卵巢排卵,从而导致卵巢早衰;女性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出现隐性的更年期症状;还有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过度促排卵、经常的抽烟喝酒等。

卵巢早衰有几个典型症状:原发性闭经,主要表现为无乳房等第二性征,身材矮小、肘外翻等;还有继发性闭经,比如经期缩短、月经周期增长等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出现闭经的现象;另外还伴有一系列低雌激素症状,比如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还有失眠,记忆减退,阴道干涩,经常反复发生阴道炎、尿道感染等问题,严重时会让女性提前衰老;不孕不育。出现这些症状的女性,需要去医院进行抽血检查,可以在月经第三天检查激素六项,根据检查结果积极调理。

熬夜的危害比想象大!

你不放过身体,总有一天身体也不会放过你。

1、糖尿病:易诱发糖尿病

内分泌科专家介绍,很多人不知道,晚睡、熬夜往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如果也经常晚睡、熬夜,会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就像种子遇到适当的环境一样,很快会生根发芽。

2、高血压:容易导致猝死

心内科医生介绍,有研究表明,长期晚睡、熬夜、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类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容易导致猝死。

3、癌症:增加患癌风险

人体免疫因子大多在睡觉时形成,长期晚睡、熬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出现疲劳、精神不振,感冒也会不期而至。

免疫力是人体对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降低会使癌症发病率升高。多项研究证实,熬夜与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风险的提升存在紧密联系。

比如,女性长期熬夜会导致月经紊乱;儿童长期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一系列成长问题;肠胃不好、有肝病的人熬夜,会加重病情,病情严重还会反过来影响睡眠质量,导致肠胃、肝脏健康进一步恶化。

4、神经:引发神经衰弱

人的交感神经应该是夜间休息、白天兴奋,这样才能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却是在夜晚兴奋。

晚睡、熬夜后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经就难以充分兴奋了,会使人没有精神、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更加严重的问题。

5、生育:生育能力下降

正值育龄的男女,若经常晚睡、熬夜,会影响男性精虫的活动力与数量;同样也会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及卵子的品质,也容易影响月经周期。

6、眼睛:视力下降干眼症

晚睡、熬夜对眼睛的伤害可不只是出现“熊猫眼”那么简单。长时间超负荷用眼,会使眼睛出现疼痛、干涩等问题,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

此外,现在很多年轻人睡前还会玩手机,眼肌疲劳还会导致视力下降。长期熬夜造成的过度劳累,还可能诱发中心性视网膜炎,导致视力骤降。

7、皮肤:皮肤干易长斑

晚上23点到第二天凌晨3点是美容时间,也是人体的经脉运行到胆、肝的时段。这两个器官如果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就会表现在皮肤上,容易出现粗糙、脸色偏黄、长黑斑和青春痘等问题。

因为不良生活习惯

年轻人突发疾病的新闻比比皆是

据调查

中国约有3亿人正过着晚睡的生活

你有熬夜晚睡的习惯吗?

不如和晨报君一起

在2021年建立一个小目标

让我们向晚睡宣战!

自动化为细胞治疗“提速”

■记者 张思玮

去年6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了复星凯特第一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上市申请。不久后,药明巨诺公司生产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也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二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产品。

就在今年年初,北京亦庄细胞治疗中试基地全面竣工。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细胞治疗产业专业载体、北京市首个精准定位发展细胞治疗产业的专业化载体,该基地将加快构建细胞治疗全产业链,助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细胞治疗领域的好事连连再次激发业内热情。不过,这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主任医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细胞治疗产业与临床研究分会会长刘保池教授看来,实属意料之中的事。

“随着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组织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互融合,细胞治疗技术正试图改善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治疗。”目前,刘保池带领团队创新性地通过B超引导,经皮肝穿肝内门静脉输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经皮胰腺穿刺输注有核细胞治疗糖尿病,均取得良好疗效。此外,他的团队还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股骨头坏死、卵巢早衰、恶性肿瘤。

细胞治疗时代已至

细胞治疗是指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获取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并通过体外扩增、特殊培养等处理,使这些细胞具有增强免疫、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

目前,细胞治疗主要有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从全球细胞治疗市场上来看,获批的细胞治疗产品中64%为干细胞治疗、36%为免疫细胞治疗。不过,全球在研的细胞治疗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CAR-T细胞和干细胞领域。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细胞治疗的时代。”刘保池说,包括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慢/急性肝衰竭等在内的多种疾病都有了细胞治疗“路径”。

而这其中,分离和获取高纯度的细胞,并有效扩增极其重要。据刘保池介绍,常用的细胞分选方法有免疫磁珠分选法、密度梯度分选法、全骨髓贴壁法、组织消化法等。不过,这些方法虽各有优势,但存在依赖人工操作耗时长,细胞活性、细胞增殖能力等细胞功能受影响,以及人工操作可能导致污染等风险。

以自动化技术确保品质

鉴于此,如何更好地获取和制备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高质量细胞治疗产品成为业内亟须解决的问题。

刘保池说,与一般药品不同的是,细胞是“活”的生物制剂。作为新型治疗手段,细胞技术在应用于人体时,细胞的质量尤为重要。制备过程中微小的偏差都会对最终细胞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威胁到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要想获取及制备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高质量细胞治疗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制备临床级细胞是关键。但若想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诸多环节亟待规范。

《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提到,细胞治疗产品的生产过程应遵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研究者需建立细胞治疗产品的质量控制策略,应不断优化制备工艺,减少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对细胞的特性产生非预期的影响,尽量达到自动化、全封闭的生产。

“自动化制备工艺是解决标准化、产业化、质量控制难题的关键。”刘保池说,传统的人工操作存在误差,难以保障不同批次细胞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通常细胞的提取对实验室环境的要求很高,这些恰恰是自动化技术能够弥补的。

据了解,刘保池团队使用的是博雅控股集团的全自动干细胞分离设备PXP。“这款全封闭设备保证了无菌环境,可以在手术室条件下操作,20~30分钟就可以完成干细胞分离,非常高效,细胞质量也稳定,而这最终的目的是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刘保池说。

仍需规范与引导

虽然自动化技术是未来细胞提取技术的必然趋势,但细胞治疗若想“开花结果”,还需从技术、监管以及市场等多个层面加以“打造”。

当前,细胞治疗针对的适应症仍然比较有限,比如上市的CAR-T免疫细胞治疗仅针对少数血液癌症,在实体瘤等患者群体庞大的疾病领域,其技术瓶颈仍有待突破。

在监管体系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稳健的细胞治疗监管体制。该如何进行高效监管,规范细胞治疗市场、保护患者安全和权益、推进新型药物和生物技术落地,需要进一步优化细化。

此外,近年来与细胞相关的疗法层出不穷,市场更是鱼龙混杂。“如何合理利用政策法规进行引导和管理,既给予新技术良性发展的市场空间,又避免野蛮生长带来的乱象,始终考验着市场管理方。”刘保池将细胞比喻成一颗具有魔法的种子,只要临床应用得当,它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来源: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