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比例(糖尿病前期比例中国)
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发病率已超50%,这几类人要做好筛查
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2013年~2018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治疗率统计数据》。
图源:《美国医学会杂志》
该研究基于近年来我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了2013-2014年与2018-2019年两轮采集的来自34万余名研究对象的数据。文章指出,从2013年到2018年:
- 中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 糖尿病患者接受充分治疗的比例没有出现显著增高;
- 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文中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2013年的10.9%上升至2018年的12.4%;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从2013年的35.7%上升至2018年的38.1%。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总和从2013年的46.6%增加到了2018年的50.5%。从201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超过了一半比例,也就是说每2个中国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或者处于糖尿病前期。
对于糖尿病想必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它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导致的。如果糖尿病病情严重了,可能导致眼、肾、心脏、神经、血管等多器官病变和功能受损。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呢?
糖尿病前期是指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血糖值比正常人高,但又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同时空腹血糖<7.0mmol/L为糖耐量减低。
符合以上两种情况的任意一种的人,就有患糖尿病的风险。
图源:图虫创意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也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如果控制得当,能将血糖控制在较为稳定的阶段,可延缓糖尿病的进展;但如果糖尿病前期不加以控制,随着病情时间延长,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
如何防控糖尿病的发生?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不良健康行为存在正相关,包括:吸烟、体力活动不足、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以及红肉摄入量高,而肥胖和超重也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成人危险因素流行状况
图源:JAMA
想要防控糖尿病,日常生活中需进行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
1.进行科学运动
- 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既要合适,也要喜欢,可以选择散步、爬山、跑步、打球、游泳、太极拳等。
- 确定适宜的锻炼量: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健步走、骑车等,累计150分钟以上。
- 确定合适的锻炼时间:强度小、要求少的可以天天进行,如散步等;强度大、有一定的器械、场地要求的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如打球等。
2.坚持健康饮食
- 保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多吃蔬菜。
- 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减少脂肪摄入。
- 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g。
- 少吃糖,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除了以上两点,做好血糖筛查也很重要。
以下人群,需要筛查血糖成人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筛查血糖:
- 体检发现空腹血糖高(>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7.8mmol/L);
- 年龄≥40岁;
- 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有糖尿病史;
- 缺乏体力活动者;
-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 有黑棘皮病者;
- 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 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 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中需要筛查的情况包括:
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数(即相比同性别的同龄人超重),且合并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至少1项,即:
- 母亲妊娠时有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
- 父母、兄弟姐妹等有糖尿病史;
- 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
筛查方法多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参考文献:
[1] Wang L,Peng W,Zhao Z,et al.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China,2013-2018. JAMA. 2021;326(24):2498–2506.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7-411.
医学编辑:陈昉
内容策划:Duffy
医学审核:姚俊华
内容出品:小荷医典
在糖尿病前期“逆转”!务必做好这5点
很多人对于糖尿病的认知
就是“一旦拥有,终身相伴”,
但其实现实生活中不乏成功逆转的案例。
如何在糖尿病前期逆转?
赶紧收藏好这5点经验。
经验一
控制好日常饮食
根据《2020年糖尿病前期管理指南》,糖尿病前期要注意合理膳食,要利用低热量饮食控制糖尿病前期的病情发展,在保持低热量饮食四周以后,就可以使我们胰岛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粗粮,少吃细粮。粗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能够降血脂,降血糖,防止便秘。同时也应注意粗粮和细粮的摄入要保持一定比例,保持一个均衡的营养状态。单纯地只吃粗粮,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
在糖尿病早期阶段,要注意减少零食的摄入。尽管有些无糖食品糖尿病人可以摄入,但是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到体内同样可以转变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而零食之中的其他成分对于糖尿病早期患者来说也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所以为自身健康考虑,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少吃零食。
有少数糖尿病人认为,一日三餐之中,少吃主食就可以控制糖分的摄入从而降低血糖,而对于一些副食品却保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很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过多副食品的摄入还容易产生高血脂,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高。
对于糖尿病早期患者来说,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是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各种肉类交替食用,保证营养均衡,牛肉,鸡肉,鱼肉都是不错的选择。
经验二
坚持锻炼科学减重
《2020年糖尿病前期管理指南》指出,要进行恰当的运动锻炼。指南要求我们每周大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锻炼。长期的坚持会让我们很大一部分糖尿病前期的病友逆转为正常人,即便不能逆转的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也能够推迟进入糖尿病的时间。
糖尿病前期病人可以进行慢跑,爬楼梯,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要尽量避免进行剧烈和对抗性的运动,采取从轻度到中度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即运动时身体容易出汗的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能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导致低血糖。从短时间轻体力活动开始随体质的增强而逐步增加运动量以及运动时间。
定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降低体重以减少胰岛素抵抗,而且可以加速血糖消耗,锻炼自身心肺功能,增强自身耐氧能力,对于糖尿病早期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益处。
经验三
定期监测关注疾病变化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到医院检查一次。
糖尿病早期最初诊断之后,患者需要做各种身体检查,严格监控各项身体指标。主要如下几种:
1
血液相关的检查。包括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
2
肾功能检查,包括尿酸。
3
尿的检查。要检查尿常规,尿的微量蛋白和尿肌酐的比值。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发现肾脏的损害。
4
b超检查。相关的检查包括:腹部b超,检查肝肾的形态有无变化,腹部有无其他疾病;同时要检查血管的b超,包括颈动脉的超声和下肢血管的超声。
5
心电图的检查,胸片的检查,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检查,以及非常重要的眼底的检查。
糖尿病早期患者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三个月就要检查一次。其他并发症的检查,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检查频率也要增加。
经验四
遵医嘱用药干预
一般来讲,如果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3~6个月之后我们仍然不能把体重和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考虑进行一定的药物干预。但对于药物的应用,要遵从医嘱,不能私自服用。
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最主要的还是控制摄入的总热量,保持营养均衡,保持运动,加强血糖的监测,不能太过依赖药物控制疾病发生。
经验五
戒烟限酒健康生活
虽然戒烟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早期患者来讲极为痛苦,但为自身健康考虑,若想早日摆脱糖尿病的困扰,应该下定决心及时止损,早日戒掉吸烟这一恶习。
而饮酒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也并不友好,酒精也会对身体产生种种不利影响,影响病情的控制。
转自:健康时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超1/3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有5个信号,注意识别
12月6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官网发布《2021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10.5%),全球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到影响。相比2019年,糖尿病患者增加了7400万,增幅达16%。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推测,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83亿,成年人的患病比例可能达到八分之一。
不要认为糖尿病离你很遥远,中国本就是“糖尿病大国”,调查数据显示超1/3的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有什么标准?当空腹血糖在 6.1~7.0 毫摩尔/升之间,餐后 2 小时血糖在 7.8~11.1毫摩尔/升之间,你就处在糖尿病前期了。这个阶段往往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并不少,但是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下降。
不过很多人往往并不会实时地监测血糖值,但要注意糖尿病早期这个时候,身体还是会发出诸多信号来提醒你的。
糖尿病早期都有什么信号?1、饥饿和疲乏
由于身体会把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葡萄糖,细胞将葡萄糖作为能量。但此过程需要胰岛素将葡萄糖转运至细胞内。
如果身体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细胞抵抗自身产生的胰岛素,葡萄糖就无法进入细胞内,也就会让人缺乏能量,感觉比平时容易疲乏。
2、尿频且口渴
一般人通常在24小时内排尿4~7次,而糖尿病患者则可能排尿频率更高。
正常情况下,身体会在葡萄糖通过肾脏时重新吸收葡萄糖。但是,当糖尿病倒是血糖水平升高后,肾脏可能无法全部重吸收葡萄糖,这种情况就可能导致身体产生更多的尿液,并且对水的需求也更多。
3、口干、皮肤瘙痒
因为身体会利用液体来制造尿液,所以其他部位的水分也就会减少。也就会导致人脱水,感觉口腔干燥。而皮肤干燥,则会出现瘙痒的表现。
4、视力模糊
身体内液体水平的改变会使眼部的晶状体膨胀,继而会使眼睛失去聚焦的能力。
5、伤口愈合缓慢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糖会影响血流,继而导致神经损伤,使伤口难以愈合。
这5个信号是给糖尿病早期患者发出的警告信号,如果继续下去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如何逆转糖尿病前期?如果想要逆转,建议从运动和饮食两个方面入手。
一、适当运动:建议患者每周的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如果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至少要运动5天,运动强度一般是以轻度到中度为宜,老年人做轻度的运动比较适合,糖尿病前期不建议患者做剧烈运动,建议做中等和轻等强度的运动。
二、饮食控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身高、体重,计算自己每天能量摄入的总量,并且把它合理分配到三餐中,以兼顾合理膳食来获取能量。
有方案以后,还得注意执行,只有执行了才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不再进一步增高,达到糖尿病前期逆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