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糖尿病(我怕得糖尿病 怎么回复)
糖尿病患者不怕疼痛和麻木,最怕什么?30年“糖人”分享控糖经
让糖尿病患者头疼的事,可能并不是天天打胰岛素、吃药,也不是身上的疼痛和麻木,而是对截肢的恐惧。
一旦出现糖尿病足,再想让它恢复正常就很难了,但其实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发展到那一步,很多时候就能避免和预防。如果平时能注意细节,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脚底长了一个鸡眼,杨先生自己修剪后无比后悔
五十多岁的杨先生感觉脚底有些异常,仔细一看原来是长鸡眼了,他觉得鸡眼不是什么大问题,自己把上面的老皮修一修就行了,结果不小心太用劲了,把脚底板割了一个口子,他没有觉得太疼,随便贴了个创可贴就没管他了。
没想到一觉醒来杨先生发现脚底的伤口发炎了,于是杨先生就到小诊所去贴了药膏,还吃了消炎药。几天过去伤口还是没好而且还流脓了,杨先生感觉不太对劲,感觉到三甲医院检查,仅过去九天时间,杨先生的骨头就已经坏死感染,为了避免情况更糟糕,只能截肢保命。
穿了一段时间“小鞋”,他的脚趾保不住了
天气渐冷,乔先生的老婆趁着活动给他买了一双棉鞋,虽然是按照平时的码数买的,但是试穿觉得有点小,想着退货比较麻烦,而且里面还有厚厚的绒毛,说不定穿一穿就松了。就这样穿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有根脚趾明显发青,就像被冻的。
但是乔先生用手摸了摸,什么感觉都没有,他决定还是到医院问问医生。检查后医生告诉它情况很严重,这不是被冻的,而是坏死了。
上面两个案例的主人公都是糖尿病患者,问题都出现在脚上,在我们看来很小的问题,为何最后却引发了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糖友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患者的血管和神经已经不那么灵光了,所以对疼痛不敏感,情况严重了都不知道,而且血糖很高,会受细菌的青睐,所以炎症和感染一旦发生了会迅速扩大,甚至影响到里面的骨骼,这个时候截肢是保命的手段。
出现糖尿病足一定会被截肢吗?
截肢是因为情况很严重了,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患者的情况不严重,创面有希望愈合,或者患者的血糖能够恢复正常,是不会被截肢的。
而且现在也有方法让下肢保持血流,避免组织坏死,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脚,不要等伤口变得很大了才想到治疗。
有人出现糖尿病足不知道,有人把血糖控制得很好,30年没有出现并发症,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每天的主食中都会加入粗粮,爱吃蔬菜和豆制品
控制血糖主要靠个人努力,有的患者吃药血糖也控制不好,其实和饮食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有的人觉得自己只要不吃白砂糖、糖果就行了,但是却喜欢吃水果、米面,结果摄入过量的果糖,碳水能量过盛,让血糖居高不下。
所谓控糖,其实就是控制糖分的摄入,包括水果中的果糖、零食中的添加糖、日常调味的白砂糖等等,还有米面中的碳水转化成的葡萄糖。所以,不是哪一种食物不能吃,而是要合理控制这些容易升糖的食物。
因此,宋阿姨在主食中加入黑米、糙米、花生等粗粮,保证每天细粮和粗粮四六开,不多也不少。而且她的饭桌上总能看到新鲜的蔬菜,还有豆制品,按照宋阿姨的话来说,这些都是经济实惠的“天然降糖药”,要合理补充。
另外,宋阿姨会按时吃药、测量体重
医生开的药她一顿不落,每天都按时吃,而且还测量体重,这两方面她做的很好,体重波动不会超过4斤。因为她每天都骑自行车上下班,周末还会和朋友去跳广场舞,在运动的加持下,她的血糖一直很稳定。
每天认真清洁护理脚部
宋阿姨确诊糖尿病已有30年,期间她的病情一直控制得不错,没有出现糖尿病足。她说自己每天都会洗脚,倒好热水后会先用温度器测一下,保持在42度这样才会开始洗。
洗脚的时候会拿着一个旧牙刷,对脚趾缝、指甲缝轻柔刷洗,把里面的死皮和灰尘洗出来。然后刷一刷脚掌和脚底的老皮,她从来不用锋利的刀片修脚。
完后及时擦干,然后在皮肤粗糙的地方抹上甘油,脚趾关节也会涂抹按摩,但是她不会涂在脚趾缝,因为担心潮湿会让皮肤破溃。
清洗后好,宋阿姨会来到镜子前,仔细查看脚底有无裂口,然后再穿上柔软无接缝的袜子睡觉。她平时不会走石子路,也不会光脚站在地上,就是因为担心脚底被割伤。一旦发现鞋子有挤脚、磨脚的情况,她就不会再穿了。
其实,糖尿病足很多情况下都能避免,就是大家对疾病不了解,没有关注自己的身体,忽视了一个小伤口的影响,这才让情况变严重了。再次提醒大家,脚上的鸡眼、死皮不要随便修剪、抠破,不要穿不合适的鞋子,有问题及时咨询医生。
我患糖尿病28年,血糖平稳无并发症,总结了“四不原则”!
#秋日生活打卡季#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慢性疾病。
我院里有一位张伯,是糖龄28年的老糖友了,他的血糖控制稳定,也没有并发症,我们常说他以后是位“高寿”糖友,那他这些年是如何把血糖控制好的呢?张伯总结出了以下“四不原则”,令人受益匪浅!
人的思想情绪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患病不怕,怕就怕终日笼罩在阴影里不能自拔,这就有可能导致小病成大病,大病难治愈。
我的心态比较好,虽然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但是只要积极治疗,就能控制好血糖。面对糖尿病,我比较坦然,不让糖尿病成为自己的精神负担!
对于动物性脂肪食物(尤其是肥肉),我坚决不吃,因为肥肉消化不了就会转化为糖。当然,我并不是荤菜一点都不沾,而是合理饮食,注意食物搭配和营养平衡。
下面是我每天的一日三餐:
早饭:喝1杯掺了牛奶的豆奶,2个水煮鸡蛋.
中饭:3两米饭,一些蔬菜,荤素搭配。
晚饭:2两面条,清淡小菜。
为了不让食欲冲动,大小宴席我一律不参加,烟酒更是不沾边。
对于我来说,坚持服药是很关键的。症状明显时药量大一些,症状缓解时仍要用药,只不过药量减少一些,不敢轻易停药。
我以前就吃过停药的苦头:血糖很稳定的那一段时间,自认为已治愈,于是擅自停药,3个月后又开始复发,很深刻的一次教训!
我早上6点准时起床,饭后散步20分钟,然后做一段保健操。晚饭后也会外出散步半小时。每晚9~10点睡觉。这种生活状态不仅有利于放松情绪,还有助于增强体质。
控糖总是离不开饮食、运动、心态等方面,张伯总结的"四不原则"也包括这几方面,糖友能坚持这些健康的习惯,对控制血糖和延缓并发症进程都是大有益处的!
#糖尿病##控糖##糖尿病饮食##故事#
糖尿病,我不怕你!
Hello~ 我来投稿啦!
今年我19岁,距离我确诊1型糖尿病已经过去七八年啦!
至今记得那个夏天,我那时候应该还在上小学四年级吧。
那时候的我,成绩很好很好呦!
每到夏天,我就像个小勇士一样,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为了未来的名校梦拼搏着。那年的夏天很热很躁,我每天吃很多,喝很多,睡很多,辅导班老师甚至给我起了个绰号:“小睡神”。
但是上天仿佛是在给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确诊前五天:我开始经历不眠之夜,频繁起夜,舌苔厚重,总是半夜渴醒,整天精神不振。我还以为是自己喝水太多,导致夜间上厕所频繁。
确诊前24小时:疲惫。走路、呼吸都变得困难,脑中只有“不想动”、“懒得动”的念头。
确诊前6小时:恶心、想吐、大喘气、想睡觉。
确诊前1小时:我被老师叫醒去上课,但我当时难受得几乎走不动路,呼吸急促,全身无力,走一步喘气十几口,老师告诉我坚持住,她带我去医院!
接下来的记忆就像断断续续的电影片段。坐上出租车,我想眯一会儿,就睡着了…恍惚间,听见老师叫我,下车咱们到医院了,下车的那一瞬间,我没了意识…...
再醒来,是两天后了,我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耳边都是机器滴滴滴的声音。
妈妈坐在病床边红着眼睛看着我,但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哭呢,我为什么会在医院呢?”
醒来的两天里,没法吃饭,我只能喝点水,输着营养液。醒来的第三天,我终于可以吃饭了,但每餐都伴随着打针,医院的血糖测试针很痛,手指都青紫了。
为什么要打针呢!我不喜欢打针!我讨厌打针!
我哭着闹着,却无可奈何,至此每天打不完的针,真的让我想哭,钾水真的好难喝,打针真的好疼…...
出院以后,爸爸妈妈带我跑遍了北京的所有好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问遍了所有医生,却始终查不出病因,只能排除不是遗传!
从那时起,每天都有哭不完的眼泪,真的很难受,每天要打四针,要扎七次手,真的好痛!真的好累!
有想过不想继续生活了,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我学会了隐藏,把自己的病深深地藏在心底最深处,每天小心翼翼地、偷偷摸摸地打针。
初一那年,我又因病毒感染引起的酮症酸中毒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但这一次我是有意识的,我能感受到冷冰冰的医疗器械触碰我的皮肤,听到医生护士轻声交谈的声音,闻到消毒水混合着药物的味道。这些感觉,虽然令人不安,却也奇妙地真实。
我感受到了父母在病床边无声的支持和鼓励,他们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手,给了我无尽的力量。这些微小的感觉和声音,逐渐在我的心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我意识到,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中,我依然有能力去学习、去适应、去战斗!
我开始不停地锻炼,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我学会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了从各大网站去了解更多的1型糖尿病知识、控糖经验、技巧、如何延缓甚至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我逐渐成为了自己的小医生,自己打针,自己控制药量,每月定期检查,让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即使有病但也能健康生活!我为自己感到骄傲自豪!
直到今天,我已经与1型糖尿病共处了七八年,如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我学了临床医学专业。
我想用我的知识,照顾好自己和家人,除此之外还要帮助更多的人。
我想对1型糖尿病说:确诊又怎样!我可以让你仿佛不存在!我坚持了下来!我更乐观了!相信我的未来一定可以健康、灿烂、光明的!
也希望看见我这篇小小文章的糖糖们,一定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身患糖尿病的每一天哦!因为开心的心情,也会让你的血糖变得更健康呦!
分享完毕,拜拜!
投稿:coisini
校对:眠眠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一型糖尿病群体分享糖尿病技术和资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糖尿病技术和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