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禁忌大全(糖尿病禁忌症和饮食)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这4种蔬菜不能放肆地吃,否则会加快升糖速度
糖尿病一直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主要是因为糖尿病通常没有完全治愈。绝大多数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功能问题。这种人体器官的功能性病变无法逆转和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而且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不在乎饮食的朋友可能成为糖尿病的目标。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糖尿病确实是现代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许多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格外小心,但一些患者认为他们可以在服用药物或胰岛素后随意饮食。事实上,无论如何降低血糖或稳定血糖,饮食控制都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任务。特别是一些常见的蔬菜,也是糖尿病患者想吃但不能随意吃的食物。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食用那些蔬菜呢?接下来这篇文章就带你了解。
许多人听说过糖尿病,但他们可能对糖尿病了解不够。简而言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治疗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腺存在问题,胰腺用于处理体内的糖,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主要是降低血糖的重要激素。有许多因素会导致胰岛出现问题,例如糖尿病,它会使胰岛素持续分泌并损害胰腺。从长远来看,胰腺的功能将受到影响。此外,超重甚至肥胖也会带来血糖问题,这也可能直接影响胰腺功能。
此外,高糖环境会破坏血液,导致血管内血液粘度显著增加,进而形成血栓。血栓的出现可使人改变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同时,高糖环境也会对血管壁造成一定伤害,容易引起体内出血。糖尿病长期未得到控制,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对肾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胡萝卜
虽然胡萝卜不是水果,味道也不那么甜,但糖尿病患者不能随意食用。原因不是他们尝起来是否甜,而是因为胡萝卜的血糖指数很高。胡萝卜的血糖指数为71,这是一种蔬菜中血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食用胡萝卜,否则他们的血糖会升高,病情会恶化。当然,如果很想吃的话也要记住不要一次或经常大量吃,最好的方法是在吃之前把它煮熟。
2、马铃薯
马铃薯也就是俗称的“土豆”,与绿色蔬菜不同,土豆不含大量纤维素和维生素。土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实际上是一种糖,许多糖尿病患者应该经常听说淀粉对糖尿病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淀粉是一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吸收为葡萄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摄入大量淀粉对身体有很大影响,也是加重糖尿病的主要因素。除了葡萄糖或果糖外,生活中的糖尿病患者还应控制淀粉的摄入。同样,大米和面条也含有大量淀粉,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科学地摄入。而马铃薯中的淀粉含量占整个马铃薯品质的五分之一,远远高于其他食物中的淀粉含量。吃太多马铃薯也意味着摄入了过多的淀粉。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后,血糖会迅速升高,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所以对于土豆,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或不吃。
3、芋头
像土豆一样,芋头主要由淀粉组成,淀粉相当于我们通常吃的主食,如大米和面条。它实际上是糖爱好者的主食,而不是蔬菜。此外,熟芋头的热量和含糖量远高于生芋头,容易提高血糖。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真的很想吃,就应该要控制其摄入量以及主食的摄入量。100克芋头需要减少25克主食,以确保血糖稳定。
4、南瓜
南瓜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食品,一直受到公众的高度尊重。有人甚至说“南瓜可以降血糖”。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均衡合理的食物搭配来控制血糖。而且南瓜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其中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是低聚糖和蔗糖,这两种物质会直接影响血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糖类朋友来说,多吃南瓜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糖尿病不应该总是影响我们的健康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更积极地与它作斗争。除了积极在医院接受治疗外,我们还应该注意饮食和锻炼。身体才是我们健康生活的本钱,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了。
糖尿病患者的7大禁忌,看看你占了几条,为了健康,一条也不要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造成的一种慢性病,突出的特点就是血糖高。
有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血糖高的现象,但糖尿病如今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小糖人”的大军,但是糖尿病进军年轻人并非毫无理由。
除了遗传因素外,如今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而且有很多人一坐就是一整天,微信步数都少的可怜。
还时不时就有熬夜加班,加班完还喜欢来个宵夜犒劳一下自己,这其实都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
糖尿病可能会成为一个终身伴随你的疾病。但是也不要太过于担心,正如2023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主题,糖尿病人真正要做到的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关于糖尿病的这些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一、不戒烟,不戒酒
抽烟喝酒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然而抽烟喝酒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抽烟还可以促进糖尿病的形成。
不管是在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抽烟都会起到影响。
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了华人科学家Ming Hui Zhou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了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激活脂肪细胞中的蛋白激酶,增加脂肪细胞中的脂解过程,虽然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但是会严重的导致胰岛素抵抗。而我们知道,胰岛素的重要功能是降低血糖。
有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这样一个误区:喝酒可以让血糖降低。
其实,糖尿病人喝酒是很糟糕的,因为酒精会对胰腺有损害,要知道糖尿病人的胰腺本来就不是完全健康的。胰腺的损伤会导致它的功能也减弱,从而无法更好的调节血糖。
二、盲目运动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肥胖的程度和糖尿病的发生率是呈正相关的。
因此糖尿病人要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才行,但是大部分的糖尿病人会有运动误区。
首先,糖尿病患者觉得运动就是好的,在运动之前不进行身体检查。这是不对的,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适合运动的,还要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如果盲目的运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在糖尿病人进行运动治疗之前,最好去做一个体检,根据各项指标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运动治疗。
其次,觉得空腹运动效果好。其实不然,糖尿病患者如果早上进行空腹运动,是很容易引起低血压的。
最好的运动时间是饭后一小时左右。
最后,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做家务就是做运动治疗。觉得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家忙里忙外,运动量就足够了,其实这是不对的。
因为家务不能达到连续性,热量的消耗不是很多,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因人而异,还要采取有氧运动,并且能够满足运动量。
三、不控制饮食,认为只要不吃甜的就没事
其实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互为因果。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够时,身体内的脂肪代谢酶也会减少,会造成血脂的升高。如果是二型糖尿病,吃得多,那剩余的热量也会转化为脂肪。
糖尿病还会对肾脏造成损害,而肾脏的损害就会导致血压的升高。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也容易引起高血压。
四、喝浓茶
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喜欢喝茶养生,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喝茶还是有禁忌的。
要避免喝浓茶,因为浓茶会影响到血糖,导致血糖的波动较大,还容易升高血压。而且喝浓茶对肝肾的负担较大,糖尿病人因为长时间吃药,肝肾功能易受损。
五、只吃药,不定期监测血糖
有的糖尿病患者确诊后虽然按照医生规定按时吃药,但会觉得只要吃药就行了,不用再定时监测了,其实这是不对的。
对于糖尿病人,不仅要定期监测血糖,而且对于不同的情况,测量血糖的时间和频次都有不同的要求。
如果是使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每周监测2至4次空腹血糖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最好的。
而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的患者,就要频次更高一些,比如每天吃饭之前,睡觉之前,都可以测一测。
六、血糖恢复正常后就不再吃药
有的糖尿病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的降糖药,血糖恢复了正常数值。就认为不用再吃药了,擅自停药。
甚至有的人认为糖尿病对身体来说不痛不痒,根本不用长期服药,其实这都是很危险的。
因为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所谓的血糖恢复了正常值,是因为在药物的作用下,血糖短暂的恢复了正常,但并不是真的痊愈了。
如果有减量,换药的打算,都要经过专业医生的允许,切记不可擅自停药或者更换药物。
七、吃了降糖药就放肆吃不忌口
糖尿病患者可能有这样一个迷思,反正我都吃降糖药了,就不用特意忌口了,水果,甜食就能随便吃了。
因此有的糖友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明明吃着降糖药,血糖怎么不低反而还有所升高呢?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人群都会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控制饮食。
其实大部分糖尿病人会出现这样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一旦确诊了,对饮食上非常小心翼翼,一粒米都不敢多吃。而另一种认为吃着降糖药呢,饮食上不用控制。
其实,饮食上不控制好,吃再好的降糖药效果也不会很好。糖尿病患者应该把合理饮食放在第一位,吃药当做辅助治疗,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得了糖尿病,没有人是靠吃药,打胰岛素把病治好的,但是有人却能通过合理膳食得以控制好血糖。
从现在开始,你要变的自律:管住嘴,迈开腿。学会跟糖尿病和平相处,不要让糖尿病左右你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10大禁忌,一条也不能触犯!
如今,身边的糖尿病朋友越来越多。
发生糖尿病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才能有效减少高血糖对心脑肾的损害[1]。
如果想将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下面这10件事,一件也不能做!
01
血糖高了,却不治疗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相对“温柔”的疾病——血糖高通常不会引起明显不适。
但糖尿病其实是“温柔的杀手”:严重的高血糖可以直接要命;长期高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心梗、脑梗、肾功能衰竭、截肢、失明等严重并发症。
所以,只要确诊糖尿病,就必须及早开始治疗。
02
只吃降糖药,不监测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以为,用上降糖药就万事大吉了;每年体检时,顺便复查一下血糖就足够了。
但其实,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才是关键,血糖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好的。
因此,在按时吃用药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监测血糖,并做好血糖记录;复查时医生才知道你的血糖控制得好不好,降糖方案是否需要调整。
03
血糖控制过于“苛刻”
有些糖尿病患者非常严格地控制血糖,比如执着于将空腹血糖降到正常范围(6.1mmol/L以下),甚至降到4.0mmol/L才安心。但其实,即便是对于身体状态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权威的治疗推荐也只是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4.4~7.0mmol/L范围即可。
这是因为,严格的血糖控制,较低的血糖水平,一不留神就容易发展到“低血糖”状态,而低血糖对身体的伤害同样不容忽视,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甚至可能抵消多年良好控制血糖的益处。
所以,糖友们可以不必追求血糖降到足够低,达标就可以了!
04
拒绝使用注射降糖药
对于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患者,医生会建议他们使用注射降糖药物[1]。但有些患者会因为麻烦,非常抵触使用。
而相比于血糖控制不好的一系列严重后果,“麻烦”才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因此,如果医生建议使用注射降糖药物,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
05
血糖达标后,私自停药
在服用降糖药的状态下,血糖控制得非常平稳,只能说明“在药物作用下,糖尿病控制得很好”,但不代表你的糖尿病被治愈了。也就是说,如果停用降糖药,血糖很有可能再次"失控”。
所以,即便血糖控制得很好,想要减量或停用降糖药物,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莫擅自行动。
06
吃上降糖药后,不再控制饮食
无论是否使用降糖药物,控制饮食对糖友来说,都非常重要!
进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奶油蛋糕、含糖饮料少一口都不行,那么不管医生多高明,用多好的降糖药,血糖也很难控制好。
07
无糖食品随意吃
无糖食品,只是在生产中没有添加蔗糖等精制糖,但很多无糖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淀粉,会在体内逐渐分解为葡萄糖。
所以,糖尿病人如果吃多了无糖食品,血糖同样会升高。
08
饮食中只控制糖,不控制胆固醇和盐
糖尿病人控制糖的摄入固然重要,但控制“油”和“盐”也很重要。
这是因为,胆固醇摄入过多容易导致高血脂、盐摄入过多容易引发高血压,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俗称“三高”,它们是“狼狈为奸”的三兄弟,会合伙破坏我们的心脑血管。
所以,糖友们控糖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低盐低脂。
09
拒绝运动,只想躺着坐着
控制血糖跟控制体重,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需要“管住嘴、迈开腿”。
我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会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升高;而运动可以消耗葡萄糖。如在饱餐后运动,便能帮助我们降低餐后血糖。
因此,运动是一剂降糖良药,糖友们可要动起来!
10
肥胖超重者,拒绝控制体重
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减轻体重具有非常神奇的功效:
轻度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减重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甚至不用吃降糖药;
必须用药控制血糖的糖尿病,减重后有希望减少降糖药的种类和用量。
说了这么多“禁忌”,
你可能认为糖尿病很可怕。
但其实,只要你肯努力,
积极控制好血糖,
不要发展到“并发症”阶段,
想长寿,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