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治疗糖尿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成药)

肝病医生李三折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治疗五部曲,步步递增,强效降糖

一方面,糖尿病不可怕,因为它可防可治。另一方面,糖尿病很可怕,因为长期血糖升高可造成全身多部位损害,导致经济负担增重和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寿命。长期以来,糖尿病治疗已形成五大治疗原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监测、教育、药物。但今天主题不是这五驾马车,而是当针对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控制仍不能达标的人群,我们应该如何五步为赢,继续治疗,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也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

第一步:五驾马车之带头马车—生活方式干预

所谓生活方式干预即为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划重点:是每一位糖尿病人群的基础治疗,需要贯穿于糖尿病人群的一生,是降糖药物不能替代的。部分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使血糖维持正常范围,同样,部分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第二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加大马力继续冲

当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能维持在合理范围,糖化血蛋白≥7%时(糖化血红蛋白一个反应近三个月血糖水平的指标,正常值在4-6%.),这时需要启动药物治疗。

单药降血糖:二甲双胍为首选药物,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还可以减轻体重,更是二型糖尿病伴肥胖人群的“良单妙药”。其他可以单独使用药物有:阿卡波糖、格列本脲等。

{!-- PGC_COLUMN --}第三步:单枪匹马敌不过,试试双剑合璧。

降糖药物有9种,包括7类口服降糖药(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DD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2类注射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胰岛素。

当单药降糖效果不佳时,可采用双药联合降糖,以二甲双胍为基础联合用药,联合其余任意一种降糖药物,比如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 格列本脲等。

第四步:众人拾柴火焰高,二不敌三

请注意:如此联合用药只适合糖尿病,其他的疾病联合用药请参照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

当联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取三药联合治疗,同样,二甲双胍为基础治疗药物,可联合其他8八类作用机制不同的两种,比如胰岛素促泌(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不联合使用。

第五步:“终极武器”登场—胰岛素注射治疗

当三药联合都效果不佳时,这时往往需要胰岛素注射治疗,可采用餐时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治疗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注射,当然此时可同时加用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前提是无二甲双胍禁忌症),尤其对于肥胖人群。

当然这是2型糖尿病正常发展趋势采取的五步治疗手段,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可能刚开始就要采取胰岛素替代或强化治疗。比如:1型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人群伴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血糖明显升高的人群(比如糖化血红蛋白≥9%或空腹血糖≥11.1mmol/L)。

再一次强调,用药是一门学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药物联合使用不一定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糖尿病可采取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不代表其他疾病同样适用,药物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12320 健康 【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有什么好的疗法?能治愈的那种

众所周知,目前糖尿病没有治愈的方法,需要通过饮食以及运动控制血糖,如果饮食、运动仍然控制不了血糖,还要到医院去找专科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一般是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

不过,临床上有一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通过短期、每日多次(3~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可令使血糖获得满意控制的治疗方法,甚至逆转糖尿病。

很神奇是吧?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疗法。#关注糖尿病#

为什么可以治愈糖尿病?

胰岛B细胞在高血糖等有害因素作用下,可能处于暂时的“休眠”状态而非死亡。尽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解除高血糖对B细胞的抑制,有可能激活被抑制的B细胞功能,使血糖重新下降到目标水平。

研究发现,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能使53%的糖尿病患者在1~2年不用任何药物,维持血糖基本正常,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

特别是对那些起病较急、病程短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胰岛B细胞功能尽快恢复,短时间内控制住高血糖,有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应用?

短期胰岛素强化适应的人群有三类:

①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时;

②具有一定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的最大耐受剂量3个月以上,糖化血红蛋白仍>9.0%;

③具有一定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使用基础胰岛素或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且经过充分剂量调整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仍然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7.0%或反复发生低血糖。

不过,老年、体质较差、低血糖风险高、预期寿命较短、伴有严重慢性并发症或伴发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不推荐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强化治疗要多少时间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包括三种方案,即基础 餐时胰岛素注射方案、胰岛素泵治疗方案以及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方案

胰岛B细胞功能修复一般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我国强化治疗的时间一般是两周至3个月。治疗目标是空腹血糖维持在3.9~7.2mmol/L,非空腹血糖在10.0mmol/L以内。

如果时间过短,则血糖不能达标,诱导不出缓解期;如时间过长,发生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又会增多,短期强化治疗的获益就会被长期强化治疗的副作用抵消,从而达不到强化治 疗的初衷。

什么情况下可停止强化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强化治疗后,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逐渐下降,胰岛素用量也应随之减少, 此时就需要进行调节。

强化治疗2~3周后,先减少注射次数, 再减少用量, 当胰岛素剂量减少50%以上,结束强化治疗,次日空腹血糖仍<6.1mmol/L,考虑血糖临床缓解,也就是所谓的“治愈”,可暂停使用降糖药物,仅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停药后需注意每1~3个月随访监测血糖,若血糖一直维持在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可继续随访观察。

如果强化治疗时间已到3 个月, 空腹血糖仍然> 7.0mmol /L,非空腹血糖>10.0mmol/L表明强化治疗失败,就要转为常规治疗,即恢复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或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胰岛素的治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