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口渴嗜睡(糖尿病口渴嗜睡正常吗)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3个原因让糖友老犯困

来源:生命时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袁 扬

在炎热夏季,不少人经常“夏打盹儿”,总觉得休息不够,但机体健康并未受到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犯困却不可大意,有3个常见原因。

睡眠呼吸暂停。不少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是肥胖患者,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打鼾,他们可能频繁觉醒、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嗜睡。如果患者平时不打呼噜,只在偶尔极度劳累时出现,则不用太在意;但如果长期鼾声如雷,尤其呼噜声常突然停止的患者要当心,建议去医院接受检查和评估,看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糖低了。当机体出现低血糖时,大脑无法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能量,也会想睡觉。如果糖友常在餐前、空腹时犯困,应高度警惕低血糖的可能;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患者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平时,随身备些葡萄糖片、水果糖、饼干等,发生低血糖时可救急。

血糖高了。除了低血糖,糖友老困也要警惕高血糖。人体所需能量大部分来自碳水化合物,但糖友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因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无法顺利进入细胞时,血糖会升高,但此时机体仍然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与能量供应,导致疲乏无力。

因此,患者生活中要及时监测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的波动范围,有助医生调整降糖方案。由于中老年糖友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犯困、头晕、意识丧失等情况,更要做到定期体检,有助及时发现隐患,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友要少喝水,以防多尿?医生辟谣:这样喝水,比吃降糖药还有用

上周某三甲医院急诊收治了一位患者林某,来到医院时已出现嗜睡状态,呼吸深快。医生查体发现林某皮肤极度干燥,显然是脱水造成的,最后经过检查诊断为酮症酸中毒。原来林某有糖尿病史3年,平时血糖一直控制欠佳,继而一直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特别是喝水多和尿多。

近一个月林某听信了朋友说糖尿病患者少喝水,就能够改善“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特意限制了饮水量,哪怕是非常口渴,这样做的确让林某上厕所小便的次数减少了,但不久林某就逐渐出现疲乏和食欲下降,并且症状逐渐加重,于是被家人送到了医院。糖友们少喝水,就能缓解糖尿病吗?内分泌科医生说:这样喝水,才有利于血糖平稳。

糖尿病患者少喝水的危害

其实,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并不是多喝水引起的,相反正因为多尿导致身体失水过多,才会经常感觉到口渴而需要多饮水。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糖的升高,使尿糖也相应升高,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而导致的多尿。所以少喝水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多尿症状的。而且,糖尿病患者少喝水还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多尿容易引起体内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另外一个更大的危害,就是导致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由于少喝水引起少尿,体内生成的酮体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身体里蓄积,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这样喝水,有益血糖平稳

首先要明确的是,只要血糖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的范围内,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是可以减轻的,但这并不代表糖尿病患者就不需要多喝水,相反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比正常人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使血糖稀释,更容易控制高血糖,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另外,多喝水促使多排尿,体内产生的酮体及时排出,还能够预防酮症酸中毒。

在喝水量、喝水方式和喝水种类方面,根据我国和欧盟推荐的慢性病患者饮水量建议,在没有心功能不全和心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2升,或者达到2升以上。在喝水方式上,医生并不提倡把一天的饮水量在短时间内喝完,可以平均分为三个时间段去喝,即早餐后、中餐后和晚餐后,这样更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另外在喝水种类方面,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饮用果汁、碳酸饮料和酒精,这些水会使血糖升高,而应该是纯净水、白开水或矿泉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不仅糖尿病患者需要多喝水,正常人同样也要多喝水,因为有研究显示,正常人每天喝1升水以上,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如果你今天还没喝足够多的水,赶紧行动起来,喝水去吧!

#生命摆渡人# #谣零零计划#

糖友餐后犯困,小心这两大危险找上门?

最近听到不少糖友反映,一吃饱就浑身疲乏,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赶快躺下来睡一觉。

吃饱就犯困,乍一听没什么,很多糖友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吃饱喝足后,我们的身体正处于消化的高峰期,大量血液跑到胃肠道,这样一来脑供血减少,所以一吃饱就犯困。

但考虑到糖友自身代谢情况,小小的食困现象很可能暗藏玄机,糖友们千万警惕出现以下这两种情况。

01高血糖

很多糖友饮食不规律,在大量摄入糖分后,血糖骤然升高,就经常觉得犯困头晕。

这种情况下,极大可能是发生了高血糖,在血糖持续停留在较高水平下,糖友就容易一吃饱就犯困。

因为糖友本身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者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细胞里的葡萄糖不能被我们身体很好地吸收利用。如此一来就不能为我们机体提供能量,导致糖友出现犯困头晕。

当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不仅会加重脑供血不足,而且高糖状态下更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

对于经常餐后犯困的糖友,应定时监测血糖,一旦餐后2小时的血糖超过11.1mmol/L,尽早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血糖处于正常水平,加上平时饮食规律,这时糖友要怎么缓解食困呢?

建议糖友最好不要一吃饱就躺下,适当做一些户外活动,比如散步等。但像跑步这些中强度运动,在餐后1小时后进行最为适宜。

02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同样会引起糖友餐后犯困。

常听说神经病变更多的表现是蚂蚁感,食困倒是第一次听说,为什么神经病变会引起食困呢?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部位可发生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发生在周围神经更常见。

而糖友口中的蚂蚁感是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在早期最典型的表现是腿麻,还伴随着踩棉花和无数蚂蚁在上面走的异样感觉。

我们说的食困,无论是哪一类神经病变,都会引起小血管损害,加上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脑供血不稳定或不足,引起食困和头晕。

出现食困,还不能判断是神经病变,在这想给糖友们提个醒:

长期的一个犯困头晕加疲乏,很有可能是身体向你发出的一个信号,会不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尤其是有高血压的糖友,更要定时监测血糖、血压,建议每位糖友每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才能明确知道自己有没有发生神经病变。

不管是高血糖,还是神经病变引起的食困,说到底都是控糖不到位。

希望看到这的糖友坚持控糖,健康抓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