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酥肉(糖尿病肉能吃吗)

三诺讲糖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朋友通过少吃主食、多吃肉,能把血糖控制好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朋友都会进入这样一个饮食误区:觉得只要将主食吃的少或者不吃主食,专门吃一些高蛋白的肉类食物,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了,并且大部分肉类营养很好,比如鸡肉,鸭肉,海鲜肉等,还能补身体。

图片来源 | 三诺拍摄

但这样吃,真的利于控制血糖吗?

确实在实际执行中,一部分糖友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血糖突然短暂的下降了,因此会选择更加极端的少吃甚至不吃主食来控糖,但是结果却是注意力不能集中、脾气暴躁、营养不良及低血糖。

其实,主食是要吃的,我们所谓的少吃指的是精细的以及加工过度的主食,比如精细的米面,以及各种磨成粉末的米面制品。

控制餐后血糖,以下5点关于饮食的注意事项大家要重视好:

合理选择肉类食物

肉类能为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其实还是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但是肥肉及动物内脏肉类也含有大量脂肪,热量高,且多为饱和脂肪酸,不适合糖友大量食用。

糖友比较合适吃的是猪、牛、羊的精瘦肉,鱼虾贝类,去皮鸡、鸭肉等,也要注意烹饪加工方式,比如腊肉,腊肠,炸鸡,炸酥肉,烤肉,红烧肉,糖醋排骨这些食物就不适合糖友们大量吃了。

关注餐后2小时和下一餐的餐前血糖情况

大部分糖友在少吃主食多吃肉的情况下,觉得自己餐后2小时血糖很不错,但是蛋白质升血糖较主食慢且持久,大家可以增加监测下一餐正餐的餐前血糖情况,看是否能达标。

我们不提倡用高蛋白类食物来代替碳水化合物,这不符合健康膳食中的营养均衡。

过多吃肉也容易过多摄入脂肪,引起血脂紊乱及肥胖,另外过量摄取蛋白质还会增加肾脏负担,或成为肾损害的导火索。

注意饭后运动时间

很多朋友反馈自己饮食一直控制得不错,餐后也有安排运动,但是餐后血糖还是很高。

其实除了与饮食有关系外,也与餐后运动有关,餐后进行强度大的抗阻运动,很容易造成应激反应,从而升高血糖水平。

因此建议餐后半小时-1小时再进行运动,优先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

注意饮食的搭配、进餐顺序及时长

按体重指数及劳动强度计算食材的量,根据膳食指南进行合理搭配,进餐时注意先吃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这样既可以增加饱腹感,又可以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及幅度,接着可以进食蛋白质类食物,把主食放到最后来食用。

进餐不宜太快,以免过饱,推荐进餐时长为20分钟左右。

图片来源 | 三诺拍摄

而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朋友,如果长期不吃主食,势必造成营养不良,身体容易越来越瘦,因此也不利于长久的血糖控制。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朋友,一定不要采取极端的饮食方式,大家的饮食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注重搭配。

通过少吃主食、多吃肉,肥胖的糖友可能短时间觉得还不错,但减肥也要按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不可私自单一地靠不吃或者少吃主食来进行。

另外也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和体重情况,最好在专业的人士指导下进行饮食结构调整,让血糖控制得更平稳!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什么?带这12个字的食物,最好别吃!

对糖尿病病友来说,“不能吃什么”需要特别注意。可食物种类那么多,记住哪些不能吃,也是个大工程。

别着急,经过我们总结发现:带以下12种字眼的食物,不仅可能导致血糖飙升,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糖友最好一口也别吃。

1.带“酥”的

小酥肉、盐酥鸡、酥油饼、凤梨酥、榴莲酥……名字里带“酥”的食品大都外酥里嫩,让人欲罢不能。

然而,为了让食品达到“酥”的口感,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大量油脂,对血管伤害很大。并且凤梨酥、榴莲酥等点心往往还含有大量糖分,不利于控制血糖。

2.带“脆”的

干脆面、妙脆角、脆多多、果蔬脆片等名字里带“脆”的食品也需要添加大量脂肪,才能实现香脆的口感。

这类食品营养价值很低,水分极少,一不留神,就容易摄入大量热量,引发肥胖。还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食品需要经过油炸,在这个过程中,脂肪会过度氧化,还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

3.带“味”的

芒果味、草莓味、香草味……带有这些字眼的食品很可能是用食用香精调出来的。虽然食用香精在规定用量下对健康没有危害,但毕竟它们没有天然果蔬的营养。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带“味”字的食品往往含有很多糖,糖友应该严格限制摄入量。

4.带“派”的

蛋黄派、巧克力派、苹果派等名字里带“派”的食品,营养价值高的天然成分比例较低,而糖、脂肪、香精和多种食品添加剂是它们迷人口感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食品不但会导致血糖飙升,还不利于控制血脂和体重,糖友一定要少吃。

5.带“炸”的

炸丸子、炸茄盒、炸香椿鱼、炸香菇、炸藕盒等菜肴都会吸附大量油脂。

比如,数据显示,炸香菇的吸油量高达23%,炸莲藕为19%,炸茄盒为17%[1]。并且,油炸会破坏食物中绝大多数营养素,还会生成多环芳烃类和杂环胺类致癌物[2]。

因此,这类食物不仅导致血脂升高,还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6.带“干煸”的

干煸豆角、干煸杏鲍菇等干煸菜往往也会经过油炸,或者长时间在大量油脂里加热,对健康非常不利。

菌菇多糖、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绝大多数有益健康的物质在高温油炸的过程中会被破坏掉,发挥不了好作用了。

经常吃会增加长胖风险,并且对血管伤害很大,糖友尤其要注意。

7.带“干锅”的

干锅土豆片、干锅菜花等干锅菜一般是把熟了的食材泡在半锅油里,然后用酒精灯在下面持续加热,在这个过程中,土豆片、菜花等会持续吸油。

长时间加热不仅破坏营养,还可能产生致癌物,对健康危害很大。

8.带“糖醋”的

糖醋里脊、糖醋鱼、糖醋排骨等口感酸甜,外酥里嫩。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糖是这类菜的主要调料,外酥里嫩是因为经过了油炸。甜味往往会掩盖咸味,所以这类菜往往高糖、高油、高盐,非常不利于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9.带“鱼香”的

鱼香茄条、鱼香肉丝、鱼香豆腐等鱼香菜,其味道多是用泡红辣椒、葱、姜、蒜、糖、盐、酱油等调味品调制而成,具有咸、甜、酸、辣、鲜、香等特点。

从营养学角度看,鱼香菜是典型高油、高糖、高盐的“三高”菜,糖友一定要少吃。

10.带“红烧”的

红烧肉、红烧丸子、红烧鱼等红烧菜以咸鲜为主,略带甜香,主要步骤为,煸香(油煎炸),上色(糖色 酱油),焖煮(慢炖收汁)。这类菜肴在烹调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油盐糖,热量翻了好几倍,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11.带“水煮”的

水煮鱼、水煮肉片等带“水煮”二字的菜肴,从名字上看似乎非常健康。然而,烹调这类菜往往需要大量油。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几乎每一片肉和鱼都沾满了油。

更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餐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价格低廉的劣质油或者被反复利用的油,对血管危害很大。

12.带“拔丝”的

拔丝山药、拔丝香蕉、拔丝芋头、拔丝橘子、拔丝苹果等菜肴的原料都是营养丰富的好食材,但是经过拔丝后,糖、油含量大大升高,健康作用大打折扣,尤其不适合糖友食用。

糖尿病病友不管是在哪里吃饭,都要避开以上字眼,你记住了吗?

腌制酥肉“惹祸不小”,常吃会致癌?医生提醒:这2类人尤其警惕

在一家小而温馨的餐馆里,李阿姨和她的老朋友们正在享受着一顿丰盛的午餐。桌上的明星是一盘金黄酥脆的腌制酥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几十年来,这道菜一直是他们聚会的必点佳肴。然而,不久前,李阿姨被诊断出胃部不适,医生警告她要小心食用加工过的肉类,尤其是像腌制酥肉这样的食品。这让李阿姨开始思考,她长期享受的美食是否真的安全。

腌制酥肉与健康:不容忽视的风险

腌制酥肉,这道看似普通的美味佳肴,背后隐藏着健康风险,值得我们每一个饕餮者深思。在制作过程中,酥肉通过腌制以增强其味道和质感。然而,腌制过程常常涉及到盐、糖、香料甚至一些防腐剂的使用,这些成分在经过高温烹饪后,可能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

最引人关注的是腌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亚硝酸盐。这种化合物在体内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在高温环境下的生成概率大幅增加,而腌制酥肉的烹饪过程,恰恰提供了这样的环境。此外,研究表明,长期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可能与消化道癌症(例如胃癌和食道癌)之间存在相关性。

再来谈谈盐。盐是腌制食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过量摄入盐分与高血压、心脏疾病及中风密切相关。长期食用高盐食物,如腌制酥肉,可能增加这些健康问题的风险。

还有一项常被忽视的风险是糖分。腌制酥肉中加入的糖分在高温下可能产生糖基化终产物(AGEs),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加速衰老和慢性疾病发展的促进因素。

总而言之,虽然腌制酥肉以其美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我们必须正视它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糖代谢异常和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的患者,更应该谨慎对待这类食物。健康饮食不仅是选择新鲜、营养丰富的食物,也在于避免那些可能危害我们健康的食品。

腌制酥肉与癌症风险:隐藏的危机

腌制酥肉,一种深受喜爱的美食,却潜藏着健康隐患。在腌制过程中,肉类中的蛋白质与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反应,产生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在多项研究中被证实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消化道癌症,如肠癌和胃癌,与长期摄入高量腌制食品密切相关。

此外,腌制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也不容忽视。这些化合物在高温烹饪条件下易生成,并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它们在体内积累,可能导致细胞的基因突变,增加癌症风险。

特别警告:两类高风险群体

1. 慢性病患者:脆弱的防线

对于患有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而言,食用腌制酥肉的风险更高。这些健康状况本身就对身体造成压力,进一步增加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削弱了身体对致癌物质的防御能力。因此,这部分人群应更加谨慎,尽量避免食用腌制酥肉及类似食品。

2. 遗传易感者:潜在的火山

还有一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那就是遗传易感人群。这些人由于基因遗传因素,对致癌物质更加敏感。如果他们长期食用腌制酥肉,致癌物的累积作用可能会触发他们体内的“癌症开关”,导致病变。这类人群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选择新鲜、未经加工的食物。

健康饮食:不仅是选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健康饮食不单是关于食物的选择,更是一种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对于经常摄入腌制酥肉的中老年人群来说,改变饮食习惯至关重要。首先,建议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这些天然食物富含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有效减少对腌制食品的依赖。其次,适量摄入全谷物和瘦肉,如鸡肉、鱼肉,这些食物不仅提供了优质蛋白质,还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

此外,重视食物的烹饪方式也至关重要。避免高温油炸或烧烤,这些烹饪方法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推荐蒸煮、炖煮等较温和的烹饪方法,这不仅有助于保留食物的营养,还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最后,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均衡搭配各类营养素,以满足身体的各种需求。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做到知行合一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措施的实施同样重要。首先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了解腌制食品中潜在的健康风险,并在日常饮食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其次,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此外,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就餐,尤其是避免频繁光顾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餐厅。在家烹饪时,可选择使用天然香料和草药来代替盐和人工添加剂,这样不仅能增加食物的风味,还能降低对健康不利的物质的摄入。此外,鼓励全家人一起参与健康饮食的准备,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还有助于形成支持健康饮食的家庭环境。

最后,重视身体活动,保持适量的运动,这对维持健康体重和促进整体健康非常重要。运动可以增强体力,改善新陈代谢,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对不健康食物的渴望。

通过上述健康饮食建议和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我们不仅能够减少腌制食品对健康的潜在影响,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为健康长寿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