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经斑(糖尿病人糖斑)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友这部位长斑:是血糖失控的表现,要注意

有糖友咨询,言语中透露出焦虑和不安。她告诉我,最近几个月小腿上长了不少棕褐色的斑,虽然不疼不痒,但十分影响美观。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她甚至不敢再穿裙子,生怕别人注意到这些斑点。她问我,年纪轻轻怎么就长斑了?是不是色斑?

通过她的详细描述和发来的照片,我初步判断这些斑点并非普通的色斑,而是糖尿病人独有的“糖斑”。糖斑,也被称为“胫前糖斑”,主要表现为小腿前侧的一些不规则的棕色、褐色或黑色的斑块。这些斑块在早期通常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或有暗红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逐渐变大、颜色变深,最终可能发展为直径约一厘米的斑块。尽管这些斑块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或发痒等症状,但它们却是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一种表现,因此也被称为糖尿病性皮肤斑。

出现糖斑:主要是皮肤病变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糖斑呢?这主要是由于持续的高血糖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影响了皮肤的血液循环。当皮肤细胞供血不足和营养不良时,就容易形成这些斑块。糖斑最容易出现在小腿前面的皮肤上,因为这个部位的皮肤皮下脂肪含量较少,皮肤较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而且,这个部位的皮肤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如磕碰等,一旦受伤就容易形成斑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发现小腿前面出现了棕褐色的斑块,那么很可能意味着近几个月来血糖有所升高。即使自测的空腹或餐后血糖都达标,也可能在餐后一小时等其他时间段出现过高血糖。因此,建议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更全面地了解近几个月来的血糖控制情况。

面对糖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血糖。这是处理糖斑最根本的方法。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以及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以减少糖斑的形成和发展。一旦血糖控制住了,糖斑通常会得到改善。

其次,如果实在担心糖斑的影响,可以找医生开一些皮肤软膏来保湿、淡化色斑并促进皮肤修复。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以服用一些改善微循环或营养神经的药物来辅助治疗。但请注意,这些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防晒等皮肤保养措施也非常重要。一旦出现糖斑,不仅意味着血糖升高了,还说明皮肤已经出现了病变。此时,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伤害,因此应特别注意皮肤清洁、保湿和防晒工作。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可以降低皮肤病变的风险。

除了糖斑,高血糖还会引起这些问题

除了糖斑之外,高血糖还会对皮肤造成其他影响。例如,皮肤瘙痒加重、出汗异常、手脚麻木针刺感以及小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等都是血糖升高的征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皮肤信号:

1. 皮肤瘙痒加重,夜间更明显:夏季本来皮肤不缺水,但如果还是感觉皮肤干燥起皮、经常痒,特别是夜间瘙痒加重,那么很可能是高血糖造成的。因为高血糖会伤害皮肤毛细血管,导致汗液减少、皮肤干燥,进而引发瘙痒。同时,高血糖还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造成感觉异常。

2. 出汗异常:夏天本来出汗多,但不少糖尿病患者会发现自己出汗更多,甚至开着空调也会满身大汗;或者出现后背出汗、前胸不出汗;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等异常情况。这很可能是血糖升高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负责调节汗液分泌的神经功能紊乱后,会导致汗液分泌异常。

3. 手脚麻木针刺感: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不少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手脚发麻、发木的情况,像是穿了一双厚袜子、戴了一副厚手套一样。还有的会感觉像针扎、火烧、蚂蚁爬等异常的感觉。这可能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血液循环差以及手脚血液供应不足所致。

4. 小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普通人不小心磕伤了皮肤,三五天就会愈合。但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的小伤口一星期还没愈合,那么很可能是血糖升高了。高血糖会降低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磕碰后伤口不易愈合;即使愈合了也可能会形成很明显的疤痕。

总之,腿上长斑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健康信号。通过了解糖斑的成因和应对措施以及关注其他皮肤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并保护皮肤健康。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那些正在为腿上长斑而烦恼的糖尿病患者们。

腿上长了这种斑,当心糖尿病“找上门”!望自查

今天病房查房,查看了几名糖尿病患者,在我们查体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小腿胫前都出现了多多少少的、大小不一的色素沉着。

今天就和大家重点讲一讲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胫前色素斑。

什么叫胫前色素斑?

糖尿病胫前色素斑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皮肤病变。

● 早期常是无痛、小且平、边界清楚的暗红疹。

● 后期可进展为直径约5~12毫米、形状不规则、萎缩性褐色色素沉着斑,可聚集成群或单个儿发生,皮损常见于下肢胫骨前方皮肤上,故称糖尿病胫前色素斑。

虽然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皮肤病变,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这种皮肤病变。

有学者对230例糖尿病患者做观察发现:

下肢发现胫前色素斑的有158例,没有胫前色素斑的72例,有胫前色素斑的比例高达68%。

图片来源:江博士,侵删

哪些人容易出现这种斑?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对于以下几种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胫前色素斑:

血糖控制不佳

血糖波动性大

病程较长

存在微血管

大血管并发症及

神经病变

对于没有糖尿病的朋友来说,出现这种胫前色素斑,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没有胫前色素斑的人群。

针对这些人群一定要及时检测血糖并追踪血糖的变化,早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为什么糖尿病人易出现这种斑?

糖尿病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紊乱,内环境差,影响血管内皮的功能,再加上长期皮肤营养不良,修复能力差,很容易出现这种色素斑。

而且糖友小腿前组织血管分布少,侧支循环差,易缺血、缺氧,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皮肤的塌陷,形成色素斑。

但这种色素斑也并不局限于下肢胫前,也可能出现在上肢和面部。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我们要积极的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预防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注意营养神经,减少色素斑的出现。

● 对于已经出现胫前色素斑的糖尿病患者,我们控制好血糖,同时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并四诊合参辩证给予益气活血通络,化痰通络等中药口服。

《黄帝内经》云:“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内有了毛病,一定会在身体表面显现出来。

所以我们一定要调整好我们内在的脏腑功能,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皮肤病变。

小腿上出现这种斑,预示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出现,千万要提高警惕!

李阿姨已经年过六十,退休后和老伴过着平静的日子。日常喜欢在小区里散步、打牌,健康状况也一直不错,偶尔有些高血糖,却通过药物控制得很好。她自认为,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按时吃药,不太需要太多担忧。

然而,一天早晨,李阿姨在洗澡时,突然发现自己小腿上出现了几片形状不规则、颜色略深的斑块,触摸起来略显粗糙。她以为是老年斑或是皮肤老化的常见现象,没太在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越来越明显,面积也逐渐扩大。

“这怎么回事?是过敏吗?”李阿姨困惑地问自己。但她没有立刻去医院检查,而是默默忍受,觉得反正不痛不痒,也许只是小问题。

直到有一天,她去看糖尿病门诊时,主治医生看见了她小腿上的这些斑块,表情瞬间严肃了起来:“这些斑块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信号,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李阿姨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这些小小变化,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问题。这些斑点,正是糖尿病皮肤并发症的表现——“糖尿病皮肤病”,它不仅仅是表面的皮肤问题,更可能是糖尿病引发的全身性问题的信号。

糖尿病与皮肤的“暗战”

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控制的问题,它还可能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尤其是皮肤。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往往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镜子”,许多糖尿病的并发症都会在皮肤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1.糖尿病皮肤病:隐藏的危险信号

糖尿病皮肤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它通常表现为小腿部或大腿部皮肤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棕色斑点,边缘清晰,颜色深浅不一,类似于轻度的血肿或老年斑。这些斑点的形成和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损伤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情况下,血管壁的破损和血流受阻使得皮肤的血供减少,导致局部色素沉着。

根据《美国皮肤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这种皮肤病变,尤其是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2.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感觉的“麻痹”

李阿姨的小腿斑点并非孤立事件。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会经历神经损伤,尤其是外周神经病变。外周神经病变使得患者在肢体末端的感觉逐渐丧失,导致手脚发麻、刺痛,甚至失去对温度和疼痛的感知。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皮肤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患者可能无法察觉到轻微的擦伤或创伤,导致感染的发生。

在《糖尿病学杂志》(Diabetes Care)中,研究表明,大约60%至70%的糖尿病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外周神经病变,而这些神经损伤往往最早表现在下肢,特别是小腿部位。因此,当小腿上出现不明斑块时,如果伴随有麻木、刺痛等症状,应该特别警惕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

3.糖尿病与血液循环问题:慢性缺氧的隐患

糖尿病还会影响到血液循环,特别是在肢体末端。高血糖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使得血管壁变硬、血流变缓,导致局部的氧气供应不足。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溃疡、皮肤变薄、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的原因。

李阿姨的糖尿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她的小腿斑点却是血液循环问题的警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点可能会扩展到更大区域,甚至可能发展为慢性溃疡或伤口,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如何判断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

糖尿病引发的皮肤病变有很多种表现,其中最常见的几种包括:

1.糖尿病皮肤病(糖尿病斑)

这种斑块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从浅棕色到深棕色不等,主要出现在小腿、胳膊、手背等部位。斑点的表面通常平滑,不伴有疼痛或瘙痒。如果你发现这些斑块且糖尿病控制不理想,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2.糖尿病性足病

糖尿病性足病是糖尿病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干、裂口,甚至溃疡。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损伤和血液循环问题,容易在足部产生伤口并且不易察觉,进而导致严重的感染。

3.感染性皮肤病变

糖尿病患者因为免疫功能较弱,易感染各种皮肤病,如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溃烂、发热等。

4.胰岛素相关皮肤病

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皮肤硬化、瘙痒或红肿。

如何应对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李阿姨的小腿斑块,或者其他皮肤症状,请立即向医生咨询并进行全面检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策略,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和控制皮肤并发症:

1.严格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任务。保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不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还能减轻皮肤病变的风险。定期监测血糖,按时服药,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都是保持良好血糖控制的关键。

2.加强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较为脆弱,因此日常护理尤为重要。保持皮肤的清洁与滋润,避免过度摩擦和刮伤,及时处理小伤口,防止感染。同时,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避免皮肤干裂。

3.注意腿部和足部健康

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下肢的健康。每天检查双足和小腿部,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穿合适的鞋子,避免摩擦和压迫,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足部损伤。

4.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如果皮肤病变加剧,或者伴随有溃烂、感染等情况,应尽早就医,进行专业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局部治疗药物,如抗生素软膏、类固醇等,帮助缓解症状。

李阿姨的小腿斑点事件提醒我们,糖尿病患者不能忽视皮肤的变化,尤其是小腿等部位出现的斑块、溃疡等症状。糖尿病引发的皮肤病变,往往是血糖控制不佳或其他并发症的警告信号。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情加重,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定期检查血糖外,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管理情绪、控制体重和血压,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必要措施。只有做到全方位的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糖尿病带来的风险,拥有更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