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辅助降糖(糖尿病辅助降糖药有什么保健品)

有源医声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疫苗要上市了?打一针就能降血糖?听听医生怎么说

最近之前的一位糖尿病患者听说有种糖尿病疫苗要上市了,打一针就能彻底摆脱天天吃药的麻烦,于是来向我求证。人民日报曾报道,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免疫室团队研发,已获得国际专利。

这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消息。它也代表我国在糖尿病生物治疗研究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如果真的上市了,是不是以后糖尿病患者打一针就不用吃药了?没得病的健康人可不可以用药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这些问题都需要正确看待。

首先这种药物虽然叫疫苗,但它有别于传统认知的预防性药品,由于糖尿病是种自身胰岛素分泌失常导致的代谢疾病,糖尿病疫苗只能治不能防,但由于作用机制的差别。

其次,我们知道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能通过这种手段来降压的,根据疫苗的相关实验证明,糖尿病疫苗可以提升对胰岛素贝塔细胞的应答反应,恢复胰岛素代谢异常,也就是说它对于l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佳明显。

而且即使是注射了糖尿病疫苗,也并非一劳永逸,一方面,换药过程中机体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如果立刻停止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疫苗虽然维持血糖稳定的时间更长,但后续仍需要定期注射来维持。

所以对于糖尿病疫苗也需要我们有正确认识,避免过度的解读。即使药品上市也不要贸然停药换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而对于7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采用以往传统的治疗方式可以避免因换药造成血糖波动大,病情加重的情况,所以一般不建议换药。

不是所有的糖都不健康 这种糖可以控血脂、辅助降血糖

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大家都在谈糖色变,认为吃糖是不健康的。其实没必要,有些时候糖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益处的,只不过我们得分清楚哪些糖能吃,哪些糖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糖可以分为几类?

甜味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味觉需求,也能让我们的心情“绽放”。糖是带给我们甜味的重要物质,也能赋予我们热量。

不过,糖类并非只有一种,有些糖吃多了对健康不利,有些糖却对健康有益

·

尽量不吃的糖

这部分糖主要是指添加糖,比如白砂糖、冰糖、红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浆、玉米糖浆、果葡糖浆、蜂蜜等。

这些糖不仅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也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还会促进皮肤的衰老。所以这类糖建议尽量不吃,如果要吃就得控制好量,最好不超过25克/天。

·

可以限量吃的“糖”

对于特别喜欢吃甜食的小伙伴,可选择用糖醇或代来替代添加糖

与添加糖相比,糖醇具有低热量、几乎不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不会引起血糖大的波动以及不会导致龋齿等特性。比如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等,都可以限量食用,如果过多食用很可能会导致腹泻

只不过,不同的糖醇导致腹泻的阈值不一样,比如木糖醇建议成人每天最好不超过50克;山梨糖醇一般一次性吃到5克左右就会有腹部不适的反应,10克以上便会导致腹泻;麦芽糖醇每天最好不超过25克,这些同时也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至于其他代糖,常见的有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甜蜜素等,需要按照《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的限量使用。

·

可以放心吃的糖

有一类糖既不属于添加糖也不属于代糖,而是属于对肠道健康有益的“好

这类糖包括低聚果糖、棉子糖、水苏糖等寡糖;果胶和纤维素等非淀粉多糖,前者属于益生元,后者属于膳食纤维

虽然它们吃多了也会出现腹部不适,但摄入它们却对肠道健康有益,可以放心吃。其中低聚果糖很受欢迎。

低聚果糖是什么?有哪些益处?

低聚果糖(FOS)又叫作果寡糖或是蔗果低聚糖,属于益生元的一种,是功能性低聚糖,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当我们摄入低聚果糖后,它会被肠道中的有益菌利用,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发挥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这不仅能让我们的肠道更加健康,还会带来很多其他健康益处。

·

缓解和预防便秘

低聚果糖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吸水膨胀的特性,可以让粪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促进粪便成型,质地变得柔软;同时低聚果糖在肠道内不能被消化酶分解,也不会被胃和小肠消化吸收,可直接进入大肠,然后不断发酵产生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还有研究显示,低聚果糖对改善便秘也有效果,有研究人员对307例慢性便秘受试者每天给予5克低聚果糖,持续1周的时间。结果发现,与服用前相比,受试者的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粪便含水率明显增加,研究人员认为低聚果糖可有效地改善慢性便秘症状

还有研究以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8岁,每天给予10克低聚果糖,持续服用1周后,结果发现,患者排便困难、粪便性状差、排便不尽感、腹胀情况都有显著改善

·

维持免疫力

肠道菌群是否平衡会直接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双歧杆菌和乳杆菌都是肠道中的有益菌,可通过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抵抗病原菌的感染,从而提高抗病能力。低聚果糖可以被肠道中的有益菌利用,进而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殖。

有人研究了低聚果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组每天服用低聚果糖20mL,连续14天,与未服用低聚果糖的对照组相比,低聚果糖组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

·

平稳血糖

我们平时吃的添加糖大部分都含有蔗糖,蔗糖是一种“双糖”,食用后在体内会被分解成2个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被人体吸收,这会导致血糖升高。而低聚果糖不被人体消化系统吸收,服用后也不会在体内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单糖,所以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并且,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低聚果糖能起到更好的辅助降血糖作用

·

促进营养吸收

低聚果糖在肠道中代谢的过程会让肠道pH值降低,形成酸性环境,可增加钙的溶解度,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

改善血脂健康

我们平时就常说,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对控血脂有利,低聚果糖也是膳食纤维的一种,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自然也对控血脂有帮助

有动物研究显示,低聚果糖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清胆固醇的吸附率为46.87%,能降低正常实验小鼠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并可减少胃肠道对猪油、花生油和胆固醇的吸收

另外,低聚果糖很安全,只是过量摄入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研究显示,男性一次摄入量≤17克,女性一次摄入量<14克时未发生腹泻;当摄入量达到15-30克/天,受试者出现胀气和排气较多;当摄入量达到40克/天,则会出现肠鸣音和腹部绞痛;当一次摄入量达到55克时,多数会出现腹泻。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中的建议,低聚果糖的特定建议值为10克/天。

哪些食物含有低聚果糖?

既然低聚果糖的好处这么多,那么在生活中,除了直接服用低聚果糖的相关产品之外,有没有什么食物能为我们补充低聚果糖呢?

低聚果糖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黑麦、大麦、洋葱、大蒜、洋姜、香蕉等。其中洋姜、洋葱粉含量最高,其次为大葱、小麦胚芽、大蒜等。

不是所有带“糖”的都不健康,理智看待即可,低聚果糖虽然甜度不如蔗糖,只有蔗糖的30%~60%,但却是“好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对健康有益。

建议平时要多吃些富含低聚果糖的食物。

小知识

低聚果糖和菊粉是“亲戚”,均为不同聚合度果聚糖的直链混合物,菊粉聚合度高,糖链长,为2~60个单糖单元;而低聚果糖聚合度低,只有2~9个单糖单元。

(来源: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魏韫桐

著名糖尿病专家送大家2个降糖运动处方,平稳血糖,安全有效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温柔”的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在我国有“三高”、“三低”之说,“三高”指患病率高,并发症高,医疗费用高;“三低”是糖尿病确诊率低,治疗率低,治疗的达标率低。

那么,得了糖尿病怎么办,没有得的人应该如何预防呢?

众所周知,糖友在临床中的治疗框架是“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病情检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

从可控因素方面来说,饮食和运动对糖友来说占有重要地位,上周本君讲了饮食,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糖尿病合理运动的那些事。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运动可以促进热量消耗,增加脂肪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可以促进骨骼、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恢复细胞对糖的吸收,使血糖水平下降。

其次,运动后,肌肉、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使血糖进一步下降,如中等量的运动,其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小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所以,科学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天然处方。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推荐过很多安全有效的降糖运动处方,养生君在此分享2个,供大家参考。

踢毽子:平稳血糖

小时候大家都玩过踢毽子吧,但长大后很多人都不玩了,其实踢毽子运动量不大,却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特别适合糖友。

踢毽子以腿部、脚部运动为主,主要以下肢做盘、磕、拐、蹦、落等动作来完成。

这样不仅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得到锻炼,充分活动腰部,带动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加强足部肌肉的锻炼,对于糖友来说大有裨益,可减少脚部病变的发生。

动作要领:

  1. 背部稍微弯曲,眼睛看着毽子;
  2. 手臂上摆,在踢毽子时身体要保持松弛;确切地说,腿部之外的其他部位,都要放松,不要过于僵直;
  3. 将脚抬起,用脚的内侧去踢毽子;
  4. 时间不超过15分钟,感到冒汗了即可。

注意事项:

糖友刚开始踢毽子时,动作幅度应该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这样肌肉才会柔而不软、韧而不僵,不至于拉伤退或腰部肌肉。

八段锦: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八段锦是传统的健身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

八段锦中其中两个动作:“两手擎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单举手”,非常适合糖友练习,可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舒缓情绪,改善胰岛素抵抗;尤其能很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运动期间,血糖可得到良好控制。

“两手擎天理三焦”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部、脊椎放松。
  • 头正平视,口齿紧闭,用鼻子做深呼吸,宁神调息1-2秒,气沉丹田。

第2步:

  • 两手从体侧缓缓举到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同时两脚的脚跟随着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 托举6次以后,双手掌心向下,沿着身体前方缓缓按自腹部,之后再回到最初的站姿,重复做10次。

“调理脾胃单举手”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第2步:

左手从左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手掌下按,指尖向前。

第3步:

左手从左侧落下,掌心下按,指尖向前,右手从右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左,如此反复练习10次。

糖友运动时,需注意5点

当然,糖友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平时可以适当做操、散步、慢跑、爬山、爬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剑等。

不过,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5点:

1、运动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饭前运动容易造成低血糖,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2、不要在空腹情况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最好在运动前后注意加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运动前后注意补充足够水分,否则过多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4、老年糖尿病患者为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注意运动时脚必须穿着合适鞋袜。

5、老年、有严重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宜勉强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