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糖尿病(肾功能糖尿病可以做造影吗)
得了糖尿病肾病怎么办 你需要做好这5件事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糖尿病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是很大的。在所有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较为常见并且也很严重,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想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肾病对寿命有什么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得了糖尿病肾病后对于寿命有什么影响呢?
糖尿病肾病是所有的并发症当中最为常见的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种类,医学研究表明,得了糖尿病肾病以后会让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平均缩短16年,这已经是相当严重的情况了。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了大量的蛋白尿,就已经预示着糖尿病肾病飞速发展,离尿毒症阶段已经不远了。一旦糖尿病肾病发展到了尿毒症阶段,不管是治疗方式还是治疗难度上都是不容乐观的,生存率也堪忧。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了解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不能等到得了糖尿病肾病以后再后悔。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呢?
1、控制血糖是前提
想要预防糖尿病肾病,也就是说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必须要把控制血糖放在首位,只有把血糖控制好了,才有可能达到上述的目的。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做好治疗工作,包括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等等。除了治疗以外也应该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不管是在饮食上还是在运动上,都要制定科学计划并且予以坚持。
2、控制好自己的血脂
除了血糖以外,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血脂,千万不要出现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脂过高会损伤肾功能,本身糖尿病患者就容易出现肾脏方面的疾病,这样一来更加的雪上加霜,会加速这种疾病到来。希望各位能够在饮食方面和其他方面多加注意,控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数值。
3、不乱用药物
糖尿病患者无论什么时候就应该分手这样一个原则,不管吃什么药都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不能自己随便乱吃,不能相信一些偏方,也不能相信一些无良商家的广告。因为有一些药物的代谢是需要肾脏参与的,会出现肾脏损伤的状况,这种情况对于预防糖尿病肾病非常的不利。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患者想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千万要注意很多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要戒烟戒酒。再比如说,养成运动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在性生活上也应该节制一些,不要纵欲过度。
5、定期的去医院检查肾脏
不知道什么时候糖尿病并发症就要到来,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的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对于肾脏的检查更是如此,最好每年都能够做一次。在检查的时候注意不要忘记做尿蛋白检查,因为这项检查能够发现糖尿病肾病是否到来,它是最为敏感的指标。
希望各位糖尿病患者能够重视其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工作,了解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出现症状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抓住,前往医院检查和治疗。保护肾脏,应该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到肾脏出现损害了再后悔。
来源: 华商网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与肾病如何区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则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肾病。目前尿毒症病人当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病人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
一: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后期并发症表现。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有合并泌尿系感染、合并肾病综合症、合并肾小球等。
二:如何区别糖尿病肾病与慢性的肾病?
1.从糖尿病病史看
糖尿病肾病可以结合糖尿病病史来看,一般来说,一型糖尿病一般发展到五年到十年。二型糖尿病在初发的时候,可能已经有肾脏的累积。糖尿病肾病一般在糖尿病起病5年以上,从微量蛋白尿到显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就可以考虑患者是糖尿病肾病。
2.尿常规检查中蛋白尿增多
糖尿病肾病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只会有微量的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人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增多,主要是白蛋白增多占60%以上,最终会发展变成肾功能不全、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这是鉴别糖尿病肾病和其他类型肾病的一个区别。
三. 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
1.定期检查 早干预
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一般进展比较快,糖尿病肾病相对更难发现,早期的微量蛋白尿很重要,是有可能逆转的,所以一定要早干预。需要注意的是微量蛋白和尿肌酐比值,一旦发现30-300毫克/克就已经是糖尿病肾病三期。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四期一般是不可能逆转,只会进展到终末期肾病。
2.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控制血糖。可以选用胰岛素治疗,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9%之间。
3.控制血压。使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
4.控制血脂。控制血脂也是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
5.合理的饮食治疗
限制蛋白的摄入量,饮食上尽量少吃一些含有胆固醇和脂肪类太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