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病糖尿病(严重的糖尿病是什么级别)
近半患者不知自己有糖尿病,隐匿性强或引发截肢等严重后果
近日,一项数据表明,上海市35岁以上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
根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健康传播研究团队近日发布的《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在已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很可能有超过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
中国医科大学滕卫平团队通过调查全国7.59万名成年受试者发现,糖尿病患者中,仅有43.3%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主要有以下危害:第一,严重的高血糖,可以导致体重骤然下降,引起消瘦,还可以引起乏力,口干口渴,视物模糊等一些临床表现,长期慢性高血糖,可以累及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系统等引起各个系统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和脑血管病变。第三,如果说严重了,糖尿病可以导致一些致死致残性的疾病,比如失明,比如糖尿病足坏疽,截肢等等。所以说糖尿病的危害比较大。
糖尿病典型症状
1、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表现。
2、部分糖尿病患者还可出现容易饥饿、口干、疲乏、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是因为血糖升高较快时,房水、晶状体的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所导致,另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等情况。。
3、糖尿病病程日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大疱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
当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时,需要注意监测血糖。且有较多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常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仅仅是在体检或者是其他疾病就诊化验时才发现血糖升高,因此建议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要定时体检。
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故需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如果你的一级或者二级亲属当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就应该进行糖尿病的预防。此外,糖尿病与遗传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缺少运动、肥胖等因素都有关,其主要预防措施包括调整饮食、积极锻炼、控制血脂和血压、定期体检等。
1、调整饮食:建议三餐要规律,保持健康体重,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糖分,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积极锻炼: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项目比较好,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要避免久坐不动,最好坐1个小时就起身活动5分钟。
3、控制血脂和血压: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生活干预和用药,积极控制血脂、血压。
4、定期体检:要有意识的了解自己的血糖含量,一旦发现有增高的趋势,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血糖含量进一步增加。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和超重等高危因素者,更应该重视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出现6种情况,必须马上住院,否则生命可能有危险
王大叔是一个农民,平常以种地为生,由于种的地多,养活老两口绰绰有余。
前段时间王大叔的小腿上出现了一些疤痕,起初以为是种地时不小心划伤所致,也就没放在心上。
可后来,小腿上的疤痕越来越多,王大叔以为是皮肤病,就在儿子的陪伴下到了医院检查。
结果皮肤科医生让他们到内分泌科诊治,最终王大叔小腿上的疤痕被确诊糖尿病并发症。
本来以为是皮肤病,结果却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迹象。如果小腿上出现这种斑,要警惕是糖尿病作祟!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徐远主任医师表示:一般出现糖尿病胫前色素斑多数预示着糖尿病已发展到并发症阶段。如果出现了这种色素斑,即便没有确诊糖尿病,也最好测下血糖,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则要警惕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胫前色素斑一般没有痛痒感,大小可大可小,数量无法估算,而且患者下肢会有干燥脱屑、皮肤向下凹陷的特点,色素沉着的颜色有深有浅。
糖尿病胫前色素斑和老年斑不同,前者是糖尿病所致,后者是皮肤的脂溢性角化,老年斑一般是凸起或偏平、淡褐色的。
出现胫前色素斑的糖友更容易被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动脉异常、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盯上,心血管危险因素也高,因此如果腿上有这个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患者的腿脚除了可能会出现糖斑之外,还会有腿脚发麻、皮肤瘙痒皲裂及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要及时提高警惕,尽早排查。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但有些必要的情况下是需要立马住院治疗的。山东济南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华提醒:糖尿病患者出现这几种情况,要立马住院治疗!
1、血糖居高不下或不稳定的患者
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居高不下或者总是忽高忽低,要尽快住院治疗,通过全面检查、严密监测,找到病因根源对症治疗,已达到血糖的稳定控制。
2、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眼底出血、糖尿病肾病、顽固性腹泻、心血管病变、严重周围神经病变、足部坏疽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住院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3、出现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
如果已经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及严重的低血糖昏迷现象,那就需要立马住院治疗进行抢救,不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4、应激状态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处于高热、肺结核、尿路感染、严重呼吸道感染、急性胆囊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急状态或围手术期的患者,都应该住院治疗。
5、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无论是I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建议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要住院治疗,看除糖尿病外有无其他并发症。
6、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对于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来说,本身胰岛功能衰竭,口服药效果不佳,最好住院治疗,以更好的监测血糖,控制病情。
据统计,世界上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五秒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
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时间,我国糖尿病患者从9000万增加到了1.4亿,但其中超半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你以为糖尿病只是慢性病,如果控制不好的话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可以波及全身。
糖尿病一旦引发了眼部视网膜病变就可能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一旦引发了糖尿病肾病,就可能出现肾衰、尿毒症,而危及到心脏和大脑,就可能被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盯上。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蒋永源提醒:糖尿病的预防大于治疗,预防糖尿病要做到下面几点!
1、合理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健康合理、营养均衡全面,多吃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和体重,预防糖尿病。
2、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补单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心态乐观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助于身体血糖的稳定。
4、定期检查
上了年纪的人可通过定期的检查,来判断血糖水平有无异常,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不要以为糖尿病不可怕,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可能会危害到全身健康。
如果小腿上出现干燥脱屑、皮肤凹陷、大小不一的斑点,要警惕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尽快就诊排查,平常更要做好糖尿病的预防。
参考资料:
[1]《【注意】腿脚发出以下5个信号,说明血糖已经超标!》.广东卫生信息.2024-02-21
[2]《你以为看糖尿病就是门诊挂号开药回家?这些情况下还是要住院~》.家庭医生报.2020-08-30
[3]《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科普中国.2023-1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恶化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医生:多半会出现这几个严重情况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然而,尽管它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许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却依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对糖尿病恶化后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缺乏足够的重视。糖尿病的恶化,绝非一句简单的警告,它就像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一旦被忽视,随时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挽回的严重问题。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生,我见证了太多糖尿病患者因疏忽大意而导致病情恶化,最终陷入痛苦深渊的案例。今天,我就想通过这篇文章,向大家全面而深入地揭示糖尿病恶化后的严重后果,希望能引起每一个人对糖尿病管理的高度重视。
糖尿病,从本质上来说,绝不仅仅是血糖数值的升高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会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产生长期且深远的影响。在病情发展的初期,很多患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身体似乎还能勉强维持正常的运转。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往往极具欺骗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若血糖水平持续居高不下,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逐渐被侵蚀,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也会接踵而至。
血糖控制不良,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会对心、肾、眼、神经等多个重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危及生命。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并不清楚,糖尿病恶化所带来的危害,远不止是单纯的高血糖症状,其背后还隐藏着一系列复杂而危险的生理变化。接下来,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为大家阐述糖尿病恶化后的可怕后果。
视网膜病变:悄然降临的视力杀手
糖尿病对眼睛的损害,堪称是最为 “隐秘” 的一种并发症。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眼底的血管就像是被腐蚀的管道,会逐渐出现损伤,进而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这个眼睛中负责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的关键部位,一旦受到损伤,患者的视觉世界就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起初,患者可能只是感觉视力有些轻微的下降,看东西时偶尔会有模糊感,或者视野中出现一些不太明显的黑影。但这些症状往往很容易被忽视,患者可能会以为是自己用眼过度,或者是普通的视力问题。然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视网膜的病变会日益加重,视力模糊的程度会明显加剧,视野缺损的范围也会逐渐扩大。
我曾接诊过一位 40 多岁的中年男性患者。他患糖尿病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但一直对血糖控制不太上心。在日常生活中,他只是偶尔测一下血糖,也没有严格遵循医生的饮食和运动建议。起初,他只是觉得看东西有点模糊,以为是自己工作太累,眼睛疲劳所致,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开车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视野出现了明显的缺失,差点发生交通事故,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到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医生告诉他,他已经患上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的血管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微血管瘤和出血点,黄斑区也受到了累及,出现了水肿。医生建议他立即进行激光治疗,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然而,由于他发现得太晚,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尽管进行了积极的治疗,他的视力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下降,最终失去了大部分的视力,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每当回想起自己当初对眼睛症状的忽视,他都后悔不已。
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会高达 30% 以上。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水平,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是预防视网膜病变、保护视力的最基本且至关重要的措施。
慢性肾病:被忽视的健康 “隐形杀手”
糖尿病引发的肾病,就像一个潜伏在身体里的 “沉默杀手”,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肾脏造成严重的损害。高血糖就如同腐蚀剂,会逐渐侵蚀肾脏的微小血管,使肾脏的过滤功能逐渐受损。
在疾病的早期,肾脏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身体可能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只是在体检时发现尿蛋白有轻微的升高,但往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肾脏的功能会逐渐下降,各种症状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 60 岁的女性患者。她患糖尿病已经有十多年了,一直以来,她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服用降糖药物,对血糖的监测并不规律,饮食和运动也没有严格控制。最近一段时间,她开始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对劲,双腿出现了明显的浮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而且食欲也变得很差,吃什么都没有胃口,体重也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但她总觉得这些症状可能是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自然出现的一些变化,并没有及时去医院检查。
直到有一天,她在起床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差点摔倒。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血压非常高,肌酐值也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最终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已经发展到了末期肾衰竭。为了维持生命,她不得不开始接受透析治疗,每周需要到医院进行三次透析。原本她还能自由地活动,享受生活,但现在却因为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行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一结果让她和家人都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懊悔。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发展成慢性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 4 - 5 倍。糖尿病肾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他们的生活独立性造成极大的限制。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肾功能,保持良好的血糖和血压控制,尽可能地预防肾脏病变的发生。
神经损伤:导致截肢的潜在危机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神经就会像被浸泡在高糖溶液中的电缆,逐渐失去正常的功能。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通常会从四肢末端开始,患者会首先感觉到四肢麻木、刺痛,就像无数只蚂蚁在皮肤上爬行,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的灼热感,仿佛四肢被放在火上烤一样难受。而且,神经损伤还会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会发现自己的手脚变得不听使唤,走路时容易失去平衡,甚至会出现摔倒的情况。
我曾遇到过一位 70 多岁的老年患者。他患糖尿病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对糖尿病的管理也比较随意。刚开始,他只是感觉自己的双脚有些轻微的麻木,但他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年纪大了,血液循环不好导致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麻木感逐渐加重,他开始感觉到双脚有刺痛和灼热的感觉,尤其是在晚上,这种感觉让他难以入睡。
后来,他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双脚的皮肤变得非常脆弱,很容易出现溃疡。有一次,他不小心被鞋子磨破了脚,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小伤口,简单处理一下就会好。但没想到,这个小伤口却一直无法愈合,还逐渐感染、化脓,情况越来越严重。最终,医生为了防止感染扩散,危及生命,不得不为他进行了部分截肢手术。这次经历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糖尿病神经损伤的可怕,也让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重视糖尿病的管理。
据统计,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大约有百万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接受截肢治疗。预防神经损伤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患者要合理控制血糖,一旦发现下肢有任何创伤或溃疡,都要及时进行处理。
心血管疾病:高悬头顶的健康 “达摩克利斯之剑”
糖尿病患者面临着比普通人群高得多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这种风险会更加突出。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就像是对血管的一场慢性侵蚀,会使血管壁变得脆弱、僵硬,弹性降低,进而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而动脉硬化又是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曾有一位患者,他患糖尿病已经有八年时间了。虽然他一直在服用降糖药物,但由于他平时喜欢吃油腻、高糖的食物,又缺乏运动,血糖控制得一直不太理想。有一天,他在散步时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烈的疼痛,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的症状。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他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心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心功能明显下降。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地活动,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到气喘吁吁,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控制血糖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是正常人的 2 - 3 倍,患心脏病的风险更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有余。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格外关注心血管健康,定期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脏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的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从眼睛的失明到肾脏的衰竭,从神经的损伤导致截肢,再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大幅增加,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必须高度重视疾病的管理,严格控制血糖,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让生活少一些痛苦,多一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