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李非
当心“癌中之王”——胰腺癌
王先生今年59 岁,是某大型企业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工作繁忙,压力大,经常接待行业友商,参加各种产品交流会及业务洽谈,自然离不开烟、酒、肉。由于饮食没有节制,生活缺乏规律,王先生在十几年前患上了胃病。他之前没有太在意,只是在胃疼发作时吃点药。但是,近来他出现了胃口差、体重下降等症状,腹痛时吃胃药效果也不好,疼痛还放射至腰背部,仰卧时疼痛会加重,夜间尤其明显,只有蜷曲或前倾时,疼痛才有所减轻。医生根据病史病情,给他做了B超、CA19-9( 癌抗原19-9) 及超声内镜等详细检查。最后,王先生被确诊为胰腺癌,且到了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这几年,因胰腺癌去世的国内外名人很多,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苹果公司CEO 乔布斯、2011 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等,这些知名人士均败给了同一个对手———胰腺癌。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已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且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5%,晚期胰腺癌的生存时间只有约6个月。因此胰腺癌也被人们称为“癌症之王”,胰腺癌正极大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应引起高度警惕!而如何早期发现发现胰腺癌,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知道的!
胰腺深藏在腹腔后部,一般人对这个器官不太熟悉。胰腺癌早期时,医生很难用手摸到包块。有的专家说胰腺癌是最狡猾的病魔,其早期症状易与其他疾病,如慢性胃病、胆石症、胆囊炎、黄疸型肝炎等混淆。
但专家指出,尽管胰腺癌再狡猾,发病较隐匿,也总有蛛丝马迹可寻。胰腺癌固然可怕,但如果能尽早发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尽早到医院诊治,生存的概率可能会大大增加,可绝大多数患者查出胰腺癌时,都已到了中晚期。
胰腺深藏于腹腔中心,位置隐蔽,胰腺癌并不能像食管、胃肠道那样通过胃镜、肠镜检查就可发现早期癌灶,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人们忽视。
胰腺癌的早期表现仅为上腹部不适、隐痛,这与普通的消化道疾病极其相似,容易被忽视。不要因为中上腹饱胀不适,做胃镜做肠镜搞了半年,最后才想到胰腺。如果面部出现黄疸,切不可仅当作肝病治疗;胰腺癌患者从眼白到肤色会逐渐发黄,接着尿液颜色加深呈酱油色,而大便呈灰白色陶土状。如果出现腰酸背痛,不要光去看骨科;如果突然出现血糖增高,不要就认为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动,且药物控制不理想,应警惕胰腺癌。
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下列表现:眼睛、皮肤、小便发黄,大便颜色呈陶土色或黑便;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呕血;腰背及上腹部疼痛,腹部长出包块,出现腹水;体重下降,出现原因不明的乏力、发热等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不可掉以轻心。
尽管胰腺癌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但只要平时多加注意,还是能够及早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胰腺癌的早期症状,编了一个顺口溜:
胰腺癌,真可怕;早发现,早治疗;
四信号,要记牢;血糖高,别误诊;
皮肤黄,勿忘胰;上腹疼,B超查;
消化差,体重下;普外科,寻李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急性胰腺炎该如何预防?外科医生教你怎么养胰腺
来源:人民健康网
热情如火的盛夏,啤酒、炸鸡、小龙虾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饮食搭配。胡吃海喝的同时,胰腺作为人体的消化系统承载了太多的负担。生活中人们往往谈“炎”色变,近年来,尽管治疗水平不断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总体死亡率仍高达15%左右。那么,胰腺炎有哪些症状?发病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呢?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急性胰腺炎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内的酶激活引起的胰腺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痛,包括持续性的疼痛、剧烈疼痛,甚至疼痛还会向后背放散,这一点容易和心肌梗死相混淆。第二个临床表现是和疼痛相伴随的持续性腹胀,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不同的是,急性胰腺炎的腹胀和疼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此外急性胰腺炎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持续性发热等症状。
通常医生确诊患者罹患急性胰腺炎的标准为:病人存在持续性的上腹疼痛、疼痛向背部放散;血中的淀粉酶或者脂肪酶大于正常的三倍;通过腹部的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以及B超,能发现胰腺有炎症等。
急性胰腺炎总体分为两大类,80%是轻型胰腺炎,病人表现为一般的腹疼、腹胀、恶心、呕吐,经过一般的输液治疗和一些保守的药物治疗,就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另外2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的腹疼、腹胀、恶心、呕吐的症状不能得到缓解,还会出现心率快、休克、尿少、肾功不全的问题,后期还会出现胰腺的感染和坏死,这部分病人即使经过专业的治疗,依然有15%~20%的死亡率。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非常多,其中最常见的有胆石性胰腺炎、高血脂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此外还有少数患者是受暴饮暴食、免疫、药物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胆囊结石在胆囊里并不会导致胰腺炎的发作,但是胆囊结石如果排在胆管中就会造成胰腺炎。此外酒精可以直接对胰腺的腺泡细胞进行破坏,使得胰腺的功能和细胞结构受损,从而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血脂人群也越来越多,甘油三酯在体内经过代谢以后,形成的游离脂肪酸对胰腺的腺泡细胞及微循环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形成高甘油三脂血症胰腺炎。
胰腺炎治疗方式
轻型胰腺炎,治疗相对简单。病人需禁食禁水,必要时可以下胃管,给胃肠减压,减少胃液、胃中食物对胰腺的刺激。通过给病人输液补充电解质,同时辅助止疼等的保守治疗方式,可以帮助多数轻型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重型急性胰腺炎应到有经验的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器官功能损害的情况,一般需要把病人收治到重症监护室。
轻型胰腺炎经过专业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但对于一些胰腺坏死非常严重的重型胰腺炎患者来说,治疗好以后,可能会因为胰岛细胞的减少出现糖尿病,或者因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出现一定的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情况。
如何预防急性胰腺炎?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要合理。保持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均衡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高脂饮食。其次,对潜在的胆囊结石等疾病,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如果有胆绞痛、右上腹疼的胆囊结石,建议早一点切除胆囊。
此外,生活中需要注意控制血脂。因为高甘油三酯如果大于5.6mmol/L,就意味着很可能会出现胰腺炎。如果超过11.3mmol/L,则可能会诱发胰腺炎。大家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血脂。如果饮食不能得到控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量的降脂药,争取在短期内把血脂降到一个正常的范围。
受访医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李非
小心长假这些高发病!看完这篇文章,避开“雷区”
国庆小长假,各种吃吃喝喝的“局”是不是都已经安排上了?
此处必须提醒:小长假放纵的吃喝,让很多疾病和健康问题呈现高发期。所以,别吃起来不管不顾,小长假也要悠着点儿!
小长假这些疾病易高发
1. 心脑血管疾病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梅雪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国庆期间,少不了走亲访友、大家聚聚。
对于那些本身就有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心情激动、吃饭不规律、休息不规律,漏吃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这些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的患者,很容易在这个时候突发急性并发症,比如急性心梗、急性脑卒中等。①
2. 血糖飙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每逢假期,内分泌科门诊就会遇到高血糖扎堆的情况。
短期的血糖飙升会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即使急性并发症不出现,快速升高的血糖,也会对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例如视网膜造成损伤,不利于患者的长期健康。②
3. 胆囊炎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生2018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表示,每到假期,胆囊炎、胆石症及胰腺炎急性发作的患者会飙升到平时的1-2倍。
因为节日期间聚会多,大吃大喝、大量饮酒、饮食太过油腻,导致胆汁分泌过多,从而诱发急性胆囊炎。③
4. 胰腺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主任李非2018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急性胰腺炎往往最容易发生在节日期间,暴饮暴食、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及大量饮酒是重要诱因。④
5. 胃肠病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主任医师王新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节后多见胃肠疾病患者,要么是暴饮暴食油腻食品引起的消化不良,要么是吃了生冷、不洁食品引起的急性肠胃炎,主要病症是胃部胀痛、吐酸水等。⑤
6. 痛风
浙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袁放2021年在该院公众号上刊文表示,以往长假后也往往会迎来痛风患者集中就诊的高峰,所以提醒痛风患者在长假期间要多多注意,多加控制。⑥
避免“雷区”,
健康地安排吃吃喝喝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肠胃疾病、胆囊炎、痛风等患者在节日期间面临很多“雷区”,只要“管住嘴”,就能平安度过。
1. 避开心脑血管病“雷区”——
1)不要吸烟
吸烟对心脑血管的不良影响已经众所周知。有朋自远方来,欢庆相聚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是只有聚在一起烟雾缭绕。国庆长假期间,亲友相聚要管控好自己,别再抽烟。
2)不要漏服药物
假期合家团聚,有些慢病患者平时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服药也不能按时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星2020年在个人平台上刊文表示,心脑血管疾病都是慢性疾病,都需要长期管理,甚至终生管理,第一条就是坚持规律服药。不要放假、过节就忘记吃药。⑦
2. 避开高血糖“雷区”——
1)不喝甜饮料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聚会除了酒大部分人会选择甜饮料,大部分甜饮料中会添加果葡糖浆。进入到人体水化之后转变为果糖和葡萄糖,葡萄糖直接转变为血糖。而果糖会引起肝脏脂肪堆积,导致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糖升高。②
2)少吃碳水化合物
传统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居多,无论是炸糕、糕点,还是米粉、八宝饭,除了淀粉蔗糖外,有的还添加了豆沙、枣泥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进入到体内直接变成葡萄糖,也是血糖升高的原因。②
3. 避开胆囊炎“雷区”——
1)别吃得太油腻
“吃得太饱、摄入太多脂肪,并不是急性胆囊炎的直接引发因素,但绝对是触发点。”广东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简志祥建议,假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肥肉、油炸食品、香煎食品、动物内脏、浮油肉汤、蛋黄、鱼子、蟹黄等要少吃。
每日脂肪摄入量不易超过50克,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应限制在200毫克以内,主张植物油烹调。⑧
2)别不吃早饭
好多人在假期内喜欢睡懒觉,早饭也就忽略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曾宁2016年在好大夫在线刊文表示,长期不吃早饭的人,胆汁得不到排空,淤积在胆囊内就容易形成胆结石,从而导致胆囊炎的发生。⑨
4. 避开胰腺炎“雷区”——
1)不要大量饮酒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李照2018年在好大夫在线平台上刊文表示,酒精可以增加胰腺腺泡细胞的消化酶和溶酶体酶合成,这些酶被认为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2)不要暴饮暴食
尤其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时,会促进胰酶分泌增加,引起高脂蛋白血症,从而诱发胰腺炎。⑩
5. 避开胃肠病“雷区”——
1)三餐要按时吃
河南省医药科学院附属医院闫强医生在头条号刊文表示,预防急性胃炎,一定要规律饮食,忌饥一顿,饱一顿。多吃蔬菜、水果,清淡健康饮食,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特别是油炸类食物。
2)不吃生冷食物
假期内还容易发生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建议不吃生冷蔬菜、饮食,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随餐佐食适量生大蒜、生葱头等;吃水果等生冷食物时要清洗干净;饮食实行“分餐制”。⑪
6. 避开痛风“雷区”——
1)尽量少喝酒
浙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袁放2021年在该院公众号上刊文表示,酒精可升高血尿酸,诱发痛风发作,对痛风患者来说,远离酒杯(包括含酒精性饮料)是明智之举。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同时避免摄入酒精性饮料。
2)建议多喝水
难得的假期总会让人想好好放松一下,熬夜、赖床、作息不规律可能导致饮食不规律,饮水量减少。记得适当多喝水。⑥
本文综合自:
①2017-02-22健康时报《让医生头疼的节日病》
②2021-02-17健康时报《餐后血糖20 !专家:2天接诊15位高血糖患者》
③2018-10-06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3天10多人被送进医院,节假日这种高发病,千万要注意!》
④2018-08-07健康时报《胰腺炎是个节日病》
⑤2014-02-13健康时报《节后最忙的三个科室》
⑥2021-10-01浙江医院《长假开始啦!看完这一篇,再去安排那些吃吃喝喝》
⑦2020-10-06心血管王医生《温度骤降!医院收治多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生给出诚恳建议!》
⑧2013-09-23广州日报《假期过饱过腻小心急性胆囊炎》
⑨2016-12-25好大夫在线《长期不吃早餐小心得胆囊炎》
⑩2018-11-07好大夫在线《过节吃喝,小心急性胰腺炎!》
⑪2018-10-06胃肠科医生闫强《国庆7天,当心胃肠“假日病”》
来源: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