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耐糖尿病(糖耐糖尿病判断标准)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糖耐量试验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医说就懂

*医生说的话太专业、听不懂?小荷医典「医说就懂」栏目,给你科学、靠谱的解释!

医生说:“去做一个糖耐量试验吧,筛查一下糖尿病。”

孕妈妈、有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人常常被医生安排做「糖耐量试验」,这究竟是个什么检查呢?#医说就懂#

「糖耐量」,简单来说是人体对很多糖的「忍耐」程度。有人会说,甜到齁算是无法忍耐么?No,比起味觉的感知,身体的感知更重要:医学上会用一个靠谱的葡萄糖剂量,来检测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如果分泌下降或延迟,那么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就会减低,这时可能会出现糖尿病。

那么,医学上究竟怎么描述「糖耐量试验」呢?

糖耐量试验,一般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检测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用来筛查、诊断糖尿病。正常情况下,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会出现暂时性升高,刺激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但是通过机体的调节血糖一般会在3个小时内降至空腹水平。而糖尿病病人因为对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持续的血糖升高。

糖耐量试验的两大关键

关键1:抽血

常规抽静脉血的部位,即前臂采血;一般要测3次或5次血,空腹时第一次采血,然后喝糖水第一口开始计时,之后的30分钟、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分别抽血一次。

是的,「糖耐量试验」最痛苦的居然是胳膊要被扎很多次!

关键2:喝糖水

  1. 首先,把75克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温开水中;
  2. 然后,摇匀摇匀摇匀;
  3. 最后,5分钟内喝完。

一定要按医生说的做哦,不然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报告单上划出两大重点

重点1:空腹血糖

  • 正常的参考值:3.9~6.1mmol/L;

重点2:喝糖水2小时的血糖

  • 正常的参考值:小于7.8mmol/L。

根据以上两个重点值的组合,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列出了标准解释:

图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这里要强调一下,如果是孕妈妈,一定要规律产检,在妊娠期24-28周进行「糖耐量试验」,并且诊断标准可严格多了,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 空腹血糖≥5.1mmol/L ;
  • 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
  • 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
不可不知的四大注意事项
  1. 检查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也就是说要正常吃饭哦,至少一日三餐、每餐一两主食。
  2. 检查前一天晚上12点以后禁食,检查前禁食8~10小时,所以最好提前安排好吃饭时间。
  3. 检查前停用有可能影响到糖耐量试验的药物,比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停药3~7天。
  4. 最后一点,检查的过程中,也就是喝了糖水的这两个小时里,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喝咖啡和茶,不做剧烈运动,当然了,也无需绝对卧床。

Tips:

一般来讲,糖耐量试验主要针对孕妈妈、有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人群,是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安排做的一项检测,普通人无需特意去做,也不是常规体检项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 (1): 7-13.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 37(4) : 311-398.

医学编辑:陈昉

内容策划:杜瑜

医学审核:姚俊华

内容出品:小荷医典

孕期糖耐检查是检查什么的?

孕期糖耐检查是什么?孕期女性需要进行各种检查,通过检查,女性可以了解到自身疾病的情况,女性在孕期需要进行什么检查?女性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做好各项检查,进行糖耐检查有必要吗?

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VGTT,后者称OGTT。IVGTT只用于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或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这个是女性在怀孕期间也需要进行检测的一部分。

临床疑有糖尿病,单凭血糖化验结果不能确定者。已确诊糖尿病,需对患者血糖分泌峰值,胰岛素分泌功能,C肽等做全面了解。其它原因引起的糖尿鉴别,如肾性糖尿、滋养性糖尿等。

糖耐的正常值:空腹3.9-6.1mmol/L,1小时血糖上升达高峰<11.1mmol/L,2小时下降<7.8mmol/L,3小时下降在空腹值。

女性在孕期检查都有哪些流程?

孕期检查流程是怎样的?孕期检查对于准妈妈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孕期检查应该怎么做?孕期检查一般建议女性在正规的医院进行,那到底做孕期检查是什么顺序?

怀孕后应于3个月内去孕妇户口所在地的医院保健科,建立孕妇围产保健卡(不同街道办事处具体程序有所不同,有的需去街道办事处开具证明,再去医院保健科建卡)。

全身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注意测量血压、体重,检查心脏及乳房发育情况。

妇科检查:听胎心,了解子宫大小、产道和子宫周围有无病变存在。

辅助检查:查血常规(红、白细胞计数)、血型、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沉渣镜检)、乙肝五项、肝肾功能、血甲胎蛋白、梅毒反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怎么控制血糖?记住这些就够了

“糖尿病”,听着像是糖吃得太多,这是不对的!

据调查,约50%的成年人存在糖耐量异常(有患糖尿病风险),约11%患有糖尿病。

很多糖尿病病人,患病时症状不明显;然而,近1/2的病人出现“喝水多”“尿得多”“吃得多”,但“体重减轻”的症状。医生在给予治疗后,还叮嘱病人日常注意小细节,不然,血糖的控制也不会理想!

那么,问题来了!医生说的没记住,怎么办?

快拿出小本本,记下这12点

饮食

在确保总热量平衡的前提下,采取少量多餐,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胚、豆类及蔬菜等,每日每人食物纤维的摄入量不低于35克,对于已有较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

减肥

如果你的体重已经超重,就要通过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你的体重。这将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你的血压和血脂。

睡眠

睡眠对血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睡眠过多或过少都可以增加你的食欲,增加你对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的渴望。这也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的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每天晚上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是最好的。如果你有睡眠呼吸暂停,积极的治疗可以改善睡眠,降低你的血糖水平。

运动

凡是身体状况允许的老年人均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由于老年人心肺以及肌肉、骨骼功能减低,故运动必须量力而行。一般可进行慢跑、快步走、健身操、太极拳等活动。

每天监测血糖

每天测量血糖,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水平,可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如神经性疼痛。检查也可以帮助你了解各种食物和运动对你的影响。

压力管理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压力,压力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可以尝试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呼吸练习,瑜伽和冥想,这对于2型糖尿病是非常有效的。

少吃盐

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它可以帮助降低血压,保护我们的肾脏。让腌制食品,加工食品,方便食品,远离我们的餐桌。可以用添加其他香草和香料来代替盐。

51岁以上的成人,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他们的钠摄入量应减少到每天1500毫克,这相当于不到半茶匙的盐。

堤防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有时也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一定要注意它的风险,可以咨询医生,定期进行相应的检测。

防止碰伤和擦伤

糖尿病会引发感染的风险,并会减缓伤口愈合,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割伤和擦伤也要快速进行处理。正确清洗伤口,使用抗生素药膏和无菌绷带进行包扎。如果几天后还是不见好转,就要及时的去看医生。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水泡,割伤,溃疡,发红,或肿胀。保持双脚滋润,以防止干裂。

戒烟

糖尿病患者抽烟,更容易引起死亡。烟草对心脏和肺部都是不利的。戒烟可降低血压,减少中风,心脏病,神经损伤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健康食物

没有针对糖尿病的单一饮食。但我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享受一些超级食物,像浆果,地瓜,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深绿色蔬菜,叶菜类蔬菜。减少脂肪的摄入。

访问医生

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测。如果你需要胰岛素来帮助平衡血糖水平,你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每年还要对身体和眼睛进行相应的检测,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