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流食推荐(糖尿病流食推荐吃的食物)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早餐最佳食品,这样吃有助一天血糖平稳

早餐的质量对血糖水平有显著影响,有研究发现,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的丰盛早餐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饥饿感和血糖水平,对于稳定早餐后血糖甚至全天的血糖都有帮助。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怎样合理配比早餐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呢?

早餐最佳流食:牛奶、豆浆

含蛋白质和水分多,补充糖尿病患者需要的钙质和优质蛋白质,特别是它们的血糖生成指数非常低,有稳定血糖的作用,适合作为糖尿病早餐长期选用,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种。

早餐最佳主食:全麦面包、玉米面菜团子、麦片

均是比较好的早餐谷类食物,全麦、玉米面、麦片均富含膳食纤维,血糖生成指数相对较低,对于控制早餐后血糖有好处。如果早餐流食选择牛奶,将牛奶泡麦片是很方便快捷的糖尿病早餐食品。

早餐最佳副食:煮鸡蛋、少量的瘦肉或鱼

煮鸡蛋、少量的瘦肉或鱼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人体吸收利用率较高,能增加进食早餐的饱腹感。

早餐最不能缺的食物:蔬菜

早餐中如果还有些蔬菜,血糖会更趋平稳。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它们在小肠内干扰糖类的消化吸收,所以当蔬菜与其他食物混合食用时,可以降低血糖升高的速度。

早餐应搭配吃100克新鲜蔬菜,如早晨没有时间烹饪,可选择方便的食材简单加工,如西兰花焯水,放少许生抽,生菜加少许蘸料,或者生成一个西红柿,半根黄瓜都可以。

如果吃馄饨、面条等早餐,则其中的蔬菜量为一半,才能保证餐后血糖平稳。上文提到的玉米面菜团子,也是一种包含粗粮和蔬菜的完美早餐组合。

糖尿病人能喝什么粥,不能喝什么粥,看完全明了

粥是我国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主食,这种用米等食材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口味多变,深受大众的喜爱。但是糖友却不太敢喝粥,因为听说喝粥升糖快。

喝粥为什么血糖高

1.煮得太烂

粥通常是熬出来的,煮粥的这些富含淀粉的原料吸水后质地柔软,再加上长时间的熬煮,淀粉颗粒糊化,引起血糖快速升高。

2.食材精细

最常见粥为白米粥,其膳食纤维含量低,而缺乏这种能延缓餐后血糖升高速度的营养素,血糖自然升得快。

3.喝得太多

粥里面的米少,担心饿得快,每次会喝一大碗。

4.搭配不佳

粥往往被作为早餐,稀饭 油条这类搭配非常常见,两种都是主食,吃完自然血糖高。

其实,糖友想喝粥只要稍作改变,就能既享美味,血糖又稳。

糖友喝粥不升糖,记住这几句

1.尽量保证谷物完整

完整的全谷类食物,可以降低淀粉的糊化程度。

煮粥时尽量选择黑米、紫米、玉米粒、全燕麦片、荞麦、薏仁等完整谷物。

2.干稀搭配

喝粥的时候尽可能搭配其他食物一起进食,不要空腹喝粥,也避免一餐全是主食的情况。

3.不要喝熬煮的粥

煮粥的时间越长,淀粉的糊化越彻底。建议糖友用高压锅煮粥,气阀冒气后,再继续小火煮10分钟即可,保持豆类的完整性。

4.注意进餐顺序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推荐“蔬菜-肉-主食”的进餐顺序,同样适用于喝粥。先吃蔬菜、再吃肉类食物,最后喝粥。

几款适合糖友的健康粥

黑米粥

特点:富含膳食纤维

黑米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是大米的6.5倍。

玉米粥

特点:玉米富含叶黄素

叶黄素对眼底黄斑有保护作用,建议选择整颗玉米粒或者颗粒较大的玉米糁烹饪。

燕麦片粥

特点:有利于平稳血脂

建议选需要煮的燕麦颗粒,避免速食燕麦。

八宝粥

可选:大米、小米、红豆、绿豆、红枣、芸豆、薏米、糙米、葡萄干等

特点:满足食物多样性,营养丰富,同时口感微甜, 但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肉蛋粥

可选:皮蛋瘦肉粥、鲜虾粥、鱼片粥、牛肉粥等

特点:补充蛋白质,口感鲜美

杂豆粥

可选:红豆、绿豆、杂豆、花豆等

特点:补充膳食纤维、维生素B、钾、镁等,均衡营养

菜粥

可选:油菜、菠菜、白菜、胡萝卜、香菇等

特点: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还可以补充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薯类粥

可选:山药、红薯、南瓜、芋头等富含淀粉的“蔬菜”

特点:能量密度较低,饱腹感较强

友情提示:

以上粥品虽然从理论上都适合糖友食用,但每个人的进食量和烹调方式以及搭配的食物不同,最终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建议糖友在喝粥时,做好饮食记录和血糖监测。

糖友不宜喝的粥

1.白米粥

膳食纤维含量低,升糖较快。

2.杂粮米糊

打碎成粉的杂粮,在冲煮过程中,会被充分糊化,升糖迅速。

3.餐馆贩卖的粥

大多经过长时间熬煮,糊化反应明显,并且可能额外添加油、糖、盐。

4.加碱熬煮的粥

碱会破坏谷类食物中的维生素B族,同时加重糊化反应。

作者:魏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

来源:糖尿病网

半流食是指哪些食物?半流食适合哪些人群?建议了解

在饮食的广阔天地里,半流食以其独特的形态与营养价值,成为了许多特定人群餐桌上的常客。它介于固体食物与液体食物之间,既易于消化,又富含营养,是许多特定健康状况下的理想选择。

一、半流食:介于软硬之间的温柔

半流食,顾名思义,是一种介于固体食物和液体食物之间的饮食形态。它的质地较为柔软,易于咀嚼和吞咽,同时含有足够的水分,便于消化吸收。半流食的特点在于,它既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又不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过重的负担,是许多特定健康状态下的理想食物选择。

在形态上,半流食可以是粥、糊、羹、泥等多种形式,这些形态使得食物更加易于入口和消化。而在营养上,半流食通过精心搭配,可以确保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

二、种类繁多:半流食的多样魅力

半流食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营养价值。从常见的粥品开始,无论是大米粥、小米粥还是燕麦粥,它们都以易于消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特点,成为了许多人早餐或病后恢复期的首选。而蔬菜粥、瘦肉粥等则是在粥的基础上,加入了蔬菜、肉类等食材,丰富了营养,也增添了风味。

除了粥品,半流食还包括了各种糊类食物,如藕粉糊、山药糊等,这些食物不仅口感细腻,而且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此外,羹类食物也是半流食中的一大亮点,如银耳羹、南瓜羹等,它们不仅口感滑嫩,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都有不错的效果。

当然,半流食还包括了各种泥类食物,如果泥、蔬菜泥等,这些食物不仅易于消化,而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宝宝辅食和老年人饮食中的常见选择。

三、特定人群:半流食的温暖关怀

半流食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对于许多特定人群来说,具有难以替代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意义。

首先,对于消化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如手术后恢复期患者、胃肠道疾病患者等,半流食是他们饮食调理的理想选择。它既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又不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过重的负担,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

其次,对于老年人来说,半流食也是他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牙齿也逐渐松动,半流食的柔软质地和易于消化的特点,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对于婴幼儿来说,半流食也是他们辅食添加的重要阶段。在宝宝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从母乳或配方奶过渡到固体食物需要一个过程,半流食作为过渡期的食物选择,既能够满足宝宝对营养的需求,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最后,对于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如肥胖者、糖尿病患者等,半流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通过精心搭配食材和烹饪方式,可以制作出既美味又低热量的半流食,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热量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四、营养搭配:让半流食更加美味健康

虽然半流食易于消化和吸收,但要想让它更加美味健康,还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在选择半流食时,应确保食材的多样性,以获取全面的营养素。同时,还应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合理调整食材的比例和烹饪方式。

例如,对于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的人群,可以在半流食中加入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对于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则应选择低脂的食材和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调味品和香料,提升半流食的口感和风味,让它更加美味可口。

半流食,一份来自食物的细腻关怀

半流食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营养价值,成为了许多特定人群餐桌上的常客。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还能够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在享受半流食带来的美味与营养的同时,我们也应学会合理搭配食材和烹饪方式,让它更加符合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份来自食物的细腻关怀,让健康与美味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