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复发了(糖尿病复发了能治好吗)
糖尿病20年,为何有人肺癌,有人没事?医生:吃二甲双胍了吗?
如果一个医生推荐糖尿病患者吃二甲双胍,别犹豫,一定要相信他。
最近碰到了一位老阿姨,这位老阿姨是糖尿病患者,和她聊天的时候,得知一件事情,原来她有一个好朋友也是糖尿病,不过“结局”不太相同。
这两个人年纪相仿,现在都是60多岁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去找他们问的时间差不多都有20多年的病史了。
她们的生活习惯也都差不多,饮食很清淡,也注意不吃升糖食物,而且平时挺注重锻炼身体的,都是老患者了,对自己的身体也多加注意。
但就是在上个月,有些事情让两个人心里都不太舒服,因为她的好朋友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了一种癌症。
肺癌。
刚刚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老阿姨很害怕,感觉自己也有危险,所以去医院进行了体检,发现自己的肺部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才放下心来。
但是老阿姨很纳闷,明明是生活习惯近似的两个人,同样是糖尿病20多年没有什么并发症,为什么朋友还出现肺癌了呢?
这个时候多问了一句:“你和她的用药,很相似吗?”
“不太一样,我们虽然都用胰岛素,不过我还吃二甲双胍。”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二甲双胍的作用就很独特。
@康复Therapy
一、糖尿病和肺癌。糖尿病患者非常多,在2017年的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可以发现全球糖尿病患者甚至已经达到了4.25亿人。
但是别太害怕,这可是全球的患病人数,但是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少,在这些人中1.144亿人是我国的老百姓。
毫无疑问,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在以前我们知道糖尿病发生之后,由于血糖的问题很有可能损伤身体中的血管,比如心血管,脑血管以及肾脏等脏器及器官。
可是,糖尿病跟癌症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多研究都显示二型糖尿病患者会增加很多种癌症的风险,比如常见的肝癌,子宫内膜癌以及结肠癌。
但是在诸多癌症当中,肺癌和糖尿病的关系更是很值得探讨。
在2007年日本曾经发表过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包括15万糖尿病患者,他们发现在这些患者当中,无论是男性糖尿病患者,还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都显著增高,其中男性的肺癌发病率会升高53%,而女性的肺癌发病率甚至可以升高61%。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糖尿病和肺癌,看起来是各不相干的疾病呀?
虽然我妹子已经得出结论,糖尿病会促进肺癌的发生,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多学者也都在做类似的研究,在诸多研究当中他们发现血糖对癌症的发生影响很大。
充足的能量供应,使得细胞可以更快,而且毫无限制地增殖,进而也会加剧他们的清洗以及转移。
因为他们对能量的需求很大,所以他们的糖酵解也越加活跃,血糖升高就会对肿瘤细胞的这种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更加促进他们的代谢以及细胞分裂。
所以很显然,血糖升高之后,肿瘤细胞的增殖也就加速了。
类似的研究也很多,有人曾做过实验,把不同肿瘤细胞放在各种浓度的葡萄糖下培养,经过120个小时的孵化,发现如果葡萄糖的浓度达到0.5mmol/L这个时候,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特别是在无糖环境下,所有的肿瘤细胞都会受到显著抑制。
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控制不好血糖,所以血糖通常不太稳定,但是对肿瘤细胞而言,血糖的波动更容易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不但如此还容易发生脱落,甚至是转移。
而且血糖露露的身高也会诱导氧化应激,这种氧化应激可以破坏细胞的DNA双螺旋结构,并且参与细胞的凋亡,同时可能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所以在这方面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特别是肺癌。
虽然糖尿病会促进肺癌的发生,但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有一种药物可以抵抗这种诱导,甚至可能抗癌。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二甲双胍了。
很多项研究都显示二甲双胍有潜在的抗癌作用,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以及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都有良好的作用。
曾经有一项研究,涉及非常广泛,在调查了47项独立研究,纳入65,540例糖尿病癌症患者之后,发现在服用二甲双胍后,癌症的发病率会降低31%。
更为可观的是,这些患者因癌症的死亡率会下降34%。
很多科学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时候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期,让他们活得更久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很多学者都在研究,目前的相关机制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二甲双胍可以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这种通路的激活是在细胞死亡的调控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肺癌细胞中可以诱导肺癌细胞的凋亡。
当然这只是一种学术相关的研究,很多,比如改善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方面,也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生,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
总之,二甲双胍不但是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而且在抗击肺癌的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也能诱导细胞的凋亡,可谓是一举多得。
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用二甲双胍来抗击肿瘤呢?
换句话说,没有糖尿病的人,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是不是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生?
别多想,虽然我们有很多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之后,肺癌的发生率及生存期会显著提高,但是目前仍然没有研究表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吃二甲双胍是有用的。
但是二甲双胍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吗?
一直以来,二甲双胍的特点都非常突出,是二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很多患者都在服用,而且毒性及副作用非常罕见。
特别重要的是二甲双胍的价格非常低廉,以前可能十几块钱一盒,但是随着纳入医保目录之后,二甲双胍一盒可能也就两元多。
有用,便宜,还抗癌,这种药物难道不值得推广吗?
别小看二甲双胍,虽然大家都在吃,但是并不是说这种药廉价就没用,反而是因为他的药效太好了,国家都出面帮着谈价格。
如果医生让你服用二甲双胍,千万别犹豫,听医生的话。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谣谣零计划##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文献
[1]吴彩霞,朱锦红.糖尿病对肺癌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糖代谢调节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07):1221-1224.
[2]蒋永源,罗虎,周向东.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10):1114-1117.DOI:10.16571/j.cnki.1008-8199.2014.10.028.
[3]Zhang ZJ, Bi Y, Li S, et al. Reduced risk of lung cancer with metformin therapy in diabetic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Epidemiol. 2014;180(1):11-14. doi:10.1093/aje/kwu124
CT最大的缺点是啥?听说核磁更好?医生辟谣:别纠结,听劝就好
司机师傅更容易腰疼,怎么坐着更好?注意细节,医生给您4个建议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有多少?国外疫苗会更好?医生:真相不复杂
有口腔溃疡怎么办?别只知道用维C,医生推荐您更好的方法
脑梗塞发作两年多,还有可能再复发吗,预防复发要用什么药呢?
有位朋友问华子,他患脑梗塞已经两年多了,现在还没有复发。他听别人说,这么久没复发就很可能不会复发了,这个说法是真的吗?想预防脑梗复发,要吃什么药物呢,是否可以长期吃呢?
华子回答,脑梗塞的复发率非常高,在第一次患脑梗之后,在5年内复发的概率大约在40%。所以不能因为一段时间没复发就掉以轻心,要坚持认真预防。而预防脑梗塞,根据风险因素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而且需要长期服用。
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有2种:
其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当粥样硬化斑块破溃时,会就诱使血小板聚集,进而激活纤维蛋白形成血栓,堵塞动脉,或是脱落后堵塞远端小口径动脉
其二是心脏有房颤,颤动的心房不能正常把血液泵入心室,会造成心房内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在心房壁上产生挂壁血栓,脱落后就会变成栓子,运行到大脑时就会堵塞口径较小的动脉。
以现在的医学水平,这2种造成脑梗塞的危险因素,都难以完全消除,很可能造成脑梗塞复发。所以在发生脑梗塞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预防再次发作。
1、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进入到动脉内膜中,形成了硬化斑块。首先要控制造成动脉粥硬化的原因,延缓斑块的进展。如吸烟者要戒烟,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三高”慢性病者需要服药把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没有办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加固”。因为只有不稳定的斑块才容易破溃,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2~4年以上)可以把斑块变得更“结实”,不容易破溃。
为了以防万一,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同时,还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都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常使用其中一种就可以,可以抑制血小板功能,这样在斑块破溃的时候,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2、针对房颤:心房颤动主要由各种心脏病引起,比如说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原因。所以首先要对这些心脏疾病进行治疗,争取把房颤转为正常的心律。但是如果不能转为正常的心律,就要进行抗凝治疗了。
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两者不同,要注意不能混淆。房颤患者需要使用的是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血药物。需要长期治疗,抑制凝血,才能避免血液在心房内产生血栓,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每一种药物进入人体后的作用时间有限,而造成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却是持续存在,所以要每天服用药物,才能持续地产生预防效果。尤其是已经发作过脑梗塞的人,并不存在“长时间不复发,就不会复发”的说法。只有持续用药,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对于发作过脑梗塞的人,预防疾病复发是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只要药物没发生严重的,无法耐受的副作用,基本都是终身用药,而不能停药。
虽然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是与脑梗塞带来的伤害相比,药物的副作用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可逆的,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而脑梗塞一旦发生,就是一辈子的事,致残和致死率都非常的高。
而且在用药过程中,可以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监控,根据情况进行调整,选择耐受性更好的药物,调整药物剂量,或是使用恰当的方法对抗药物的副作用,并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损伤。
总结一下,在发作脑梗塞之后,使用恰当的药物可以减少复发的风险性,但要持续用药才能保证预防持续有效。不要因为较长时间没有问题,就放松警惕,小心才会驶得万年船。用药的时候需要医生指导,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您身边的药剂师。#脑梗#
糖尿病可以永久治愈吗?糖尿病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维持多久
糖尿病现是患病率比较高的疾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代谢特征的疾病。要预防糖尿病,首先要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症状的相关知识;其次要控制自己的日常饮食,注意少油少盐,少吃甜食和高糖量的食物;再者要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保持身心愉悦,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肥胖和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清楚是否有家族遗传史,要控制体重,减少脂肪、高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个人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糖尿病的类型分为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特殊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每个类型的病因也都不一样,一般发病率多的是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肥胖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就是指个人的家族遗传史;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经常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运动也越来越少,这是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早期血糖轻微升高的时候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微的口干、视物模糊或者反应性低血糖症状;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许多患者是在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的时候发现血糖升高。
当严重高血糖时,有可能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糖尿病病程较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各个器官并发症的相应症状,如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疼痛;
眼部并发症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者会导致失明;糖尿病肾病表现为浮肿、血压升高等;还会出现足坏疽,糖尿病足等表现。
糖尿病不能彻底治愈,根据现在的研究和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能否痊愈还正在研究中,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显示能否痊愈,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治疗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其他方式控制,如果经过短期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胰岛功能恢复到正常后,可在一定的时期内,单纯的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控制血糖。
确诊糖尿病后,可通过两周到三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至正常,可维持1-2年,部分患者可维持3-5年,甚至更久。糖尿病可通过药物治疗后,血糖和其他指标恢复至正常,但胰岛功能受损而不能维持血糖者,复发可能性较大,停药后,血糖可再次升高。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可以吃玉米、芹菜、油菜等;适当运动,坚持锻炼,但不能过于疲劳;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少量多餐;食用高纤维食物(高粱、玉米、大麦);多吃清淡的食物;不沾烟酒。
友情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提及药品相关信息,均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