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电饭(糖尿病电饭煲哪个牌子好)

内分泌糖大夫 0
文章目录:

降糖电饭煲真的能“降糖”?糖友们需要理性对待

近来,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自称适合糖尿病人使用的降糖电饭煲,老病患们喜出望外,控制主食多年,难道要解脱了?产品一经推出,伴随着“能降糖的电饭煲”等营销字眼,已经吸引不少患者买来尝鲜。于是,门诊也越来越多患者就此问题前来咨询:唐主任,降糖电饭煲真的能降低血糖吗?用降糖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是不是可以不限量随便吃了?

我们先来看看降糖电饭煲与普通电饭煲煮饭有何不同:普通电饭煲煮饭,是直接将米和适量的水放进去,一键按下,几十分钟后,米饭就煮好了;降糖电饭煲是先把米煮到半熟,然后进行米汤分离,通过内胆底部的过滤网将米汤沥掉,再把半熟的大米进一步蒸熟。与普通电饭煲相比,降糖电饭煲蒸出来的米饭之所以升糖指数较低,是因为过滤掉的米汤,带走了部分支链淀粉,留下来的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要多,而前者又比后者在人体内消化更慢一些,有利于控制血糖,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餐后高血糖,起到了“降糖效果”。

升糖指数(英文简称为GI)又是什么呢?我们日常吃的主食,含有淀粉,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位的多糖,当食物进入体内被消化了以后,多糖就会转化成葡萄糖。但是,不同食物转化成葡萄糖的能力和速度是不一样的,有快有慢,这就叫做升糖指数。升糖指数高(GI>70)的食物,比如米饭是83.2,食用后在短时间内血糖就会飙升。显然,糖尿病人更适合吃升糖指数较低(GI<55)的食物。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降糖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升糖指数具体是多少,比原来的米饭降低了多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另外,糖尿病患者不要误以为降糖电饭煲的米饭就可以随便吃了。病友们依然要注意控制总量的摄入。糖尿病人每天主食的摄入量应该多少合适呢?比如一个身高170cm,体重65kg,进行了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日所需总热量为1950千卡,假设其主食糖类都由大米来提供,则每日摄入量为:(1950×50%÷4 - 50)÷75% ≈258克干重大米。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运作的降糖电饭煲蒸出来的“降糖米饭”口感相对较差,因为在蒸饭过程中会带走大米的其他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B1,这也是大家觉得米饭口味寡淡的原因。其实,如果病友们吃主食,想做到升糖慢一些,又不至于丢失营养,可以在精米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糙米,糙米的淀粉含量少,还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神奇的“降糖”电饭煲 是冤枉钱还是真有效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无糖”生活方式的兴起让追求健康的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多了一个标准,也让商家们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无糖”饮料,“无糖”饼干……只要是一切跟甜有关又让人上瘾的食物都可以和通过“无糖”或者“低糖”来获得快乐的同时又减轻人们的罪恶感。

连米饭这种日常的主食也终究没逃过商家敏锐的眼睛。可是香喷喷的白米饭在稻田里孕育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香甜的口感,不像其他加工食品那样可以从源头做到“无糖”或“低糖”。既然天生条件受到了限制,那就通过后天努力来弥补。于是“降糖”电饭锅逐渐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

“降糖”电饭锅自问世以来,受到了不少关注,但是争议也不断,许多人都说这是“智商税”,并不值得购买。我们今天就来揭开下“低糖”电饭煲的真面目,看看是否有必要入手。

“降糖”电饭锅的原理

米饭是淀粉类食物,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其中的淀粉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水溶性很强的,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支链淀粉,一种是不容易转化成糊状,消化速度慢,对血糖影响较小的直链淀粉。直链淀粉中存在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又称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其性质类似溶解性纤维,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低糖”电饭煲就是让米饭的支链淀粉脱离。

和普通电饭煲相比,所谓的降糖或低糖电饭煲,不过是在内胆设计上有所不同,并没有利用很高大上的技术。“低糖”电饭锅的原理就是在结构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将普通电饭锅的单层金属内胆更改为带有漏孔隔层的双层锅胆。

当大米煮到半熟时,一部分支链淀粉溶到米汤中,米汤从漏孔隔层沥掉,再把半熟的大米进一步蒸熟。这样做出来的米饭,糖类含量就会低一些。使人体在吃同等饭量的同时,摄入较少的还原糖,却还是有相同的饱腹感,从而起到减少糖摄入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米汤沥掉后,不但糖分减少,也可能带走其他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维生素B1族等。一边降糖,一边丢失营养元素,并没有赚了的喜悦感。说实在的,还不如把一部分的精米换成杂粮(比如藜麦、糙米),这样能减少糖分的摄入又补充了粗粮,感觉更加一举两得。

低糖不等于降血糖

今天3月到7月,广东省消委会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了“低糖”电饭锅实验比较,测试了20款价格不等,覆盖中高低档位的产品,测试了蒸煮米饭的还原糖含量和抗性淀粉含量两项关键指标,最终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低糖”电饭锅样品的确具有一定的“减少米饭糖类含量”的功能效果。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消费者愿意在保证产品效果的前提下尝试“低糖”电饭煲,消费者对其还是有较高接受和认可度的。不过“低糖”电饭煲对于健身人群来说还是挺适合的,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可以降低糖分又能最大限度保持米饭中营养物质的“低糖”电饭煲相对于普通电饭煲而言的确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过广大消费者应科学看待“低糖”电饭锅的功能效果,低糖”电饭锅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米饭的还原糖含量,增加抗性淀粉含量,但并不等同于食用“低糖”米饭就直接降低人体血糖含量。

必须清楚,“无糖”电饭锅做出来的米饭的确能够减少糖分,但是并不代表不会升高血糖,只是升高的幅度降低了。所以降糖不等于降血糖,消费者需要正确理解产品宣传,尤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不能将降低血糖的希望寄托在一锅饭上面,食用“低糖”米饭不能作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特别不能取代有关药物的作用。

“降糖”电饭锅只是辅助

如果真的有购买需求,我们在购买前应询问清楚宣传上的功效是否有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报告或技术证书支撑,毕竟现在很多商家为了满足消费者追求“健康”的心理,样品宣传的效果会过于浮夸,导致与实际检测结果不一致。

为了防止买到伪劣产品,我们应该尽可能选择知名的品牌,不仅可以保证质量,在售后服务上也更有保证,购买时也应该选择正规渠道,不要为了追求低价而忽视了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止是低糖的米饭,管住嘴迈开腿也同样重要。“低糖”电饭锅只是我们在饮食习惯上的助力器,保持健康,最重要的还是从自身做起。

网红“脱糖电饭煲”成糖尿病患者福音?营养专家:“脱糖”非“降糖”

近日,脱糖电饭煲成为“网红”。有商家称,该类电饭煲可降糖70%,这让需要降糖维持血糖平衡的糖尿病患者看到福音,“觉得终于可以敞开吃了!”

成都的王女士近日便在网上购置了一台价格不菲的脱糖电饭煲。可使用几天后她发现,脱糖电饭煲不好掌握火候,“经常半截稀饭半截米。”且食用过后血糖变化也不大。那么,这类电饭煲是否真的有用?

营养师表示:“脱糖”非“降糖”,使用脱糖电饭煲增加的全是水分,相同重量的主食能量更低,“就类似于我们喝米粥。”

糖尿病患者:

脱糖电饭煲真的有用吗?

成都的王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由于需要控制血糖,她每日在进餐时,都只能严格按照医嘱控制总摄入量,这也让作为美食爱好者的她感到烦心。前段时间,看到网上有可以降糖的电饭煲,在病友的推荐下,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花几百元买了一台脱糖电饭煲。

网络售卖的控糖电饭煲

使用几天后她发现,脱糖电饭煲与普通电饭煲蒸出的米饭在口感上并无差异,但不好掌握火候,“经常半截稀饭半截米。”且食用过后血糖变化也不大,她不禁怀疑,用这样的电饭煲降糖真的靠谱吗?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在购物平台上,这类电饭煲比普通电饭煲要贵出2-3倍,且有商家声称可以降糖70%,那么,这类电饭煲真有降糖功能吗?对此,记者采访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孟德姣。

孟德姣

孟德姣表示,与普通电饭煲的实底内胆不同,脱糖电饭煲内胆底部布满漏水孔,下面还增加了一个收集米汤的盒子。普通电饭煲煮饭,就是连米带水一起煮,水干了米饭就熟了。而脱糖电饭煲在把米煮到半熟时,会采用所谓的“虹吸法”“波浪蒸煮法”等方法,将锅中的米汤滤掉,再把剩下的米蒸熟。类似于捞米饭/沥米饭的做法,借滤掉的米汤带走米饭中的部分淀粉,也就是糖分。

网络报道截图

她介绍,大米中70%左右都是淀粉,而淀粉又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直链淀粉更容易被淀粉酶水解,也就更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在做捞米饭时,更多支链淀粉溶于米汤,直链淀粉的比例上升,所以蒸煮出的米饭更硬、更有嚼劲,对血糖影响也更小。

营养师:

碳水降低了近3倍水分却增加近一倍

但孟德姣表示,在对网上某品牌的脱糖电饭煲蒸出的米饭进行营养成分检测时发现,脱糖米饭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相比普通米饭,从40.6降至14.7,降低了近3倍,但同时也发现,脱糖米饭中水分却比普通米饭中的水分增加了近一倍,从54.7增加至82.7。

对比图

“这就表明,使用脱糖电饭煲蒸出的米饭增加的全是水分,就类似于在喝米粥,水增加了体积,相同重量的主食中碳水化合物更低、所以能量也更低,因此要靠粥吃饱,就得喝上两碗。”她表示,即使直链淀粉的吸水性更强、膨胀性更好,但吸了这么多水的米饭口感也会大打折扣。而且大米中除了淀粉,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米汤在熬制的过程中,这些营养成分也会溶解到水中,大大降低了米饭的营养价值。

孟德姣强调,“脱糖”非“降糖”,经过沥米工序做出来的米饭降低餐后血糖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了。可谷类食物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因此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能一味地减少摄入,还得满足身体需要,“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不变,脱糖米饭的血糖效应并没有太大优势。”

提醒:

平衡膳食绝不仅靠一台“脱糖电饭煲”

最后,营养师孟德姣提醒大家,影响体重和血糖的不仅仅是主食,还有炖汤、炒菜油脂、五花肉、过量的水果、精制糖等。而控糖减重归根结底还是要平衡膳食,绝不是靠一台“脱糖电饭煲”就能完成的。与其花费不菲的价钱购买一台脱糖电饭煲,不如学着平衡膳食。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她介绍,不同类型的主食,其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说全谷物、薯类和杂豆的血糖生成指数要远低于精白米面,也可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她建议大家,每天吃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50-150g,相当于一天主食的1/4-1/3,不同主食的混合还可以提高膳食营养优势。全谷物如小米、玉米、燕麦、全麦粉,杂豆中的红豆、绿豆、芸豆等都可以直接作为主食。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