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糖尿病(筋膜疗法治疗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的“新宠”达格列净,尿糖增高,体重减轻?都是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不断更新,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成为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宠”。作为首个获批的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通过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帮助患者降低血糖。随着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这一药物,达格列净在控制血糖方面的功效显而易见。然而,正如所有药物一样,达格列净也不是没有副作用,部分患者在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如何平衡其疗效和副作用,成为了患者和医生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达格列净的副作用入手,探讨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做到安全使用。
@康复Therapy
达格列净是SGLT2抑制剂类药物的一员,主要通过抑制肾脏中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减少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这一机制不仅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显著效果,而且还对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风险等方面具有额外好处。
然而,正因为其特殊的作用机制,达格列净的副作用也常常与其降低血糖的方式密切相关。
2. 主要副作用:当糖尿带来额外负担1) 糖尿(多尿)与体重减轻达格列净通过促使尿液中的葡萄糖排泄,帮助降低血糖,但也因此可能导致大量排尿。对于患者来说,频繁的排尿不仅会让人感到不适,还可能造成水分流失,引发脱水症状。严重脱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口渴、乏力、头晕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低血压。这是由于大量糖尿的过程中,水分和电解质也随之丢失。
另外,过度的糖尿还可能导致体重急剧下降。虽然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而言,体重减轻可能看似是一个好消息,但过快的体重减轻会加重疲劳感、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尿液中糖分的增加为细菌和真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常见的症状包括尿急、尿痛、尿频等。与此同时,念珠菌感染(如鹅口疮)也较为常见。念珠菌感染通常表现为口腔或生殖器区域的白色斑块、瘙痒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接受抗真菌治疗。
3) 会阴坏死性筋膜炎(Fournier坏疽)虽然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副作用,但研究表明,达格列净与会阴坏死性筋膜炎(Fournier坏疽)有一定关联。此病症通常会引发生殖器部位的严重感染,且进展迅速。若发现相关症状(如剧烈疼痛、红肿等),应立即就医。这一副作用虽然极为罕见,但由于其严重性,仍然需要引起患者的警惕。
3. 罕见副作用:潜在的生命威胁低血压与脱水低血压是达格列净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副作用。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或那些正在使用利尿剂的患者,低血压的风险可能更高。由于达格列净增加尿液排放,导致体液减少,血压可能显著下降。低血压症状包括头晕、乏力,甚至可能发生晕厥。患者使用该药物时,特别是在初期,应该定期监测血压,并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引发低血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尽管使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发生此症的风险相对较低,但研究表明,达格列净可能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该病症的典型表现为口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患者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处理。
4. 如何管理达格列净的副作用?虽然达格列净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但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有效管理和减少风险:
1) 监测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由于达格列净可能导致脱水,患者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或运动时,更需要增加水分的补充。如果出现头晕、口渴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2) 定期检查尿路健康使用达格列净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尿路健康,注意是否有尿急、尿频或尿痛等症状。一旦发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感染的恶化。
对于极少数可能发生的严重副作用(如会阴坏死性筋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患者应及时了解相关症状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一旦出现相关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
4) 与医生讨论用药方案患者在使用达格列净之前,应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评估其适用性,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5. 结语:理性看待达格列净的副作用达格列净作为一种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在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然而,任何药物的使用都伴随一定的副作用风险,达格列净也不例外。了解并管理这些副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享受药物带来的益处,同时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总之,理性使用达格列净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是确保其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案、定期的健康监测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病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头条健康#达格列净##健康##血糖#
这项运动比跑步轻松,比走路高效,还对膝盖友好!血糖、血脂都受益
最近有些网友想了解
超慢跑这项最近很火的运动
据说超慢跑燃脂效果更好?
运动起来很轻松?
还对膝盖友好?
划重点
01
冬季更适合超慢跑
1.燃脂更高效
超慢跑运动强度在最大氧气消耗量的50%左右,正处于高效燃脂区间,人体脂肪代谢会更高。
2.血糖、血脂、血压都受益
超慢跑有助于提高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消除人体不良情绪、延缓衰老。研究证明,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帮助提升心脏储备功能,也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血压。
3.运动门槛低,更容易坚持
● 对场地要求低
可以在户外也可以在家进行原地超慢跑。
● 舒适度比较高
超慢跑比较舒适,运动后也不容易感到“精疲力尽”。
4.对膝盖比较友好
超慢跑速度较慢,对身体冲击力较小,比较适合初跑者、体重较大者和中老年人,对膝盖比较友好。
5.更适合冬季
● 在室内也可以进行。
● 在室外进行运动时,天气寒冷,体温会有所下降,从而导致血液循环加速、心率升高,此时再进行强度比较高的运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而超慢跑通过降低跑步速度,可以有效调节心率,使运动更加舒适。
划重点
02
超慢跑正确打开方式
1.运动前,应针对膝、踝关节进行热身活动。
2.身体姿态要挺拔。
3.腿部放松、膝盖微弯、小步伐、高步频,前脚掌先着地,脚后跟后落地,轻轻接触地面。
4.速度通常稳定在每小时4—6公里,步频达到每分钟180步,心率每分钟100—120次。
5.跑起来最好遵循8字原则:不酸、不痛、不硬、不喘。
6.每次运动30分钟,每周3—5次。
划重点
03
超慢跑注意事项
1.适度原则
2.“三高”人群、老年人及其他慢性病患者
● 高血压患者
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受益。
● 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
配合抗阻运动效果更好,也就是力量训练。
● 老年人及其他慢性病患者
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医嘱判断。
3.指压板并不适合所有人
有的人在进行原地超慢跑时,会在脚下放置一块指压板。这种方式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 老年人或平衡感不佳的人
增加跌倒风险。
● 患有足底筋膜炎、糖尿病足或体重过大者
可能会加重足底筋膜炎、导致糖尿病足受伤、给关节带来较大压力。
● 心脏病患者
需随时关注心率、血压,控制运动时间,以免刺激过度。
● 增加脊柱负担
在不平坦的地面上活动,身体为了保持平衡,可能会出现腰部过度代偿,长期下来可能增加脊柱负担。
划重点
04
不想进行超慢跑
快走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步幅:
快走步幅要比正常走路步幅大一些,多出半个脚掌即可。
步速:
每秒走2—3步,每分钟120—144步。
步态:
要轻盈,脚落地时膝盖微屈,脚后跟到脚尖过渡要顺畅,同时身体重心迅速跟随移动,过程中要调整呼吸,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摆臂。
注意:
当感到呼吸急促,身体微微出汗时,保持这种状态20—30分钟以上,才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但也不能运动过度,每天快走7000—10000步为宜。
转自/CCTV生活
来源: 中国妇女报
比跑步轻松,比走路高效,血糖、血脂都受益,还对膝盖友好
最近很多圈友给小圈发来提问
想了解一下
超慢跑这项最近很火的运动
据说超慢跑燃脂效果更好?
运动起来很轻松?
还对膝盖友好?
快跟着小圈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审核专家
陈星佐
中日友好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01
冬季更适合超慢跑
5大好处不可不知
1.燃脂更高效:
相比其他激烈运动,超慢跑运动强度在最大氧气消耗量的50%左右,正处于高效燃脂区间,人体脂肪代谢会更高。
2.血糖、血脂、血压都受益
超慢跑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与其他运动一样,对全身健康都是有益的,它有助于提高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消除人体不良情绪、延缓衰老。研究证明,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帮助提升心脏储备功能,也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血压。
3.运动门槛低,更容易坚持:
● 对场地要求低:
可以在户外进行超慢跑,也可以在家进行原地超慢跑。
● 舒适度比较高:
相比跑步,超慢跑比较舒适,运动后也不容易感到“精疲力尽”,更容易让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提升运动量。
4.对膝盖比较友好:
超慢跑速度较慢,对身体冲击力较小,相较于高强度跑步训练,超慢跑对心肺系统和肌肉压力较小,比较适合初跑者、体重较大者和中老年人,对膝盖比较友好。
5.更适合冬季:
● 在室内也可以进行。
● 在室外进行运动时,天气寒冷,体温会有所下降,从而导致血液循环加速、心率升高,此时再进行强度比较高的运动,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而超慢跑通过降低跑步速度,可以有效调节心率,使运动更加舒适。
02
超慢跑正确打开方式
1.做好热身,运动前,应针对膝、踝关节进行热身活动,避免关节活动损伤现象发生;
2.超慢跑时,身体姿态要挺拔;
3.腿部放松、膝盖微弯、小步伐、高步频,前脚掌先着地,脚后跟后落地,轻轻接触地面,声音越轻越好;
4.速度通常稳定在每小时4~6公里,步频达到每分钟180步,心率每分钟100~120次,可以进行原地超慢跑,也可以像跑步一样向前跑;
5.跑起来的状态,最好遵循8字原则:不酸、不痛、不硬、不喘,运动后也要记得拉伸放松;
6.每次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3~5次为宜。
03
超慢跑注意事项
1.适度原则:
即使超慢跑相对跑步进行起来更轻松,但也不可过度运动。无论什么运动,运动完了以后,膝关节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就说明运动过量了,需要减少运动量。
2.“三高”人群、老年人及其他慢性病患者:
● 高血压患者:
每周进行超慢跑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受益。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持续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收缩压可能会降低4.9~12毫米汞柱,舒张压可能会降低3.4~5.8毫米汞柱。
● 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
在有氧运动基础上配合抗阻运动效果更好,也就是力量训练,例如深蹲起、举哑铃、仰卧起坐、仰卧推举等。
● 老年人及其他慢性病患者:
能否进行超慢跑,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医嘱进行判断。
3.指压板并不适合所有人:
有的人在进行原地超慢跑时,会在脚下放置一块指压板,帮助刺激足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这种方式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 老年人或平衡感不佳的人:
不稳定的表面增加了跌倒风险,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 患有足底筋膜炎、糖尿病足或体重过大者:
可能会加重足底筋膜炎、导致糖尿病足受伤、给关节带来较大压力。
● 心脏病患者:
需随时关注心率、血压,控制运动时间,以免刺激过度。
● 增加脊柱负担:
在不平坦的地面上活动,身体为了保持平衡,可能会出现腰部过度代偿,长期下来可能增加脊柱负担,引发新的健康问题。
04
实在不想进行超慢跑
快走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快走三要素:步幅、步速、步态
步幅:
快走步幅要比正常走路步幅大一些,多出半个脚掌即可。
步速:
每秒走2~3步,每分钟120~144步,这样有助于提高心率,激活心肺功能。
步态:
要轻盈,脚落地时膝盖微屈,脚后跟到脚尖过渡要顺畅,同时身体重心迅速跟随移动,过程中要调整呼吸,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摆臂。
注意:
在进行快走时,当感到呼吸急促,身体微微出汗时,保持这种状态20~30分钟以上,才能有效锻炼心肺功能,但也不能运动过度,每天快走7000~10000步为宜。
健康小贴士
1.冬季更适合超慢跑,5大好处不可不知:
燃脂更高效;
血糖、血脂、血压都受益;
运动门槛低,更容易坚持;
对膝盖比较友好;
更适合冬季。
2.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配合抗阻运动效果更好。
3.超慢跑时使用指压板并不适合所有人。
4.快走三要素:步幅、步速、步态。
来源: 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