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糖尿病(男朋友是糖尿病该放弃么)
男友才24岁就得了糖尿病,考虑到现实和未来,我该不该离开他?
现在的我面临着很困难的选择,真心不想放手,可考虑到现在又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
男朋友去年突发急性胰腺炎住院,差点没命,后来经过治疗好起来了,我们双方父母亲戚也都见了面,准备订婚,前段时间他体重下降的很快,身体很缺水,嘴巴舌头都非常干,我们第二天去医院检查,是高血糖,酮症酸中毒,医生说要是去了晚一点就会昏迷了,很危险。
住了一个星期院,血糖降下来了,医生诊断为糖尿病,现在要吃药和打针来控制,以后能不能治愈还不知道,但是糖尿病大家都知道,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今年才24岁,我比他大,我今年26了,他到现在因为生病,一直没有工作,而且因为年纪比我小,很多事情都是我在照顾他,我感觉很累。
他很不成熟,很多事情都不懂,我有时候像教小孩一样去教他,但是他对我特别好,什么都给我,我有什么要求他也都会答应,而且脾气很好,很多事情都让着我,因为我脾气特别坏,我觉得只有他能忍受得了我。
现在我家人很担心他的身体,怕以后不好我就要受苦,而且我们两家距离很远五百多公里,来去都很不方便,他家是农村的,但是条件还可以,结婚的话也不买房,要跟他家人住在一起,其实我很不愿意,我自己家在市里,我很不习惯农村的生活,也不愿意跟公婆住在一起。
他家有个妹妹还在上学,但是为了他我都忍了,我以前觉得结婚必须要买房,而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可是他身体又不好,我爸妈说哪怕家里是穷光蛋他们都不在乎,但是身体不好,以后怎么办?
而且他爸爸身体也不好,才四十多岁就不能干活了,我现在很痛苦,我们感情很好,可是作为一个女人我也很害怕以后的路,我从来就是一个不幸运的人,实在是不知道拿什么去赌,可是又天性善良,没有办法放下这样的他。
他很害怕我离开他,每次分开,他都会掉眼泪,那时候他生病很厉害的时候,他也没有哭过,但是每次只要是因为我他就会掉眼泪,我很心疼他,但是未来的一切又让我恐惧,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当男友说他患糖尿病12年,我说了这2点,如今我们已幸福生活了4年
大家好,我是小咩,我曾经的的男朋友W哥是一名病龄长达22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得知W哥的病情之后,我的一些心路历程……
跟W哥初识是在2016年,一位共同的朋友介绍我们认识,因为我们同在魔都,租住的房子很近,就经常约着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聊天,几个月后,我们正式确认了情侣关系。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对彼此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一起的日子,如同其他热恋的情侣一样甜蜜,直到有一天,他让我看了他因为测血糖扎得满是针眼痕迹的手指,并告诉我他有1型糖尿病,从11岁发现患病,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了,现在血糖控制得很稳定,对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本着对我负责的原则,他决定跟我坦白,让我慎重考虑一下我们的关系,并跟我说,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想要离开他的话,他不会对我有任何怨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有些吃惊,有些心疼,也有些担心……因为W哥给人的感觉特别阳光开朗,很有少年感,而且身材很好(有8块腹肌哦~),总之,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健康。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是一个与糖尿病抗争了20年的“病人”~在我固有的认知里,糖尿病是一种年纪大了不注意饮食才会得的疾病,我很难把它与W哥联想在一起。
随后,我询问了他一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比如他是怎么知道自己患病的、平时都是怎么治疗的、会有什么风险、以后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等等,每个问题他都耐心地给我做了讲解,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关于1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但是,我并没有给W哥一个明确的回复,因为我也不知道这段关系是否应该继续下去……跟他在一起,是因为感情?还是一时的圣母心泛滥?今后我是否有能力去处理和解决因为这个疾病带来的一些突发问题?如果父母不同意我们交往,我应该如何解释?
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也查询了一些关于糖尿病的资料,咨询了学医的朋友,对这种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又想到平时在跟W哥相处中的点点滴滴,他的自律、他的乐观、他在待人接物时表现出来的体贴、他的责任感,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周末,我把W哥约出来吃饭的时候,跟他说明了我的想法:
第一点:我不希望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受到影响。既然你说会控制好血糖,生活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那从今往后我也不会把你当作病人来看待,也请你履行好自己的承诺,像往常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血糖。
第二点:这件事我会对我的父母保密。考虑到父母对这种疾病会有一些固有偏见,一是怕他们的干涉会影响到我们的关系,二是怕父母即便理解支持我们在一起,也会一直担心你的病情。
但我会在合适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我最信任的朋友,因为父母都不在上海,万一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也能有人帮我处理。
就这样,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他也一直履行着自己的承诺,每天至少检测四次血糖,准时打胰岛素,坚持锻炼,注意自己的饮食,因为经常自己做饭,还练就了一身好厨艺……跟他在一起之后,我也改掉了之前不爱锻炼、靠外卖度日的“坏毛病”,自己的身体素质也变好了很多……
2018年,我们结婚了。今年下半年,我们也即将迎来宝宝的诞生。相处的四年多以来,糖尿病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产生任何实质的影响……我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因为对糖尿病的偏见和无知放弃这段感情,也感谢W哥的自律和乐观的心态,击退了糖尿病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也在跟糖尿病做斗争,并担心它会对你的感情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那我想告诉你的是它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只要你能够监管好自己的血糖,维持正常人的生活,总有人能够发现你身上的闪光点,大可不必为此感到自卑或者自怨自艾,只有尊重和爱惜自己,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爱。
如果你和我一样,另一半是糖尿病,请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毕竟只要控制好血糖,生活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而且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很多疑难杂症都可以被治愈,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糖尿病就跟感冒一样,容易彻底治愈。当然了,最主要的是要自己有主见,对这个病有科学的认知,不要受偏见的影响,适当的了解和学习一些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急救和处理方式,应对可能突发情况的发生。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感情顺利,生活美满。
(作者:W嫂)
“男朋友确诊2型糖尿病后,他们都劝我分手。”
文章来源: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最近,杨天真在微博分享了她做切胃手术的始末。她表示做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降低血糖。
去年年底,32岁的视频博主“毒角show”因饮食作息不规律被确诊2型糖尿病;今年6月,电竞选手Uzi23岁患上2型糖尿病宣布退役。糖尿病,猝不及防地杀到了年轻朋友们面前。
糖尿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有关的疾病。2 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会分泌大量胰岛素,但机体细胞无法对胰岛素做出正常反应。糖尿病无法治愈,治疗目标是尽可能维持血糖水平接近正常。
《默沙东诊疗手册》
不仅如此,最近网上甚至开始蔓延一种“恐糖”情绪,在男女朋友谈婚论嫁之时尤为严重。知乎上一个“糖尿病男友可以嫁吗”的问题,被浏览172w次。
△微博上有人对类似问题的反应是:“赶紧分了吧,快跑,一辈子治不好的。”
城画君找到一位25岁的哈尔滨女孩@从昨天开始爱咖喱,她男朋友去年6月被确诊了2型糖尿病,以下是他们14个月的共同“控糖”故事。
/规律生活一年凭什么是我确诊糖尿病?19年6月底,我男朋友确诊了2型糖尿病。他25岁,183cm,94kg,没有家族遗传史,没有并发症。
在那之前,他一直有胃炎,伴有尿酸高,隔三差五就要请假休息。为了调养身体,我俩18年6月一起从北京辞职回老家哈尔滨。一整年间,他都严格贯彻“早睡早起、不外食、顿顿吃青菜、每天一万步”的规律生活。
那天去医院,我们只是打算复查尿酸。医生看了一眼化验单,却问我们是不是有糖尿病?我俩当时就愣住了:没有啊。
来不及震惊,我们赶紧冲到内分泌科室,医生让我们饭后2小时测一次餐后血糖。我记得测出来是12 ,医生说,已经可以确定是糖尿病了。
但我们根本不相信,尤其是我男朋友。他特别委屈,觉得自己“管住嘴,迈开腿”整整一年,为什么还会得糖尿病?第二天我们再找了一家医院,空腹抽血、查血常规,隔天做糖耐量测试,喝了8支糖水、两瓶矿泉水。医生的诊断是2型糖尿病,并反复问他三四次:你能不能做到减肥?
我男朋友是个很敏感、很惜命的人。他说,能。医生告诉我们,很多人刚开始都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上都做不到。
△糖尿病人需认真遵守饮食医嘱。
/饭碗换成茶盏麻辣烫点餐原则:“多菜少面”确诊的头三个月,我们只能用“兵荒马乱”四个字来形容。
对饮食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我们第一时间买了电饭煲、食物称等必备厨具。北漂时期,我们曾长期过着压力加倍、快乐加倍的无规律生活——
经常晚上11点出来买东西压马路到凌晨1点,或者9、10点钟下班去吃拉面、铁板烧、炒粉,还有便利店的关东煮;周末睡到下午才醒,工作日的早饭常常不存在的,一般都和午饭一起吃。
我们偶尔也会做饭改善伙食。像红烧肉、酸菜白肉,男朋友一个人能吃三碗大米饭。
但确诊之后,饮食习惯彻底扭转,医生说怎么吃就得怎么吃。每顿都一定要有合适比例的碳水、蛋白质、和青菜,吃七八分饱。我在范志红老师微博下天天学怎么做油煮菜、杂粮饭、凉拌黄瓜丝,用食物称严格称重,调料通常是一点点油加一点点薄盐鸡精和薄盐生抽。
“控糖”绝对不等于“戒糖”,而在于“均衡”。
△从左到右依次是:八分熟水煮蛋配酱油麻油、薄盐生抽鸡精麻油和醋拌的日常凉菜、水煮青菜。
每天我在市场成捆成捆地买油麦菜、菠菜、茼蒿、西兰花,我快吃吐了,菜摊阿姨也已经认得我了。我们家饭碗也从4.5寸换成只比茶盏大一点点,两个人一天吃200g(生重)米,一顿饭不到拳头大小。
以前我一抬头,他半碗饭就下去了,现在一筷子只夹几粒米,慢慢嚼。
△饭量随着餐具逐渐“缩水”。
如果外出吃饭,我们会吃火锅或烤肉;吃麻辣烫会跟老板强调“多菜少面”,特别有原则;奶茶炸鸡披萨也与他无关了,与我,偶尔还能有一点关系。
在这样有意克制的饮食方式下,我男朋友第一个月就瘦了十几斤,三个月总共瘦了四五十斤,我也跟着瘦了十几斤。他的血糖相对稳定,医生说可以停药了,不用一天测6次血糖,继续通过运动和饮食来控制。
我们问医生,这是不是好了?医生说,并没有,只能算现在还可以。
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是:从确诊的一刻开始,他就是一个无法痊愈的患者。
/因“糖”分手可以理解但没有人一生不得病现在距离确诊已经过去14个月,除了饮食比较清淡,我们的日常与常人无异。但我也明显感觉到,2型糖尿病一直在为我们的生活做“减法”。
即使睡懒觉,我们也一定会吃早饭。周末早上八九点上厕所的功夫,我会把面包拿过来一人吃一片,吃完继续睡。变着法地规律,回笼觉也要规律。
我也清楚,糖尿病人不得不克制,其实他们都馋得要命。年初小区刚解封时,我新买了一个空气炸锅,用半成品的炸鸡块搁空气炸锅加工一下,看他吃得特别特别开心。
△我们去超市,他站在梦龙的冷柜旁感受快乐。现在每次去大润发,他都要去这个冷柜旁站一会,相当激动。
焦虑和压力也无时无刻不在暗涌。比如偶尔一次餐后血糖飙得厉害,他会沮丧,疑心是不是碳水又吃多了;他的腿、眼睛忽然不舒服,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并发症”。作为陪伴者,我一直开导他,不能只看一餐的数值,为了长期的血糖稳定,每餐都一定要吃够分量。
但其实他刚开始接受这个病、频繁焦虑的那段时期,我也差点崩溃。
微博上有人私信过我类似“男友确诊糖尿病,要不要分手”的问题。我认为确实需要认真考虑。在我看来,现在因为疾病放弃一段感情,等到年老也会因疾病放手。我对放弃的人充分理解,但没有人一辈子不得病。
他确诊以来,我们都没有想过要分开,我也不认为陪伴照顾他就多么崇高。我考虑的,只是在好好认识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控制它,与它长期相处。
△连续购买的麦片订单,再好吃的麦片都要吃“吐”了。
对于我们来说,不知道何时到来的并发症,是没有办法治愈的烦恼、无法掌控的潜在危险。唯一确定的就是:你不可以不规律地生活了。
目前我们已经同居,并把60岁设为“并发症降临也没关系”的年龄界限。60岁之前得并发症,我会觉得特别可惜,但到了60岁,生理年龄上可能已经进入老人状态,那个时候至少他有“资格”去得一些病了。
●
●
●
比起2型糖尿病本身,由于社会上对2型糖尿病的误解,给许多患者带来了身体之外的压力和抑郁,甚至认为自己异于常人的“耻感”。
城画君向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赖水青医生咨询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让患者和患者伴侣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赖水青医生
城市画报:2型糖尿病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很多20 岁的青年也患上了此病,据您观察他们在生活习惯上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赖医生:第一,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第二,饮食不规律,肥胖伴随而来。对于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促发的因素;第三,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作息不规律,熬夜加班等长期的精神应激,会刺激机体分泌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诱发血糖升高。
城市画报:糖尿病对于年轻患者日常工作、结婚生子等有怎样的影响,2型糖尿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赖医生:2型糖尿病在不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早期阶段,对日常上班影响甚小。但如果长期不控制血糖,严重并发症将对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妊娠前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由于绝大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在妊娠期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在妊娠期可能需要过渡为胰岛素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的最终病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在遗传倾向性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用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因此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如果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下一代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城市画报:如果伴侣患上2型糖尿病,您建议大家给予他们哪些具体行动上的支持?
赖医生:第一,多沟通、多开导、多理解。患者会有对2型糖尿病的恐惧和不知所措、自我封闭,讳疾忌医。陪伴他们到正规医院就医,全面评估,充分认识2型糖尿病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可以使患者更为坦然勇敢地面对病情。
第二,督促患者坚持适当运动、饮食规律和监测血糖。2型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其中包括饮食、运动、监测、教育和药物。其中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在血糖控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家中和外出时常备饼干、面包等快速纠正低血糖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在过度运动或者饮食不规律等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低血糖,表现为乏力、头晕、大汗等,平时尽量坚持规律饮食,运动时注意避免过度。
△以往不爱运动的@湖小周周,如今常常用椭圆机进行锻炼。
以上专业建议,读完请记得转发给你身边最关心的人,以及那些出现了过度“恐糖”情绪的人。正如29岁、控糖两年半的@湖小周周 说:
也许有人,健康的人,会觉得我们这一生过得毫无质量,但“克制的人生”也没那么难,我们能挺过来。
#讲讲#
你身边有2型糖尿病的朋友吗?
评论区等你来唠
本文编辑
溏心
实习生
陈泽强
*感谢广东省人民医院对本文的支持*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