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掉胳膊(糖尿病胳膊会变细吗)

长江日报 0
文章目录:

动不动就跌倒,女糖友“戒”掉晚餐患上肌少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2日讯 因为主食摄入不足患上肌少症,腿脚无力,68岁的朱女士近几个月来,竟把自己跌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内分泌科专家提示,“管住嘴迈开腿”是广为流传的养生方法,也是众多糖尿病人信奉的生活方式管理妙方,但控制饮食也需科学有度。

朱女士3年前患上糖尿病,从此她饮食清淡,严格控制主食摄入。为了降糖,两个月前,她连晚餐也省了。两个月来,朱女士体重明显下降,从102斤减到了92斤,胳膊、腿都细了不少,虽然“减肥”成功,但她这段时间却总是感觉很累,行动也没有以前麻利,爬两层楼梯都感觉抬不起腿来。近一周,朱女士觉得自己腿脚越来越不利索,甚至好几次走得好好地差点跌倒,她意识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22日,她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管雅文主任仔细问诊并检查后诊断,朱女士是患上了肌少症,还有轻度的营养不良,原因出在她过于严格的饮食控制。

管雅文介绍,肌少症又称为骨骼肌减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包含肌肉质量减少,同时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的下降。肌少症发病率与年龄变化密切相关,人体肌肉含量在年轻时是越来越高的,大概40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出现下降;当营养摄入不足,比如蛋白质的摄入不足或者锻炼不充分等,也会影响肌肉的含量;如果患有消耗性疾病,如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肿瘤或者慢性心肺功能的疾病等,也可能会加速肌肉的流失。

管雅文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运动能力下降等因素,发生肌少症比率是正常老人的三倍,而且病程越长风险越大。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糖尿病人确诊糖尿病以后,往往害怕升糖而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特别是主食和肉类,也是导致肌少症的不利因素。而且,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肌少症会导致更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容易跌倒甚至发生骨折等。

“对于肌少症,我们提倡尽早开始防治干预,效果更佳。”管雅文建议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饮食,但不能过度节食,要保证定时定量合理摄入各种膳食营养,充分地摄入蛋白质,特别是乳清蛋白;进行适当的运动,特别是抗阻力运动,对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在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以避免不适当运动造成的不良风险;坚持降糖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影响。

管雅文提醒,老年糖尿病人发生肌少症概率高,而肌肉在利用葡萄糖、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身体平衡运动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发现有异常的体重下降、营养不良、抑郁情绪、反复跌倒等情况,应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长江日报记者毛茵 通讯员吴萍 郭婵月)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动不动就跌倒,女糖友“戒”掉晚餐患上肌少症

武汉晚报7月22日讯 因为主食摄入不足患上肌少症,腿脚无力,68岁的朱女士近几个月来,竟把自己跌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内分泌科专家提示,“管住嘴迈开腿”是广为流传的养生方法,也是众多糖尿病人信奉的生活方式管理妙方,但控制饮食也需科学有度。

朱女士3年前患上糖尿病,从此她饮食清淡,严格控制主食摄入。为了降糖,两个月前,她连晚餐也省了。两个月来,朱女士体重明显下降,从102斤减到了92斤,胳膊、腿都细了不少,虽然“减肥”成功,但她这段时间却总是感觉很累,行动也没有以前麻利,爬两层楼梯都感觉抬不起腿来。近一周,朱女士觉得自己腿脚越来越不利索,甚至好几次走得好好地差点跌倒,她意识到自己身体出了问题。22日,她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管雅文主任仔细问诊并检查后诊断,朱女士是患上了肌少症,还有轻度的营养不良,原因出在她过于严格的饮食控制。

管雅文介绍,肌少症又称为骨骼肌减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包含肌肉质量减少,同时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的下降。肌少症发病率与年龄变化密切相关,人体肌肉含量在年轻时是越来越高的,大概40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出现下降;当营养摄入不足,比如蛋白质的摄入不足或者锻炼不充分等,也会影响肌肉的含量;如果患有消耗性疾病,如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肿瘤或者慢性心肺功能的疾病等,也可能会加速肌肉的流失。

管雅文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运动能力下降等因素,发生肌少症比率是正常老人的三倍,而且病程越长风险越大。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糖尿病人确诊糖尿病以后,往往害怕升糖而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特别是主食和肉类,也是导致肌少症的不利因素。而且,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肌少症会导致更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容易跌倒甚至发生骨折等。

“对于肌少症,我们提倡尽早开始防治干预,效果更佳。”管雅文建议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饮食,但不能过度节食,要保证定时定量合理摄入各种膳食营养,充分地摄入蛋白质,特别是乳清蛋白;进行适当的运动,特别是抗阻力运动,对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在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以避免不适当运动造成的不良风险;坚持降糖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影响。

管雅文提醒,老年糖尿病人发生肌少症概率高,而肌肉在利用葡萄糖、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身体平衡运动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所以糖尿病人一旦发现有异常的体重下降、营养不良、抑郁情绪、反复跌倒等情况,应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记者毛茵 通讯员吴萍 郭婵月)

【编辑:余丽娜】

糖友肩周炎痛难忍 甩胳膊

糖尿病患者易患肩周炎,其发病机理不明,可能是由于血糖含量高而易沉积在小血管壁,引起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影响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尤其是肩部周围易磨损、老化的肌腱、关节囊等部位)的血管通透性及血液供应,并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肩周炎的发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王华建议,肩周炎的克星就是“甩胳膊画圆圈”。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动作,它虽简单,但是它带来的神奇效果会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期。从甩小圈开始,每天根据自己的情况甩几十次、几百次都可以,不过要量力而行。正着画完倒着画,胳膊酸了、痛了就停下来。走路、看电视、散步时都可以做。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左右就可看到一些成效。

肩周炎是什么?如果我用中医上说的什么“属痹症的范畴,多因年老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经脉痹阻或跌扑损伤,而导致本病”等专业术语来解释,可能大家听不明白。其实肩周炎就是块冰。这块冰在肩膀那把这里的血、气及各种营养物质都给冻着了,它们往前走不了,堵在那了。中医说痛则不通,通了就不痛了。所以,要让这块不痛,就要把冰给化掉。

动刚生阳,人一运动起来,阳气就生发了,冰也就跟着化了。所以治疗肩周炎,我们就要从小范围开始甩胳膊画圆圈,让阳气慢慢地把肩膀里的冰给融化掉。冰化了,气血及各种营养物质又能往前走了,疼痛自然就消失了。(综合自全球医院网、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