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渗出(糖尿病患者查出肾积水怎么办)

北青视频 0
文章目录:

没发烧就没重视,杭州大伯感染10天,查出两肺大片渗出性炎症

据钱江晚报消息,近期,不少人阳了后,出现头晕、咳嗽、咽痛、咽痒等各种问题,因此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数量增多。为进一步满足患者的需求,2022年12月30日起,浙江省人民医院朝晖院区呼吸内科门诊正式扩容,诊间数量增加4倍,日均开设10个诊间,上午8点至下午5点不间断提供诊疗服务,全力保障患者就诊需求。

呼吸内科门诊扩容,日均开设10个诊间

为确保门诊有序推进,医院统筹协调呼吸内科、感染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肿瘤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全科医学科、健康管理中心、老年医学科、肾脏病科、血液病科等多学科医生共同出诊,保持战斗力不减、治疗标准不降。每日,门急诊部根据呼吸内科门诊患者流量,实时调控出诊医生人数和诊间安排,优先安排高年资医生出诊,充分保证门诊质量。近日,呼吸内科单日诊疗患者高达1000 人次,切实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满足患者的需求。

多数患者是阳性后咳嗽,无需过度恐慌

“邵主任,我的片子出来了,快帮我看看!”一叫号,焦急等候的患者就冲进了诊间。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邵方淳耐心看完患者的片子表示:“没什么大问题,止咳药再吃2天差不多了,别太担心啊。你看我也是刚刚恢复。”

12月31日,邵方淳康复后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我一天看了将近130位患者,整个呼吸内科门诊量超过一千三百人次,将近60%的患者胸闷气急症状明显,情绪也会比较焦虑,经常一来就要求做个CT或胸片,其实大部分患者检查下来都不是很严重的问题。”

呼吸内科门诊位于门诊楼6楼

“这段时间真的特别忙。”连着上了十来个小时门诊的邵方淳声音嘶哑。说起门诊情况,邵方淳提到近日来就诊的一位高龄患者。老爷子81岁,感染新冠已将近10天,一直没有发烧就没重视。他讲述病情时有咳嗽气急,自述胃口较差,且有冠心病和糖尿病史。老爷子是女儿陪着来门诊的,走进来的时候明显气促,邵方淳马上联系急诊为老人拍片,发现两肺有大片磨玻璃样渗出性炎症,立刻收治入院。

“这两天呼吸内科门诊爆满,门诊医生基本顾不上吃饭喝水。”徐少坤所在的老年医学科本身也非常忙碌,主任谢建洪积极统筹,尽全力抽调了医务人员去呼吸内科支援。徐少坤就是其中之一。

晚上八点多才从诊室里出来的徐少坤脚步“有点软”,但他乐观表示:“非常支持医院的安排,我们医务人员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治患者,所有人一起努力就没有困难克服不了!”

大部分来就诊的都是新冠后咳嗽的患者,真正需要住院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徐少坤表示,身边也有很多亲朋好友动不动给他打电话咨询病情,很能理解患者的感受,但也提醒大家不需要太过恐慌,也不用动不动就怀疑自己白肺,重症肺炎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徐少坤解释道,新冠后咳嗽持续2到4周左右是很正常的,对于年纪较轻且无既往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服用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症状会慢慢好转,无需太过焦虑。

部分老年患者需引起重视

元旦当天,呼吸内科门诊也是照常开诊。前来支援呼吸内科门诊的曹星月来自内分泌科,全天看诊将近90位患者。前一天刚完成本科室值班的她脸上略显疲惫,但每一次问诊检查都一丝不苟,细致入微。

匆匆吃了几口午饭垫垫肚子,曹星月就继续看诊。“患者很多,大冷天过来实在不忍心让他们久等。”曹星月声音有些沙哑,“大家都很配合医生工作,排队时有条不紊,不少患者还让我们注意休息,真得很暖心。”

曹星月回忆,有位72岁的奶奶独自前来就诊,一个劲地感谢医院,假期科学合理安排门诊,不至于让患者长时间等待。老人家非常体谅医务人员工作辛苦,尽管身体非常不适,也没有半点催促,反而多次表示给医生添麻烦了。“看到这些老人家,就像看到自己家爷爷奶奶,我们多拼一下,他们就能接受更及时有效的治疗!”

从目前呼吸内科门诊接诊情况来看,中青年患者的症状都不是严重,但有部分老年患者还是要引起重视。邵方淳提醒,像有心脏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或既往有肺部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如果出现持续咳嗽一周以上,且伴随胸闷气急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来院就诊,千万不要因为没发烧就不重视,延误病情。另外,家里可以备一个指夹式氧饱和仪,氧饱和度低于93%的患者,也需要来院就诊。

元旦期间,杭城各大医院急诊爆棚,急需抢救的患者增多

这段时间,随着阳性确诊人数的增加,杭州多家医院的急诊接诊人数增多,急诊中的危急重症患者比例也不断提高,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元旦假期,各大医院的危急重症救治压力陡增。

浙大二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徐善祥副主任介绍,浙大二院解放路和滨江两个院区目前急诊就诊人数超过2000人次/天,较以往增长了一倍多。

患者中既有情况相对稳定,症状较轻微的,也有一部分高龄、有基础疾病、症状较重的老年人,其中一些危重症患者需要紧急插管、上呼吸机。

2022年12月28日起,浙大二院解放路院区和滨江院区开设“呼吸综合门诊”,所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患者(如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但有咳嗽、胸闷、喉咙干痒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均可在此门诊就诊。

徐善祥表示,呼吸综合门诊的开设为急诊分流了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但急诊依然处于繁忙状态,不少医护人员带病坚守岗位。

他提醒,大家如果没有出现胸闷气急、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可选择呼吸综合门诊,或者附近的社区医院就诊,不仅自己方便就医,也能把急诊资源留给真正病情危重的患者。

浙大邵逸夫医院

2022年12月29日,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和钱塘院区急诊接诊1971人,送抢救室抢救143人;12月30日,庆春院区和钱塘院区急诊接诊2219人,送抢救室抢救131人;12月31日,庆春院区和钱塘院区急诊接诊2450人,送抢救室抢救134人;元旦当天可能是假期,略有回落,两院区急诊接诊1924人,送抢救室抢救119人。

据医生介绍,急诊送诊患者中,送抢救室抢救的人数在增加,危急重症救治压力大。

此前,医院对急诊已经做了最大限度地扩容,相当于重建一个呼吸道急诊室,两个目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有效分级,尽早得到救治,轻的去输液或配药回家。重的去急诊抢救室,同时急诊室保留原有功能:救治非新冠病毒感染的创伤,急性病。目前医院正在集中人力、物力、各方资源,有条不紊应战高峰到来,力求做到急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浙江医院

为应对新冠患者的大幅增加,提升医院医疗救治能力,保障重症患者救治,浙江医院全院统一调配空间、人力、物资等医疗资源,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

1月2日,浙江医院急诊接诊患者800人次左右。医院此前已经进一步完善急诊抢救室患者分流管理流程,在急诊科日常分流的基础上,一天四次由职能部门进行分流,对急诊室留观患者做到日清。

发热门诊方面,医院对院内新冠救治医务人员梯队建设及发热门诊诊室改建。组织全院新冠诊疗培训,加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诊疗规范,同时根据发热门诊患者数量,动态调整发热门诊开诊诊室,扩充至原来的6倍,24小时不停歇,全力保障发热门诊接诊能力。

全院一盘棋,所有医护人员统一调配。压缩除呼吸内科、感染疾病科等科室的门诊医生,临床科室由高年资医生管门诊、病房、专科急诊,中、低年资医生参与全院新冠患者门诊、急诊、重症诊疗。根据健康状况监测,设立3个后备梯队,做好发热门诊、急诊、ICU等人员保障,目前已累计协调和派出医生150余人次。

浙江省人民医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蔡文伟表示,目前医院的急诊接诊人数一直在高位盘踞,最多的时候,每天接诊1000多人次,是疫情政策调整之前的两到三倍。最多的时候,医院急诊室一天有95趟救护车。

从收治患者类型上来看,急诊患者则是中老年人为主,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

“老年人被120送来,大多是感染后,肺功能出现问题,有些是基础疾病恶化。”蔡文伟说,抢救室每天抢救患者80多位。

形势虽然严峻,医院也做好了相应的应对。

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室一直在扩容,新增床位25张,呼吸支持设备、监护仪等都往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倾斜。

浙江省中山医院

浙江省中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潘海燕介绍,从2022年12月26日开始,急诊接诊量大幅上升,患者每天都在增加,日均接诊人数比平时增长了5倍以上。平常,急诊医生白班下班时间是晚上5点,但是严峻的就诊量导致急诊医生最近每天都拖到了晚上8点也不能下班,往往这边还在抢救,那边救护车又送来了新患者,医生错过饭点是常态。

急诊就诊的患者中,九成以上都是新冠阳性患者,大部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其中年龄最大的98岁。感染后肺功能出现问题的占了70-80%,其他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肾病、肿瘤疾病等加重的也不在少数。

目前,浙江省中山医院已对相关病区进行合并,对医护人员重新编组,抽调骨干补充急诊、ICU力量。全院所有床位统一调配,危重症收入ICU救治,其它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按空床所在位置直接收住,优化了急诊病人救治链,加快急诊病人院内分流。据了解,目前ICU床位已扩容至原来的3倍。

记者:吴朝香 张冰清 刘千

通讯员:方序 李文芳 郭俊 杨陶玉 陈瀛黄震 杨陶玉

“双镜合璧”,成功取尽双肾多发结石

患者资料

姓名:吴先生

年龄:47岁

住址:上海

诊断: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双肾积水、双肾多发结石、2型糖尿病、高血压

入院时间:2020年6月18日

出院时间:2020年7月21日、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2日

2017年,患有多年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吴先生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突然获知自己患有肾结石。但是由于当时吴先生身体未出现明显不适或疼痛,便没有再进行深入检查。

2020年6月15日,吴先生突然感觉到左侧腰部出现难以忍受的反复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吴先生前往某医院进行检查,CT扫描结果显示:双肾结石,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双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积水,左肾周少许渗出影。医生建议暂时保守治疗。

因左侧腰部疼痛越来越明显,吴先生担心结石会影响肾功能,因而迫切的想要立即取石治疗。在听闻自己的一个朋友曾在上海宏康医院做过效果非常好的体外碎石治疗之后,吴先生于2020年6月18日踏入了宏康医院的大门。

到院检查结果

泌尿系彩超提示:左肾积水并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右肾中度积水并右侧输尿管起始部多发结石,双肾多发结石。

吴先生进行的检查结果,最终诊断结果为:输尿管结石、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双肾积水、双肾多发结石、2型糖尿病、高血压。

治疗方案

由于吴先生的双肾结石比较大且多,体外碎石治疗达不到吴先生的预期效果,为保证取石干净,我院泌尿外科专家王志钧主任为吴先生制定了“双镜联合微创保肾取石术”分期治疗方案。

2020年7月21日上午9点整,吴先生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经尿道左侧输尿管镜检查术 双J管置放术”。术中发现吴先生的左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有轻度狭窄,可见明显白色絮状物流出,感染比较严重,手术风险较大,于是终止手术,留置双J管行内引流。

2020年7月26日中午12点20分,吴先生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右侧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术中右肾造瘘管引流出淡红色引流液,约200ml。下午1点30分,吴先生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行“经尿道左侧输尿管无创纤维软性肾镜取石术”,联合钬激光和取石网篮,于肾中、下盏中取出数枚淡黄色结石,最大约1.6cm。

2020年8月2日上午9点整,吴先生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右侧微创经皮肾镜保肾取石术”,从右输尿管上段取出一枚大小约3.6cm的黑褐色结石,肾盂内及下盏取出数枚黑褐色结石。

手术结束后,吴先生恢复得很好,6小时后就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他对上海宏康医院的专业取石技术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都赞不绝口。

上海宏康医院泌尿结石科不但引进了纤维软性肾镜、输尿管镜、钬激光等国际先进专业设备,更时常与国内泌尿结石专家教授交流新技术,具备泌尿结石碎石取石的丰富经验,一些多发结石、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在这里都能得到完美的治疗效果!

“阳后”这类人群要注意,这个指标极易飙升并可能威胁生命!

近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接诊了多位糖尿病阳后患者

发展成酮症酸中毒

医生表示,如果救治不及时

严重时会威胁生命

同时提醒:新冠流行期间

更要好好关注血糖指标

58岁糖尿病人阳了血糖超标5倍危及生命

“不该这么不注意,现在想想都出冷汗!”浙江临安58岁的华阿姨(化名)虽已经从危险中脱离,但还是比较虚弱。

5年前,华阿姨在体检中被诊断为糖尿病,一直服用相关药物。不过,近年来她并没有好好监测自己的血糖指标,也不清楚具体控制得如何。

前几天,华阿姨和家人先后感染新冠病毒,开始头痛、发烧,华阿姨最高到39.8℃,她被烧得晕乎乎地躺在床上,也不记得自己是否服用降糖药。

华阿姨反复发烧总共持续五天,浑身无力、没胃口,她和家人都以为是“阳”后的正常反应,直到一天傍晚,女儿做好晚餐,想让华阿姨多吃几口,却发现她神志不清,怎么叫也没反应,甚至还说起胡话,于是赶紧将她送到位于家附近的浙大医院总部。

急诊科医护人员了解了华阿姨的相关病史后,为她做了相关检查。数据显示,华阿姨空腹血糖高达28mmol/L(成人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约为正常值的5倍,同时伴有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等,肺部CT显示有炎症渗出。

经过内分泌科会诊

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

华阿姨被确诊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新冠感染

需要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近期天天有类似病例

内分泌科周伟斌副主任医师表示,类似华阿姨这样的糖尿病患者阳后发生酮症酸中毒现象并不少见。

在周医生负责的14位住院患者中,有12位是糖尿病患者阳后血糖控制不佳的,其中的3位已经发展到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多尿、口渴、明显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脱水、精神不振、头晕头痛、口中有类似烂苹果的酮臭味等,严重者甚至休克昏迷,若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而在急诊和ICU里

酮症酸中毒患者也不在少数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刘志海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到酮症酸中毒患者,以前这种情况1个月只会接诊到几例而已。

为什么患上新冠后

糖尿病患者容易血糖控制不佳

甚至发展成酮症酸中毒?

医生介绍,一方面发烧、感染后,本就会引起血糖波动;其次,由于患病服用其他药物,或者身体不适,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未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另外,患病期间很多患者胃口变差、饮食减少、作息紊乱、腹泻、呕吐等,都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多种因素相叠加后

会让糖尿病患者

相比普通人更易发展为重症

另一方面,酮症酸中毒出现的部分症状,如精神不振、头晕头痛、乏力、呼吸困难等,和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极其类似,易增加病情迷惑性,往往糖尿病患者已发展到酮症(酮症酸中毒的前一步),但本人和家人尚未意识到,等发生酮症酸中毒后,就会大大增加救治难度,很可能威胁生命。

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过关?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比例

大约为13%左右

相当于每10人里

就有超过1人是糖尿病患者

且随着年龄增长

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更高

“年龄大、叠加糖尿病,使得该人群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人。”浙大一院内分泌科主任沈建国主任医师表示,相较普通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糖尿病患者还将面临感染诱发的代谢紊乱加重问题,新冠病毒会侵犯胰腺,并损害被感染患者的胰岛功能,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专家表示

虽然糖尿病患者阳后

基础疾病加重的概率较大

但也不必过于焦虑

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平时应监测血糖,阳后更要注意增加监测次数,特别建议在体检中发现血糖偏高、但还没到糖尿病程度的人,也应注意监测血糖;

2、注意饮食:很多人阳后会有食欲不振、胃口差的情况,但一定要保证营养;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多样化,不能因为生病,想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就选择单一米面类食物。

此外,部分患者表示阳后反而胃口大开,糖尿病患者或是体检时发现血糖较高者要特别注意,不可大吃大喝;

3、适当运动: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感染期间,不建议大量运动,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4、用药:糖尿病患者用药需要注意两点:

一、胃口下降,降糖药、胰岛素等没有相应减量,易出现低血糖昏迷现象,且为数不少;

二、贸然停服糖尿病药物,结果血糖悄然升高,导致酮症酸中毒昏迷的也很多。所以家中一定要严格监测指头血糖,及时就医。

医生指出,糖尿病患者“阳”后,一定要特别注意,一旦血糖出现持续超标,或者感觉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腹痛、呕吐、无法进食、精神状态差、乏力多汗、呼吸中有烂苹果气味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越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阳康”后也要注意身体状态、及时监测血糖,造成不可为了庆祝康复“大吃大喝”。

转自:浙大一院

来源: 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