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胃空(糖尿病性胃排空障碍)

中医康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影响胃肠功能,三个方子来治疗

张发荣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糖尿病胃肠动力紊乱的方法,验之于临床,疗效颇佳,深受广大患者和同道的好评。现将其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01

审症辨位,因机尽悉

中医学没有“糖尿病胃肠动力紊乱”的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消渴合并“痞满”、“胃脘痛”、“泄泻”、“便秘”等病的范畴。

张发荣认为本病可涉及胃肠系统各个部分,损伤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的可能胃损害偏重一些,有的可能肠损害偏重一些。

由于损伤的部位不同,临床特点各异,相应的治疗方式也不同,所以首先应当明确病变部位。

张发荣根据主要病变部位,大致将本病分为胃、小肠和结肠功能损害三大类。

糖尿病胃损害主要表现为胃瘫。

其轻者常常没有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嘈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饱胀感、烧心、反酸嗳气等。

中医辨病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其发病机制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张发荣认为本病的内因与脾虚有着密切关系,因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中焦不健则运化无力、升降失司、气机不畅等情况皆可出现,继而引起上述诸症。

至于外因则无外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七情失和等等。

糖尿病小肠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

腹泻多是间歇性的,少数呈连续性,可伴轻微腹痛。次数一般每日2~3次,多者可达10余次,伴大便失禁者常见。

本病始于消渴日久失治者,患者正气渐伤,气阴两虚,阴损及阳,元气大伤,所以其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脾气本虚,而腹泻为标。

糖尿病结肠功能损害,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便秘。

有的3~5天不行一次,或者大便排泄不畅,形如羊屎,有的可见大便先干后溏,但排便时间显著延长。便秘可为间断的,也可以与腹泻交替出现。

本病早期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致腑实不通;或湿热蕴结以致气滞不行。病久则为气阴两亏,无水行舟或气虚推动无力。

02

专病专方,加减用药

(1) 糖尿病胃损害的治疗:

针对其心下痞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反酸嗳气等临床表现和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治宜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

方药:制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太子参,大枣,甘草。

本方寒热互用和阴阳,苦辛并举顺升降,黄芩、黄连苦降泻热以和阳,干姜、制半夏辛开散痞以和阴,因消渴日久耗气伤阴,久则损伤脾胃,故配以西洋参、甘草和大枣补脾和中。

加减:舌苔特别厚腻、湿浊中阻突出者,去大枣,加草果;厌食少食者,加鸡内金、麦芽;舌红口干者,加石斛、天花粉;嗳气频发者加丁香、吴茱萸。

(2) 糖尿病小肠损害的治疗: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在腹泻频作时,用健脾除湿的常法治疗,收效缓慢,针对糖尿病的特点,采用清热生津、温中固涩的变法治疗,多获捷效。

常用葛根芩连汤合桃花汤为基础方。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甘,干姜,赤石脂,粳米。

葛根芩连汤原为协热下利而设,由于具有清热生津之功,现常作为治疗消渴的基础方。

葛根清热生津,并能升提胃肠清阳之气,黄芩、黄连苦坚肠胃以止泻。桃花汤为治疗胃肠里寒泄泻的名方。故二方合用,共奏苦坚止泻、温中固涩止泻之功。

加减:肠鸣水泻症状重者,加仙鹤草、车前子以加强分利止泻之功,特别是车前子具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之功”;腹痛明显者,加木香、丁香理气止痛;

脉沉、粪质稀溏冷清、里寒症状较重者,加制附片增强温运脾肾阳气之功;脾虚食少,加山药、薏苡仁健脾除湿。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腹泻缓解或停止,即应改用健脾除湿法治疗,如参苓白术散之类以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3) 结肠损害的治疗:

结肠损害主要表现为便秘。针对其津血不足、脾虚气滞的病机特点,治宜补益津血、健脾理气。

方用当归补血汤合增液汤、枳术丸加减。

方药:黄芪,当归,玄参,麦冬,生地,白术,枳实。

本方针对糖尿病性便秘颇有针对性,方中当归补血汤、增液汤补益津血,既是治疗糖尿病的代表方,又是润肠通便的效方,再配以枳术丸健脾分滞,增强荡涤肠中积滞的作用。

加减:服上方仍大便不通者,加肉苁蓉、酒军。

临床上也有前述方法罔效,只有另加芦荟。

03

中西医结合,多法并举

由于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常发生于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所以有效、持久地控制血糖是防治本病的基础。

西药对于控制血糖疗效确切,张发荣在临床实践中,常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用适合的降糖药物,并酌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至于西药用治胃肠功能紊乱,由于促胃动力药物疗效不确切,且长期服用副作用大,他不主张频繁使用。

饮食治疗方面,应指导患者低脂饮食和少食多餐,并注意保证肠道营养,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最好将固态食物匀浆化,或多进流质食物,便秘患者应鼓励高纤维膳食。

04

验方治疗,贵在坚持

从长期的临床观察来看,除上述各种治法之外,中医验方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大凡腹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的患者,长期坚持服藿香正气液或胶囊,每日3次,每次1支或1粒。

腹泻者可加服小檗碱,每日3次,每次3~5粒,多获良效。

实践证明,这种治法,不仅可以治疗并发症,而且对糖尿病本病也有治疗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其治疗效果。

05

养生调摄,防患未然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使其他并发症的恶化,医者应当及时教育患者,做到防患于未然。正如《素问》所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本病预防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治疗糖尿病,把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水平。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制饮食,坚持适当运动。

步行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比较好的运动方式,此外,还可以采用定距离或定时走或慢跑,结合体操、气功等体育疗法,但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另外,应注意避免房劳太过,保持心情舒畅。

吃饭没胃口?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胃轻瘫

糖尿病现在越来越多见,糖尿病的很多并发症也非常严重,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胃轻瘫。

病床上坐着的就是田大爷今年八十多岁了,因为有多年的糖尿病史,田大爷出现了胃轻瘫等并发症,吃饭恶心、呕吐,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就诊。

王主任说,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多发的一种并发症。其中早期的胃轻瘫非常多见。

而一旦胃轻瘫进展到晚期,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王主任说,因为糖尿病胃轻瘫也表现为肠胃系统消化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应该及早到内分泌科就诊。

目前,糖尿病的胃轻瘫,诊断也比较明确。

王主任说,胃轻瘫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比较难治的一种。而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往往能够减轻病人痛苦。

(济南都市频道 记者|伟平)

糖尿病人消化不好?你以为是小毛病?可能是胃轻瘫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很多,比如常见的血管、神经病变,这些都是医生天天念叨的,糖友提起来也是谈之色变,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关注。

可还有一些不会引起重视的并发症,虽然并不会对糖友生命造成巨大威胁,但是却能较大程度地影响生活质量。

这就是胃轻瘫

胃轻瘫可不是说你的胃瘫痪了,而是指胃动力不足,形同“瘫痪”。

国内外的资料显示,50~76%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胃轻瘫,北京协和医院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调查显示有50%的患者有胃肠动力紊乱表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对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进行病史和动力学诊断发现,62~69%的患者有胃动力障碍。

不仅2型糖尿病多见,1型也多见,也就是说胃动力障碍是能够威胁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因此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已经引起很多学者和医生的重视。

1

什么是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是以严重的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疾病。早在1958年,Kassander首先提出糖尿病胃轻瘫的概念,指出糖尿病人存在胃运动障碍。详细来说就是指没有机械性肠梗阻存在时,禁食一夜之后胃内仍有食物残留,胃动力学检查显示胃动力障碍和胃排空极度延迟。

它的临床症状包括哪些呢?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与胃内食物滞留相关的上消化道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上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尾部和腹部不适等等。

这些症状多发于餐后,但也有少数患者在空腹和晚间出现。

恶心(92.9%)和上腹部疼痛(89.3%)是糖尿病胃轻瘫最常见的两种主要症状,并且60%的患者腹痛主要发生于餐后,而有80%的患者出现夜间腹痛。症状严重者可导致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吸收障碍、减轻体重和血糖控制不良,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在实验室检查的时候,60~70%的患者空腹血糖>7.8,HbA1c>7.5%。

当然,还有很多胃动力检查的手段,比如放射性核元素、胃电图、超声波等等。

但是鉴于糖尿病胃轻瘫有或者没有胃病症状各家说法不一,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没有胃症状或者非常轻微,体格检查也无异常,因此必须加以胃动力检查,目前最可靠的方法是核素胃排空检查,堪称检测胃动力的“金标准”。

2

那应该怎么治疗呢?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积极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上消化道症状,治疗方式包括: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运动锻炼、控制血糖和选择有效的胃动力药物治疗,如能够早期发现并治疗,可改善和逆转胃轻瘫。

所以详细的治疗方法包括:

控制血糖。本病常发于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吗,严格地控制血糖有助于减轻胃轻瘫的症状,并能够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和胃肠道激素的异常分泌。

饮食控制。根据患者自身的不同特点,做好饮食调节,维持体重和营养平衡,应戒烟戒酒。有恶心、早饱、腹胀和食欲减退的患者应该少吃多餐,进食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讲食物研磨成粒状或者进食匀浆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避免一次进食太多。更应该避免进食油炸、油煎和不易消化的固体食物。

另外,可适当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荞麦、玉米、新鲜蔬菜、、海带、紫菜、海蜇和果胶等等,以利于肠胃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有严重恶心、呕吐的患者,可补充液体营养液,通过插鼻胃管等补充营养物,如症状仍无改善,则需要经皮内镜空肠或者胃电刺激一接触胃轻瘫症状和补充营养。

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以利于血糖控制和肠胃蠕动,每次运动锻炼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每日1~2次,循序渐进。如快步走、健身操和家务劳动等,还可以进行胃部按摩。

当然还有就是促进胃动力的药物,虽然这些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各家报道不一,但多数持疗效肯定的意见,主要的药物制剂包括甲氧氯普胺、吗丁啉、西沙比利和红霉素等等。

除了药物,还有胃电刺激治疗。最近应用电刺激、胃电起搏治疗胃轻瘫已经有许多报道,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胃电刺激需要使用电极,在体内胃电刺激是通过腹腔镜将电极直接与神经刺激器连接用点直接刺激胃起搏点的平滑肌,然后纠正胃电节律紊乱。促进胃排空和改善临床症状。也已经有美国FDA批准的胃电刺激仪上市用于治疗胃轻瘫。

综上,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

50~7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胃排空障碍,但是限于目前的研究水平,对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所以期望随着科学的发展,能有更有效的治疗胃轻瘫的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糖尿病学》许曼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