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糖尿病(狼疮肾病严重吗)
出现这12类症状小心患上红斑狼疮
每年的5月10日是“世界狼疮日”,很多人可能已经听说过狼疮,但是你真正了解吗?在我国有100多万狼疮患者(SLE),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中国SLE患者占全球1/4,患者死亡率相比于正常人可高出11倍,尤其多见于15~45岁的育龄期女性。下面带你更清晰、快速地了解狼疮。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育龄女性,20~40岁高发。
二、 SLE病因是什么
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SLE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 0.4%~0.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卵双生子通患SLE的比率可高达70% (24%~69%) ,而异卵双生子该比率为2%~9%;目前发现与SLE有关的基因位点有50余个,多为HLAlI. 1I类基因,如HLAll1类D区的DR2、DR3、 DQA1、DQB1和HLAII类基因中C4AQ。
2.性激素
本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妊娠可诱发或加重SLE。但证据尚显不足。
3.环境因素及其他
紫外线照射可激发或加重,可能与其损害角质形成细胞,是DNA发生改变或“隐蔽抗原”释放或新抗原表达致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相关。
三、有哪些临床表现
1.发热:约80%的病人可有发热,大多数为高热,约12%的病人表现为低热。
2.红斑皮疹:80%以上的病人有皮肤损害,红斑、皮疹呈现多样型。颧面部蝴蝶状红斑和甲周,指端水肿性红斑为红斑狼疮特征表现特征表现。蝶形红斑不超过鼻唇沟,而鼻梁、额、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形状有盘状红斑、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多形红斑等。
3.黏膜溃疡和脱发:约有1/5病人有黏膜损害,累及口唇、舌、颊、鼻、腔等,出现无痛性黏膜溃疡。
4.关节疼痛:有90%以上的病人有关节痛,各个病期都可能发生。
5.血液细胞减少:因自身抗体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自身破坏而减少。
6.心脏损害:约有1/4的病人有心包炎,轻症可无症状,明显的才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有一时性心包磨擦音,临床不一定能发现。
7.肺损害:SLE许多病人在X线胸片中示有两下肺基底段点状小结节影和条索或网状阴影,为间质性改变,大多没有症状。
8.狼疮性肾炎:约有75%的SLE病人有肾损害,尿检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少数病人有管型。狼疮性肾炎在早期即发生。病变持续多年,可能会有广泛损害,演变为肾功能不全而成尿毒症。
9.脑损害:SLE神经系统损害有多种多样表现。精神病变表现为精神分裂症反应,各种精神障碍如烦躁、失眠、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
10.淋巴网状系统:SLE病人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颌下、腋下肿大为多见,质软,活动大小不一,一般无压痛。许多病人有扁桃体肿大、疼痛、常提示SLE发作。
四、哪些人可能患该病
1、长期发热(原因不明) ;
2、关节肿痛,病程超过3个月,乏力及原因不明的肌肉疼痛;
3、不明原因的血沉增快。
4、面颊部红斑,主要分布在两颊及鼻梁,日晒后加重;
5、反复口腔溃疡(原因不明) ;
6、遇冷或情绪激动时手指末端出现苍白、麻木不适;
7、近期大量脱发;
8、不明原因的癫痫、痉挛发作;
9、不明原因的心、肺、胸膜或肾脏病变;
10、出现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
11、无诱因的肝功异常,或持续的高球蛋白血症、血浆蛋白下降;
12、尿检有尿中有蛋白、红细胞或管型。
如出现以上异常情况,又找不出明确的原因,应做SLE的相关检查进行排查。
五、SLE如何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病情变化多端,多系统、多器官受损,死亡率高,目前仍是世界公认的难治病。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治疗手段。
1、首选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药,具有强有力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缓解急性期症状,逆转病情。但激素有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毒副作用。
2、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 票呤、甲氨蝶呤、雷公藤制剂等。也用治自身免疫类疾病的单抗药物来进行治疗。
六、如何判断疾病是否活动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经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病情大多可以控制平稳,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但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时有复发,一旦有复发迹象,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以下几点提示疾病可能复发:
1.易疲劳,休息后无明显改善。
2.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或不明原因的血沉明显增高。
3.近期脱发严重。
4·新发口腔或鼻部溃疡。
5.新发皮疹或原有皮疹加重。
6.关节红肿疼痛,伴晨僵或关节积液
7.若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减低或尿常规见尿蛋白、红细胞,应考虑是否有疾病活动。
七、避免以下药物使用
防止诱发或加重本病
1、目前肯定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有:
胖屈嗪、普鲁卡因胺、异烟肼、氯丙嗪、甲基多巴等。
2、可能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有:
苯妥英钠、青霉胺、奎尼丁、普萘洛尔、氧烯洛尔、硫氧嘧啶、三甲双酮、乙琥胺、利血平、卡托普利、甲疏咪唑、呋喃妥因、酒石酸盐、用于整形的硅氧胶等。
3、尚未肯定的药物有:
磺胺药、灰黄霉素、保泰松、口服佥孕药、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扑米酮等。
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疾病控制后,尽量不要服用上述药物,以免病情加重或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化。当然,许多药物只是可能诱发或加重狼疮活动,并非一定会诱发或加重狼疮,平时应多谨慎。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供稿)
烟台创造!荣昌生物泰它西普获批,全球首创双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3月9日,烟台本土科创企业——荣昌生物开发的创新生物制剂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这标志着荣昌生物迎来了首个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的产品。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而SLE是红斑狼疮最常见(占70%)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形式,病变累及多器官和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大面积的红色皮疹、发热、疼痛、肾脏损害、呼吸和神经系统受累等,会危及生命,预后较差。随着治疗技术的逐步提高,SLE患者的10年生存率从低于50%逐渐提升到60%~70%,标志着SLE已经由既往的急性、高致死性疾病转为慢性、可控性疾病。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倍他米松)、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抗疟药(羟氯喹)及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常常伴有不良反应,特别是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对人体危害很大,会导致感染、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不良反应。过去60年里,美国FDA仅批准过一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难以满足国内外巨大的临床需求。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双靶生物新药,泰它西普的获批上市标志着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实现重大突破,将为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
01 独特作用机制,SLE领域为数不多的新药成功案例
SL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主流观点是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患者体内B细胞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然后在补体的参与下,引起急慢性炎症及组织坏死;或者抗体直接与组织细胞抗原作用,引起细胞破坏,从而导致机体的多系统损害。
全球首个SLE靶向疗法贝利尤单抗是针对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也叫BAFF)的特异性抑制剂,与血清中的可溶性BLyS有较高的亲和力,进而阻断BLyS与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抑制B细胞增殖以及B细胞向浆细胞的分化,从而减少血清中B细胞产生的自身抗体,达到治疗SLE的目的。
泰它西普是由荣昌生物CEO、首席科学官房健民教授发明设计的一个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分子。与贝利尤单抗不同,泰它西普属于全球首创的双靶向SLE疗法,可同时靶向两类对B淋巴细胞发育至关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 BLyS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BLyS和APRIL均参与前B淋巴细胞发育为成熟B细胞,最终发育成为专职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的整个过程,BLyS可以与B细胞表面的TACI(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BCMA(B细胞成熟抗原)、BAFF-R(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三类膜受体结合,对BCMA的结合力相对较弱;APRIL与TACI和BCMA结合,同时中和BLyS和APRIL可以更有效地降低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应答。
泰它西普在设计上保留大部分TACI分子的N终端及C终端区域,并通过生信技术对片段进行优化,该片段能够针对BLyS、APRIL及BLyS/APRIL同/异源三聚体的高度亲和力,并保留其在体内的生物功能。这种创新较BLyS单靶点能够产生更优药效。
泰它西普结构示意图(来源:荣昌官网)
关键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泰它西普高剂量组治疗48周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应指数(SRI)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79.2% vs 32.0%),对SRI的改善程度要明显好于目前已上市的生物新药。
来源:医药魔方NextPharma
全球在研的BLyS项目寥寥无几,SLE领域成功开发上市的新药更是屈指可数。泰它西普经过结构优化设计,完全人源化的氨基酸序列有助于降低免疫原性,当前还在中国患者中获得了的出色疗效和耐受性数据,初步显示出了成为治疗SLE的同类最佳生物疗法的潜力。
02 临床需求持续释放,市场空间巨大
SLE多发于15~45岁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10~12。根据美国狼疮症基金会的数据,全世界有超过770多万人患有SLE,中国红斑狼疮患者人数尚无准确数据,《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数据显示,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为30~ 70/10万人,由此估算,中国SLE患者数量可能已有近100万人。
贝利尤单抗作为近60年来全球批准上市的唯一一个BLyS抗体药物,销售表现一直在小幅稳步提升,直到2017年皮下注射剂获得批准之后,每周1次的给药频率和患者可自行给药的便捷性极大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此前为静脉注射,每次给药时间1小时),销售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9年4月,贝利尤单抗扩大适用人群,被FDA批准用于5岁以上的儿科SLE患者,是美国第一款获批用于儿童SLE的药物。2020年,贝利尤单抗销售为9.29亿美元(7.19英镑),接近成为重磅炸弹级药物。
来源:医药魔方NextPharma
2019年7月,贝利尤单抗在中国获得批准上市,标志着国内SLE进入生物治疗的元年。之后,贝利尤单抗通过谈判纳入了2020版国家医保目录,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时隔1个月之后,泰它西普又在中国获批上市,掀开了中国SLE临床治疗的新篇章。泰它西普已经于2020年1月获得了FDA关于在美国开展治疗SLE的III期临床试验的许可,在2020年4月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如果泰它西普能够在美国顺利上市,将是首个中国企业开发在美国上市的生物制剂,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患者对具有临床优势治疗药物的渴望,以及SLE的长期用药可能,也将会推动未来SLE市场的继续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生物药市场预计将以29.3%的复合平均增长速度增至2030年的132亿美元。从2019年开始,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生物药市场将达到超过80%的复合平均增长率,在2030年突破20亿美元。生物药也将是SLE疾病治疗用药占比最大和增长最迅速的药物。
03 产品进入商业化,荣昌生物蓄势待发
泰它西普是荣昌生物第一个正式开始商业化的产品,意味着荣昌生物发展到了商业运营的新阶段,公司为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一方面,荣昌生物的商业化团队早已开始组建,初期计划筹建超过100人的营销团队,团队主要成员也均在自身免疫疾病产品和营销方面具备十分丰富的销售推广经验。
另一方面,如今医保目录更新节奏加快,当年上市的新药很可能当年就要面临医保谈判,如果泰它西普进入医保,必然要面临患者需求快速释放的局面,荣昌生物自然需要为此做好产能准备。泰它西普还有诸多在研适应症有望扩大覆盖人群,也对未来产能提出要求。因为除了SLE,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类风湿关节炎(RA)等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已经观察到BLyS和APRIL的表达增加。因此,荣昌生物也在同步开展泰它西普针对六类其他B细胞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后期临床研究,包括针对NMOSD、RA的注册性临床研究,以及针对IgA肾炎、干燥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和重症肌无力的II期临床研究。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为满足泰它西普以及后续产品的商业化需求,荣昌生物计划投入近20亿港元,用于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VEGF/FGF双靶点融合蛋白RC28等产品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以及建设新生产设施以扩大商业生产产能及一般企业运营等方面。2020年一季度,相关建设已经开始,预计将于2021年前将细胞培养反应器产能扩大至36000升。
总之,泰它西普不仅是SLE领域为数不多的成功新药开发案例,给患者带来了治疗新选择,同时也有可能会是首个在美国市场获批的生物制剂,甚至是可以在与制药巨头的竞争取得优势的药物,我们对此保持期待。
文章来源:医药魔方
红斑狼疮伴糖尿病患者,如何吃才能吃得放心?
众所周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关键药物,但其能升高血糖,导致患者血糖紊乱。研究表明,狼疮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高达40%左右。
图片来源:摄图网
红斑狼疮伴糖尿病患者,就疾病本身来说,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要长期接受治疗,非常考验患者,所以饮食就显得十分重要,那怎样吃才能吃得放心呢,要吃哪些东西呢?今天互助君来给大家盘一盘,狼疮伴糖尿病患者的食物红黑榜。
食物红黑榜
禁忌
辛辣食物
从中医学的角度说,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表现属于“阴虚内热”,所以要少吃辛辣,热性食物,如:大蒜,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羊肉、狗肉等肉类食物。
生冷海鲜
患者体质敏感,切忌生冷海鲜这些敏感食物,海鲜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物”,患者本身容易过敏,食用会增高患者皮肤敏感性。但并不是说狼疮患者一点海鲜也不能吃,建议无过敏的蝶友适量使用,同时食用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煮熟了。
光敏食物
减少食用增强光敏感食物,比如香菜、芹菜、无花果、韭菜、红豆、茴香、荞麦、柠檬等,如果大量进食后暴晒,尤其是夏天,这些食物经过消化后,会随之进入皮肤,经过暴晒,与日光发生反应,那么裸露的皮肤,很可能出现瘙痒。
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这类食物会加重患者糖尿病,加之红斑狼疮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所以切忌大鱼大肉,如动物内脏,猪五花等,减少胃肠负担,应尽量控制在50g以内,切忌每天食用。
禁烟酒
烟酒容易诱发并发症,最好是整个治疗期间都要戒除。
补品
非必要不使用补品, 日常生活中,营养通过自然饮食,可以得到补充,红斑狼疮患者本身体质敏感,部分营养品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推荐
低盐低脂低糖
红斑狼疮伴糖尿病患者由于服用药物导致糖代谢紊乱,病灶累及肾脏,出现水肿;不宜食用脂肪较多的油腻食物,以免消化不良,所以应清淡饮食,严格限制食盐摄入(2-4g/日),含糖类食物应少于200g/日,待血糖平稳后含糖类食物(主食)可增至500-800g/日,添加糖应少于20g/日,多食杂粮,如:薯类,玉米,燕麦,高粱,小米等。
蔬菜
苦瓜,又称为“植物胰岛素”,有降糖作用,圆白菜可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消化,白菜、丝瓜、白萝卜含糖量低于4%,且非光敏食物,患者可放心食用。
水果
水果中富含大量维生素,苹果,香蕉,火龙果、黄桃等均可适量食用,其中柚子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橙子可以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苹果和梨都是低糖水果,可放心食用,桃子可以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消化,减少患者服药后的不适感,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因此建议蝶友们每天食用200~350g新鲜水果。
优质蛋白
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导致身体素质降低,及时补充优质蛋白可以促进患者体能恢复,可以食用鸡鸭鹅,牛肉,无糖牛奶,豆浆等。
微量元素
适当补钙、钾,如西兰花、牛油果、青南瓜,石榴、冬瓜等,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导致代谢紊乱,还易引发骨质疏松,因此要多食用富含优质维生素食物,及时补充钙磷,保健品不宜盲目进补。
写在最后
虽然吃吃吃能够带来幸福感,但也不要贪多哦,要少食多餐,规律用餐,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
图片来源:摄图网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责任编辑:互助君
封面及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 楼大钧,朱麒钱,俞钟明,斯徐伟.2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冷凝集综合征1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02):169 181 184 190.
[2] 梅轶芳,高娟,张娟,张海宏,王辉,赵彦萍,姜海智,张志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08):543-545.
[3] 刘敏,李彩凤,李文京.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报告[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03):233.
[4] 郑尔昌,邹金串,薛成斌,张晋伟,陈少阳,陈强,胡国鹏.糖尿病联合并发症发病风险计算与预测[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3(04):4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