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左胸痛(糖尿病患者左胸上方疼痛什么原因)

长江日报 0
文章目录:

糖友旅游途中胸痛查出急性心梗,高温天里“三高”人群更需警惕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3日讯 在旅游途中,一名女子突感胸口疼痛,返回武汉后就医查出急性心梗,好在治疗及时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市民陈女士现年42岁,有糖尿病病史,血脂也有些高。前段时间,她和亲友一起前往省外旅游。就在行程即将结束前,陈女士感觉胸口有些隐隐作痛。直到返程路上,胸痛胸闷的症状开始加重。她没敢耽搁,返回武汉后随即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

在医院常青院区心血管内科,详细检查发现,陈女士心脏冠状动脉出现了三支病变,其中前降支出现了闭合,心衰指数也几乎“爆表”,情况相当危急。随后,医护团队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IABP)的支持下,为患者进行了介入手术,将闭塞的血管及时开通。再辅以抗心衰等治疗,患者的心脏功能最终得以恢复。

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心血管内科负责人刘晓刚介绍说,夏季高温天气下人体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血液黏稠度变高,心脏的负担也会增加,容易引发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相关检查还发现,陈女士的血糖和血脂一直控制得也不太好,加上旅途的劳累,这都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刘晓刚还提到,过去一般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女性通常也集中在绝经期之后的年龄段。但从最近的情况看,科室已经收治了多位女性患者,而且年纪都不大。他也提醒广大市民,无论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胸痛胸闷等症状都要提高警惕。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更要控制好相关的指标,并注意防暑和补水。(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武欣迎 杨京)

【编辑:余丽娜】

糖友旅游途中胸痛查出急性心梗,高温天里“三高”人群更需警惕

武汉晚报8月23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武欣迎 杨京)在旅游途中,一名女子突感胸口疼痛,返回武汉后就医查出急性心梗,好在治疗及时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市民陈女士现年42岁,有糖尿病病史,血脂也有些高。前段时间,她和亲友一起前往省外旅游。就在行程即将结束前,陈女士感觉胸口有些隐隐作痛。直到返程路上,胸痛胸闷的症状开始加重。她没敢耽搁,返回武汉后随即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

在医院常青院区心血管内科,详细检查发现,陈女士心脏冠状动脉出现了三支病变,其中前降支出现了闭合,心衰指数也几乎“爆表”,情况相当危急。随后,医护团队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IABP)的支持下,为患者进行了介入手术,将闭塞的血管及时开通。再辅以抗心衰等治疗,患者的心脏功能最终得以恢复。

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心血管内科负责人刘晓刚介绍说,夏季高温天气下人体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血液黏稠度变高,心脏的负担也会增加,容易引发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相关检查还发现,陈女士的血糖和血脂一直控制得也不太好,加上旅途的劳累,这都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刘晓刚还提到,过去一般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女性通常也集中在绝经期之后的年龄段。但从最近的情况看,科室已经收治了多位女性患者,而且年纪都不大。他也提醒广大市民,无论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胸痛胸闷等症状都要提高警惕。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更要控制好相关的指标,并注意防暑和补水。

【编辑:高阳】

糖尿病患者要小心,胸痛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

案例 :某天晚上,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聊着天,退休在家的父母说到,经常搭伴在小区跳广场舞的隔壁李大爷最近常常会感到胸部有一股灼烧,好像辛辣的食物卡在喉咙中,并且伴发胸痛。加上李大爷本身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所以怀疑自己是不是并发了冠心病。听完父母说的症状后,我对父母说,不排除冠心病的可能性,但是也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胃灼烧和胸痛。几天后,父母回家告诉我隔壁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后,发现真的是胃食管反流惹的祸。

胸痛并非都是心脏出了事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咽或呼吸道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包括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

它是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之一,许多成人会有食管反流症状,少数胃食管反流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在5%~6%。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BMI)增加、过度饮酒、体力劳动、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家族史等。

但有时候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些非典型症状,会让患者误以为是另外一种疾病。就比如上述李大爷所认为的冠心病。

虽然胃食管反流病和冠心病都会引起胸痛,但还是有区别的。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多呈烧灼样痛,也可呈针刺样痛或钝痛,疼痛与进食不当、平卧或坐位、弯腰等有关,起立、饮水或服用抑酸药后能使胸痛逐渐缓解。胸痛常伴有反酸、烧心、夜间反流、腹胀、嗳气等食管症候群。部分患者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二样耳聋、咽部异物感、咳嗽、喘息、胸闷等食管外表现为主要症状。

而由冠心病或者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胸痛部位位于胸骨中下段,呈压榨样闷痛、绞痛、钝痛。常伴有胸闷、心悸、发热。

当然也有部分患者胸痛的病因系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患者如果不放心,在消化科检查过后,也可以去心血管内科检查一下。

两类糖友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病

近些年,一些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 增加和胃酸反流症状恶化之间的直接联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超重患者也逐渐增多,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肥胖人群来说,因为自身存在胰岛素抵抗,所以容易摄入过量的饮食,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的风险增加。

除了肥胖外,胃轻瘫也易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

糖尿病患者肠胃功能紊乱时易出现胃轻瘫。胃轻瘫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延迟。多数患者有早饱、食欲减退表现,晨起明显。部分患者伴上腹部胀痛,少数患者可有腹泻或便秘表现。发作性干呕常见,可伴反复呃逆,进餐时或进餐后加重。也有部分患者空腹存在恶心表现。严重的胃轻瘫可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4小时内进食的胃内容物,也可出现隔夜食物。部分患者呕吐后腹胀可稍微减轻,但通常无法完全缓解。若患者长期食欲减退或反复恶心、呕吐,可出现明显消瘦、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出现营养不良、贫血。

当长期出现胃排空延迟就容易会导致胃内容量增加、胃分泌物增加,从而增加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的机会。

另外,还有一点要提,二甲双胍常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但是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二甲双胍也会造成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嗳气、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很容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所混淆。不过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一般都发生于糖尿病治疗的早期,且多数患者能够耐受。通常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不良反应基本可消失。而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每周一般发生超过两次,持续超过3周时,就会转变为慢性疾病。如果长期存在恶心、嗳气、呕吐等症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存在可能性。

胃食管反流患者日常需牢记这六点

1 饮食上注意少食多餐,吃低脂饮食,避免进食甜食、酸性和刺激性食物,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

2 超重者宜减肥。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尤甚,故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3 卧位床头垫高15~20cm,对减轻夜间胃液反流是一个很有效好办法。

4 有人睡眠时喜欢将两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所以应当改变不良的睡姿。

5 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腹式呼吸练习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积极作用。

6 戒烟戒酒很重要。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

天地知识库

胃食管反流病分四个期

胃食管反流一般分为四个期,其中胃食管期出现的胃灼烧、烧心和反流是常见的典型症状,其后三期出现的呕吐、流涕或者哮喘等症状一般属于非典型症状。

(1)胃食管期:胃内容物进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背痛、嗳气、吞咽困难等症状。

(2)咽期:反流物到达咽喉部,引起咽喉疼痛、咽异物感、声音嘶哑等。

(3)口鼻腔期:反流物到达口腔、鼻腔、中耳,引起口腔溃疡、流涕、鼻滴后流、打喷嚏、鼻塞、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4)喉气管期:反流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咳痰、憋气、哮喘、吸入性肺炎、肺纤维等,此期症状最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发生喉痉挛危及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