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专档(糖尿病专科)

中国全科医学 0
文章目录:

CGP专题 | 专病管理 • 糖尿病

01价值共创视角下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

本文来源:牛路瑶,营心语,张树琴,等. 价值共创视角下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5): 563-569.(点击查看原文)👈

我国糖尿病基层健康管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生活方式干预、多学科专科团队、移动互联技术在糖尿病管理中综合运用,初级保健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OTO模式正持续发力。然而,医生、患者之间协同共创作用并未完全发挥,患者参与健康管理目标制订、自我管理共同决策行为中的作用尚未被激活赋能,社区、高校、医务人员、患者等在慢病管理中的多方合作伙伴关系尚未建立。因此,亟需优化完善基层糖尿病管理的服务体系,建立基于价值共创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慢病管理模式,实现慢病管理的共创、共治、共享。

02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框架的社区2型糖尿病临床惰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本文来源:李殿江,潘恩春,王苗苗,等.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框架的社区2型糖尿病临床惰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5): 570-576.(点击查看原文)👈

鉴于临床惰性的复杂性,本研究采用HFMEA理论和方法,组建了跨学科团队,通过现场调研、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量化确定了社区T2DM健康管理中临床惰性发生的10个关键失效模式,并从医生、患者和系统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这些失效模式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系统化的干预对策,可为后期建立社区T2DM临床惰性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03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Meta分析

本文来源:董晨阳,李然,刘若亚,等. 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5): 577-588.(点击查看原文)👈

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发展,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社区卫生工作者应按照上级专科医院处方对2型糖尿病实施延续性管理与随访,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订合理的个体化运动方案,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的运动干预进行监督和管理。社区卫生工作者在今后针对2型糖尿病的运动干预管理中,推荐按照>30 min/次,>3次/周,持续≥3个月的有氧运动干预来制订运动方案。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的情况,则建议运动干预周期最好持续6个月及以上。

04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知悉程度与使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来源:贾丽燕,赵能江,闫冰,等. 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知悉程度与使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5): 589-596.(点击查看原文)👈

本研究通过对382名基层医师的调查分析发现,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的知悉程度和参考程度不高。对指南知悉程度、工作年限、专业方向、地理区域是医师参考使用指南的影响因素,而认可中医药疗效、所在单位可购买中药、既往接受过指南专题培训是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知悉程度的影响因素。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和指南推广者可以针对这些因素加以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

- END -

🔔

加入作者交流群

备注姓名 单位 研究方向,方便拉您入群,群内定期分享高质量学术文章及相关学术活动资讯。

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特别提醒

近期有不法人员冒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工作人员,以进行稿件抽查、审核数据、发送录用通知等名义,发邮件或者微信要求添加好友。同时也有人假冒“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编辑申请添加微信好友或通过邮箱收取稿件处理费、约稿、征稿、代处理稿件等。以上行为严重侵害了广大作者、读者及本刊的权益,编辑部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刊特此严正声明:

☆本刊唯一投稿方式为杂志官网www.chinagp.net在线投稿,注册后投稿。

☆本刊唯一邮箱后缀为chinagp.net.cn,不会通过其他邮箱发送通知或对外联系。

☆本刊稿件处理流程均通过杂志官网在线系统实现。

☆本刊不收取审稿费、稿件处理费、论文处理费等。

我刊银行账号: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光明支行

户名:《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有限公司

账号:13050164510800001144

备 注:个人网银转账,必须使用第一作者本人银行卡并在附言栏中注明稿号;公对公转账,请务必在附言栏中注明稿号。

联系方式:

电话:010-68318198; 0310-2067118

服务热线:18501180651

科研-合作热线:15010211890

邮箱:zgqkyx@chinagp.net.cn

· 关注我们 ·

杂志官网

微信公众号

学术平台

#

永州市中心医院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PCC)糖尿病专病门诊开诊

红网时刻新闻6月19日讯(通讯员 蒋倩倩)6月19日上午,永州市中心医院冷水滩院区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PCC)糖尿病专病门诊装饰一新,正式开诊。院长唐朝晖、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刘玮及科室相关医务人员参加了揭牌仪式。

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PCC)建设项目是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牵头并负责管理,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联合省级中心、市(县)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医防融合协作管理,为基层糖尿病诊治提供帮助,有效提高区域糖尿病防控水平,从而达到“全人群覆盖、全病程管理、全因素分析”的糖尿病标准化防控。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糖尿病诊疗流程,综合考虑多样化致病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糖尿病防控策略,提高防控的效果和效率,切实惠及百姓。对提高糖尿病的管理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患者医疗成本、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永州市中心医院DPCC糖尿病专病门诊位于门诊楼二楼,区域包含诊室、代谢检测室、代谢检查室、健康教育室、候诊室,拥有糖尿病足诊断箱、神经传导检测仪、血糖仪、血酮仪、身高体重测量仪等设备。就诊便捷,环境舒适,患者不需多处奔波,可一站式完成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诊治、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规范化全病程管理等诊疗服务。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6人,其中医师10名,硕士9名,高级职称5名,湖南省糖尿病健康教育师3名,现有编制床位45张。

除内分泌门诊外,科室开设有DPCC糖尿病专病门诊、肥胖门诊、骨质疏松门诊。在代谢内分泌疾病方向,对糖尿病的强化治疗和2型糖尿病的逆转及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症、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代谢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经验。

糖尿病须终身服药?这些情况可以“缓解”

“医生,五一假期因为天气原因,每天宅家大吃大喝,我的血糖指标飙升了,需要增加药量吗?”市民高先生着急地咨询医生。多数人认为,如果得了糖尿病(本文专指2型糖尿病),这辈子肯定是甜食吃不了、饮料喝不了,需要长期吃降糖药。事实果真如此吗?

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代谢减重手术等措施,能够促进合并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缓解病情,使患者在较长时间内免于使用降糖药物。这是什么原理?糖尿病人都适用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管燕表示,所谓糖尿病缓解,是指没有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者正常状态。

糖尿病缓解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有没有缓解,判断的标准是什么?管燕解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近年发布的“缓解2型糖尿病的定义和解释”共识报告提出,建议将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抽血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2型糖尿病缓解的诊断标准。当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真实血糖水平时,可以用空腹血糖(FPG)<7.0毫摩尔/升,或者通过动态葡萄糖监测计算估计的糖化血红蛋白(eA1c)<6.5%,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缓解的替代标准。

其中,糖尿病缓解的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纠正胰岛β细胞去分化,患糖尿病5年内的患者,胰腺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胰岛β细胞,通过某些生活干预可以使“休眠的胰岛β细胞”恢复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血糖可降低并达到平衡状态;

纠正胰岛素抵抗,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胰岛素血症占50%。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糖尿病不可能逆转。如果纠正胰岛素抵抗,可以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纠正肥胖、脂肪肝和脂肪胰,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合并有脂肪肝,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脂肪从肝脏溢出进入胰腺,导致胰腺的脂肪沉积(脂肪胰),由此可能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的异常,因此需要纠正。

减轻体重是糖尿病缓解的核心目标

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增多,随着体重的减轻,骨骼肌和胰腺等器官中脂肪沉积减少,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会有明显改善。因此减轻体重,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的核心目标和手段。临床研究显示,5年内的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减重后,糖尿病缓解率为46%,而且减轻体重越多,糖尿病的缓解率越高,当体重减轻15千克以上时,完全缓解率可达86%。

管燕表示,糖尿病合并肥胖者,建议减重至少10千克以上或减重10%以上。但也要注意,不推荐长期接受极低能量(<800千卡/天)的营养治疗。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标准体重怎么计算?体重指数是多少才算正常?

标准体重:男性=[身高(厘米)-100]×0.9(千克);女性=[身高(厘米)-100]×0.9(千克)-2.5(千克)。

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实际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18.5千克/(米的平方)为体重过低,18.6~23.9千克/(米的平方)为正常体重,24.0~27.9千克/(米的平方)为超重,≥28.0千克/(米的平方)为肥胖。

生活方式干预疗法最适合被采用

根据医学研究,糖尿病缓解,在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代谢减重这些方式中,代谢手术的缓解率最高,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手术,必须经过各种评估,且要警惕并发症的出现。药物治疗中的胰岛素强化治疗,缓解率还是可以的,但操作起来复杂,患者接受度低。因此,综合缓解率、接受度、依从性等,生活方式干预疗法是最适合被采用、最有前景的方法。管燕推荐了常见的两种生活方式干预疗法:

饮食疗法。提倡以粗粮及素食等热量低、饱腹感强的饮食为主。

运动疗法。首先是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做医疗体操及健身操、打木兰拳及太极拳、打乒乓球以及保龄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持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其次是抗阻运动,抗阻练习器械或自由负重,如哑铃和杠铃等,在规律、有氧运动的同时,每周至少2次抗阻运动,每次2~3组,每组8~10遍重复的抗阻运动,组间休息2~3分钟,两次抗阻运动应间隔1~2天,每周3次更理想。

哪种方式适合自己,建议先找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再针对个人具体病情制定糖尿病缓解方案,这样效果更好、更安全。

四方面评估哪些糖尿病人群有可能缓解

哪些糖尿病人群有可能得到缓解?管燕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综合评估:

1.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其他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表示患者没有自身胰岛破坏的免疫反应。

2.体重指数(BMI)≥25(或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

3.空腹C肽≥1.1微克/升,餐后2小时C肽≥2.5微克/升,提示患者还有一定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缓解的基础。

4.病程短,临床证据显示,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干预后发生缓解的机会较高。

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和严重视网膜病变,要进行心肺功能评估,避免高强度运动,以免发生意外事件。

对于2型糖尿病中病程较长、并发症较重、胰岛功能较差(血糖达标时,空腹C肽<1.0微克/升)的患者,目前没有糖尿病缓解的临床证据。

糖尿病缓解有黄金期吗?管燕表示,糖尿病前期、患病5年内,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治疗,让胰岛β细胞功能尽早恢复,实现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然可以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但需注意,糖尿病缓解的状态并不是永远的,不是一次检查正常了就不用管了,最好每3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

到目前为止,仍没有2型糖尿病被治愈的证据。糖尿病缓解后,即使诱导缓解的措施仍然保持,但还是有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能会再次升高,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控制。因此,定期随访非常有必要,长期严格的生活方式管理需要坚持。(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罗丹 钟娟)

来源: 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