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9(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可以吃哪些食物)
- 1、空腹血糖超过9.0,是严重糖尿病吗?医生教你正确调控血糖水平
- 2、空腹血糖9-10是个什么水平?如何判断糖尿病是否严重,医生说清楚
- 3、糖尿病病友“阳”了,血糖居高不下,如何调整用药?饮食和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空腹血糖超过9.0,是严重糖尿病吗?医生教你正确调控血糖水平
对于很多糖尿病患者朋友,都知道空腹血糖的正常水平是在6.1mmol/L(以下单位同)以下,而如果超过7.0,就属于可以确诊糖尿病的问题了,而如果空腹血糖升高到了9~10左右,是不是糖尿病问题很严重呢?仅从一个血糖值,还是很难判断糖尿病的严重程度的。
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达到9~10mmol/L的水平,到底严不严重,单看这一个值无法判断,应该结合并发症发生风险,病程发展情况,相关调理干预措施实施情况,具体身体情况,来综合判断严重性,但不论是否严重,在这样的一个血糖水平下,都应该积极的尽早的把血糖控制下去,尽量减少高血糖带来的健康风险和健康危害。
新发糖尿病患者如果原来不知道有糖尿病的问题,忽然发现空腹血糖达到了9~10的水平,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我们的血糖是具有一定波动性,空腹血糖达到了这个水平,明确诊断糖尿病是没有什么疑议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尽快的把血糖水平控制下来,对于这样的一个血糖值,还是不算低的,而空腹血糖达到这个水平,餐后血糖值则可能更高,长期的高血糖如果不控制,就会对身体带来更多的并发症风险和健康危害。
2型糖尿病的病程发展,往往是有一定过程的,就拿空腹血糖来说吧,空腹血糖升高往往都会经历一个逐渐升高,先出现空腹血糖受损,然后最终超过7.0,确诊为糖尿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的检查血糖,被忽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当初次检查血糖发现空腹血糖达到了9~10时,往往说明我们的血糖水平已经升高了一段时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可以做一下全面的身体健康,看看心血管,肾功能,视网膜,周围神经系统,脚部等容易受到高血糖影响的靶向器官,有没有开始出现并发症的问题,如果还没有任何的并发症出现,那么说明及时空腹血糖比较高,也还不是太严重。赶紧从生活上加强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同时合理的选择降糖药物,坚持服用,把血糖积极的控制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尽早的对高血糖进行控制,“不严重”的糖尿病问题,随着病程的发展,早晚也会“变严重”。
通过饮食、运动、用药,空腹血糖的调节目标应该是多少呢?通常说来,对于新发的糖尿病患者,这个值控制到7.0以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餐后血糖控制情况,一般要求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到10以内,也建议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定期的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稳定的控制在7.0%以下,则能够大大减少高血糖引起的健康危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糖尿病血糖控制过程中的情况如果您是早已确诊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平常也已经用药控制血糖水平,这种个情况下,空腹血糖控制到9~10左右的水平,就还并不足够。对于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控制到9~10,情况往往就更加复杂了,有的时候是因为生活调理控制不严格,饮食没有控制,运动也没有坚持,用药也不够,从而导致血糖失去控制,导致空腹血糖升高,超出达标范围;而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朋友,使用的胰岛素制剂用量偏大,导致夜间出现低血糖的问题,但在清晨起床后,身体就会出现代偿性的空腹血糖升高的情况出现(苏木杰现象),对于这样的不同情况,我们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进行应对。
比如说早晨空腹测量血糖在9~10左右,不妨也同时测一个餐后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基本正常,在达标范围内,则应该考虑血糖出现代偿性升高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合理控制血糖水平,通过调整用药方案(适度减低药量),减少血糖波动,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而如果是血糖确实没有控制好,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一直保持着9~10这样的情况,就更值得引起注意了,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看生活上的调理控制是否足够,饮食的控制合理吗?有没有严格的控制摄入量?有没有进行运动锻炼,合理的坚持运动锻炼?如果这些方面没做到,不妨先从这些方面积极的加强下调理血糖,如果这些方面都做的还不错,但血糖仍然持续偏高,则不妨从用药方面进一步调整,原来服用一种口服药物的,不妨加大药量或联合其他降糖药加强血糖控制,已经足量服用两种或以上降糖药的,血糖仍然持续升高无法达标的,则应该考虑加用胰岛素来加强血糖的控制。
空腹血糖9-10是个什么水平?如何判断糖尿病是否严重,医生说清楚
空腹血糖9-10mmol/L,肯定不正常了,那么要判断是不是严重,还得结合餐后血糖,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来综合判断血糖的情况。
而要判断一个糖尿病人的严重程度,除了看血糖控制的如何,还得看发病年龄,发现长久,合并疾病,脏器是否受损等等情况,才能得出糖尿病是否严重。
血糖多少就要考虑糖尿病?
1、空腹血糖:
正常人空腹血糖参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 ,邻甲苯胺法:3.9~6.4mmol/L;也就是正常人的血糖不应超过6.4mol/L;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就要考虑诊断为糖尿病。所以当血糖已经9-10mmol/L时,那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人不但要看空腹血糖,还要参考餐后血糖。
2、餐后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30分钟~1小时,正常值为:7.8~9.0mmol/L,2小时后不大于7.8mmol/L,3小时后应当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当随机血糖≥11.1mmol/L,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所以,建议当空腹血糖9-10的时候,一定要去查一个餐后血糖,因为,要降糖治疗,需要参考空腹和餐后血糖。
那么是不是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足够了?
3、当然不是,作为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关注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及餐后或随机血糖的结果,有时候受抽血化验时间、是否使用胰岛素等等因素影响。有时候会有一定偏差,所以,更为准确的反应最近血糖情况的一个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能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更是衡量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值是:4%~6%。
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说明最近血糖控制的越不好,相对越严重,但是,判断一个糖尿病患者是否严重,还要结果病史,比如时间越长,相对风险越大;没有及时发现,潜伏时间越长,危害越多;发了糖尿病,没有积极及时的控制,危害越大。
最主要是看有没有出现因为糖尿病导致的脏器损伤。
糖尿病之所以危害大,就是因为长期的糖尿病会导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加重,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如此,糖尿病还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等等器官损害。
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
1、急性昏迷:
如果血糖控制极其不好,那么就可能出现急性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这些情况都会会导致患者神志模糊、昏迷、甚至死亡,需要及时抢救。
很多人,血糖也控制了,也没有发生严重的糖尿病昏迷等情况,自以为血糖控制的不错,而从不监测,或很少监测,那也不是 不可取的。
因为我们尽量严格饮食控制+正规的药物治疗,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或接近理想水平。
如果血糖控制的并不理想,长期的高血糖就可能会导致:
2、脏器损伤:
冠心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一个并发症,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随时有生命危险。而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常常发现冠心病比较晚,因为影响了神经系统,感觉迟缓,心绞痛症状不典型,结果导致多个血管都严重狭窄。不能支架治疗,很多都需要去搭桥手术。
导致脑梗死、偏瘫失语半身不遂,甚至致命;糖尿病肾病,肾衰;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视力模糊,失明;糖尿病足、截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四肢麻木、电刺等感觉。
如果已经出现这些并发症,那么肯定是严重的;对于暂时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我们要借助于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如何,也能反应糖尿病是否严重:
最新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常常导致心脏血管三个大血管都有严重狭窄,且容易导致心衰;往往是致命性的。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心功能较差及出现心动过速、多支冠脉病变的风险分别增加12%、40%、4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升高1%,心动过速和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风险均增加11%。即便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6.5%的患者中,出现多支冠脉病变的风险仍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30%。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的患者中,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风险增加49%。
心脏血管多个血管狭窄,那自然更危险,更严重,而糖化血红蛋白从一定程度就能反应狭窄血管病变程度,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从一定程度上,能判断一个糖尿病患者是否严重。所以,对于糖尿病的朋友,除了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还得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但不管如何,对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在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在医生正规药物指导下,建议: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血糖5-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7%;这个水平是比较理想的,当然即使没有达标,也要尽可能接近这个水平。
糖尿病病友“阳”了,血糖居高不下,如何调整用药?饮食和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吴阿姨是我的老患者,最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除了发热、咳嗽、全身疼痛外,最让她头疼的是血糖,空腹血糖在14mmol/L左右,餐前血糖及餐后血糖基本在20-22mmol/L。
吴阿姨平时使用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20单位皮下注射,午餐口服阿卡波糖1颗,晚餐前注射16单位。
吴阿姨担心自己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来内分泌科门诊咨询。
相信很多糖尿病病友也可能会遇到血糖居高不下的情况,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稳定血糖的方法。
1.感染病毒后,为什么血糖会居高不下?
感染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外邪入侵,身体为了自我保护,会调动大量升糖激素来生成葡萄糖,供机体对抗病毒使用。
因此,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
2.饮食和平时差不多,血糖高了,怎么调整?
门冬胰岛素30是一种预混胰岛素,其中30%的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70%的中效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
你的主食量不变的情况下,阿卡波糖不用加量,因为这类药物是减缓主食吸收速度的降糖药,根据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建议每餐增加4单位胰岛素,可根据血糖情况每次再逐渐加2单位,直至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3.每天吃格列齐特缓释片,“阳了”,没食欲,血糖偏低,怎么办?
格列齐特缓释片,这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易引起低血糖,需要根据血糖水平减量甚至减停。
血糖基本不超7-8mmol/L的情况下,没进食的情况下不建议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
4.1型糖尿病患者“阳了”,血糖升高,怎么调整?
1型糖尿病病友基本使用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大多在8-10mmol/L以上,可以每次增加长效胰岛素剂量2U,至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mmol/L以下;
如果餐后血糖常在10-13.9mmol/以上,门冬胰岛素可逐渐每次加量2单位,至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
如果血糖偏低,可适当减少20%-50%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剂量,但不能停用长效胰岛素(如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5.老年人阳了,血糖高到多少,需要就医?
对于糖尿病病程长、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建议空腹血糖最高不能超过1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1.1mmol/L,最高不能超过13.9mmol/L。
如果超过上述数值,建议就医。
6.吃二甲双胍,食欲差,药物怎么调整?
如果“阳了”后,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建议停用二甲双胍;
口服二甲双胍出现低血糖的风险较低,若食欲正常后血糖仍居高不下,肝肾功正常情况下每日最大量可用到2550毫克(一颗0.85克,可每日3次;相当于 0.5克的5颗,分餐口服)。
7.感染病毒后,我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食欲正常,建议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多食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D等;
如果食欲差,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建议输液改善症状,同时维持基本能量摄入和电解质平衡。
8.感染病毒后,我的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感染高热期不建议运动,也不建议做抗阻运动。
如果无发热,自觉身体良好,能耐受一定活动量,建议选择温和的运动,不宜强度过大,如走路、太极拳、八段锦等。
待自身体力恢复稳定3-5天后,再恢复日常活动量。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阳了”之后,血糖波幅较大,建议增加血糖监测的次数。
尽量控制空腹在6.1-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7.8mmol/L以下;对于老年人最高空腹血糖不超10mmol/L,餐后血糖最高不超13.9mmol/L。
如果糖尿病病友自行处理后,血糖仍居高不下,建议及时就医。
关于阳了之后,血糖居高不下的话题,你还有哪些疑问,欢迎留言分享。
作者:沐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