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血原因(糖尿病尿血原因有哪些)
出现血尿的那些原因,你都了解吗?
导读
尿液中有血令人担忧。许多情况下血尿可能无害,但血尿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疾病。肉眼可以看到尿液中有血称为肉眼血尿。医生检查尿液时,显微镜下看到红细胞称为显微镜下血尿。无论哪种血尿,都需要确定出血原因。
症状
由于红细胞的存在,肉眼血尿可能是粉红色、红色或可乐色。产生红色尿液需要很少的血液,而且排尿通常不痛。但是,血凝块通过尿液时可能会很痛苦。
血尿通常没有其他体征或症状。
某些药物(例如泻药番泻苷)和某些食物(包括甜菜、浆果等)会导致尿液变红。由药物、食物或运动引起的尿液颜色变化在几天内会消失。
原因
肾脏或泌尿道的其他部分允许血细胞进入到尿液而导致血尿。原因包括:
尿路感染:当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中繁殖时。症状可能包括持续的小便冲动、疼痛、排尿灼痛以及非常刺鼻的尿液气味。对于某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唯一的迹象可能是显微镜下血尿。
肾脏感染 (肾盂肾炎):当细菌从血液进入肾脏或从输尿管进入到肾脏时,会发生肾脏感染。体征和症状通常与膀胱感染相似,但肾脏感染更可能引起发烧和腰痛。
膀胱结石或肾结石:浓缩尿液中的矿物质有时会在肾脏或膀胱壁上形成晶体。随着时间的延长,晶体会变成小而坚硬的结石。结石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不易发现,除非引起阻塞或被排出时。膀胱或肾结石也可出现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体征和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急、尿频,以及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前列腺炎可出现相同体征和症状。
肾脏疾病:显微镜下血尿是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肾小球肾炎可能是全身性疾病(例如糖尿病)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发生。病毒、链球菌感染、血管疾病(血管炎)和免疫相关疾病(例如IgA 肾病),会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而引发肾小球肾炎。
癌症:肉眼血尿可能是晚期肾癌、膀胱癌或前列腺癌的征兆。而在癌症早期阶段,可能没有任何迹象或症状。
遗传性疾病:镰状细胞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可导致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Alport 综合征亦如是,而且会影响肾脏肾小球的滤膜。
肾损伤:意外或接触类运动对肾脏造成的伤害可能会导致肉眼血尿。
药物:环磷酰胺和青霉素可引起血尿。抗凝剂的使用,例如阿司匹林和血液稀释剂肝素,有时也会引起肉眼血尿。
剧烈运动:很少见,原因不明。
风险因素
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在内的任何人都可能出现血尿。以下因素增加了血尿发生风险:
年龄:由于前列腺肥大,许多50岁以上男性偶尔会出现血尿。
近期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的肾脏炎症是儿童肉眼尿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族史:肾脏疾病或肾结石家族史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血尿。
某些药物: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和青霉素等抗生素会增加血尿发生风险。
剧烈运动:长跑运动员较容易出现运动性血尿。
治疗
需要根据导致血尿出现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可能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清除尿路感染、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药治疗前列腺肥大,使用冲击波疗法分解膀胱结石或肾结石。某些情况下,血尿不需要治疗。
八旬老太突然尿血,竟是糖尿病惹的祸
中原网讯(胡蓓蓓 通讯员 葛龙菲 韩鑫颖)“感谢住院以来你们的治疗和悉心照顾,没有你们,我是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缓解的,我亲手缝制避瘟香囊送你们,也祈愿瘟疫早除,还世界一片安宁祥和!”,日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84岁的王老太太在即将出院时激动地说。
原来,在疫情高发期,王老太太因“血糖高、尿血”入住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王老太太说:自己本身血糖高,控制的不理想,也有慢性膀胱炎的旧疾,平时十分注意,没想到现在又尿血了,小便也解不出来,小肚子也憋的难受,这可吓坏了老太太。因为疫情的原因,老太太自己在家买了左氧氟沙星吃了1周有余,症状持续,久不见好转,无奈赶紧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就诊。
住院期间主任医师王志宏、副主任医师陈海燕及主管医师宋丹对老太太的病情非常重视,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确诊老太太为“慢性膀胱炎急性发作”。病情明确,科室制定科学严谨的治疗方案,以尽快缓解患者的痛苦。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老太太慢性膀胱炎急性发作呢?陈海燕副主任医师说:血糖高是增加感染机会的因素,给了微生物入侵的绝佳途径,但病因还是感染引起的。
陈海燕副主任医师特别强调说:糖尿病和感染是相互影响的两兄弟,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而感染又可能引起或加重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和高尿糖浓度为“居心叵测”的细菌和病毒提供了营养丰富的温床。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免疫防御能力较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变形、趋化、吞噬能力受损;且微循环障碍,组织氧浓度降低,进而影响了依赖氧的白细胞的杀菌能力;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补体生成减少等原因,感染往往就成为糖尿病人的“噩梦”。这就好比领兵打仗,一群老弱病残却要面对一群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那结果就只有败北。因为细胞代谢异常,再加上组织修复能力减退,所以导致感染迟迟不能恢复,危害相继到来,甚至可能还会是汹涌而至。
所以像王老太太这样的病友,我们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尿路中尿糖浓度较高,利于微生物繁殖,所以,糖友并发尿路感染几率很高,其中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最常见,约10-20%为无症状性菌尿,部分甚至可以发展为败血症,所以非常值得警惕!
住院期间,王老太太在科室的精心治疗和呵护下,择日即可出院,老太太还特意送上一封感谢信,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链接小科普:学会预防,是应对感染的最好手段!
§ 防治糖尿病感染的主要手段就是控制血糖,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血糖控制好了,并发症发病几率大大降低。控制血糖,饮食、运动、药物控制缺一不可
1. 要做好自我放松和情绪调节,学会调节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消除不良心态等均有助于血糖控制
§ 2.积极预防感冒、拉肚子等情况,在食欲不好或消化不良时,及时根据饮食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用量
§ 3.平时注意多饮用清水,脱水会引起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时,喝水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还可以冲刷尿道,但是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要注意合理控制饮水量
§ 4.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到人多拥挤密闭的环境,减少机会性感染
§ 5.注意足部卫生,保持清洁,预防擦伤,做好滋润不干裂,及时处理鸡眼、足癣、胼胝、老茧等。足部避免烫伤、抓伤,无论出现多小的伤口,或者出现颜色、温度觉、触觉异常时都绝不能轻视
§ 6.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后避免长期卧床,要勤翻身拍背,预防吸入性肺炎
§ 7.监测血糖,无论空腹或者餐后血糖,根据饮食以及运动的量及时总结经验,做好记录,预防低血糖发生
糖尿病人排尿,若出现5个异常,需重视,或是尿毒症来临的信号
对于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种疾病非常顽固,凭借如今的医疗手段还无法被根治,只能够,通过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用药,按时监测血糖来稳定,而对于糖友来说,长期高血糖影响最大的便是容易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而在这些并发症当中也包括糖尿病肾病,病情严重,极大可能也容易引发尿毒症。
因此对于糖友来说,日常生活中需要积极的预防糖尿病肾病,多多注意身体的异常变化。
如果肾脏失去功能,我们只有通过肾透析或肾移植两种方式。
在医疗保健系统中,肾脏疾病是花费最昂贵的疾病,许多肾衰竭病人不得不依靠透析治疗维持生命,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失控的高血压。
在美国,每年的新增肾衰竭病例中 ,糖尿病患者占43%,失控高血压占34%。
糖尿病为何会发展成为“尿毒症”?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容易发生糖尿病肾病,是因为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极高,被肾小球过滤时容易附着在肾小球上,不仅影响被肾小球过滤的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久而久之还会使其变硬、变窄。
好在从糖尿病到尿毒症的过程不算太短,一般需要3-5年才能显现一期,五期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此时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的损害会进一步加快,大概3到4年就会发展成尿毒症,最后只能靠透析维持。
糖尿病尿毒症的原因很多,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所以对于糖友来说,预防尿毒症,一定要控制好这三个指标,尤其是血糖,只有稳定血糖,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人"排尿"若出现5个异常,需重视,或是尿毒症来临的信号!
异常1:排尿减少
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的尿量与饮水有关,如果我们正常喝水,发现上厕所的频率逐渐减少,或者小便时,尿量减少。
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就要考虑自己的肾脏是不是出了问题,最好尽早就医。
异常2:尿液很臭
肾脏是我们人体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如果我们的肾脏有病,尿液的气味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比如,人患化脓性肾盂肾炎时,小便时容易有难闻的鱼腥味。
如果人体的血糖过高,那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容易使尿液散发出水果的甜味,这个时候患者嘴里会有烂苹果的味道,所以如果人体的尿味长期变化,尽量不要大意。可能是出现了一些肾衰竭的信号。
异常3:尿液中有气泡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那么排尿时尿液是正常的,但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控制血糖,糖尿病的并发症就会影响人的肾脏健康。
这时,在排尿时,人会发现尿液中有一层很小的泡沫,久久不能散去,其实这是生病的征兆。
尿液中有蛋白质,也叫蛋白尿。这是因为肾功能异常后,蛋白质无法排出,所以会随尿液排出,这样人就容易有蛋白质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大意,说不定尿毒症就要来了。
异常4:排尿颜色变红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是淡黄色的,偶尔会变深一些,主要和我们喝水的量有关,如果我们多喝水,小便的颜色会变浅,但很少尿液会变红。
所以,如果你在排尿时发现自己的尿液变红,也就是身体排出了血尿,这是肾病的征兆,你应该考虑感染、结石、肿瘤等,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尿液变红,应立即就医。
异常5:夜尿频繁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白天会排尿,晚上休息时也会排尿,在健康的情况下,一般人在晚上排尿的频次不会超过两次。
若是他又发现自己白天排尿并不多,而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晚上排尿,并且出现频繁起夜的现象,就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肾脏健康情况了,不要大意,及早的重视,更能够预防尿毒症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