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产后(孕期糖尿病产后可以喝红糖水吗)
妊娠期糖尿病 生完就没事?
解惑专家:曾慧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
在各类糖尿病患者中,妊娠期糖尿病由于病程较短而常常为患者所忽略,觉得“生完孩子没事就行了”。实际上,妊娠期糖尿病除了可能会在围产期危害母婴健康和安全,对日后妈妈和孩子的健康会有远期影响。专家建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咨询产科医生后制定孕期管理计划,寻找专业营养师的帮助、调整饮食,加上在医生指导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要害怕药物治疗,该用胰岛素时就用胰岛素。同时要自我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规律生活、愉快心情和充足睡眠。
妊娠糖尿病不可忽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曾慧倩介绍,亚洲人群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发病率达到16%~17%。我国近年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孕产妇增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有糖尿病家族史、怀孕前就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孕妇,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据悉,大部分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称为“妊娠期糖尿病”,这是由于孕期分泌的激素会导致生理性的胰岛素抵抗,从而使人血糖更高。而在分娩后6周~12周血糖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很多女性都会认为只是小问题。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程不长,但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影响。对宝宝来说,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以及胎盘功能不好,或造成巨大胎儿或者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黄疸机会也会增加。妈妈容易发生高血压、感染等妊娠并发症,到了孕期后期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宝宝会缺氧,需要手术助产、剖宫产、产伤的几率增加。”曾慧倩说。
曾慧倩提醒,更重要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是生完好了就“万事大吉”。“大约50%~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她们的小朋友患肥胖和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普通小朋友的2~4倍。尽管妊娠期糖尿病现在没什么给你造成不舒服,可能10年、20年后,影响就出来了。”
控制不好血糖需要用药
曾慧倩指出,其实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没有症状,主要依靠产检时的筛查发现病情,但影响是很大的。
至于怎么干预也有讲究。有的孕妇会觉得,患上糖尿病可能是因为自己吃太多糖类了,之后少吃点甜食、主食就可以。“其实主要原因不是吃甜食,而是胰岛功能不是很好,吃了甜食进去没有办法触发身体反馈性分泌胰岛素的机制。”曾慧倩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专业的营养指导,达到既能控制血糖也能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的平衡,营养科医生会根据能量换算、食物配比,给出细致到分几餐吃、东西怎么煮的指导,单纯靠自己减某一类食物很难达到这一平衡。
由于孕期需要保证一定的能量供给,因此当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不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时,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很多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宁愿吃少一点都不愿意用药,但这样有可能会使宝宝得不到足够营养,导致生长受限。实际上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在孕期使用是安全的。”曾慧倩说。
她提醒,一旦妊娠期糖尿病这个诊断成立了,就会伴随整个孕期,“并不是血糖正常,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好了,只是说控制得比较好,仍然需要持续地监测、随访。随着孕周增大,胰岛素生理抵抗在怀孕八九个月时达到高峰,那个时候的血糖是最难控制的。”(全媒体记者伍仞通讯员李雯)
10个妊娠糖尿病妈妈,产后这样护理,9个都好了!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如同2型糖尿病一样,患病率逐年上升。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6.2%。目前我国放开了二胎生育,大部分二胎孕妇处于高龄妊娠,而这部分人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更高。
很多准妈妈对妊娠期糖尿病有这样的错觉,认为这是怀孕期间的病,等孩子生下来病自然就好了,而很多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生产之后,会因为忙于照顾宝宝,也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回来复查。其实女性的很大一部分的糖尿病祸根竟然是妊娠期糖尿病诱发的。
许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个误解,认为产后血糖就会恢复正常。但通过对300余例孕期血糖异常患者产后6~12周随访发现,仅50%患者产后血糖恢复正常。换言之,50%的患者在产后需要接受随访并采取干预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高危人群不发生或晚发生糖尿病。
另有数据显示,在妊娠期血糖偏高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当中,产后会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的比例是33%。尽管这个比例比50%要低,但它仍然说明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恢复不容乐观。
所以糖尿病的产妇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锻炼,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回去医院定时检测血糖,看看是否在理想的范围内,饮食尽量少吃点糖。产后高血糖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节、适当锻炼而恢复正常。宝妈们可注意以下几点哦~
1.平时饮食要忌糖,尽量避免吃含淀粉高的食物等,如面食,马铃薯等,要少吃米饭等,多吃青菜。
2.不可以吃过饱,或者暴饮等,坚持一定时间有能会恢复,要7分饱,睡前适量水果。
3.平时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4.每隔一段时间复诊,平时家里也备个血糖仪测测,调整饮食,适当运动。
一次的空腹血糖过高不能证明什么。血糖高的话要注意饮食,不可以吃过于油腻的食物,饮食上务必清淡,然后不可以吃含糖分高的水果,以及含淀粉高的蔬菜,比如土豆等等。少吃,不可以吃太饱。如果血糖一直过高,要配合医生的治疗。
关于产后高血糖的恢复时间,是需要根据每一个女性的身体状况去判断的。分娩是非常消耗女性身体的一个过程,在产后各位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并且进行适当的进补。尽可能的避免一些重力活动。在此祝愿各位宝妈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孕妈妈如果想了解更多妊娠期糖尿病的专业小知识,生出个健康宝宝。一定要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朝阳区妇儿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乔晓林专业视频解答—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后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现葡萄糖耐量异常的疾病,此时胰腺β细胞无法代偿逐步增加的胰岛素抵抗,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孕期高血糖会导致母儿近期和远期不良结局。在妊娠早期可能引起畸形、死胎、流产。妊娠晚期可发生巨大儿、剖宫产、肩部难产、新生儿转儿科和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结果。
其诊断标准为:孕期任何时间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5.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OGTT1h血糖≥10.0mmol/L,8.5mmol/L≤OGTT2h血糖<11.1mmol/L,任1个点血糖达到上述标准即诊断GDM。
GDM妇女分娩后血糖一般可恢复正常,但未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产后管理对GDM孕妇至关重要。目前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随访率低导致难以及时管理,产后血糖恢复不理想,若医护人员与GDM患者能重视产后管理与随访,并获得相应的干预,患者的预后会有明显改善。
1.母乳喂养
研究表明,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以及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均有助于预防GDM产妇未来T2DM的发生,母乳喂养对于母亲和新生儿均有明显的益处,因此,推荐GDM孕妇在产后进行母乳喂养。
2.血糖管理
GDM产妇未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健康妇女的7~10倍。有GDM史的妇女应在产后4~12周进行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筛查,以鉴定是否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受损或葡萄糖耐量受损。如果血糖正常,应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如果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筛查发现患有前驱糖尿病,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和(或)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3.体重管理
研究表明,产后体重增加与随后妊娠中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相关,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体重管理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可以降低GDM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产后体重管理,特别是在妊娠后的第一年,可能会影响妇女的长期体重状况,应注重产后体重管理。
4.妊娠管理
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应在下次妊娠前筛查糖尿病并重视孕前护理,以识别和治疗高血糖症并预防先天性畸形。
GDM患者有较高的风险发生糖尿病。若在产后进行合理的产后管理与随访,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GDM患者应重视产后管理。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