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特效药(糖尿病的特效药多少钱一盒啊)

康复Therapy 0
文章目录:

价格低廉、效果明显,糖尿病治疗的“主力军”,却用的越来越少?

二甲双胍(Metformin)曾经是糖尿病治疗的“明星药物”,它因价格低廉、效果明显、使用安全而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出现,二甲双胍的使用逐渐减少,甚至有专家提出,二甲双胍的“黄金时代”是否已经过去。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二甲双胍的使用逐渐减少,以及这种趋势对糖尿病患者和医生的影响。

@康复Therapy

二甲双胍的作用:糖尿病治疗的“主力军”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二甲双胍为什么曾经能够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主力军。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

  1. 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中的葡萄糖产生,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2.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它能够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体内的葡萄糖更有效地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
  3. 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二甲双胍还能减少肠道对糖分的吸收,进一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因此,二甲双胍一直以来都被视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其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具有改善脂代谢、降低心血管风险等多重益处。

为什么二甲双胍的使用逐渐减少?

尽管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的使用正在逐步减少,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新型糖尿病药物的崛起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研究的不断进展,新型降糖药物的问世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这些新药通常比二甲双胍在降糖效果、耐受性以及副作用方面更具优势,主要包括:

  • 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还能促进体重减轻,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
  • SGLT-2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帮助降低血糖,同时还能减轻体重并对心脏和肾脏有保护作用。
  • 胰岛素:尽管胰岛素不属于口服药物,但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进化,现代胰岛素的剂型和使用方式(如长效、超长效胰岛素等)使得其在治疗中逐渐取代了二甲双胍。

这些新型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优越的效果和更好的患者耐受性,因此在治疗方案中逐渐替代了二甲双胍。

2.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问题

尽管二甲双胍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它仍然可能引发一些不适。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 胃肠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特别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 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二甲双胍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尤其是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因此,医生在给患者开具二甲双胍时,往往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肾功能。

虽然这种副作用并不常见,但仍然让部分患者对二甲双胍心存顾虑,从而寻求其他药物替代。

3. 个体化治疗的兴起

随着医学的进步,糖尿病的治疗不再是“一刀切”的方案。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例如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病的患者,新型药物可能更为适合。这种个体化治疗的趋势也使得二甲双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4. 疗效限制

虽然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但对于一些患者,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发展到糖尿病较为严重阶段的患者,二甲双胍往往无法满足血糖控制的需求,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这种疗效的限制,也导致了二甲双胍在一些治疗方案中的逐渐减少。

二甲双胍会完全被替代吗?

虽然二甲双胍的使用有所减少,但它仍然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之一。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二甲双胍仍然是首选药物,尤其是在以下情况下:

  • 轻度或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大多数初诊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仍然是控制血糖的首选药物,尤其是在肥胖患者中,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较好,且具有较低的风险。
  • 联合治疗:即使在需要联合治疗的患者中,二甲双胍仍然常常是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它通常与其他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联合使用,发挥协同效应。

因此,尽管新型药物不断涌现,二甲双胍不会完全被淘汰,它仍将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据一席之地。

结语:糖尿病治疗的未来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虽然二甲双胍的使用量逐渐减少,但它仍然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新型药物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依然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药物的选择,更是患者日常管理的综合体现。保持健康体重、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才是抵抗糖尿病的最有效武器。

@头条健康#糖尿病##二甲双胍#

被纳入医保的降糖新药,有哪些药用亮点?3个常识,“糖友”必知

说起糖尿病,现代人对其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患糖尿病,主要还是与生活方式存在密切关系,不健康的饮食、作息,都可以成为糖尿病的诱因。然而,一旦与糖尿病“结缘”,接下来就需要进行降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服用降糖药物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被确诊时,是属于2型糖尿病。对于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从发病机制上讲,属于胰岛素抵抗型,所以必须依赖药物去降糖。可能短时间用药支出还可以承受,但是时间久了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那么,有没有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减压的药物呢?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药物逐渐被纳入医保,这对于患者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其中,一些新型降糖药物也逐渐被医保纳入,这些药物不仅药效值得肯定,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省下一笔钱。究竟哪些降糖药物被纳入医保了呢?这些药物又存在怎样的药效?患者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糖友”们需要对这些常识有更清晰的认知。

1.被纳入医保的2类新型降糖药

截至目前,有两种降糖药物已经被列入了医保名单,它们分别是二甲双胍恩格列净、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这两种药物均能够发挥理想的降糖效果,而且通过纳入医保后,患者所需支付的药费也大大缩减。所以如果血糖一直需要依靠药物维持的患者,则可以考虑这两类降糖药物。

2.被纳入医保的新型降糖药如何降糖?

既然这些新型降糖药物有理想的降糖效果,大家也必须弄清楚它们的药理机制。一般来讲,降糖药物主要是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改善,从而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二甲双胍是比较经典的降糖药物,而新药沿用了其药理机制,当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恩格列净药物之后,由于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并且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增加。

司美格鲁肽是一款新型的长效胰岛素样肽-1类似物,这种药物主要用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等机制控制血糖,同时该药物还有减慢胃排空、抑制食欲等作用,所以对于减轻体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新型降糖药物的适应症有哪些?

即使是新型降糖药物,其药效也并不是能够做到每个糖尿病患者均可以适用。比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就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对于接受了饮食控制和运动调理,以及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治疗仍不能够对血糖进行理想控制的人群,可以考虑此药物;此外,该药物还适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总得来说,新型降糖药物被纳入医保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在用药方面对血糖进行控制之外,药物之外不能发挥作用的行为,希望大家也能够及时纠正,做好自身饮食、运动管理,综合这些策略才能够真正将自己的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素依,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二甲双胍为何是降血糖首选药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肾病、眼病、神经病等。目前,糖尿病还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在众多的降血糖药物中,二甲双胍是最古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它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也就是成人糖尿病。

二甲双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法国人用一种植物——法国紫丁香(又叫山羊豆)来治疗多尿症。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植物中含有一种可以降低血糖的化合物,就是二甲双胍的前身。

二甲双胍在1918年被合成出来,但是由于胰岛素的发现,它的应用被忽视了很长时间。直到1957年,法国教授才首次将二甲双胍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从那以后,二甲双胍逐渐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降血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目前,二甲双胍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也是唯一一种可以与其他各类口服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全程的药物。

那么,二甲双胍为什么能够降低血糖呢?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

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让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更敏感,从而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的作用部位主要有两个:肝脏和外周组织(肌肉、脂肪等)。在肝脏方面,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肝糖异生,也就是减少肝脏将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从而减少肝脏向血液中释放的葡萄糖量,降低空腹血糖。

在外周组织方面,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餐后血糖。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从而减轻体重和脂肪,进一步改善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的降血糖效果是有限的,它不能完全代替胰岛素的作用,也不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二甲双胍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这是它的一个优点。

但是,二甲双胍也有一些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这是因为二甲双胍是一种碱性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反应,建议在开始服用时,从小剂量、单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随餐或餐后服用,或者选择缓释或肠溶的剂型。

另外,二甲双胍还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不良,造成贫血,因此,建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友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二甲双胍是禁用或慎用的,如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酸中毒等,这些情况下,二甲双胍可能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二甲双胍是一种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的降血糖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糖输出和增加外周组织的葡萄糖利用,从而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二甲双胍的优点是不会引起低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和脂肪,降低心血管风险,甚至有一些抗衰老、抗癌的潜在作用。二甲双胍的缺点是容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还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造成贫血,以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因此,服用二甲双胍时,应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定期检查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降血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