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几种(糖尿病分几种类型血糖多少)
糖尿病到底分几种?一型二型还有14种mody?
一般认为的糖尿病主要分两种,一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二型糖尿病,一般3-40岁起病,且往往伴有肥胖。高脂血症, 脂肪肝等代谢问题。
但是其实还有相对多见的一种情况,叫mody!
啥是mody呢?中文名叫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其实是一种基因缺陷。然后分型比较细,总共有14种。先上图。
这张图已经足够解答大部分问题。相关细节和重点,我用大白话给大家翻译几种典型情况。
一、HNF4A‐MODY(MODY1)是由于编码肝细胞核因子 4α 蛋白的 HNF4A基因突变所致[8]。HNF4A 基因突变导致胰岛 β 细胞受葡萄糖刺激后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且这种分泌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性加重。患者常常在青春期或儿童期已出现高血糖,虽然磺脲类药物治疗的初始效果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胰岛素分泌缺陷的进展,患者最终往往需要胰岛素治疗。HNF4A‐MODY 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发生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与普通T2DM类似。HNF4A‐MODY的临床特点如下:1.胎儿或新生儿存在过度胰岛素分泌,新生儿可出现一过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至少50%以上的患者出生时为巨大儿。2.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一般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3.患者在起病早期对磺脲类药物较敏感,小剂量的磺脲类药物可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翻译一下。就是说,mody1型,是因为基因缺陷导致胰岛素β细胞分泌相对减少。重点来了,这就是,单纯因为基因缺陷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分泌量不足以满足身体需求),而大大不同于,常见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因为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持续性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成为糖尿病。所以mody1型,并没有代谢病和胰岛素抵抗现象。
这里可以介绍一种降糖药物了磺脲类。机制也很简单,磺脲类药物改善高血糖的机制包括:①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包括依赖KATP通道和不依赖KATP通道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②部分胰岛素增敏作用。人体葡萄糖钳夹试验表明,磺脲类药物可使外周葡萄糖利用率增加10%~52%(平均29%)。
这真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mody1型,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限。磺脲类,专门刺激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这件事自然也就解决了。
GCK‐MODY(MODY2)由于编码葡萄糖激酶的 GCK 基因突变所致。葡萄糖激酶主要功能是将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并充当胰岛 β 细胞的葡萄糖感受器,该酶的缺陷会导致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阈值升高。GCK‐MODY的临床特点如下:1.患者的高血糖通常稳定且轻微,主要表现为轻度空腹高血糖(5.7~8.3 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轻度升高(5.7%~7.6%)。2.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差。3. 患者患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非常低。
这个也非常有意思。基因缺陷缺陷会导致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阈值升高。也就是说,天生的胰岛素抵抗啊!阈值升高了,但是这个所谓的胰岛素抵抗又不同于常规的胰岛素抵抗,常规胰岛素抵抗其实就是身体对胰岛素需求过大。mody2呢?没有肥胖,没有高脂血症,没有脂肪肝,没有任何代谢问题,身体消瘦,仅仅只是胰岛素对血糖没有这么敏感了而已。治疗方式那就更简单了,因为不是mody1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所以只需要低碳饮食就足够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换个思路想一想,这种情况,不就是完美符合低碳饮食下的生理性胰岛素抵抗的表现嘛?!这也就是说,在原始时代低碳饮食情况下,所谓的mody2型糖尿病根本就不表征了。
HNF1A‐MODY(MODY3)由于编码肝细胞核因子 1α 蛋白的 HNF1A 基因突变所致,是白种人中最常见的 MODY 亚型。HNF1A 蛋白是 β 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弱反式激活因子,HNF1A 基因突变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和 HNF4A‐MODY 类似,HNF1A‐MODY 患者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部分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明确 HNF1A基因存在突变后成功转换为磺脲类药物单药治疗。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会随着病程逐 渐 加 重 ,因 此 最 终 往 往 需 要 胰 岛 素 治 疗。HNF1A‐MODY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比例较高。
HNF1A‐MODY的临床特点如下:1. 由于 HNF1A蛋白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钠‐葡 萄 糖 协 同 转 运 蛋 白 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基因的表达,HNF1A 基因突变可导致肾糖阈降低,出现尿糖阳性,类似于临床上使用SGLT2抑制剂,在未发病的基因突变携带者中也可检测到葡萄糖负荷引起的糖尿。2.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一般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常被误诊为T1DM。3.对磺脲类药物比较敏感,降糖效果优于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标准剂量磺脲类药物偶可诱发低血糖。
mody3。跟mody1其实蛮像的,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一般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还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问题,而且治疗也可以直接参考mody1。磺脲类就直接解决问题了。
MODY的定义,临床筛查应重点关注发病年龄<25岁、自身抗体阴性、胰岛功能尚存、不伴有代谢紊乱、同时父母中有一方受累的患者。随着对MODY各个亚型的深入研究,发现某些类型还具有一些额外的特征(表 1)。因此,当临床上遇到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以下特征时,需考虑到 MODY 的可能性。1.家族成员中有多人确诊糖尿病,并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学特征。2. 新生儿糖尿病或新生儿低血糖的个人史或家族史。3.早发糖尿病(起病年龄<35岁,<25岁时可能性更大)。4. 具有不同于 T1DM 的临床特点,即确诊时T1DM 相关自身抗体均阴性;治疗所需要的胰岛素剂量较小;诊断为“T1DM”3~5 年后仍能够产生胰岛 素( 血 糖 >4 mmol/L 时 ,C 肽 >0.6 ng/ml 或200 pmol/L);停用胰岛素不会发生酮症。5.具有不同于T2DM的临床特征,即45岁之前起病且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围正常或偏低;甘油三酯正常或偏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或升高。6.轻度、持续的、无进展的空腹高血糖,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7.对磺脲类药物过于敏感。8.影像学提示胰腺发育或形态学异常。9.具有胰腺以外的综合征样临床表现(如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合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等)。
以上是mody筛查的专业定义,阅读起来并不够友好,咱继续,结合1.2型糖尿病,来翻译一下。
如果是一型糖尿病。是因为自身免疫性因素起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标志性的一点就是胰岛素自身抗体是阳性的。真是这种情况,前期该上胰岛素还是上吧。
如果是二型糖尿病呢?那就更多是因为长期胰岛素抵抗(自身对胰岛素需求量过大)导致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其实这个时候胰岛素功能依旧很好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必然都伴随有高脂血症(所有代谢病的基础),脂肪肝(高脂血症的结果),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的结果),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所以这种情况下。积极生活方式干预,低碳 轻断食其实是最有效的也是预后最好的。
那么mody呢?跟一型糖尿病类似的是也是起病年龄早,而且一般体质消瘦,甚至也存在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但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胰岛素自身抗体是否是阳性的,因为一型糖尿病就是自身免疫性问题导致的。那区别于二型糖尿病呢?刚刚也说的很清楚了,mody和二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完全不同。二型糖尿病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表征而已,而不是真的胰岛素本身有问题。mody,确切就是因为基因问题(有明确家族史)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以对症下药,直接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自然就搞定了。
所以,如果年轻发病,发现空腹血糖偏高。并不一定就是二型糖尿病了。首先要看自己有没有代谢问题。主要是体脂率(肥胖),甘油三酯,脂肪肝水平。如果这三点都是正常的,那往往不是二型糖尿病。这个时候就需要查一下胰岛素自身抗体。也是阴性的话,那就可以排除一型糖尿病。那么,mody对于低碳饮食也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在原始社会mody2型完全不表征,也就是说,这就是个正常人。必要情况下,选择基础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量,也就基本解决这个问题了。
糖尿病到底有几种?特殊类型有何特点,如何应对?
糖尿病很常见,但是,许多糖友,甚至缺乏最新信息的基层大夫,都搞不清楚糖尿病的分型问题。普通群众接触最多的是2型糖尿病,由此简单地认为,糖尿病共有2种;从小就得的是1型糖尿病;成年后得的是2型糖尿病。或者会想,只管吃药,分型之类就留给专家们去写论文吧。那么,糖尿病到底有几种?区分类型有什么意义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糖尿病的经典分型,按照病因划分为4个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要终身补充胰岛素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形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疾病早期不需要依赖胰岛素。对于经典的2型糖尿病,目前有多种药物和手段,而且通常推荐在糖尿病前期就进行干预,达到控制胰岛素抵抗的目标,就不用服药。
妊娠糖尿病,是由于妊娠期间的雌激素、孕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形成胰岛素相对缺乏。妊娠结束后,拮抗激素水平降低,胰岛素够用,血糖就可能恢复正常。但是,妊娠糖尿病会增加产妇未来的糖尿病风险,也会对后代造成影响。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病因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胰岛素作用先天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品影响、感染、免疫介导等因素。
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增加,新的分类方法不断提出。比如,2018年《柳叶刀》的《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介绍的方法,以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相关抗体为依据,将糖尿病分为5类。第1类是严重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传统1型相似,特点是发病年龄较小,需要外源补充胰岛素;第2类是严重胰岛素不足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产生不足,但不是源于自身免疫问题;第3类是严重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通常身体肥胖,能够产生胰岛素,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第4类是轻度肥胖相关型糖尿病,与体重有较大关系;第5类是轻度年龄相关型糖尿病,患者较年轻,而且病情也不严重。
大家可以看出,5类分型法,可以指导治疗和用药。而且,研究还发现,这样的分型方法,还可以预测相关风险。比如,严重胰岛素不足型,主要病因是β细胞不足,对策接近于传统的1型糖尿病,需要补充胰岛素;研究还发现,这类患者的失明风险较高,需要定期做视网膜检查;第3类,严重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肾衰竭的风险最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肾功能维护;第4类和第5类,通常属于轻度糖尿病,预后较好,可以重点关注体重控制,以及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变。
时隔20年后,世界卫生组织于2019年更新了糖尿病分型,将糖尿病划分为4大类,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混合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相比之前的分类,有较大变化。1型糖尿病,主要是免疫介导的β细胞破坏和绝对胰岛素缺乏,常见于儿童和成年早期;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类型,特点是不同程度的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通常与超重和肥胖有关。
混合型糖尿病,其中1种又称为缓慢进展的免疫介导成人糖尿病,这种类型与成人中的缓慢进展的1型糖尿病相似,但是,具有更多代谢综合征的特点,有单一的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并且保留较多的β细胞功能;另外1种是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表现为酮症和胰岛素缺乏,但是,胰岛素使用并非必须。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病因复杂,包括单基因糖尿病、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诱导、感染相关糖尿病、免疫介导糖尿病的不常见特殊形式、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由此可见,糖尿病的病因是复杂的,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健康排位##健康乐享官#
到底有几种糖尿病?《柳叶刀》最新研究为五种,看看你属那一类
只做健康知道分子是浪费生命,我们的努力是让你的糖尿病逆转!
“五驾马车”血糖管理的第一驾马车就是健康教育,糖友都是老专家。纷繁率性的自媒体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众多糖友的需求,因此,我们推出了“用博士的水准服务大众,用科研的严谨进行科普,”在资讯泛滥,迷失黑暗大海之际,我们用详尽的权威文献支持,为健康指明方向。
后续,我们会陆续推出功能医学视野下有关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痛风、冠心病等系列停药逆转专题,希望带给您及您家人真正的健康。
个人请随意发到朋友圈,转载请取得授权许可!
糖尿病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LADA型糖尿病(1.5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3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其中主要分型为1型及2型糖尿病,这是传统的糖尿病分型。如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五种类型,而不仅仅是两种类型,则可以从更好的治疗中受益。这是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一项新研究的结论。
这项研究由瑞典隆德大学糖尿病中心的Leif Groop教授和赫尔辛基的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领导。
除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发展成糖尿病)外,主要有两种类型:1型和2型。
在1型糖尿病中,产生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的胰腺β细胞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形式,约占所有病例的90–95%。当人体的细胞停止对胰岛素作出反应,或β细胞无法产生足够量的激素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这两种形式的疾病中,血糖水平都可能过高——一种称为高血糖症的疾病。除非加以控制,否则可能导致许多并发症,包括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损伤。
糖尿病的异质性
糖尿病的诊断通常由使用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测试或A1C测试。FPG测试在一个时间点评估一个人的血糖水平,而A1C测试则测量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当要确定一个人患有哪种糖尿病时,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可能会在血液中寻找与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这些是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可以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
此类自身抗体的存在是1型糖尿病的指标。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些自身抗体,则认为他们患有2型糖尿病。
但是,正如Groop教授及其同事所指出的那样,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但糖尿病的分类指南已经有20年没有更新。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魁北克创新中心的Rob Sladek博士在与该研究相关的评论中说:“糖尿病是一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们具有高血糖的共同特征,这意味着,原则上,可以通过测量单个血液成分来诊断出糖尿病。”
“但是,血糖升高可能是由许多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降低了胰岛素的循环浓度或降低了其有效性,导致了临床表现和疾病进展的异质性。”
Groop教授和他的团队说,基于糖尿病的异质性对糖尿病进行“精细分类”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更好地预测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并允许采用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不应再将糖尿病归为两种类型。相反,他们说应该将疾病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糖尿病的五个“类别”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四个研究组的数据得出了他们的建议。其中包括来自瑞典和芬兰的14775名成年人,他们都是新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
作为分析的一部分,科学家们观察了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六项指标,每项指标代表了糖尿病的不同特征。
这些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糖尿病诊断年龄;血红蛋白A1C(HbA1C),长期血糖控制指标;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的存在。
除了对参与者进行基因分析,研究人员还比较了他们的疾病进展、并发症和治疗。
这项研究揭示了五种不同形式的糖尿病,其中三种是严重的,两种是轻微的。小组将这些分类如下:
第一类: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目前称为1型糖尿病),以胰岛素缺乏和自身抗体的存在为特征。这在6-15%的受试者中被证实。
第二类:严重的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特点是年龄小,胰岛素缺乏,代谢控制差,但没有自身抗体。这在9-20%的受试者中被证实。
第三类:严重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其特征是严重胰岛素抵抗和明显较高的肾病风险。这在11-17%的受试者中被证实。
第四类:轻度肥胖相关糖尿病,最常见于肥胖个体。这影响了18-23%的受试者。
第五类:轻度与年龄相关的糖尿病,最常见于老年人。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影响39-47%的受试者。
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五种类型中的每一种都“在基因上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没有在所有五个基因簇中共享的基因突变。
迈向精准医学的一步
当研究人员评估了五个组中每个组成年人接受的治疗时,他们注意到其中一些治疗不当。
例如,研究小组指出,从疾病发作的角度来看,第1组中只有42%的患者和第2组中只有29%的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治疗。
他们说,这表明当前的糖尿病分类未能针对该疾病的潜在特征。
因此,Groop教授及其同事建议将糖尿病分为五类。
尽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这五个类别,例如通过使用生物标志物和遗传风险评分,但研究小组认为,这项研究朝着针对糖尿病的定制治疗迈出了一大步。
Groop教授总结说:“现有的治疗指南受到以下事实的限制:它们对不良的代谢控制反应已发展,但没有办法预测哪些患者将需要加强治疗。
莱夫·格鲁普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使我们朝着更加临床有用的诊断方向迈进,并代表了朝着精准医学治疗糖尿病迈出的重要一步。”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通知秒删。上述内容不构成诊断及治疗建议,药物、生活方式改变需要寻求医生、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专业人士意见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