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桑葚糖尿病能吃吗(桑葚糖尿病人可不可以吃)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春季这5种水果更常见,糖尿病人要慎食!

一、草莓

草莓在春季是比较应季的水果,而糖尿病人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草莓,由于草莓中所含的热量和糖分是比较低的,虽然它吃起来比较酸甜,但是它所含的糖分是不会影响到血糖,因此糖尿病人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草莓,草莓中含有蛋白质以及柠檬酸等物质,血糖稳定的糖尿病人是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草莓

二、芒果

芒果在春季也是比较常见的,而糖尿病人对于芒果要尽量慎用,因为芒果是一种比较容易过敏的水果,糖尿病人本身自身的免疫力比较弱,如果食用这种容易过敏的水果就容易让自己的皮肤出现过敏,而芒果中所含的糖分也是比较高,糖尿病人如果过多的食用芒果也是会导致血糖受到影响,所以对于芒果糖尿病人要慎重食用。

三、山竹

山竹所含的热量是比较高的,而且它也是一种糖分比较高的水果,所以糖尿病人要尽量避免食用山竹,虽然山竹中有大量的维生素,但是糖尿病人如果食用山竹很容易让血糖出现上升不稳定的现象,所以对于山竹糖尿病人要尽量避免。

四、菠萝

菠萝酸酸甜甜,相信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吃,而且菠萝中的热量属于中等,所以糖尿病人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菠萝,菠萝中所含的膳食纤维比较高,可以帮助糖尿病人促进排便,另外菠萝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能够帮助糖尿病人预防神经病变的发生。

五、桑葚

春季也是桑葚大量上市的一个季节,而糖尿病人对于桑葚也是要控制的食用,因为桑葚中的热量比较高,但是由于它里面有可以降血糖的物质,所以糖尿病人可以少量的食用一些桑葚,但是也要注意由于桑葚中含有一种溶血性过敏物质,这种物质容易导致糖尿病人出现溶血性肠炎,所以在食用桑葚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

温馨提示,以上这几种水果在春季是比较当季的,也是比较常见的水果,但是糖尿病人不要以为自己的血糖稳定就能够吃这些水果,在吃这些水果前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确认这些水果是否对自己的血糖以及身体有影响,才能够决定自己是否要食用这些水果。

桑葚虽功效多但4类人群不宜吃

桑葚是属于季节性的水果,有不少的女性朋友都喜欢吃。常吃可以帮助补血养颜还能健脾助消化等等。不过小编提醒,桑葚虽然美味又有功效,但4类人不宜吃桑葚哦。那下面就简单去看看,看看你是否属于这4类人群呢。

哪些人不宜吃桑葚

第一:脾胃虚寒

虽然说桑葚可以帮助健脾养胃,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则不是哦。因为桑葚时属于凉性的食物,这类人群食用就会导致寒上加寒哦,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是导致休克哦,因此建议不要吃哦。

第二:孕妇

孕妇能吃桑葚吗?这是不少准妈妈心中的问题。有保健养生的人绝对会摇头哦,因此桑葚明显就是属于寒凉类的食物,这类食物对于孕妇来说就是禁忌。可能你刚吃那么胎儿就会出现不稳定,甚至是流产哦。

第三:糖尿病

糖尿病人能吃桑葚吗?建议最好是不要吃哦。要知道桑葚虽然营养素多,但含有不少的果糖和葡萄糖,同时还有不少的淀粉。那说明桑葚是属于高糖的食物,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高糖食物是不适合食用的,因此糖友也不适合吃哦。

第四:儿童

其实儿童也不适合吃桑葚哦,因为桑葚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这种物质是会影响到孩子对于钙质和锌元素的吸收哦,而且还容易上火哦。因此儿童是不宜吃桑葚的哦,宝妈们最好不要给孩子吃。

桑葚是夏季的应季水果, 它有不少的花青素、胡萝卜还有维生素以及苹果酸等等营养,因此功效还是不少的,但也要注意以上4类人不宜吃桑葚哦,那你是否在其中呢?总之吃桑葚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吃哦。

来源:北青网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桑葚含糖多 食用应适量

清明过后,紫嘟嘟、红艳艳的桑葚映着春光陆续上市。无论是在各类“土味儿直播间”,还是社区团购点,素有“养肾果”之誉的桑葚都是人气颇高的水果。然而,网络上也流传着不少“桑葚吃多了会中毒”的消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该如何选购食用桑葚呢?

选购:染色桑葚不要买

我国栽培桑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考古研究发现,周朝后期,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而味甜汁多的桑葚,更是从古至今都备受人们喜爱的鲜果。

桑葚又名桑果、乌椹等,《中国百科大辞典》里说桑葚是“由多汁的单花浆果集成穗状的聚花果”。桑树的品种很多,它们所结的桑葚有黑色、紫红、鲜红、白色和黄绿色等不同品种。目前,市售桑葚以紫黑色品种为主。现代研究表明,桑葚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易于吸收的多糖、维生素及有机酸、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常食有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造血细胞生长、促进新陈代谢等。

“深树鸣鸠桑葚紫,午风团蝶菜花黄。”每年4月到6月,从南到北,累累果实陆续挂满桑树的枝头。如何挑选新鲜优质的桑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果品质评价与加工岗位科学家、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员肖更生提醒消费者留意以下几点:

看形状,好的桑葚颗粒饱满坚挺、个大肉厚、表面有光泽,以圆形或蚕形为佳。

看表面,成熟的桑葚外表质地油润,黑桑葚的颜色黑中透亮,红色桑葚则红艳似火。同时,好的桑葚果实颗粒完好无破损,没有汁水渗出。如发现桑葚外面颜色较深,而里面颜色较浅,那么有可能是经过染色的,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食用:适量食用莫贪多

桑果属于聚合浆果,皮薄易烂,表面凹凸不平,难以清洗。食用前应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以去掉表面可能附着的灰尘等,然后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浸泡时注意不要把桑葚蒂摘掉,以免残留的农药随水进入果实内部。

桑葚是首批入选国家药食同源名录的品种,民间有“一颗桑葚七味药”的说法。桑葚的综合利用价值较高,除了鲜吃,还可以入药或者制作桑葚汁、桑葚膏、桑葚酱、桑葚酒、桑葚干等。肖更生团队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桑葚含有的多糖等成分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消费者除了食用新鲜桑葚,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些品质有保障的桑葚加工制品。

不过,桑葚虽然味道美、优点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酣畅地享用。

肖更生解释说,中医认为桑葚是寒凉食物,脾胃有虚弱或者脾内有寒气的人,不要一次性吃得太多,尤其是未成熟的桑葚,酸含量较高,对肠胃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能引发消化系统自身免疫性机能反应,所以更不能吃。另外,市场上售卖的桑葚基本都是果桑品种,对比传统的桑树品种,果桑含糖量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如果喜食桑葚,应该在血糖达标后适量食用。

保存:保鲜加工方法多

桑葚的保鲜保存相对较难,未做保鲜处理的桑果在常温下12—18小时即开始霉变,1—2天即变色、变味、腐烂。肖更生团队研究发现,桑葚保鲜的主要病害由其表面的毛霉、链格孢属、青霉菌等真菌性病源菌引起,目前市场上桑葚保鲜普遍采用高锰酸钾、山梨酸钾、次氯酸等化学处理法保鲜,效果非常好。

对于家庭保存桑葚,肖更生建议消费者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保鲜保存:将采摘回来的桑葚直接置入底下垫有桑叶或软海绵的保鲜盒中,用保鲜膜密封覆盖容器口,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进行冷藏,可以减少桑葚呼吸作用出现,尽可能延长桑葚保鲜时间,尽量在1—2天食用完。

密封保存: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把桑葚洗净后全部放进去,撒入30%至40%的白糖及少许食用盐腌制,将容器的盖子密封好,然后冷藏保存。

冷冻保存:将桑葚洗净沥干水后装入保鲜袋中,封口后置入-18℃速冻,可存放数月。

加工保存:家庭常规方法有3种,一是桑葚干,把剪掉叶柄的桑葚放到太阳底下晾晒,待大部分水分蒸发后,把果干装到保鲜袋里保存;二是做桑葚酱,把剪掉叶柄的桑葚加入适量白糖,搅拌腌制10分钟后放到锅里熬制成粘稠的果酱(先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慢熬),晾凉后装进玻璃瓶放入冰箱冷藏;三是自制桑葚酒,果实洗净后装入玻璃瓶中,根据口味添加适量冰糖,然后灌入酒精度较高的纯粮酒直至没过桑葚,密封后置于阴凉通风处。

相关链接

如何区分马桑果和桑葚

春季,一些地方可能会发生食用“桑葚”中毒的情况。但有些人中毒往往不是因为一次性吃了太多桑葚,而是不小心误食了外表和桑葚长得很像的马桑果。

马桑果又名毒空木、水马桑等,生长于山坡或山沟中,多见于我国南方各地,因外形酷似桑葚,被人当成桑葚误食后会导致中毒。马桑果中毒反应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轻型患者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等症状,重型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全身抽搐等症状。马桑果中毒发病较快,误食马桑果的青果15—60克即可致中毒,且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方法。

马桑果的颜色和外形和桑葚看起来很像,但也有明显不同:一是果形和叶形不同,马桑果呈球形,叶子是对生的椭圆形或阔椭圆形。桑葚是聚花果,叶片呈卵形或宽卵形。二是果实大小不同,马桑果果小,像珍珠形状,桑葚果大,肉厚。(李建整理)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