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睛黑影(糖尿病眼睛黑影能治愈吗)

糖友管家王老师 0
文章目录:

糖友眼前出现黑影,意味着什么?

眼前出现黑影

生活中,有很多糖友会突然发现眼前有或大或小的黑影飘动,有的像灰尘、有的像蚊子、有的像苍蝇,有的像线条;并且它们会随着眼睛的转动而转动,可谓指哪打哪。尤其在白色背景,或者天气越好越蓝越亮的情况下,就越明显,就像照相镜头脏了一般,但无论你如何揉眼都不会消失。

让很多糖友非常的苦恼,也很担心,不知道眼睛出了什么问题,严不严重等等?

飞蚊症

那糖友们遇到的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它就是我们临床上常说的飞蚊症,大名又叫玻璃体混浊,顾名思义就是眼睛的玻璃体透明度变差了。

我们的眼睛是由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结构组成,其中玻璃体就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它的体积最大,是一种无色透明胶状,像果冻或玻璃一样的物质,主要由98%的水和2%的蛋白复合物组成。

它就像枕芯一样支撑着整个眼球,具有屈光和固定视网膜的作用。但当玻璃体因各种原因发生了混浊,看东西时,就会觉得眼前如有蚊虫在飞舞。

玻璃体为什么混浊?

一是与年龄有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化,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或者近视度数的增加,玻璃体中的水分会慢慢与蛋白复合物分离,从而导致了玻璃体的液化,失去了水分的胶原纤维缩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半透明的物质。这种半透明的物质就会在水中飘来飘去,就是人们看到的线状、丝状、蜘蛛网样、雪花状等等影子。

这种的飞蚊症属于生理现象,一般不影响视力,危害有限。但是由于人们很难区别它是不是生理性的,所以,糖友一旦出现飞蚊症,为了防止漏诊、误诊和减轻不必要的顾虑,还是最好去医院眼科做一下相关检查。

二是与疾病有关,而且往往是比较严重的眼病

比如,玻璃体附近的视网膜、视神经、睫状体等构造发生病变而导致的玻璃体变化,常见的有出血性混浊、炎症性混浊等等。

玻璃体本身并无血管,当然也就不会发生出血。玻璃体之所以发生出血性混浊,多是因眼的外伤、眼内手术等引起。另外,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可引起视网膜的血管硬化、破裂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内就会引起玻璃体的混浊。

而玻璃体炎症性混浊则主要是眼病引起的,如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脱落、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和视网膜静脉栓塞等。

如何判断飞蚊症类型?

一看症状

如果是单纯的玻璃体液化引起的飞蚊症,往往都是从少到多,从轻到重,会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变多 。

而如果是疾病引起的眼前漂浮物,往往是突然增加 ,甚至突然减少。只要是突然的变化,就应该引起糖友们的重视,及时就诊。

二做检查

为了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的原因,就必须做眼底的检查以明确。

当然对糖友们来说,飞蚊症最可能的原因肯定是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除了是因为它发病率高外,比如糖龄超过20年的,发病率会超过90%;更因为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病理变化就是眼底出血,严重者还会发生视网膜的脱落,而这些呢都是引起飞蚊症的重要原因。

因此,糖友们一旦眼前突然出现黑影,往往意味着发生了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而且病变还很可能已经到了4期以上,需要及时激光治疗了。如果眼前飞的东西明显增多或者减少,或者突然形成了黑斑挡住了视线、眼睛有剧烈的闪光感,甚至突然看不到了,那就更严重了,极可能发生了视网膜的剥脱,若治疗不及时,会短时间内失明。

提醒糖友

如果你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眼前有黑影,也即飞蚊症的时候,不管你自己觉得是哪种类型的飞蚊症,都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散瞳眼底检查,看看周边视网膜是否有病变。一旦发现问题,比如视网膜脱落,更应及时治疗,以防丧失治疗机会。

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感谢你的收听!如果你对本节课程有什么疑问,请在下方留言,再见!

糖友眼前飘黑影 当心视网膜病变

很多糖尿病患者嫌麻烦,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控制血糖,同时也不重视血糖高引起的并发症。曹阿姨就是一位这样的患者,不久前,她发现自己左眼前好像总有个黑影在飘,到医院一检查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前飘黑影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眼前飘黑影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曹阿姨患有糖尿病十几年,但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有时饭后2小时测量血糖甚至高达15mmol/L。家人一直劝她去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治疗,可她总是嫌麻烦,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药量,同时尝试各种道听途说的“土办法”。

这天早上醒来,曹阿姨发现左眼前好像总有个黑影在飘,揉揉眼也没有消失。当时她以为是上火引起的,没有在意。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黑影还是没有消失的迹象。在家人的不断劝说下,曹阿姨来到了郑州人民医院眼科。

眼科主任刘平发现,由于曹阿姨血糖控制得不稳定,眼底出现了血管瘤、点片状出血、血管迂曲扩张等状况,B超显示玻璃体浑浊,不过症状较轻,暂时用药物治疗即可。

刘平叮嘱曹阿姨去内分泌代谢科进行系统专业的治疗,并嘱咐她,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那么,眼前飘黑影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眼前有黑影飘动,通常是由玻璃体浑浊引起的。”刘平介绍,玻璃体是眼睛里面的一个透明的胶状组织。正常情况下,玻璃体像鸡蛋清一样是透明的,但某些原因会使透明的胶体状态里面出现浑浊物,挡住视线,所以患者会感觉眼前出现黑影。

“结合曹阿姨的糖尿病史,并且血糖指数不稳定,我们判断,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导致玻璃体浑浊,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表现。”刘平说道。

糖友定期检查可以避免悲剧

刘平介绍到,糖尿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也是四大致盲性眼病之一。患病10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达50%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的症状,就是眼前出现黑影飘动、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眼胀、头痛,甚至致盲。

其实近90%因糖尿病引起的视力缺损和失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平时一定要遵医嘱,做好饮食上的调理,按时用药,要注意血糖、血压、血脂这3项指标的控制,另外,尽量减少看屏幕的时间,尤其是改掉关灯玩手机的习惯。”刘平说。

糖尿病患者也要定期检查,除了定期检查心肾功能外,眼底及视力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时还要进行荧光血管造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损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视力明显下降,难以恢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因此,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文:周秣

厦门:眼前有黑影飘过 糖尿病患者要当心,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视网膜脱落,手术后也有可能仍旧看不清甚至失明

截至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有4.25亿,其中四分之一在中国。

对于糖尿病引发眼病的认识,不少患者存在误区。以最常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来说,即便血糖控制得很好,仍有病变风险,而不少患者并不知道。

文/记者 匡惟 通讯员 张舒姗 李琪彬 漫画/小牛

【病例①】

  两年前检查无病变 两年后无法清晰视物

60多岁的老方(化名)患糖尿病十多年了,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两年前检查眼底,没有病变。不久前,他发现眼前有黑影飘过,第二天黑影再现,一周后视力严重下降,无法清晰视物。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查,发现眼底病变严重,已出现视网膜脱离,经过手术,所幸视力恢复了。

中山医院谢婷玉博士说,视网膜病变跟患糖尿病时间长短有关,患病10年以上者,25%存在视网膜病变;患病15年以上者,50%存在视网膜病变。也就是说,即便血糖控制得很好,也有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好,眼病发生的时间会提前。“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如已发生眼底病变,则需要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病例②】

觉得自己年轻不重视 结果出现糖尿病眼病

阿风(化名)今年30多岁,查出糖尿病多年,但他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不重视,血糖控制得很差。前不久,他到医院检查眼底,发现眼底病变了,虽然视力有所下降,但视物还算清晰,没想到第二天突然看不见了。到厦门市中医院检查,发现眼底有出血。经治疗,他的视力幸运恢复到了出血前的状态。

“接诊发现,不少年轻人会出现糖尿病眼病,与其不重视血糖有关。” 厦门市中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钟瑞生说,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管状况不佳,会长出不健全的血管,这些血管易出血,相比老年人,它们更“亲睐”年轻人。

【提醒】

糖友视网膜病变不可逆 出现症状后易致失明

谢婷玉说,糖眼致盲的原因有两个,除了眼底出血,第二个就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3%,而只有通过手术才能维持视力。该病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到了中后期会出现飞蚊症、视力下降等症状,一旦发生上述症状,仅仅几天时间就可能发展到不能清晰视物甚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早期发现能够通过干预维持现有视力,减缓病情发展速度。”谢婷玉说。

钟瑞生说,糖尿病患者除了眼底病变,眼干、白内障、屈光度改变等眼睛问题都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他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眼睛不适要及时到眼科检查,早发现早控制,才不至于耽误治疗。


来源:厦门晚报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