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老人通便(糖尿病老人便秘怎么快速解决通便)

美小护的学术天地 0
文章目录:

6个小技巧,轻松解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便秘烦恼,赶快收藏起来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作为一种代谢性功能障碍疾病的糖尿病对身体功能的影响较大,范围较广。除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消渴症、头晕、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外,便秘也是糖尿病病人经常出现的一种不适症状,尤其在老年病人中经常见到。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年糖尿病群体便秘的形成原因及其6个生活小技巧。

关注我,每天分享最权威的健康知识信息。

为什么糖尿病病人会出现便秘?

1.疾病因素

糖尿病病人之所以会出现便秘症状,其原因在于患者体内的高血糖水平状态,严重损害了体内肠粘膜上皮的细胞,导致其功能受损,进一步引发肠道脱水,导致肠管内的食物残渣干结,从而造成粪便排出不畅。

此外,众所周知,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同时也会引发自身神经系统病变,如糖尿病足等的出现,同样的,糖尿病也会影响控制胃肠功能及消化系统肌群的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不良,排便不畅。

2.药物因素

降糖药物的药理机制大多数是对胃肠细胞进行靶向干预,其后果自然是对胃肠功能造成一定的紊乱。通过阅读常见的治疗糖尿病药物的说明书也不难发现,多数降糖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问题。

二甲双胍药物不良反应说明书

3.饮食因素

众所周知,之所以便秘是因为大便干结,难以排出。大便中所含的水量,固然有大肠等调节作用,但是所进食的食物中本身所含水量较少,也会导致大便的干结,甚至有部分患者认为少吃饭就能降低血糖水平,而采取限制进食的量,导致所形成的食物残渣较少,从而降低对肠道蠕动的刺激,导致肠道对食物残渣过分的吸收其水分。

4.活动因素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伴有糖尿病足的患者中,因为脚部有踩棉花感,肿胀及反应较为迟钝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行身体锻炼的意愿和兴趣。身体机能的锻炼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最重要的是会减缓肠道蠕动,导致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

6个缓解老年糖尿病病人便秘的小技巧

1.做好血糖控制

因疾病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便秘,最主要解决方式是严格控制血糖,让身体不出现全身高血糖状态,减少对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的毒害作用。

具体可通过加强与老年糖尿病人群的沟通,告知其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危害,在知识水平和疾病态度上重新认识糖尿病疾病,努力提高老人对自身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同时要与社区医疗团队或临床医院医疗团队一起制定详细的、科学的、高效的降血糖策略,以便能够有效地落实采纳这些策略。

2.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并非指让糖尿病患者拒绝服用降血糖药物,而是在服药后,可嘱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吃药后进行腹部按摩,刺激肠道蠕动;同时也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一些肠道益生菌制剂或者促进消化功能的益生菌奶制品等。

3.饮食方面

要建议老年糖尿病群体多多进食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红薯,紫薯,芹菜等。膳食纤维本身不被肠道消化,不富含营养物质,但是却可以增加食物残渣体积,刺激肠胃蠕动,其有效的吸水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大便的干结等。

4.排便习惯

要知道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排便习惯的养成。如每天早上清晨是肠道蠕动最频繁的时刻,可以在清晨进行排便反射的建立。

5.心理护理

糖尿病作为常见的老年常见疾病之一,其并发症的困扰对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着实带来许多的不便,家庭成员可以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在某一时间段发生便秘时,要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鼓励老人多多训练排便,减轻其心理负担。从内心深处不惧怕便秘。

6.运动训练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体锻炼,自然不建议一些高强度,用时长的方式,而是建议一些比如饭后散步,清晨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帮助其增加肠道蠕动,改善其临床便秘症状。

总之,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其便秘的并发症对老年晚年生活着实带来很多的不便与不适,需要一同与老人一起参与到便秘的健康管理中去。

往期老年护理精彩文章:

1.一天俩水果,远离糖尿病?

2.家中老人得了糖尿病,怎么锻炼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3.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要喝牛奶来补钙?这是个误区你要明白

4. 谨记这5条,让家中老人远离老年骨质疏松症

老年糖友如何防便秘?

老年人牙龈退化,牙齿磨损明显,易脱落,因此对咀嚼功能有明显影响,这就增加了胃肠道消化食物的负担。老年人胃肠道蠕动减慢,加上活动量减少,故容易出现嗳气、腹胀、便秘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也会影响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这时就会出现顽固性便秘,或者有腹泻的情况,甚至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应对便秘第一招: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膳食纤维在大肠可以被细菌发酵利用,对于肠道健康和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我们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建议选择粗粮杂豆类、蔬菜和水果类食物。

应对便秘第二招:多饮水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给出每天应该饮用1500~1700毫升水,而膳食纤维可以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因此摄入充足的水保持肠内足够的水分,才利于粪便排出。

应对便秘第三招:B族维生素

有证据提示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因此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粗粮、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便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其中粗粮和豆类还富含膳食纤维,可谓是改善便秘的小能手。

应对便秘第四招:产气的食物

一些食物会产气,让人尴尬,但是这类食物对于改善便秘具有不错的效果,对于经常便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常见的产气食物有豆类、洋葱、萝卜、黄瓜、蒜苗等。

(本文由海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提供)

来源: 海南日报

糖尿病友如何应对便秘?看看好方法

糖尿病控制不好,会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除了这些,其实便秘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大约2/3的糖友都有便秘,那糖友为什么会出现便秘呢?发生便秘又该如何缓解呢?

01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便秘?

一、与糖尿病并发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多以糖尿病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常见。而人体正常的肠道蠕动,正常的排便是受神经支配跟调节的,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会出现肠蠕动减少、腹胀、水分重吸收增加,大便就比较硬、干结、难排,出现便秘的症状;

二、饮食不合理。

糖友如果吃的太少,或者饮水不足、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摄入不足,都会影响肠道蠕动,给顺利排便造成障碍。

三、降糖药的副作用。

许多糖尿病患者每天依靠降糖药维持血糖的稳定,而这些降糖药无论是口服的,还是注射的胰岛素,药物的副作用均会对人体胃肠道产生损害,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胃肠蠕动,导致排便困难。

四、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

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他们年龄高,存在多种疾病,需长期卧床,导致腹肌收缩无力,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另外,还有一些病人活动量少,也会有影响。

五:负面情绪影响。

由于长期患病,糖友很容易情绪低落,而大量的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抑制胃的正常运动与分泌,也会抑制肠道蠕动,从而导致便秘发生。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便秘不仅可引起糖尿病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还可导致痔疮、肛裂,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的原因,而一旦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又合并心脑血管病时,用力排便还可引起脑血管破裂,心脏猝死,肠破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倍加重视便秘防治。

02

糖尿病患者如何缓解和预防便秘?

1、饮食疗法:多饮水,多食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如芹菜、丝瓜等。适当吃一些瓜果及“产气”食物,如豆腐、笋、萝卜等,都可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同时,还要少吃辛辣刺激、煎炸油腻的食物。

2、按摩:每日揉腹、做收腹提肛运动,提高排便能力。腹部按摩(尤其对有关穴位)有助于胃肠道蠕动、消化与排泄。腹部按摩应沿大肠走向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形按摩,可促进大肠蠕动,有机械推动粪便前行的作用。

3、增加运动:久坐不动是诱发便秘的不良行为,所以,糖友要想预防便秘,应该适当增加活动量,可以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等。便秘者可重点加强腹肌力量的锻炼,如收腹抬腿、仰卧起坐、下蹲动作等,以促进肠蠕动。对于卧床患者适当增加活动量,指导床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

4、保持乐观的心态,养成排便的习惯。良好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是预防疾病的万能药,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克服焦躁、忧郁等坏情绪。另外,还应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每日或隔日1次);但注意每次蹲厕所的时间不要太长,便意不强烈时千万莫用力排便,当心诱发脑出血、心肌梗塞。

5、药物疗法。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逐步使血糖平稳达标,血糖控制得越好,便秘的治疗效果也越好。另外,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建议医生开一些促进肠胃的药物,帮助治疗便秘。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