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严重会怎么样(糖尿病严重会怎样图片)
糖尿病患者:身上有这4种表现,你可能得了严重的并发症,别大意
有人说,健康人的血液像清水,而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则像污水,器官长期泡在这样的污水中,难免会受到损害。
尤其是常年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如果身体出现以下4种表现,这可能是并发症引起的,要重视起来。
1. 皮肤问题
糖尿病会损害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导致皮肤感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下皮肤问题,那么就可能意味着你正在经历严重的并发症:
- 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感染,如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
- 瘙痒:由于神经损伤,糖尿病患者常会感到皮肤瘙痒不止,尤其在手指、足部等部位更为明显。
- 干裂:由于血糖控制不好,皮肤失去水分,角质层变厚,表面会出现干裂。
2. 腿部问题
腿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们可能是以下情况:
- 溃疡: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和血管损伤,容易导致足部溃烂、坏死等问题。
- 血管病变:由于血管受到损伤,血液不能流通,从而导致下肢麻木、僵硬等问题。
- 骨骼问题:由于长期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骨骼中的关节、软骨、肌腱等组织遭受损伤。
3. 视力问题
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包括:
- 白内障: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形成。
- 视网膜病变: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导致失明。
4. 神经问题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问题,包括:
- 周围神经性病变:由于过高的血糖水平损害了神经,导致手脚麻木、肌无力等症状。
- 自主神经性病变: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胃肠道运动不正常、交感神经失调等问题。
糖尿病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这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病程有关。如果成功控制血糖水平,那么可能性会降低;相反,血糖控制差、病程长的人则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此外,糖尿病类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1型糖尿病比2型糖尿病更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其症状可能包括手脚麻木、痛觉过敏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以及糖尿病肾病,可能表现为尿蛋白和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1. 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原则,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高纤维、低糖的食物,同时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2. 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促进身体各部分有效协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以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合理服药
糖尿病患者应该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自己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4. 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系统性体检,如视网膜、肾功能、神经性病变、心血管健康等,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加重。
糖尿病严重时有哪些症状?这5种症状要警惕
当糖尿病带来并发症时是情况往往是非常严重的,患者只能通过药物来维持生命,给神经及血管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必须要做好早期的护理,降低患有并发症的几率。要掌握糖尿病严重的早期症状,及时扼住病情的发展。
1、身体水肿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压一直没有得到控制的话会对肾脏带来损伤,降低了肾脏功能,甚至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症等,导致患者脚踝水肿、全身无力、没有任何的胃口,皮肤有明显的瘙痒感,尿少或者多尿,只有使用多种药物才能够控制好血压。也有一部分患者会伴有蛋白尿漏出,从而导致肾病综合症以及低蛋白血症,让患者出现全身性的水肿、便秘以及贫血等。
2、失眠多梦以及四肢麻木
当糖尿病达到晚期时外周神经出现病变,让患者出现四肢麻木,双脚底会有明显的刺痛感,严重影响了工作以及睡眠。自主神经发生病变时会出现胸口闷痛,心慌,便秘、没有任何胃口,总是大汗淋漓等。
3、看东西模糊
持续性的高血糖会对眼底视网膜带来一定的损伤,从而诱发眼底病变。让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或者白内障,视网膜血管容易出血。因为受到了一定的牵拉作用会让视网膜出现剥离,从而让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
4、双腿异常
当糖尿病发展到严重程度时,会出现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双腿,皮肤干燥而且出汗少、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局部色素沉着。皮肤受到损伤时不容易愈合,形成了溃疡或者老烂腿,甚至必须要截肢治疗。当心脏的大血管发生病变时会出现心肌梗死,增加患有猝死的几率。发生在脑血管的病变会出现小中风的症状,比如头痛头晕,从而诱发脑卒中,导致肢体瘫痪。
5、容易发生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会明显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而且难以被控制。天气温度一发生改变就会感冒,甚至会诱发肺炎,同时会伴有排尿次数增多、尿不尽以及尿急等。
温馨提示
当发现糖尿病出现以上症状时,说明病情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必须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能轻信所谓的小偏方。
得了糖尿病,要了解严重程度,预防并发症
确诊糖尿病后,一方面,我们要判断是否有逆转机会,如果有,一定要把握机会,争取逆转;另一方面,要判断糖尿病的严重程度,积极治疗,控制血糖以及其它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那怎么判断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呢?
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胰岛功能、血糖、并发症等方面分析判断。
首先,可以通过胰岛功能和血糖值判断:
1、胰岛功能越差,糖尿病越严重。
因为胰岛功能越差,血糖控制难度越大,尤其是糖龄多年,胰岛功能衰竭的糖友,血糖波动幅度非常大,高的时候20多,很容易酮症酸中毒;低的时候2点几,很容易低血糖昏迷。这类糖友务必加强血糖监测,千万不要凭感觉判断血糖的高低。
2、血糖越高,糖尿病越严重。
比如:空腹血糖≥11.1mmol/L,糖尿病就很严重了,因为血糖>13.9就会产生酮体,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就很高了。此时,一定要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该打胰岛素的,千万不要拒绝。
第二,可以通过BMI判断:
1、BMI≥28,则糖尿病就比较严重了,因为肥胖糖友容易合并多项指标异常(血脂、血压、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患心梗、脑梗等疾病的风险非常非常大。
2、BMI<18.5,则糖尿病也比较严重了!因为消瘦糖友容易合并肌少症,导致血糖波动非常大,老年人还容易摔倒,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备注:BMI=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糖尿病人的BMI最好控制在20~25之间。
第三,可以通过并发症和症状判断:
1、短期内症状快速加重,如:短期内出现视力下降、皮肤瘙痒、手足麻木和刺痛、伤口愈合缓慢,以及反复感染等症状,就可能是糖尿病病情较重的表现。
2、神经病变分轻重,比如:只是出现皮肤瘙痒、针刺感、蚁走感等症状,积极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则比较容易恢复。但是如果出现胃轻瘫、神经源性膀胱、心律失常、足部的针刺痛觉或温度觉等感觉减弱甚至消失,则问题就很严重了。
3、微血管病变分轻重,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期,还是可控的,但如果到了4期就比较重了,6期几乎完全失明,没有复明的可能。同理,糖尿病肾病3期也是可控的,积极治疗,还有机会逆转,但是4期就比较重了,5期的终末期就是尿毒症,必须透析才能维持生命。
4、大血管病变分轻重,比如:冠状动脉堵塞<50%,几乎没有症状,也不能确诊冠心病。堵塞75%会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需要长期用药。堵塞90%以上就是心梗,需要支架甚至搭桥手术。
提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判断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以及其它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