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枸杞花(糖尿病枸杞可以喝吗)
糖尿病与枸杞子
枸杞子又称红耳坠,为茄科小灌木枸杞的成熟果实,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枸杞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有延衰抗老的功效,又名“却老子”。枸杞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性平、味甘,可清肺、明目、滋肝、补肾。
现代研究表明,枸杞具有良好的促进免疫、降低血糖、抗氧化、延缓衰老、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辐射损伤、降血脂等作用。枸杞多糖是从枸杞子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是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那么,枸杞多糖是否真的可以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降低血糖作用
在多项用枸杞多糖干预糖尿病大鼠的实验中,干预组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均有所降低。其中,有研究者分离提纯枸杞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8 周后,各剂量组(40、80 mg/kg)均表现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进行的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中,在120 min时,枸杞多糖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降糖效果接近阳性药物组,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另有研究者利用300 mg/d 枸杞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人3 个月后,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100 mg/kg 枸杞多糖干预糖尿病小鼠发现其降糖作用可能与上调糖尿病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表达,抑制肝糖原生成有关,还可能与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有关。
改善胰岛素抵抗
有研究者选用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低、中、高剂量的枸杞多糖(20、40、80 mg/kg)干预8 周后检测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经干预后各剂量组的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由于枸杞多糖干预可以上调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和蛋白激酶的表达水平,抑制肝糖原生成,增加糖原合成激酶3β水平,减低c-Jun 氨基末端激酶表达,从而缓解了胰岛素抵抗。
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枸杞多糖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研究者用枸杞多糖(100、200、400 mg/kg)干预2 型糖尿病大鼠,结果表明枸杞多糖能显著降低血清、肝脏中的丙二醛、一氧化氮的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起到抗氧化作用,减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同时,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可提高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的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磷酸化水平,起到抗炎作用。因此动物实验中枸杞多糖干预后均能显著改善氧化指标,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但是人群研究中却与动物实验不符,这可能与剂量以及干预时间有关,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1、枸杞山药粥
首先把山药削皮洗干净之后切成小丁,然后把米洗干净和山药一起放入到锅内用大火煮,煮沸之后再放入一些枸杞,然后改成小火熬制,15分钟之后就能熬出一锅美味的粥。
2、枸杞山楂水
用枸杞和新鲜的山楂一起用开水泡水喝泡15分钟左右就可以喝了,糖尿病人每天可以用山楂枸杞水来当茶喝,早晚喝一次。
3、枸杞银耳羹
银耳洗干净之后,用水泡开,和枸杞放入到锅内一起煮,煮开之后,倒入炖锅中一起炖,当感觉银耳有一些粘稠的时候,美味的枸杞银耳羹就出锅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糖尿病患者能喝黄芪、枸杞、西洋参泡水吗?听听药师怎么说
黄芪是一种中药材,属于豆科植物,以根入药,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扶正祛邪、益气养元、健脾利湿、养心通脉之功效,用于表虚自汗、气虚血亏、脾胃不壮、气短心悸、精神不足、四肢乏力、久病衰弱、子宫脱垂、久泻、脱肛、浮肿、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黄芪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为强壮剂,是补中益气之上品,收录于《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多部中医药经典医学著作。此外,黄芪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钙、铁、锌、核黄素、叶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药食同源,用于煮粥、炖汤、泡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主要含有黄酮、皂苷和多糖等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抗过氧化损伤、清除氧自由基、改变血管通透性、调节血脂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皂苷类成分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舒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多糖类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抑制化学物质和放射线对白细胞的杀伤;具有强心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具有调节血糖作用,可改善糖耐量异常,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保护受损的胰岛β细胞,还具有保护肾功能作用,可促进肾脏微循环,降低尿蛋白。
枸杞又名枸杞子,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既是一种中药材,又能当水果吃,药食同源,其性平、味甘,具有润肺、养肝、滋肾、明目等功效。从营养成分上看,枸杞富含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叶黄素、铁、硒以及较多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钾、钙、铁等营养成分,煮粥、煲汤、凉拌菜时加些枸杞都是不错的选择。
鲜枸杞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可增加饱腹感,控制食欲,适量摄入有助于保持适宜的体重,预防肥胖。此外,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溶于水形成胶体薄膜,覆盖肠道表面,减慢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葡萄糖缓慢进入血液,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适合糖尿病朋友食用。相比于鲜枸杞,枸杞干的升糖指数更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每天最多吃一小把。枸杞还富含类黄酮、甜菜碱和枸杞多糖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样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此外,这些活性成分还具有清除自由基、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清凉”参,以根入药,其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之功效,用于气虚阴亏所致的咳喘,烦躁体倦,口燥咽干。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西洋参主要含有黄酮、皂苷和多糖等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应激、清除氧自由基、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皂苷类成分具有抗炎、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心肌缺血、缺氧、增强心肌收缩力、降压、兴奋中枢神经、抗肿瘤、抗疲劳、改善记忆力等多种作用。多糖类成分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
基础药学对于黄芪、枸杞、西洋参的研究有很多,绝大多数研究是通过提取分离这些中药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分析确定其生化特性,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中探索这些提取物的功效。黄芪、枸杞、西洋参中的某些成分在动物实验中确实表现出了降糖作用,但要想证明喝黄芪、枸杞、西洋参泡水能够降低人体血糖,还远远不够,降糖作用在人体中是否存在、是否有临床意义、用药剂量是多少等问题,都需要通过人体临床试验来探索和证实。因此,虽然糖尿病患者喝黄芪、枸杞、西洋参泡水不会影响血糖稳定,但是否能够降低血糖还是未知,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饮用,务必不要因此而影响了正规治疗。
养生茶喝错也伤身
中药养生茶因其方便、易做,深得各个年龄段的养生爱好者喜欢。但是,这些用中药泡制的养生茶有着中药的功效和偏性,所以,喝前一定要辨证,喝错了反而会对身体有害。
养生茶应该怎么喝,江西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师王茂泓为大家详细介绍。
枸杞菊花茶
枸杞菊花茶甘甜爽口,入肝经,可明目。菊花性微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枸杞药性平和,养肝明目。两者泡水有较好的清利头目、祛火效果,对风热感冒、高血压引起的失眠、头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菊花性寒,脾胃虚寒、阳虚、湿气较重的人不宜喝,经期女性、患有风寒感冒人也不宜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美容养颜的作用,比较适宜女性服用,同时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有不错的功效,日常可用沸水冲泡干燥玫瑰花3~5朵即可,也可放入大枣或根据体质与红茶或绿茶同饮。
但是,玫瑰花茶中含鞣酸比较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会导致便秘,所以便秘的人不要喝。另外,玫瑰花茶属于温热花草饮品。对于阴虚火旺、实热者来说不要饮用,喝得过多容易导致阴火加重。
桂圆红枣茶
红枣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胃虚弱、贫血虚寒、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津液亏损、心悸失眠等辅助治疗。桂圆性温热,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对失眠、心悸、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贫血等有比较好的疗效。两者合用起到扶正的作用,适合气血不足的人喝。
但是,桂圆肉性温,吃了容易上火,建议泡茶的时候可以将桂圆壳打碎一起泡,可以中和吃桂圆肉带来的火气。另外桂圆红枣茶,含天然糖分较高,对腹胀胃胀、胃酸过多、糖尿病患者不宜,上火发炎时也需忌食。
金银花茶
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因为金银花茶比较寒,除肝火比较旺盛经常上火的人以外,其他体质的人不建议长期喝。痛经患者、体质虚寒的患者尽量避免服用。另外,咽喉痛的患者多属于虚火,金银花以治疗实火为主,所以,这类患者建议用生甘草泡水喝代替。
薄荷茶
薄荷性凉,味辛,具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薄荷一般不建议单独使用,需配伍其他药材使用。另外,阴虚阳亢、血燥及体虚多汗者忌服。
王茂泓介绍,大众喝养生茶要根据具体症状和自身体质特点来调配。现代人体质比较复杂,很多人都是几种体质复合在一起。像有的女性脸上经常长痘、喉咙痛,上火的症状比较明显,但是手脚冰凉、怕冷、小便清,这就属于上热下寒,所谓的上火症状只是虚火,并非实火。这个时候如果直接去喝祛火的养生茶,起初也许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长痘和喉咙痛的症状并不会完全消除,反而身体会越喝越虚,损伤了阴精或阳气。
养生茶是有偏性的,长期饮用配伍要兼顾阴阳,在专业中医师辨明体质的情况下指导服用。王茂泓说,养生茶虽有治疗效果,但一般能改善当时的某些症状,但是很难从根本上起到改善体质的作用。就像有些人本身患有基础疾病比较多,需要用中药调理治病,光靠养生茶是远远不够的。(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