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核炙(糖尿病熏艾灸的具体位置)

小灵药师 0
文章目录:

发病率近10%,一文读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8种中成药,您知道几种?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它由国际糖尿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91 年创立,以应对人们对糖尿病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据统计,全球已拥有5.5亿糖尿病患者, 2022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第二大国家印度的两倍,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截止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依赖胰岛素、

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牵头编制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正式发布。《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

《指南》明确了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中医药能协同控糖、改善症状。

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辨证联用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麦消渴片、消渴丸[为含格列本脲(0.25mg/粒)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加减等。

津力达颗粒

【成份】

人参、黄精、苍术(炒)、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

【适应症】

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定期复查血糖。

参芪降糖颗粒

【成份】

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 克,一日 3 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 3 克,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有实热症者禁用, 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天麦消渴片

【成份】

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啉酸铬。

【适应症】

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口服,第一周一次 2 片,一日 2 次,以后一次 1-2 片,一日 2 次。

消渴丸

【成份】

消渴灵成方

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适应症】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 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10 丸,一日 2~3 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 Ⅰ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格列本脲, 严格按处方药使用, 并注意监测血糖。

每日服用 2 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 1 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葛根芩连片

【成份】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辅料为淀粉。

【适应症】

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4 片,一日 3 次。

【禁忌】

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二是中医药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脏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黄葵胶囊、渴络欣胶囊等;

黄葵胶囊

【成份】

黄蜀葵花。

【适应症】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 粒,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本品宜饭后服用。

【成份】

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疗程 8 周。

【禁忌】

慢性腹泻者慎用。

【注意事项】

本品是在血糖、血压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在(7.8 mmol/L.餐后 2 h 血糖在(13.0mmoVL HbAlc(8%:血压(16095 mmHg)的状况下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木丹颗粒等。

芪明颗粒

【成份】

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适应症】

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为 3~6 个月。

【注意事项】
1. 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 以便有效的控制血糖。2. 服用本品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 脾胃虚寒者, 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 或痰多者不宜使用。4.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 ALT 的轻度升高,尚不能完全排除与本品有关。5. 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糖者,可停药观察。6. 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合用,或与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

木丹颗粒

【成份】

黄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参、川芎、红花、苏木、鸡血藤。

【适应症】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用法用量】

  • 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禁忌】

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8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 mmol/L)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

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

常见方法包括手针、电针、耳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等中药熏洗足浴和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评分。

新冠期间,糖尿病患者要健脾控糖,做好未病先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安学冬、连凤梅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最新统计分析,在确诊患者中,病死率达到了2.3%,无合并症患者为0.9%,其中糖尿病患者达到了7.3%。回顾之前的流感疫情,2009年因甲型H1N1流感收入ICU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29倍。2014年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中,有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糖尿病是与严重或致命MERS感染相关的主要合并症,也是其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高危因素。

战“疫”中,糖友最受伤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是战“疫”中的高危人群。究其原因,第一、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易发生代谢紊乱,使得免疫球蛋白降低、补体生成能力减弱,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机体抵抗力较差;第二、病毒可能通过受体破坏胰岛,使得新冠与糖尿病相关影响,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重症感染和死亡。因此,对于广大糖友来说,打好这场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保护好自己至关重要。

脾胃是糖尿病患者战“疫”的关键场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合并肥胖和超重人群显著增加。肥胖类型的糖尿病,在中医学中称之为“脾瘅”,正如中医经典《素问·奇病论》提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古文意思是说若肥胖或超重人群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便易发展为消渴。为什么呢?首先,肥胖者多因饮食不注意,容易积食,损伤脾胃。脾胃在人体中是将食物转化成气血的重要脏腑,如果脾胃受损,它的功能势必会受到影响,油腻食物在脾胃中进一步堆积,容易生热,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描述疫病:“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本次武汉市2019-nCoV感染属于急性传染病,中医中属于“温疫”范畴,以肺部为主要病位的传染病。感染患者的早期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病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食欲不好、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舌质多暗或边尖稍红,80%的舌苔表现为厚腻,从上面症状学分析,中医将其属性归结到“湿”。湿邪容易阻遏体内气的正常流动,中医之脾胃在人体的中间部位,是人体气运行的“十字路口”,而糖尿病患者本就脾胃运化功能较差,故湿邪通过影响气的正常流动,更容易侵犯脾胃,所以脾胃成为了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的重点。

健脾控糖,做好未病先防

对于疫情期间的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打赢这场战“疫”呢?在这期间,脾胃的护理最为关键,在未病或疾病康复的阶段,是中医的优势,用一些益气、养阴、健脾等中药有很大帮助。

既可调理脾胃,也可降糖的优选中成药津力达颗粒由人参、黄精、麦冬、苍术、佩兰、荔枝核、苦参、黄连、淫羊藿(炙)、葛根、丹参等17味中药有机组方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可用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通过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表明,津力达颗粒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脾胃运化功能,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已经使用西药的患者,可合并使用津力达颗粒,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津力达颗粒既“关心”脾胃,又能降糖,是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治疗用药。

在“新冠”疫情期,糖尿病患者更需要管理好自身血糖,平稳控糖,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自身免疫力。《黄帝内经》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是战胜各种病魔的关键。在非常时期更要做到饮食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不要熬夜,要早睡早起,生活规律也是增强抵抗力的有力措施。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外出活动,在家看书、看报、看电视,闭门谢客,不走亲访友,不参加娱乐活动,不参加养老培训和保健讲座,不外出游玩,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凑热闹,不吃野生动物。注意通风,消毒,坚持室内运动。尤其是老年糖友和血糖控制不佳糖友,只要感染上肺炎,就是一种高危因素。

众志成城,打赢战“疫”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应该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相信我们众志成城,一定可以打好并打赢这场战“疫”。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10种中成药,您一定要知道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参芪降糖颗粒组方为黄芪、人参茎叶皂苷、山药、麦冬、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地黄、天花粉、茯苓、泽泻。方中黄芪健脾益气,升举清阳,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其提取物人参茎叶皂苷具有一定降糖作用,二药同用,大补元气,健脾升阳,生津止渴,共为君药。麦冬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山药平补气阴,健脾滋肾润肺,固涩精微,二药合用,助参芪益气养阴,生津润燥,共为臣药。枸杞子滋补肝肾,养阴润燥;五味子益气生津止渴,收敛固涩阴精;覆盆子益精缩尿,固涩阴液,三药同用,补敛合用,脾肾同调,佐助君药益气生津止渴,并可避免津液滑脱;天花粉清热泻火,养阴生津;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泽泻泻虚火,祛肾浊,使补而不滞;茯苓健脾益气,皆为佐药。诸药合用,气阴兼养,补敛结合,补中有清,共奏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之效。

在临床上,参芪降糖颗粒用于治疗阴虚血瘀所致的痹症,症见腿足挛急,酸胀疼痛,肢体麻木,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少饮,多有便秘,舌质嫩红或暗红,苔花剥少津,脉细数或细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症候者。

通心络胶囊组方为人参、水蛭、土鳖虫、赤芍、乳香(制)、降香、全蝎、蜈蚣、檀香、冰片、蝉蜕、酸枣仁(炒)。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益气以助血行,为君药。水蛭、土鳖虫、赤芍、乳香、降香活血破血、袪瘀通痹,共为臣药。全蝎、蜈蚣通络止痛,檀香行气理气、宽胸止痛;冰片通窍止痛;蝉蜕祛风止痛;酸枣仁养心安神,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益气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临床上,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气血瘀证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无力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动则汗出,腹泻或便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六味地黄丸组方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生血,为君药。山茱萸补益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养脾阴而补肾固精,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泄热而降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降肾浊;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肉之温,共为佐药。全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

在临床上,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肝肾亏虚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痿软无力,甚者肌肉萎缩,腰膝酸软,骨松齿摇,头晕耳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津力达颗粒组方为人参、黄精、苍术(麸炒)、苦参、 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方中人参益气生津、补脾益肺,黄精健脾润肺益肾,益气养阴,共为君药。以地黄、麦冬、地骨皮、知母滋阴清热,葛根生津止渴,山茱萸补肾填精,培补先天之阴;苍术健脾燥湿,苦参、黄连清热燥湿,防止湿邪碍脾,热盛伤阴,合为臣药。佐以荔枝核理气散结,丹参活血化瘀,淫羊藿温补肾阳。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之效。

在临床上,津力达颗粒用于治疗阴虚血瘀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肢体灼热疼痛,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便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通塞脉片组方为金银花、当归、牛膝、党参、石斛、黄芪、玄参、甘草。方中黄芪为君药,益气行滞、活血通络、托毒排脓、生肌敛疮;辅以党参益气行滞,当归补血行血、止痛化瘀;佐以石斛清热除痹,金银花透达营卫、消肿散结,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牛膝引药下行、通络止痛,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培补气血、清热养阴、通调血脉之功。

在临床上,通塞脉片用于治疗由气血两虚,瘀毒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手足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主,入夜痛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腰腿酸软,或面色白,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沉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血塞通软胶囊以单味三七提取总皂苷为原料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效。

在临床上,血塞通软胶囊用于治疗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麻木刺痛,常有定处,或肌肤紫暗、肿胀、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消栓肠溶胶囊组方为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本方乃补阳还五汤改变剂型而成,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以助血行,为君药;辅以当归、赤芍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共为臣药;川芎、红花、桃仁活血化瘀通络,共为佐药;地龙性善走窜,通经活络、息风、止痉,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在临床上,消栓肠溶胶囊用于治疗由气虚血瘀所致的痹症,症见手足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腰腿酸软,或面色白,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紫,或有紫斑,苔薄白,脉沉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糖脉康片组方为黄芪、地黄、赤芍、丹参、牛膝、麦冬、葛根、桑叶、黄连、黄精、淫羊藿。方中黄芪、生地益气固表、养阴清热,共为君药,以赤芍、丹参、怀牛膝,活血化瘀,补肾通络,桑叶、葛根、黄连、麦冬、黄精清热养阴生津,共为臣药,佐以淫羊藿,固护肾阳,阳升阴长。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补肾之功。

在临床上,糖脉康片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所致的痹症,症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渴喜饮、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舌质红少津、舌体胖大、苔薄或花剥、或舌黯有瘀斑、脉弦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四妙丸组方为盐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方中黄柏味苦性寒,取其寒以胜热,苦以燥湿,且善除下焦之湿热,重用为君药。莪术味苦性温,燥湿除痹;薏苡仁利湿除痹,共为臣药。牛膝活血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药直达下焦,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之功。

在临床上,四妙丸用于治疗用于治疗湿热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灼热疼痛,或重着乏力,麻木不仁,脘腹痞满,口腻不渴,心烦口苦,面色晦垢,大便黏滞,小便黄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

筋骨痛消丸组方为丹参、威灵仙、鸡血藤、香附(醋制)、乌药、秦艽、地黄、白芍、桂枝、川牛膝、甘草。方中丹参善通行血脉、祛瘀止痛,威灵仙祛风湿、止痹痛,故为君药。鸡血藤苦甘温,可养血活血而舒筋活络;香附、乌药行气散寒止痛;秦艽辛散温通,祛风除湿、养血荣筋、通络消肿,以上诸药共为臣药。地黄、白芍滋阴养血、柔筋止痛,桂枝辛温以温经通络,川牛膝强肾壮骨、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为佐使药。上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在临床上,筋骨痛消丸用于治疗血瘀寒凝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麻木不仁,肢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懒言,腰膝乏力畏寒怕冷;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