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的护理(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澎湃新闻 0
文章目录:

科普|糖尿病足患者如何做好居家护理?

“医生,最近我经常感到又肿又痛,这是怎么了?”

“医生,我这伤口溃烂了,一直不见好,帮帮我吧!”

……

作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而很多患者都得了同一种病,那就是糖尿病足,这属于糖尿病非常严重的一个并发症。

患了糖尿病足的人,起初会感到足部冰冷、麻木,有时候会感到像针扎一样的刺痛,渐渐地,会影响正常行走,甚至脚趾坏死变黑、烂脚。而糖尿病足如果护理不当,很可能就会面临截肢的危险。

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足部的护理,如果皮肤不慎溃破损伤,一定要及时就诊,抓紧治疗,避免让病情恶化。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足患者该怎样正确做好居家护理呢?

一、控制好血糖等危险因素

1、需要坚持规范的降糖治疗,监测血糖,血糖的控制是糖尿病足治疗的基础。

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况,会导致血管变硬、变脆、变厚、变形、发炎、病变等,引发血栓,造成血管闭塞,代谢不畅,引起神经营养障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使身体器官坏死。足部血管闭塞现象最为严重,很容易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溃疡,形成足部坏死。所以必须严格控制血糖,如血糖控制不理想,要及时就医调整降糖药,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2、戒烟戒酒,控制血压、血脂。

吸烟可引起血糖升高或波动,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得血糖不容易控制,引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同时使得末梢血管循环不畅,增加足部溃疡的发生几率。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鞋袜

1、选择舒适、合脚、透气的鞋子,防止磨伤脚及脚部。

不要穿着鞋跟高、鞋底硬、尺码小的鞋子,要保证鞋子足够宽大,避免足部皮肤受压过度,且要保证鞋内干燥,避免双脚受到磨损和压迫,或者引起脚气而破溃。

2、选择材质柔软的袜子,如棉线、羊毛,袜子的收口不宜太紧,否则会影响脚的血液循环;每天更换袜子,袜子热水烫洗消毒。宜选择白色的袜子,白色的袜子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双脚产生出血、破溃等情况。

三、做好足部清洁及护理

1、每天检查脚部,注意每只脚是否有裂纹、水泡或溃疡。无法自我检测的患者可以让家属代替自己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了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到医院就诊。患者的双脚长出茧子、鸡眼等,不要自行进行处理,一定要到医院让医生进行处理。

2、每天温水洗脚,水温不宜过高,小心烫伤(糖尿病人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传导障碍、痛觉纤维受损,不能很好地避开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温度损伤),水温在40摄氏度以下为佳,一般泡脚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洗后用柔软的干毛巾轻轻擦干足部皮肤,擦拭要轻柔,注意认真清洁趾缝。

3、洗脚后保持皮肤湿润,可涂抹尿素霜或保湿霜,不要将润肤露涂抹在脚趾之间。可适当按摩足部,注意动作轻柔,由下往上按摩。下肢有血栓者禁止按摩!

4、合理修剪趾甲,趾甲两侧不要剪得过短,引起甲沟炎,诱发足部感染。

5、防止烫伤。足部取暖时尤其要小心,慎用红外灯、热水袋暖脚,以防烫伤,可用厚袜及毛毯保温。

6、可以适当运动。适当地散步、运动,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以免足部溃疡。

四、使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

糖尿病足病的中医辨证主要分为未溃期、已溃期两个部分进行辨证论治。

未溃期就是下肢还未溃疡或坏疽,主要症状为脚趾发冷疼痛、间歇性跛行、趺阳脉消失等。已溃期则是皮肤出现溃破、溃疡或坏疽已经形成。糖尿病足患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好分期护理,建议适当地使用一些中医特色护理方法,来促进疾病的改善。

1、调饮食:中医食疗治疗理论源远流长,食量有度、性味平衡,药食同源,有很多药食同用的食品,具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如枸杞、山药、苦瓜、葛根、玉米须等,平素可以适当食用。过食肥甘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积聚脾胃,日久化热,灼伤肺肾之阴。因此,患者的饮食宜清淡、适量。另外,食疗方如赤豆薏米茶、红薯叶炖冬瓜等,可控制患者血糖,预防糖尿病足的加重。

2、畅情志: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不外乎内外两类致病因素: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沟通,认真讲解糖尿病足的相关治疗与护理常识,疏导负面情绪,做好情志护理。

3、慎起居:起居有常,患者宜保持良好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调节患者所处病室的湿度与温度,保持病房安静舒适、空气清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4、穴位按摩:糖尿病足治疗时往往会配合穴位按摩一起来控制血糖,如按揉内庭穴、关元穴、鱼际穴、然谷穴等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5、耳穴疗法:耳穴是通过按摩耳朵治疗“全身病”,是与脏腑关联的反应点。耳穴疗法就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或反应点,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胰胆穴有直接调节胰岛的功能。

6、中药枕:可将绿豆皮、荞麦皮、决明子、白术、薄荷等装成药枕头,借助药物发散作用达到清肝养心之功效,能获得良好睡眠的同时达到治疗的功效。

7、熏蒸治疗:未溃期还可以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熏蒸治疗具有抗炎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对糖尿病高危足的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熏蒸需要配合辨证论治给予对应的中药进行治疗,需要中医师指导用药。

老年人糖尿病足如何护理?谨记4个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部分也会悄悄发生变化,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到了老年,拖动我们身体游走四方的脚又有哪些变化呢?如果恰巧老年人又患有糖尿病,足部又该如何护理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呢?

老年人的足部特点

1.老年人的脚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足弓部分甚至没有皮脂腺分布,容易导致足部皮肤皲裂、起皮。

2.趾甲通常又脆又硬,易患灰指甲,甲沟炎等病。

3.易拇趾外翻,大脚趾向小趾方向倾斜。

4.部分长期卧床者,维持足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无力维持足弓的形状,使足部的跖骨下陷,肌肉萎缩,脚趾变形,出现爪形趾。

中医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说法,气比血先行三份,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人到老年身体逐渐衰弱,逐渐气血不足,机体“优先使用”的保护机制会把气血优先供给维持我们生命的重要器官和组织,比如五脏六腑和脑部;多数老年人血管里有斑块、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活动减少所致血管变细,更是增加了血液运行的困难,缺少血运提供营养,足部的皮肤越来越干燥,逐渐形成了我们俗称的“人老先老腿”。

糖尿病足的危害

糖尿病足的概念是由Oakley于1956年首先提出,1972年 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WHO的定义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据统计15%~25%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截肢患者高达22%,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并发糖尿病足的老年人,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才能降低它的危害?

1.鞋子:外出时选取透气性好、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不宜穿皮鞋或露脚趾的鞋子,如凉鞋、拖鞋等,买鞋子时选择比脚码大一码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走路造成脚部发胀引起脚趾之间或脚与鞋子摩擦而引起损伤)。

2.袜子:选择浅颜色透气吸汗的棉袜,不宜选择丝袜或尼龙袜或深颜色的其他材质的袜子,因如果脚部损伤而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可能因袜子颜色深不易被发现,丝袜或尼龙袜不吸汗易造成脚部汗渍而引起脚部环境潮湿,从而滋生细菌。

3.脚部皮肤护理:

1)清洗:每日清洗脚部皮肤,水温低于45℃,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根据自身情况,可酌情选择养生类药材,如生姜粉、艾叶粉等。

2)检查皮肤:清洗后用柔软棉毛巾擦拭,包括每个趾缝,擦干后仔细检查脚部皮肤有无异常,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如有破溃请不要自行处理,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如因年龄或疾病问题不能自我检查脚底者,可以让家人协助或者检查时脚前方放一面镜子,通过镜子查看。

3)修剪和按摩:脚指甲定期修剪,修剪时脚指甲与趾尖端平齐为宜,不要过深(容易使指甲在生长时嵌入肉中,引起疼痛或甲沟炎),修剪后脚部涂抹皮肤乳液(防止或改善皮肤干裂),按摩脚部皮肤,疏通各经络。

4)脚部运动:端坐在椅子上(高度为腿正好呈九十度为宜)A:脚跟着地,脚尖上抬至最大范围后停滞5~10秒缓慢放下,脚尖着地, 脚跟上抬至最大范围后停滞5~10秒缓慢放下;B:脚抬起与地平行,脚尖下压至最大范围停滞5~10秒后还原,再脚跟向前至最大范围停滞5~10秒后还原;C:脚部抬离地面并分开少许,双脚顺时针旋转一圈后逆时针旋转一圈。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学敏进行科学行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来源:科普中国

配图来源于网络

五期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你知道多少?

这篇文章将深入介绍五期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帮助您了解如何科学护理足部,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生活质量。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五期糖尿病足护理的重要信息。

五期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 五期糖尿病足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神经、血管、感染等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护理方法:

  1. 足部检查: 定期检查足部,特别关注是否有溃疡、创伤、皮肤变色等异常。
  2. 保持干燥清洁: 每天用温水轻轻洗净足部,确保足部干燥,防止细菌滋生。
  3. 足部保湿: 使用专业的足部保湿霜,避免足部皮肤干燥龟裂。
  4. 合适鞋履: 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舒适度,减少足部压力。
  5. 足底按摩: 定期进行轻柔的足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1. 饮食控制: 合理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帮助控制血糖。
  2.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规范用药,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3. 定期体检: 定期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监测和指导。

护理的重要性: 五期糖尿病足的护理不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足部不适,预防溃疡、感染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患者的足部健康。想了解自己是否有血管疾病,可以点击→【链接】自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