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炮附子糖尿病(炮附子糖尿病人能吃吗)

肾友之窗 0
文章目录:

一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经方

经方来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总结前人与个人实践经验编撰而成。经方组方严谨,药专力宏,疗效可靠,堪称“众法之宗,群方之祖”,深受历代医家推崇。经方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合文献研究发现,白虎加人参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肾气丸和麦门冬汤等经方在治疗糖尿病时最为常用。下面将带大家认识这些方剂,了解这些方剂的适用范围,避免一些简单的错误。

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人参汤由石膏,知母,人参,粳米和甘草共五味药组成,其中石膏为君药,知母为臣药,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清热除烦生津之力得到加强;人参为佐药,有补气之功;甘草、粳米为使药,甘草既能调和药性,与粳米合用能益胃生津。诸药合用有清热、益气、生津之效。消渴乃热盛伤津所致, 用白虎加人参汤,既可清阳明之燥热,又可益气生津, 是后世医家治疗糖尿病的主方之一。现代研究也证实,白虎加人参汤能改善胃热炽盛、气阴亏虚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相关代谢指标,还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同时,白虎加人参汤还能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共五味药组成,其中黄芪甘温补气为君;桂枝、芍药,养血和营,温经通痹为臣药;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为佐药;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为使药。诸药合用可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糖尿病的证候与中医血痹证有许多相似之处, 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是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有效方法。现代医学也证实,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降低血粘度、促进神经修复和抗心肌缺血等作用。因此,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广泛。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桂枝、炮附子八味药物组成。方中干地黄(今多用熟地黄)为君,有滋补肾阴、益精填髓之效;山茱萸补肝肾、涩肾精,山药健脾气、固肾精,附子、桂枝温肾助阳,共为臣药;佐以茯苓健脾益肾,泽泻、丹皮降相火而制虚阳浮越,同时茯苓、泽泻还具有渗湿泄浊、通调水道之功。诸药合用可达补肾助阳、化生肾气之功效。消渴为病,初以燥热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阴虚症状较为突出,进而阴损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俱虚。因此,金匮肾气丸是临床治疗下消阴阳两虚之代表方。现代研究指出,金匮肾气丸具有降糖、降脂、改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紊乱、抗氧化、抗衰老、抗应激、调节免疫、抗纤维化、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修复的作用。此外,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糖尿病并发症亦疗效显著。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由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六味药物组成。方中麦门冬为君,能养阴生津润燥,兼可清热;半夏为臣药,可降逆下气、化痰和胃;人参补气,甘草、粳米、大枣甘润平和,合人参和中滋液,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滋养肺胃、降逆下气之效。消渴渴而多饮、消谷善饥,常伴肺热胃热津伤,麦门冬汤能滋养肺胃,因此该方亦可用于消渴。现代研究显示,麦门冬汤具有抗炎、加速胃排空、改善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其方中麦冬、人参均可降血糖。因此,麦门冬汤可用于糖尿病胃轻瘫等糖尿病消化道并发症的治疗。

中医治病时,同一种疾病因为病人证型的不同常选用不同的方药,而不同的疾病因为证型相似又可同用相同的处方。生活中,很多糖友通过杂志、电视和网络等途径发现某些方剂、中成药可治疗糖尿病时就自行服用,这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具体中医证型也可能不同。另一方面,有些糖友在中医治疗时,会发现经常应用到很多相同的方药,因此对中医产生质疑,不配合治疗,同样这也是不对的。总之,临床用方,还是应该根据患者具体证型选择最佳的处方,经方虽好,但也并不是万能的。

经方是中医常用的经典方剂,可直接使用原方治疗各种疾病。但在临床实践中,不可过分拘泥,临证用药时,可根据患者证型加减,灵活运用。同时,很多时方、验方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在具体用方时,还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经方、时方和验方等治疗疾病,以取得最佳的疗效。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这么热的天,什么样的病必须用“附子”呢?

唐祖宣善用经方治疗脱疽,特别擅长运用温阳方,现介绍如下,以作为大家治疗糖尿病足时的参考。

01 灵活应用真武汤

真武汤有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5味药物组成,功能温阳利水,是治疗肾阳衰微,水气内停的方剂。此方所治之脱疽乃肾阳衰微,脾湿肝郁所致。

临床辨证中常见肢端发凉麻木,跛行,疼痛,入夜尤甚,痛时内觉发凉,患肢苍白,黯红或紫红,破溃后伤口流清稀脓液,肉色不鲜,舌质淡白,脉沉细。若加干姜、黄芪、桂枝、潞党参、川牛膝,其效更佳。

病案举隅

某男,38岁,工人。于2006年6月20日入院治疗。

主诉:双下肢凉痛已3年,左足趾溃破已5个月。

入院症见:膝以下冰冷,剧烈疼痛,整夜不能入眠,剧疼时内觉发凉,暖之稍减,踝以下黯红,五趾紫黑,抬高患肢苍白,下垂黯紫,左大小趾溃烂已5个月,左大趾伤口3cm×2cm,小趾伤口3cm×1cm,色黯紫,无脓,足背、胫后、腘动脉搏动均消失,股动脉微弱,小腿肌肉萎缩,左腿肚33.5cm,右34.5cm。

趾甲增厚不长,汗毛脱落,皮肤枯槁。面色青黄,舌淡白多津,腰背冰凉,小便清长带白,脉细无力。体温正常,血压:90/60mmHg。

此属肾阳衰微,脾湿肝郁,治以温肾阳,燥脾湿,疏肝木,方以真武汤加味。

炮附片、茯苓、黄芪、党参各、白术、桂枝、白芍、干姜、甘草、川牛膝。

上方加减服用,每日1剂,服药91剂后患者能步行2500m,且无跛行感,温度、颜色基本恢复正常,趾甲汗毛开始生长,足背动脉微能触及,腘动脉恢复良好,但胫后动脉仍无。左腿肚35.8cm,右腿肚36cm,伤口愈合,经追访12年未复发。

按语:仲景对真武汤的运用,既原则,又灵活,为后世的方剂运用树立了典范。临床运用时应不受病种的限制,只要有真武汤的适应证,就以证为主大胆运用,如中医的疔毒和西医的炎性病变,不必拘泥于疔用清热,炎用寒凉的治疗法则。

今从其表现,辨证属肾寒水泛,以真武汤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

唐祖宣认为必须掌握真武汤的功能去针对性地辨病治疗,例如案中所举,运用真武汤强心通脉,服药后由于循环好转,促进炎症的吸收,缺血症状改善,所以真武汤的临床运用也要辨证、辨病有机地结合,才能扩大运用范围。

02 举一反三巧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由麻黄、附子、细辛3味药物组成,发散寒湿,温通经脉,是治疗肾阳不足,寒袭脉络的方剂,此方所治之脱疽乃阳虚寒盛,水不化气,表寒湿阻所致。

临床中常见手足冰冷,疼痛麻木,皮温低,脉沉细,常伴发热恶寒,身困乏力,面白唇淡,舌淡苔白。

病案举隅

某男,29岁。2012年7月6日来诊。

主诉:左手疼痛麻木1年,加重15天。

入院症见:面白唇淡,表情痛苦,左手冰冷,色呈苍白,疼痛麻木,入夜加重,舌淡苔白,右脉沉迟无力。皮温计测试,左手温度比右手相差2.5℃。

此属肾阳不足,寒袭脉络。治宜发散寒湿,温通经脉。

方用:麻黄、炮附子、细辛。

服药后即感左上肢发热,汗出,温度升高,后,温度正常,双手相等,色变红润,疼痛消失,临床治愈。

按语: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温阳发表之峻剂,由于仲景论述简要,加之药物峻猛,局限了运用范围,唐祖宣细审仲景冠“少阴病”三字的意义,临床中从方证病机和药物的协同分析予以推敲,扩大了此方的运用范围。

三药均为峻烈之品,有“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细辛不过钱”之论,细审仲景之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实乃有汗用麻黄之例,此说不能为据,要以临证病机为主。

唐祖宣在临床中观察,少用有温经散寒之功,多则有下通肾气,内化寒饮之效,入煎剂内从没出现过中毒的表现。

虽大剂用麻黄,仅为微汗出,对于四肢病变,则有通其经,温四肢,直达病所之功。

要想提高疗效,尚需注意药物的煎服法,论中云,“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三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仲景谓之去上沫者,乃谓其所浮之沫发散过烈。

唐祖宣在总结50余年经验时说:“盖麻黄之性,全在初煎之沫上,若去其沫则效用减矣。”

唐祖宣在临床中常嘱患者三药合煎,不去其沫,三煎合于一起,多次频服,其疗效更佳,这些都是难得的经验之谈。

03 妙用附子汤

附子汤由炮附子、芍药、茯苓、白术、人参5味药物组成,温阳益气,健脾祛湿,确为治疗虚寒阳微、脉络凝滞的常用方剂。此方所治之脱疽乃寒凝气滞,经络不通所致。

临床辨证中常见手足发凉,麻木疼痛,色呈苍白,潮红或青紫,恶寒身重,舌淡,苔白多津,脉沉细等症。

唐祖宣常以此方加减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雷诺现象、冻疮见手足寒冷和脉沉之症。

在治疗雷诺现象时加水蛭、桃仁、红花等通经活血药物;年老、体弱者酌加当归、黄芪;肢寒甚加细辛、桂枝。

病案举隅

某男,69岁。2005年2月2日入院。

主诉:双下肢疼痛发凉1年半,左大趾溃烂2个月。

入院症见:面色青黑,表情痛苦,剧痛难忍,入夜加重,心悸气喘,下肢冰冷,色呈黯黑,双足背、胫后、腘动脉搏动均消失,股动脉搏动减弱,左足大趾伤口腐烂,流清稀脓液。舌淡苔白多津,脉沉迟无力,脉率60次/分。

证属脱疽,为寒凝气滞,经络不通所致,治宜温阳益气,活瘀通络。

方用:炮附子、潞党参、茯苓、黄芪,白芍、桂枝,白术,细辛。

服药3剂,疼痛减轻,夜能入睡3~5小时。上方加当归,服20剂后,伤口缩小,双脚黑色渐退。继服32剂,伤口愈合,剧痛消失,腘动脉已能触及。

按语:方中附子为温阳峻品,用以为君,临床体会,实能破阴回阳,除湿镇痛;心火不足,肾水克伐,附子可建温阳散水之功;土不制水,水气泛滥,附子则可蒸汽化水,温中补土。

附子虽为辛热有毒之品,以炮附子其毒已去矣。

掌握药物的煎服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方附子用量较大,需先煎半小时,再纳诸药,三煎兑于一起,浓煎频服,则无中毒之忧。

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等,均可灵活参照上述三方治疗。

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思路

熊曼琪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跟着熊曼琪先生学习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信一定对你的临床有所裨益。

后人尊称仲景为“医圣”,仲景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医经”,“医经”里的方剂为“经方”。经方即经典之方,是后世对仲景方的尊称。

本人常用以下诸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良效,现介绍如下。

01

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论》用于治疗胃热炽盛,津气两伤之证。《金匮要略》用于治疗消渴。

原文曰:“……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糖尿病初起或血糖控制不良时常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舌燥,舌红苔黄等。

方用:石膏、知母清泄胃热;粳米以淮山药代之;人参用太子参或西洋参,合用以达到益气生津之功。

合玉泉散意,加大花粉、葛根、生地黄、玄参,其效更佳。

饥甚,加黄连清胃火;渴甚,加黄芩清肺热。

02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中用于治疗血热互结的蓄血证,是泄热逐瘀代表方。

糖尿病常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大便干燥,便秘,为胃肠燥热、灼伤阴津所致。

又多见口唇紫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下静脉青紫,脉沉涩,为胃热灼伤阴血,血脉涩滞难行,以致瘀血燥热相互搏结。

方用:桃仁活血化瘀;桂枝通经活血;大黄、芒硝、甘草攻下阳明燥热内结。全方有泄热通下,逐瘀活血之功。

合增液汤意,加生地、玄参,更为对证。

便秘重者,大黄、芒硝后下;轻者,大黄同煎;兼气虚者,酌情加黄芪或太子参。

03

真武汤

《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阴肾阳虚衰,水气泛滥之证。

糖尿病日久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出现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全身浮肿,头眩心悸,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沉迟弱(见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后期)亦可见。

方用炮附子温肾助阳;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淡渗利水;生姜助阳散水;芍药敛阴和营。合为温阳化气行水。

糖尿病往往兼瘀血者,加丹参、益母草、桂枝,通阳活血;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或再加党参,益气温脾;肝阳上亢(合并高血压)者,加钩藤、天麻,平肝息风;

焦燥渴者,宗《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加用栝蒌根、淮山药生津润燥,瞿麦淡渗利水,炮附于温阳化气,共奏温阳化气利水、生津润燥止渴之功。

04

肾气丸

肾气丸是温补肾阳代表方剂。

仲景用于治疗消渴、虚劳、痰饮、妇人转胞等证。《金匮要略》消渴病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糖尿病日久,病入下焦,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损。证见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而弱。

方用地黄滋阴补肾;山萸肉、淮山药补益肝脾;茯苓、丹皮、泽泻协调肝脾;附子、桂枝温阳暖肾。上药共奏双补肾阴肾阳之效。

肾阳虚明显者,用肉桂易桂枝,以增温阳之力;小便多者,仿“水陆二仙丹”意,加金樱子、芡实,补肾涩精;

气虚甚者,重用黄芪益气;下肢轻度浮肿者,加牛膝、车前子(性喜下行,以制黄芪之升提),仿济生肾气丸意,温肾活血利水。

05

五苓散

仲景用于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水停下焦之证。

《伤寒论》太阳病篇及《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均有“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的论述。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支配膀胱的骶髓副交感神经及胸髓、腰髓的交感神经,导致膀胱功能异常。

早期可见偶在生气着急时,出现排尿时间延长。中期可见尿流变弱,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多次排尿后仍余沥不尽,甚或小便失禁。为糖尿病日久,气虚及阳,气化失职,水蓄膀胱所致。

方用:桂枝通阻化气;白术、云苓、泽泻、猪苓淡渗利水;加黄芪益气。

方中黄芪重用,使收缩无力之膀胱功能迅速得以恢复。遵仲景原方之意,桂枝只宜少量,取其辛温通阳,又不耗伤阴津。

06

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血痹,即所谓:“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乃阳气足,阴寒凝滞,血脉痹阻所致。本证以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为辨证要点。

糖尿病日久,气阴两虚,血脉瘀阻,肢端失养,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多呈对称性,下肢为甚。有麻木、触电感、蚁爬感,继而刺痛,甚则可呈放射性或痉挛性作痛,夜间尤剧。

仿黄芪桂枝五物汤法,自拟方:黄芪、桂枝、熟地、玄参益气养阴以治本;当归、桃仁、牛膝活血通痹治其标。

另可配合外洗方:桂枝、乳香、没药、苏木、川红花,煎水浸泡外洗,以温阳和络,活血通脉。

07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之证。

失眠亦为糖尿病常见症状,有的十分顽固,经久不愈。表现为难以入睡、或早醒、或睡不宁、多梦,伴头晕、头胀、心烦、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失眠常可致血糖不稳定,血糖上升。

方用:酸枣仁养血安神(用量最重);川芎调血养肝(用量其次),以清阴热;知母清热除烦(用量其次)以除虚烦;茯苓宁心安神(用量其次),以安心神;甘草和中(用量最轻)。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经方临床运用:第2辑》,李赛美,黄仰模,蔡文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7.7。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