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医疗证(糖尿病医疗证定点医院可以直接报销)

健康导报 0
文章目录:

华广瑞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在糖尿病管理领域迈上全新台阶

在追求卓越与创新的道路上,华广瑞特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近日,华广瑞特全方位血糖管理系统成功获得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一成就的取得不仅验证了华广瑞特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积累,更标志着华广瑞特基于二十余年的战略深耕,在血糖管理技术的创新性、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等层面迈上新台阶。

华广瑞特由华广生技创立于2003年,始终秉持着“创造让人安心使用的医疗量测器材”的发展愿景,专注血糖管理领域,自主研发智能血糖监控管理系统及血糖监测产品,致力于打造从医院糖尿病人专业照护到个人自我管理监控的智能闭环管理。近年来,华广瑞特凭借专业的研发精神成功整合了最先进的医疗、化学、电子与精密智能制造,获得多项的血糖检测专利技术,开发出具备高准确度与稳定性的血糖测试系统与设备,获得了业内外的高度认可。经过20年的发展,华广瑞特成功销售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在全球取得超过80个国家的权威认证,国内500 医院使用华广瑞特全方位智能血糖管理系统,3000 医院使用瑞特血糖仪。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达5.37亿,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占 1/4以上,达1.4亿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及早发现和进行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致残率和早死率。因此,持续向患者提供医疗支持、教育,鼓励其长期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除运动、饮食、药物等治疗外,血糖监测管理也非常重要,准确的监测结果和精细化的治疗方案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医院及医保管理也有着巨大的经济优势。

在传统糖尿病管理模式中,院内血糖监测管理数据准确性差,个性化方案少,非内分泌 科高血糖频发,会诊率低,全院缺乏专业规范的血糖管理;院外患者较多且自我血糖管理意识差,医师一对多,管理难度增大,难以实现有效的追踪管理,所以糖尿病等慢病一经诊断亟需科学且持续的规范管理。但院内外数据割裂、医患互动缺失等因素阻碍了医师对患者的全病程管理与服务。

华广瑞特积极思考应对临床血糖监测管理的现状问题,在“全院血糖管理中心”临床实践中,以全方位智能血糖管理系统为糖尿病防控的抓手,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从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3个维度,深度融合门诊、住院、出院、居家全场景全流程血糖管理,完成诊前、诊中、诊后场景全覆盖。通过全院血糖管理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打通科室壁垒,建立以内分泌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全院血糖异常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血糖控制目标及随访计划,使每位住院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以减少住院患者因糖代谢紊乱所致的相关疾病死亡率、感染等,缩短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使广大患者获益。

此外,华广瑞特还将院内血糖管理的成功经验延伸至院外,通过其血糖仪与瑞特健康APP或小程序的无缝对接,为患者与主治医生搭建起远程照护的桥梁。出院后,患者可通过绑定主治医生的照护区域,使医生能够远程查看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及时在线提供控糖指导和随访提醒,实现院内外血糖闭环管理。

华广瑞特全方位智能血糖管理系统能够打通市县级主体医院、辖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链路,构建慢病管理信息化的“六个一”,即“一张网、一套标准、一朵云、一个中心、一池数据、一体化”服务,实现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管理目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为县域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打下基础。运用系统的优势,乡镇卫生院可在系统内查看对应的病患血糖数据、波动趋势、近期医嘱,上级医院内分泌科室亦可即时看到各家卫生院的病患数据,可在系统上实现跨医疗机构的血糖远程会诊,并实现区域内患者血糖数据的分析、统计等功能,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通过全院管理小程序分级管理转院;便于上下级医院主治医生沟通,即时跟进病程做到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赋能医共体诊疗一体化。让广大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真正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医疗器械产业伴随人类健康需求增长而不断发展,被誉为朝阳产业,是全球发达国家竞相争夺的领域。华广瑞特此次成功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官方层面对其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生产质量以及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权威认可,也将为华广瑞特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未来,华广瑞特将持续深耕糖尿病检测防控管理领域,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进糖尿病标准化、智慧化管理进程,助力更多患者拥抱健康。

今年起,九个特殊病种门诊不再需要年审

1 月 16 日,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从贵阳市医疗保险费用结算中心了解到,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包括糖尿病、冠心病等在内的 9 个特殊病种门诊不再需要年审。

为方便参保人员,减轻持证人负担、少跑路。今年,贵阳市医保中心再次推出便民措施,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该中心取消 9 个特殊病种的年审制度。这 9 个特殊病种包括糖尿病(并心、脑、肾、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原发性高血压(并心、脑、肾损害);冠心病(并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呼吸衰竭);甲亢(并浸润性突眼、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扩大);脑卒中后遗症(脑出血、脑梗塞);肝硬化(失代偿期);帕金森氏病;重症肌无力。

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持有这 9 个病种的《贵阳市特殊病种(门诊大病)医疗证》参保人员不需再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年审备案,即可使用。除此之外,仍保留 " 肺结核 " 和 " 支气管哮喘 "2 个特殊病种的年审制度。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段筠

糖尿病不能当老师?入职体检引争议:还有多少病不能考教师资格证

(作者简介:吕迎春,全国优秀教师,《高校招生》特聘专家,专注高考20年)

眼下,各地正在陆续进行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认定体检工作。

11月6日,有网友在人民网向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反映“关于糖尿病无法通过教师资格认定体检的问题”。

11月10日,浙江省教育厅回复称,“根据2001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及操作规程》,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情况的,为体检不合格。这一体检标准实施后,在规范新教师任教资格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遇到部分指标不适应社会发展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也调整了部分体检指标。”

回复表示,“目前,省教育厅已经启动了教师资格体检标准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听取包括医疗专家在内的各方意见,进一步优化体检指标和标准,并作为规范性文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新的体检标准印发前仍按照原有文件规定执行,请您谅解。”

消息披露后,许多网友感到不可思议:只知道当教师需要学历,需要资格考试,没想到还有这么严格的体检。

如果糖尿病人连讲台都不能站,那还能干什么呢?

其实,每年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后,因为体检而最终没有拿到证书的考生大有人在。

4月14日,重庆残障人士邹蜜在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并拿到了考试合格证明后,来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定的医院进行了体检。

4月25日,邹蜜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一如所料,她的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未通过”。

重庆市教育委员未通过“邹蜜教师资格认定”,是照章办事,依据的是《重庆市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规定,严重畸形及运动系统疾病,为体检不合格。

2000年,邹蜜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读二年级,一次意外车祸,脊髓损伤。

2007年,邹蜜拿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

之后,她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四川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专业。

再后来,她出国留学,拿到了第二个硕士学位。

邹蜜一直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

她可以自己开车上下班;可以坐轮椅打网球,可以坐着滑雪;她还学了爵士舞,即使在轮椅上,也能起舞。

当得知自己不合格后,邹蜜委屈又崩溃:“为什么不让我过?这是我坐上轮椅来最伤心的一天。”

各行各业都有入职体检标准,从执行教师体检标准的角度来讲,上述案例操作都没有问题,也并非故意刁难考生。

但是,入职体检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确保体检者能够胜任这一职业。

一方面,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些疾病已可以治愈或成为生活常态,体检就不应该成为就业的障碍。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又会产生一些新的疾病,进而影响某些工作的完成。

那么,各地颁布的入职体检标准,就应当与时俱进,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维护社会的公平秩序。

事实上,有关教师的体检标准,不仅是浙江和重庆,全国所有的省份几乎都有类似规定。

有的规定甚至比这个还要苛刻。

例如以下这些规定:

男性身高不低于155厘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50厘米,不合格。

五官不端正,面部有较大面积疤痕、血管瘤或白癜风、黑色素痣者,不合格。

吐字不清,声音严重嘶哑,声带病变,严重慢性咽喉炎或口腔有生理缺陷及耳鼻喉疾病之一而妨碍发音影响教学者,不合格。

有梗阻的胆结石或泌尿系结石,不合格。

血压在下列范围内,合格: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

色觉检查异常者,不宜从事美术、化学、生物等以颜色作为技术指标和实验数据的教学岗位。

色盲、色弱,不宜申请幼儿园、特殊教育或相关专业教师资格。

男性身高低于170厘米、女性身高低于160厘米,不宜从事体育类教学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报考教师的人数多了,门槛就会提高。

三年前,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即中央4号文件),意见明确指出: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点改革,提高中小学教师入职门槛。

这个入职门槛,既包含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也包含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有鉴于此,凡是准备报考师范专业和报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在定下目标之前,还是要三思而行!

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感想?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