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对糖尿病(低保糖尿病救助怎么报销)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申请低保?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申请低保?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这一问题涉及到多个层面的考量,而不仅仅是基于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丰富理解:
一、经济状况评估
首先,是否能申请低保的核心在于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这包括家庭的总收入、支出情况以及可变现的财产等。如果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收入远低于当地政府设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没有其他足够的经济来源以维持基本生活,那么他们很可能符合申请低保的初步条件。
二、疾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这往往伴随着不小的经济负担。从药物费用、定期检查到可能的并发症治疗,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销。如果这些费用超出了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导致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那么这可以成为申请低保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三、政府政策与地区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政府对于低保的申请条件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地方可能更加关注申请人的疾病状况,尤其是在疾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或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申请前,应详细了解当地的政策和具体要求。
四、申请流程与材料准备
一旦确认符合申请条件,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这通常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供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疾病诊断书等相关材料。在准备这些材料时,患者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顺利通过审核。
五、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
除了申请低保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寻求其他形式的社会支持和资源整合。例如,可以加入糖尿病患者互助组织,分享治疗经验和资源;向慈善机构或基金会申请医疗救助;或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发起众筹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申请低保,需要综合考虑其家庭经济状况、疾病对家庭的影响、政府政策与地区差异等多个因素。在申请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自己的治疗和生活。
湖北建立健全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可获资助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医保局、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乡村振兴局、省税务局和湖北银保监局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提出对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助。
《实施意见》细化了资助参保人员范围和标准,完善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资助政策。按照困难程度、身份类别给予分类资助。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低保对象2022年度按照320元/人/年给予全额资助,过渡期内逐步转为不低于个人缴费标准的90%定额资助;返贫致贫人口过渡期内给予50%定额资助。纳入相关部门监测范围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等困难人口享受定额资助政策,定额资助时限和资助标准由各市(州)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未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稳定脱贫人口执行资助参保渐退政策,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按不低于当地2021年个人缴费资助标准的80%、50%、30%给予资助,2025年不再享受资助参保政策。
在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普惠待遇政策基础上,《实施意见》规定,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实施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封顶线的倾斜保障政策。完善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做好分类救助,住院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救助比例特困人员为100%,低保对象和返贫致贫人口不低于70%。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救助比例略低于低保对象。统筹加大门诊慢特病救助力度,门诊和住院救助共用年度救助限额。
湖北省还将建立高额医疗费用患者负担监测预警机制,按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和100%作为因病返贫、致贫监测标准,及时预警、提前介入,跟进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对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依申请按规定给予医疗救助,防范化解稳定脱贫人口和其他普通参保居民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共建机制,确保全省纳入参保资助范围且核准身份信息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巩固居民医保住院待遇保障水平,确保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总体稳定在70%左右。优化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确保“两病”患者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全覆盖。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付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2022年低保钱“再涨”!10类大病可享受补助?是真是假?答案来了
提及低保,大多数网友并不陌生。低保的全称是“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类型。一般情况下,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城乡家庭可以申领一项现金资助,以确保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依照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份,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数为4223.7万人,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479.4万。
申请低保救助的3个基本条件
①户籍状况:持有相关证明材料(比如户口本、身份证)的申请地户籍居民;
②家庭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所规定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③家庭财产:对于家庭财产的条件限制不同地区要求不同,具体需咨询当地的民政部门。
城乡低保有“名额”限制吗?
答案是没有!对于这一点,在《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当中有明确表述。凡是持有户籍地相关证明材料的城乡居民,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家庭财产条件符合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前提下,均可以申请低保救助,并没有名额限制一说。
2022年城乡低保最低标准再提高
消息显示,福建、辽宁、安徽等多个省市在2022年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救助标准。比如福建省城乡低保最低标准截至2021年底已提高至8580元/年,2022年将再提高350元;安徽省城乡低保补助标准2022年再次提高4.5%;辽宁大连市2022年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将争取达到不低于850元/人/月与650元/人/月。
城乡低保标准因地而异
一般而言,不同地域城乡低保的标准不一,从上表来看,全国范围内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最高的地区为上海市,农村低保的平均补贴标准为1323元/人/月,不出意外的话2022年这一标准还会继续上涨。北京市的城乡低保补助标准紧跟其后,为1245元/人/月。由此可以看出,越是经济发达的区域,低保补贴的标准则越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则补贴金额越低。
10种大病可享受低保救助,是真是假?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只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才能申请低保补助。那么,网络传言的患有10种大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即可享受低保救助的说法,是真是假呢?很显然,从低保的准入审核条件来看,患病与否与能否享受低保救助并未直接关联,但如果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则在符合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前提下则可享受低保。
5类人被撤销低保资格
第①类:家庭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居民
第②类:具有劳动能力却又好吃懒做的城乡居民
第③类:有车、有房、有存款的城乡居民
第④类: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方式违规骗取低保的居民
第⑤类:因黄赌毒等违法违规行为而致使贫困的居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2022年城乡低保的最低标准将再次提高,因病致贫的家庭成员则可以依照相关规定申请低保救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低保并没有名额限制,只要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低保准入条件,即可申领低保保障!当然,上述提及的5类人则会被取消低保资格,不再享受低保补助!对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