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术根治(糖尿病手术根治新技术新闻)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上世纪80年代,部分医生发现,肥胖患者在接受减肥手术后,在体重明显减轻的同时,血糖水平也得到了良好控制。随后,经过诸多研究论证,糖尿病手术便逐渐用于临床。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1.手术如何降血糖?
“糖尿病手术”,具体来说,这类手术一般是指“缩胃”手术,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减小胃容积或者改变肠道走向,从而减少食物的消化吸收,通过降低体重,促使胃肠激素发生变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是继生活方式改变、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之后的第四种糖尿病治疗方法,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它给适应症非常明确的患者会带来非常大的好处。不过,这种手术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病情慎重选择,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2.降糖为何要动“刀”?
说到糖尿病治疗,我们首先会想到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降糖药和胰岛素。然而, 对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传统治疗手段的缓解率并不高,症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比如一些重度肥胖的患者,他们即使打了剂量很大的胰岛素,或者是已经用了三四种药物联合降糖治疗,血糖还是始终控制不好,对这种“顽固”的病人,就有必要另辟蹊径了,比如外科手术。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另外,糖尿病通常与肥胖结伴而行。“怎么努力也减不了肥”,很容易成为治疗过程中的拦路虎和瓶颈,既让病人痛苦,也让医生为难。此时,通过外科手术,一方面可以让患者结束“痛苦”的减肥过程,增加治疗信心,避免发生为减肥而盲目限食、禁食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也为医生积极开展降糖治疗扫除了障碍,往往能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哪些糖友可手术?
2011年3月,国际糖尿病联盟发表声明,认可减肥手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措施之一,并建议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及早考虑接受手术治疗。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手术只适合部分患者。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同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共同发布了《手术治疗糖尿病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明确了适合中国患者的手术适应症,主要包括:1.体质指数(BMI,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35的2型糖尿病患者;2.BMI在30~35,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或并发症,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3.BMI为28~29.9,并有向心性肥胖(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男性超过90厘米),且至少符合两条代谢综合征标准(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血压);4.BMI≥40或BMI≥35但伴有严重合并症,且年龄≥15岁、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5.年龄在60岁以下,身体状况较好,手术风险较低的患者。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简单来说,适合接受手术的患者,第一要年轻,年龄最好小于60岁,不超过65岁,且病史在10年以内,超过15年不考虑手术;第二必须是非常肥胖的患者;第三要符合适应症,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4.哪些情况不能做手术?
手术治疗糖尿病并不是人人适合,《共识》中指出的手术治疗禁忌症包括:患者滥用药物、酒精成瘾,或患有精神疾病;明确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胰岛功能已基本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或心肺功能无法耐受手术者;BMI﹤28且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能满意控制血糖的患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因此,患者务必到医院接受检查,经过专科医生的评估来确定能否手术及方式。选择的关键原则是要依照《共识》,不符合手术适应症或有明确禁忌症的患者,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5.降糖手术怎么做?
目前通过减肥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胃束带手术”,是用一条可调节的束带绑在胃上部,减少胃容积。患者食量减少了,体重也就减轻了。但这种手术效果一般,目前较少采用。第二种是“袖状胃手术”,即把胃的大弯全部切掉,把胃像袖套一样变成肠道的管腔,使进食量大为减少,适合单纯性肥胖、糖尿病早期的患者,术后缓解率在80%左右。第三种是“胃转流手术”,即让胃和小肠“短路”,食物不通过十二指肠而直接进入空肠中下段。该术式减体重的效果最好,糖尿病缓解率在90%左右,但手术相对复杂,风险相对较高。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6.手术时机如何选?
一般来说,患者应先从调节饮食、运动等方面开始控制病情,然后考虑药物治疗,上述治疗效果都不好时,可再考虑手术。当然,手术时机也不宜太晚,对有明确适应症的患者,越早手术越好,患2型糖尿病不要超过15年,胰岛功能不能完全损坏。如果已经开始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就更要积极考虑手术了。
7.手术风险有多大?
任何手术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存在创伤和风险。减肥手术主要的近期并发症有肠梗阻、吻合口瘘、肺栓塞等,主要的远期并发症包括胃轻瘫、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顽固性腹泻等。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总之,任何一种减肥手术后都可能发生营养缺乏,最好由营养师指导和终生随访,术后也需要长期改变生活习惯。目前学术界对该手术的远期影响还在评估之中,不同患者的效果差异也较大。因此,一定要严格把握适应症,慎重缓行。
8.做完手术管多久?
糖尿病手术的疗效主要基于3个原理:一是把胃缩小,减少能量的摄取和吸收,动用体内过多的能量储备,维持体内平衡。这在一年之内效果最为明显,一年后达到平衡了,体重也就不会再下降了。二是减轻体重,术后患者的体重大多能下降30%左右,由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也会减轻,血糖逐渐恢复正常。三是胃肠重建后,可起到调节肠道分泌促胰岛素水平的作用,使胰岛分泌水平得到改善,血糖也会逐渐正常。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以上3个原理,使手术降糖通常能快速起效。但是,做手术并不能直接修复机体代谢功能、刺激胰岛素分泌或让损坏的胰岛“起死回生”。因此,术后依然要积极治疗糖尿病。
9.能根治糖尿病吗?
那么,糖尿病手术的效果有多好呢?对于这一结果,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整体来看,糖尿病病情的缓解率一般在80%左右。多数患者能有效地改善高血糖状况,甚至不用吃药、不用打胰岛素,血糖水平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此外,患者因肥胖引发的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代谢问题也能得到良好改善。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但是,手术并不能让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受益,现有证据也还不足以证明手术可以完全根治糖尿病。20%的手术效果不佳可能与适应症不合有关,或者患者术后生活方式没有改变,导致糖尿病复发。
10.术后还应注意啥?
《共识》认为,饮食指导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术后远期并发症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患者术后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首先,能量摄入要平衡,不要过度进食。代谢手术会把胃“变小”,患者要适应自己的新胃口,不要吃太饱,避免吃太硬的食物,而且要细嚼慢咽,可以吃每口饭数12下,每餐吃20~30分钟。其次,食物要高蛋白、低热量、低糖低脂,避免高油脂食物。再次,要适当补充营养素和矿物质。比如钙、铁、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等。手术方法不同,需要补充的营养素和矿物质也不同。最后,严格限酒,不喝碳酸饮料。每天要保证足量的液体摄入,但不要喝碳酸饮料,以避免胃胀。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手术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另外,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术后要终身坚持每三个月一次随访。对于接受减重手术的育龄期妇女,手术后一年内最好不要怀孕。
手术能治好糖尿病?
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得了糖尿病之后就千方百计打听什么方法能治好这玩意儿,总不能让我一辈子吃药打针吧,好可怕呢。
先是向医生打听,医生的回答干脆明了,“没办法。”
那我怎么能死心呢。
然后我开始在网上各种论坛里找偏方,可是网上的大师太多了。
也不靠谱。
但我并没有放弃,连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都不放过:
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听到老糖友说:
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
当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然后我就问了一个学医的同学。
他说糖尿病的确可以手术治疗,这在10年前还难以理解,一般人也很难想象。因为这是一个纯内科疾病,你去医院挂号都会直接被分诊台导到内分泌科去,怎么能采取外科的治疗方式呢?随着对糖尿病的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在通过手术治疗使血糖得到控制,甚至“完全治愈”都成为可能。
见我不相信,又甩给我一篇论文。
发表在《年度外科学》(Annals of Surgery)的手术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Effect of 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Type 2 DiabetesMellitus)一文指出,在对1160名患有2型糖尿病或是糖耐量减低的超重者,在接受手术后,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表明,83%的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恢复正常,另外17%的人其糖尿病病情也有显著改善。
更重要的是,80%的患者不再需要口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79%的人不再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研究还显示若因肥胖并发2型糖尿病,如果能尽早接受手术,那术后2型糖尿病的治愈率也会相应提高。
高风险,高收益!
听到这里:
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说一下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
先说一下能进行手术的条件:
那就是你必须是一个大胖纸
因为糖尿病的手术治疗,实质上就是减重治疗。
我们之前说过,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要么是胰岛细胞累死了,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是身体其他细胞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不起作用(什么!没看到过!?那你为什么还不关注医随访?)。
而肥胖是糖尿病一个最主要的单一诱发因素,而且跟体脂分布有关。中心型肥胖,也就是大肚子,跟糖尿病关系最大。而且,这种相关性,男性要大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腰围较粗,挺个大肚子,是最危险的糖尿病发病信号,所以一旦确诊,医生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减肥。
不过这年头说人是胖纸,肯定会马上被:
我不是胖纸,只是微胖,OK!
所以,为了避免纠纷,医生和科学家们就给我们制订了一个肥胖的标准,这就是:
BMI体重指数
计算方法是:
BMI =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
BMI 大于 25 属于超重
大于 28 属于肥胖
大于 32 属于非常肥胖
举个例子,一个妹子身高1.62米,体重52千克,那她的BMI是多少呢?
BMI=52÷(1.62×1.62)=19.8
那要多胖才能接受手术呢?
在美国,建议考虑手术减肥的标准是 BMI>40,或者 BMI>35 同时合并肥胖相关性疾病。换算成一个 165 cm 成年人的体重,要 110 kg 或者 95 kg 才能达到手术标准。
亚太地区人口的体质对肥胖的承受能力小一些,我查了文献,在亚太地区医生建议减肥手术的指征是:BMI>37,或者 BMI>32 同时合并了肥胖有关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等。同样换算成 165cm 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 100 kg,或 87 kg 并且合并疾病,才能达到手术标准。
好了,假设经过计算
你的确是个胖纸
那肯定有人要说,“胖了我可以减肥嘛,跟手术有什么关系?”
可是减肥对于有些人很容易,可是对另一些人就非常难:
这个时候就需要外科手术登场了
你肥胖不就是因为你吃太多吗?
吃太多不就是因饱腹感来得太慢吗?
我们知道,导致饱腹感信号的产生有两种原因,短期饱足与胃、小肠、肝脏、血液有关,长期饱足则与脂肪组织有关。
肝脏血液什么的不好弄,那就拿胃和肠子开刀。所以这些手术的本质就是限制胃的容量或是人为地造成消化不良,简单粗暴地来说,其实就是用各种方法跟你的“大胃”过不去。
目前比较常见的手术有四种:
第一种是可调节胃束带手术,就是在你的胃上绑一个“绷带”,扼住胃的“喉咙”,让吃下去的食物慢慢下去,让饱胀的感觉提前出现,这样吃得自然就少了。
就像这样:
第二种胃绕道旁路手术,就是把胃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小胃用来装食物,与小肠的后半部分相接,从而绕过了吸收营养的主战场——大胃与小肠的大部分。这样的效果,还用说吗?装得又少,吸收得又不好,焉有不瘦之理。
第三种袖状胃切除手术,看看名字就明白了,就是切除了胃的主要部分。之所以以袖状命名,是因为手术之后,你那原来被胡吃海塞撑得硕大无比的“大胃王”,只剩下像裤子那样扁扁窄窄的一条了。还想多吃?没地方了!
最后一种叫做“胆胰分流十二指肠开关术”。这个复杂的手术名字里,好像没有胃什么事儿,其实这种手术是除了像袖状胃切除术那样,切除掉大部分的胃之外,还要把胃和十二指肠的连接断开,让它跟小肠下半部分连接,再把十二指肠与小肠的上半部分拿去跟结肠连接。这种手术综合了胃绕道旁路术与袖状胃术,让整个消化系统来个乾坤大挪移。你想不瘦,也不容易呢!
前面两种手术还有把胃恢复正常的可能,后面两种则是完全不可逆的。此外,现在还有种减肥手术是在胃内放置气球或水球,同样是缩小胃里容纳食物的空间,应该也颇为有效。只是这个气球或水球目前还没有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认可。
这就是手术的全部
你没看错,这其实就是减肥手术
它们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减肥,但多年随访观察发现还有一个“意想不到”、“歪打正着”的好处——治疗糖尿病:
一部分伴有 2 型糖尿病的肥胖者术后虽然体重没有大幅度下降,但却减少了降糖药物的用量,甚至还有完全治愈的案例。
可是对于自身免疫的1型糖尿病并没有帮助。
所以,现在一些糖尿病患者也会做减肥手术。但是这样的手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适合做;而做了以后,只有大约 80% 的患者能改善病情,而其中又有一部分数年后还会回到术前的状态。
那手术有什么风险呢?
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短期的有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消化道梗阻、溃疡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营养缺乏、骨质疏松以及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多引起的罕见但严重的低血糖。
其实手术仅仅是辅助减肥的手段,是为那些体重死活减不下来的糖尿病患者准备的。并没有对糖尿病的病因进行彻底根治,跟普通的减肥措施效果差不太多。
所以:
你想清楚了,确定要挨这一刀吗?
得了糖尿病只能控制?据说这个手术可完全缓解
3年前,家住市北区的张女士患上了“2型糖尿病”,但由于自身不重视,以为“得了这病只能进行控制,不能治疗”,张女士一直消极应对,控糖不力。短短三年,就导致牙齿、心脏都过早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据瑞典索菲亚医院减重中心主任Peter介绍,胃旁路手术可以为肥胖型糖尿病病人降糖、减重,同时使胰岛功能衰竭得到改善,达到糖尿病的完全缓解。
查出糖尿病三年 以为治不好不吃药
张女士称,她今年53岁,身高1.58米,但是体重却有170多斤。3年前,一次体检时查出得了糖尿病,让张女士非常吃惊,“我身体一直很好。”
据了解,血糖值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正常血糖值是3.9~6.1毫摩尔/升,如果血糖超过了7.0毫摩尔/升,说明人体内分泌胰岛素非常少,糖尿病已经到了很严重的阶段。2015年体检,医生告诉张女士,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空腹状态下,张女士的血糖值是19毫摩尔/升,糖尿病病情严重,是患上了“2型糖尿病”。
但是,在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后,张女士却并没有重视起来,除了饮食上稍加留意,并没有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这使她血糖控制不是很理想,“因为我听说得了这病只能进行控制,不能治疗。”
并发症“早到” 牙齿、心脏出问题
今年5月份,张女士经常感觉胸闷、心慌、气短,劳累后明显加重,到医院做了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发现,自己已经出现明显的心脏变化。医生告诉张女士,这是糖尿病引发了心脏病,也就是糖尿病并发症,这与张女士不重视控糖、治疗不无关系。
在通过医生了解了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知识后,张女士发现,自己经常牙龈出血,口臭,牙齿还出现了松动,“之前以为是得了‘老年病’,如今看来也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知道自己除了糖尿病,牙齿、心脏也有了问题,张女士对糖尿病重视了起来,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服药治疗。“长期服药治疗又怕导致一系列后果,很多‘糖友’胃、肝、肾都出现了损害。”
科普:降糖新方法——胃旁路手术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很难根治。一般通过控制饮食、服用药物、注射胰岛素等进行控制。
据瑞典索菲亚医院减重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普外科专家、国家级高级顾问、美国外科手术减重协会会员(ASMBS)、国际减重暨代谢手术医学会联盟会员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IFSO),国家级高级顾问Peter介绍,起源于瑞典的胃旁路手术,可以对糖尿病进行治疗。
“进行胃旁路手术时,手术首先将胃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较小的上部,和较大的下部,然后截断小肠,重新排列小肠的位置,改变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途径,减缓胃排空速度,缩短小肠,降低吸收。”Peter解释,术后食物不再经过上述部位,胰岛素抵抗因子分泌减少或停止,患者吃得少吸收少,从而达到减重、降低脂肪含量,胰岛素抵抗减少或终止。简言之,进食少了,影响体重与血糖的因素改变了,从而使体重与血糖双降。
他进一步解释,胃旁路手术后,食物直接进入了中下消化道,刺激其黏膜壁细胞,PYY(胃肠激肽)和GLP-1(胰升血糖素样肽-1)细胞因子持续而显著地升高,降低血糖、抑制亢奋的食欲、促进胰岛细胞增殖、胰岛凋亡速率减缓增生速率加快,降低胰岛素抵抗,使胰岛功能衰竭得到改善。
[编辑: 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