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l糖尿病(严重糖尿病有什么后果)
糖尿病患者:身上有这4种表现,你可能得了严重的并发症,别大意
有人说,健康人的血液像清水,而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则像污水,器官长期泡在这样的污水中,难免会受到损害。
尤其是常年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如果身体出现以下4种表现,这可能是并发症引起的,要重视起来。
1. 皮肤问题
糖尿病会损害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导致皮肤感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下皮肤问题,那么就可能意味着你正在经历严重的并发症:
- 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感染,如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
- 瘙痒:由于神经损伤,糖尿病患者常会感到皮肤瘙痒不止,尤其在手指、足部等部位更为明显。
- 干裂:由于血糖控制不好,皮肤失去水分,角质层变厚,表面会出现干裂。
2. 腿部问题
腿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们可能是以下情况:
- 溃疡: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和血管损伤,容易导致足部溃烂、坏死等问题。
- 血管病变:由于血管受到损伤,血液不能流通,从而导致下肢麻木、僵硬等问题。
- 骨骼问题:由于长期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骨骼中的关节、软骨、肌腱等组织遭受损伤。
3. 视力问题
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包括:
- 白内障: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形成。
- 视网膜病变: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导致失明。
4. 神经问题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问题,包括:
- 周围神经性病变:由于过高的血糖水平损害了神经,导致手脚麻木、肌无力等症状。
- 自主神经性病变: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胃肠道运动不正常、交感神经失调等问题。
糖尿病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这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病程有关。如果成功控制血糖水平,那么可能性会降低;相反,血糖控制差、病程长的人则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此外,糖尿病类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1型糖尿病比2型糖尿病更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其症状可能包括手脚麻木、痛觉过敏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以及糖尿病肾病,可能表现为尿蛋白和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1. 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原则,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高纤维、低糖的食物,同时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2. 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促进身体各部分有效协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以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合理服药
糖尿病患者应该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自己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4. 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系统性体检,如视网膜、肾功能、神经性病变、心血管健康等,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加重。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糖尿病为何已经很严重了?多半是这两个原因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慢性病患者却越来越多,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比较难缠的疾病,有1型和2型之分,该疾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作用不足导致的,大多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比如过度肥胖、过度操劳、精神压力大等等。
其中1型糖尿病跟生活习惯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可能从小时候就会得,而且发病率也不是很高,但是病情发展是比较迅速的。在我国规模比较大的是2型糖尿病,跟1型糖尿病一得上就有各种不适相比,2型糖尿病则显得有点隐蔽,也就是说等到感到难受的时候就已经比较严重了。
之所以2型糖尿病等到出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已经比较严重了,主要是因为2型糖尿病的进展是相当缓慢的,除了早期血糖升高之外,你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跟正常人是一样的,等到你出现难受的感觉时,它已经在你身上潜伏了很长时间了。而且糖尿病的不舒服主要分成两种,高血糖引起的不舒服以及由并发症引起的不舒服。他们的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具体有哪些症状呢?
一、血糖高引起的症状:
1.食欲增加却消瘦了
糖尿病患者早期的一个表现就是吃得很多,很容易饿,但是却反而出现了消瘦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血糖升高让身体很难把吃的东西转化为营养物质,从而得不到有效的能量供给,这种情况刚开始可能不会被大家重视,或许有的人还因为自己好不容易瘦了而高兴呢。
2.多尿
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表现之二就是上厕所次数频繁,尿变多,这是因为糖分在体内分解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水进行溶解,因此会出现多尿的情况。
3.频繁喝水
糖尿病患者的表现之三就是经常口渴,哪怕没有吃太咸的食物也要喝好多的水,因为多尿,所以水分会大量流失,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口渴的现象,所以会经常饮水。
总的来说,因为血糖升高引起的不适感可以用“三多一少”来概括,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这四个方面。
二、并发症引起的症状:
或许有的人已经知道了,糖尿病控制的比较好其实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糖尿病并发症出现之前,也是会有一些不适感的,算是并发症的先兆,一旦有以下不适感,说明是身体给你提出了警示,要更加爱惜自己了。
1.如果你的糖尿病史比较长,同时血糖控制的不是太好,另外脚上长茧子或者是脚部的骨骼畸形等,患上糖尿病足的风险是很大的,早期的糖尿病足可能走路时容易脚痛,或者是手足麻木等,需要多加注意,严重的甚至还会截肢。
2.当出现视力模糊或者是看东西重影的时候,则要警惕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此时控制好血压和血糖,能够有效地减缓病情的进展。
3.但出现性欲减退或者是勃起障碍的时候,则要警惕是糖尿病肾病。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其中一些并发症在早期是没有表现的,等到严重的时候可能已经很难控制了,因此一定要在前期做好预防。
总之,治疗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没有比我们自己更好的医生了,我们在看病的时候,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我们治疗的建议,但是后期是否按时吃药,是否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者是是否进行适当的运动,都是需要我们自己监督自己来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方面上说,最好的医生是我们自己一点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