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冠续(糖尿病并发症冠心病怎么治疗)
心血管病患者若新冠阳性,切勿随意停药
第十八届南方中医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主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教授11日表示,广大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疫情期间也应继续规律服药,不宜停药。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出现发烧就要对症吃退烧药;如果出现重症,例如出现高热、咳嗽、咯痰多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他建议尽快去医院就诊。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八届南方中医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北部湾医学论坛今天在线上开幕。该会设立了16个心血管分论坛,全国上百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和西医同行专家在线上作主旨发言、专题报告,介绍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血脂异常等医学指南的解读。
吴伟说,目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新冠感染症状相对较轻,多为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或普通型。若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感染,属于无症状、轻症,应居家隔离,注意休息,多饮水,保证营养摄入,密切监测血压、脉搏。
“在临床上,有些心血管患者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就喜欢私自停掉心血管药物,但是停掉药物,容易使得血压、血糖和血脂波动反弹,反而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不利影响,引发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者是脑中风的发生。”吴伟称,心血管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也要维持服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遇到急性胸痛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必须呼叫120。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吴伟建议,心血管病患者在冬季要坚持以防寒保暖为第一要诀,与此同时要规范用药,不要自己随意停减药物。
“天气寒冷,血压会骤然升高,当高血压患者血压超过160/100mmHg,收缩压超过160mmHg,舒张压超过100mmHg时,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量服用降压药;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注意自身血糖、血脂的波动,控制高热量食品的摄入,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药物。”吴伟说,如果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药物都不能降下来时,就需要到心血管专科就诊;心衰患者当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比较明显的时候,就需要上医院就诊,考虑住院进一步诊治。(蔡敏婕刘庆钧)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美研究称重复感染冠病死亡风险将加倍;新加坡专家惊呼,“这种研究也能过审?”
11月15日,截稿较早,疫情数据今晚更新。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二、新加坡专家认为研究不准确,并不能适用于一般人群
三、东盟峰会过后,柬埔寨首相确诊
四、新加坡病毒传播率连续五天回升
五、昨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5%
美研究:反复感染新冠死亡风险
比初次感染增加一倍多
11月10日,《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论是否接种了新冠疫苗,相较于首次感染新冠,再次感染新冠后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了一倍多,住院风险增加三倍多。
(图源《自然医学》网站截图)
根据路透社报道,这项研究发现来自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在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4月6日期间收集的数据,这些数据涉及44万3588名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的患者和40万947名感染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患者以及530万名未感染者。大多数研究对象是男性。
该项研究的负责人、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专家阿尔阿里表示,再次感染新冠的人出现急性情况和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风险都会增加,并且不论是否接种疫苗、接种几针,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此外,再次感染者患上肺部、心脏、血液、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心理健康问题、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也增加。
研究负责人阿尔阿里博士还表示,与仅感染一次的患者相比,研究中感染过两次以上的病人患肺部问题的可能性高出三倍多,患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出三倍,患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高出60%。
新加坡专家认为研究不准确
并不能适用于一般人群
对此,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Ooi Eng Eong教授表示怀疑,甚至惊呼“为这项研究就这样通过同行评审感到震惊”。
他认为这项研究很少提供关于研究病例患者本身的慢性病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存在许多疑点。
国立大学医院 (NUH) 高级传染病顾问、国际传染病学会候任主席Paul Tambyah教授对此表示同意,认为此篇论文混淆了关联性及因果关系。
(图源:pexels)
正如Vasoo博士认为VA研究的患者多为年龄较大、吸烟或有诸多健康问题的男性,结果不适用于一般人群一样,Paul Tambyah教授指出,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会产生健康不公平,这可能会让处于健康劣势的人更容易重复感染,由于其潜在的不健康状况而死亡,并非为Covid-19导致。
只要及时接种疫苗,感染通常都是轻微的,并不会产生此论文说的严重后果。
新加坡的二次感染的人并不少,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有一些《新加坡眼》网友也分享了自己中第二次的经历。
还有一些网友说:
我第二次中只有流鼻涕过两天就好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可能症状也不一样
看个人,同边几个同事二次感染过,有发烧,流鼻水,也有什么症状没有的
我上个月第二次中的,咽部有点痒,没有其它症状,pcr阳性,ART阴性,郁闷了
我们一套组屋住6人,五人感染或其中一个五个月内染二次,第一次比较严重点拉肚子咳嗽短暂失去嗅觉味觉,十天转阴,这次感染只有流鼻涕喉咙有点痒喝水出汗,第二天就转阴了
那么二次感染是否真的会更加严重呢?相信未来会有更有信服力的研究结果给出我们答案。
东盟峰会过后
柬埔寨首相确诊
11月10至13日期间,第40届、41届东盟峰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顺利举行。东盟成员国包括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缅甸共10个国家。
此次峰会,除东盟国家领导人外,中国、美国、欧盟等领导政要也已出席。
11月15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社交平台公布自己新冠检测结果阳性,将取消原定在峇厘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的会议。
洪森上周曾与中美韩等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在上周六(11月12日)与美国总统拜登长时间会面,也曾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会面。
新加坡昨天疫情回顾
11月14日,新加坡新增1312起确诊冠病病例,累计214万1411起。
七天移动新增本土病例自前一天的2223起降至2169起。七天移动病毒传播率从0.70升至0.72,意即前一个七天周期出现100起,本周期则出现72起,降幅为28%。
病例传播率连续25天收缩。传播仍在收缩,但降幅趋缓,传播率已连续五天向1.0回升。
99.7%为无症状/轻症
医疗资源占用情况稳定
卫生部数据显示,过去28天,新加坡累计出现11万7334起确诊病例,其中99.7%为无症状/轻症,0.2%曾需要/正需要普通输氧,0.05%曾是/仍是ICU重症,0.03%死亡。
昨天有2326人病愈出院/解除隔离。
新加坡公立医院ICU病床保有量301张,非冠病重症患者使用151张,占50.2%,冠病重症患者使用15张,占5.0%,另有135张备用,占44.9%。
昨天有普通型住院病患209人(=)、普通输氧病患22人( 1)、ICU重症病患15人(-1)。括号内是昨天、前天的变化。
医疗资源占用情况稳定,重症和死亡的增幅不比新增病例增幅来得高。
昨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
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5%
新加坡卫生部昨晚通报1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计1697起,总体病死率维持在0.079%,与前一天同。
昨天新增的是七旬或以上年长者死亡病例,病逝于11月14日。近日死亡病例人数和年龄分布如下:
在每10万人口当中,出现冠病死亡的,未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有0.04人,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有0.01人,有疫苗最新保护的有0.01人。
按病毒株的种类划分,新加坡经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进入德尔塔波,现在是奥密克戎波。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的病死率为0.058%,德尔塔波为0.363%,奥密克戎波为0.045%。奥密克戎病死率为流感病死率的一半。
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绝大多数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强,病逝2人;德尔塔波和奥密克戎波则主要感染社区,病逝者大多是年长者,年迈体弱。
ICU重症病患降至15人
ICU病房有冠病重症病患15人,比前一天少1人。
在每10万人口当中,出现冠病重症的,未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有0.20人,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有0.26人,有疫苗最新保护的有0.24人。
— END —
感染新冠病毒糖尿病患者一成住院7天内死亡
5月22日,在法国巴黎,人们在一家面包店外排队。(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欧飒)法国一项研究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一成在住院7天内死亡。
法国卫生和医学研究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南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3月10日至31日期间分析53家法国医院1317名住院患者数据后发现上述情况。这些患者平均年龄70岁,其中89%患II型糖尿病、3%患I型糖尿病,其余患其他类型糖尿病。
患者中47%有涉及眼睛、肾、神经等部位的微血管并发症,41%有涉及心脏、大脑和腿等部位的大血管并发症。较无并发症患者而言,出现并发症患者住院7天内死亡风险高出一倍多。
高龄也对死亡风险增加有显著影响,相较55岁以下患者,65岁至74岁患者住院7天内死亡风险高出3倍,74岁以上患者死亡风险高出14倍多。
研究人员说,长期患糖尿病并有严重并发症的老人死亡风险尤其高,需要格外注意防止感染新冠病毒。
研究报告29日刊登于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刊物《糖尿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