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糖尿病药(孕期糖尿病吃药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 1、发病率近10%,一文读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8种中成药,您知道几种?
- 2、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华堂宁上市,420元/盒,改变糖尿病治疗模式
- 3、哪些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吗
发病率近10%,一文读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8种中成药,您知道几种?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它由国际糖尿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91 年创立,以应对人们对糖尿病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据统计,全球已拥有5.5亿糖尿病患者, 2022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第二大国家印度的两倍,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截止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依赖胰岛素、
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牵头编制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正式发布。《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
《指南》明确了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中医药能协同控糖、改善症状。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辨证联用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麦消渴片、消渴丸[为含格列本脲(0.25mg/粒)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加减等。
津力达颗粒
【成份】
人参、黄精、苍术(炒)、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
【适应症】
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定期复查血糖。
参芪降糖颗粒
【成份】
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 克,一日 3 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 3 克,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有实热症者禁用, 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天麦消渴片
【成份】
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啉酸铬。
【适应症】
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口服,第一周一次 2 片,一日 2 次,以后一次 1-2 片,一日 2 次。
消渴丸
【成份】
消渴灵成方
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适应症】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 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10 丸,一日 2~3 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禁忌】
-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 Ⅰ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格列本脲, 严格按处方药使用, 并注意监测血糖。
每日服用 2 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 1 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葛根芩连片
【成份】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辅料为淀粉。
【适应症】
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4 片,一日 3 次。
【禁忌】
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二是中医药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黄葵胶囊、渴络欣胶囊等;
黄葵胶囊
【成份】
黄蜀葵花。
【适应症】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 粒,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本品宜饭后服用。
【成份】
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疗程 8 周。
【禁忌】
慢性腹泻者慎用。
【注意事项】
本品是在血糖、血压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在(7.8 mmol/L.餐后 2 h 血糖在(13.0mmoVL HbAlc(8%:血压(16095 mmHg)的状况下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木丹颗粒等。
芪明颗粒
【成份】
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适应症】
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为 3~6 个月。
【注意事项】
1. 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 以便有效的控制血糖。2. 服用本品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 脾胃虚寒者, 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 或痰多者不宜使用。4.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 ALT 的轻度升高,尚不能完全排除与本品有关。5. 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糖者,可停药观察。6. 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合用,或与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
木丹颗粒
【成份】
黄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参、川芎、红花、苏木、鸡血藤。
【适应症】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用法用量】
- 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禁忌】
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8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 mmol/L)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
常见方法包括手针、电针、耳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等中药熏洗足浴和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评分。
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华堂宁上市,420元/盒,改变糖尿病治疗模式
糖尿病一个世界性难题,据估计到 2040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至6. 42亿人[1]。而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出现上涨势头,且发病率是全球最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其已经成为国人健康的重大威胁。
2022年10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华领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多格列艾汀片(华堂宁)获批上市。其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降糖药物,也是全球第一款批准上市的GK激动剂,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多格列艾汀,抗糖新机制
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但糖尿病的病程进展难以逆转,所以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用药,像二甲双胍类似抗糖药,在长期血糖调控中都有心无力。
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激酶(GK)功能显著受损[2]。
更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GK表达降低,不足正常人的一半,这会造成早期时相胰岛素分泌延迟,肝糖原合成减少,进而导致血糖稳态失衡[3]。而这则给降低血糖,创造了新的机制。
多格列艾汀片作为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其主要是修复受损的葡萄糖传感器——葡萄糖激酶(GK)功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因传感器功能受损所导致的胰岛素释放阈值失调恢复至接近健康人的水平。
这一全新的治疗机制,有望改变糖尿病的治疗模式,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多格列艾汀片共获批两个适应症;
1、单独用药治疗且未经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配合饮食运动改善血糖;
2、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配合饮食运动改善血糖。
也就是说,如果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控糖效果不尽人意,可以遵医嘱更换为多格列艾汀。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降糖药物不同,该药对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十分友好,服药该药无需调整剂量。
用法用量:本品推荐剂量为75mg,每日两次,早餐前和晚餐前1小时内任何时间服用。治疗期间注意遵守用药时间。如漏药,无需补服。
以上内容来源多格列艾汀片说明书,其他注意事项详见药品说明书。
首发上市多格列艾汀,价格知多少?
就在本月北京圆心康健大药房已完成北京首张处方药品交付服务,为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带来更多的新选择。
目前,多格列艾汀片售价多格列艾汀片售价为420元/盒,一盒28片,一天2片,可供患者服用两周,一个月的药费为800多元。对比传统降糖药二甲双胍等价格稍高,不过明年该药有望进入国家医保谈判,希望未来能惠及更多的糖尿病患者。
目前,多格列艾汀已经成为继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在内的9大类降糖药后在中国获批的新一类降糖药,给2型糖尿病患者开启了新纪元。
(本期内容经专业医生审核)
特别提醒:以上科普内容仅限经验交流,考虑到个体差异,如您身体出现不适,可在线向专业医生问诊;如您出现急重症,请立即前往线下医院就诊!
-END-
#关于多格列艾汀片的售价,你的期望售价是多少?#
评论区见
参考文献:
Ogurtsova K,da Rocha Fernandes JD,Huang Y,et al. IDF diabetes atlas:global estimates for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5 and 2040 ﹝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7;128:40-50
Toulis KA,et al.Glucokinase Activators for Type 2 Diabetes: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Drugs.2020 Apr;80(5):467-475.
常明星,顾天伟,朱大龙.新型葡萄糖激酶激活剂HMS5552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40(4):258-261.DOI:10.3760/cma.j.cn121383-20191105-11007.
来源 | 妙手医生(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撰稿 | 菠萝 图片来源 |今日头条
哪些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吗
林女士今年36岁,25岁结婚后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生育,等到各环境、条件允许的时候,时间却不等人,像林女士36岁如果要怀孕,可以说是高龄孕妇,其存在的风险也比较高,可能会出现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林女士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来月经了,买验孕棒一测,果然怀孕了。为了确诊,林女士还是去了大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也确定林女士已经怀孕一个多月,趁此机会,林女士也想咨询一下妇产科医生关于高龄产妇生产风险的问题。
还没等林女士开口,医生看到林女士的年龄就说:“你这年龄怀孕、生产整个过程风险都是比较高的,像你体重也有些超重,了解到你之前还有两次流产史,有可能在怀孕期间你就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林女士想过很多疾病,唯独没想到医生会说妊娠期糖尿病,林女士很疑惑为什么怀孕会患上糖尿病,“我之前血糖挺好的啊,糖尿病不都是老年人得的吗,怎么怀孕还会得糖尿病呢?”
医生说:“你的年龄、体重,流产史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致病风险啊,回去在饮食上要多注意,少吃高糖、高脂肪等食物,控制体重,最好是可以减重一些,还有一定要定期来做产检。”
林女士并没有把医生说的话放在心上,她认为她不会得糖尿病。本应该一个月一检的产检,林女士也没有按时做,直到到6个月林女士才去了医院做产检。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林女士确诊了妊娠期糖尿病。林女士做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前的血糖是5.0mmol/L,服糖后一小时的血糖值为14.2mmol/L,服糖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为10.2mmol/L,通过这些数据显示,林女士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林女士听到自己真的患上糖尿病时才开始着急,一个劲地问医生:“医生,我的宝宝不会有事吧,你帮我想想办法,我年纪都这么大了,很难怀上了。”医生也很无奈,因为之前就跟她说了风险及注意事项,现在造成这种后果大多是自己的原因。
“你别太激动,可以进行相应治疗的,你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问题就不大。”林女士连忙答应,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所幸后续经过系统治疗,血糖控制稳定,林女士也顺利生产。
看到林女士顺利生产,我们也不禁松了一口气,林女士这种行为简直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和肚子里的宝宝的生命开玩笑。借着林女士的例子,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妊娠期糖尿病这一疾病,哪些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来治疗吗?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在了解妊娠期糖尿病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关于糖尿病的知识,糖尿病是指胰岛素分泌异常或代谢异常导致引起机体内各营养物质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其特征就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异常升高,表现为空腹、餐后、随机等各时间段血糖异常。
而妊娠期糖尿病,简单来说就是女性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疾病。许多人像林女士一样,认为糖尿病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不相信妊娠期也会患上糖尿病,其实这是妊娠期很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据相关数据统计,6个孕妇中间就有一人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很多孕妇都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不会患上此病,有的甚至医生已经告知其风险,也不采取预防措施,正是因为没有防备,不采取预防措施才引发了此病。
妊娠期糖尿病其基本病因有以下两个原因:
- 其一是葡萄糖的需求量增加
随着怀孕周期的不断增加,肚子不断变大,这也说明腹中的胎儿在顺利生长发育,胎儿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可以说母体需要提供两个人的葡萄糖需求。还有孕妇尿糖排出量增加,肾糖阈下降,孕妇葡萄糖利用率增加等原因,都可以引起妊娠期糖尿病。
- 其二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妊娠到中晚期,孕妇体内会分泌一些拮抗胰岛素的物质,导致机体会逐渐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对胰岛素的需求也会逐渐下降,导致机体分泌胰岛素也减少,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就会增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且有的测量空腹血糖时显示正常,如果不做相关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所以孕期一定要定期做孕检,通过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就可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林女士患上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几个高危因素引起,接下来就看看妊娠期糖尿病还有哪些诱发因素,哪些孕妇更容易患上此病。
二、哪些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从孕妇自身因素上来说,孕妇年龄在35岁以上,有可能会患上此病,并且年龄越大,其患病的风险会增高。孕妇的体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怀孕前体重过重或妊娠期间体重增长过多,都可能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如果孕妇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或是孕妇本人出生时体重很轻,为低出生体重儿,都会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从遗传方面来说,孕妇在妊娠前没有患有糖尿病,但有家族遗传史,比如外祖母、母亲等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会导致妊娠期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从孕妇妊娠分娩史来说,孕妇在之前有流产史、宫内死胎、先天胎儿畸形分娩史等,一般不是正常分娩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从本次妊娠期因素来说,孕期发生的一些疾病或变化也有可能引发此病,比如患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是患上妇科炎症等情况会增加患病风险。
出现上述情况的孕妇是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因此在妊娠前已经出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当妊娠期后出现上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糖尿病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服用降糖药以此来降低血糖,那妊娠期糖尿病也可以服用降糖药治疗吗,接着往下看。
三、妊娠期糖尿病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吗?妊娠期糖尿病的各种治疗手段都需要考虑对腹中胎儿的影响,一旦使用不当,有可能就会造成流产、胎儿宫内死亡等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是不建议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因为降糖药服用后多多少少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如果孕妇服用磺脲类降糖药,胎儿通过胎盘吸收到药物,会刺激胎儿的胰岛素增长,胰岛素分泌增多,会造成胎儿低血糖。
还有双胍类降糖药,服用后有可能造成乳酸性酸中毒。而且很多降糖药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消化系统症状,损伤肝肾功能等,因此降糖药不建议孕妇使用。
不只是降糖药,孕妇有很多药物都不能服用,建议在服用任何药物前,咨询专业医生后再服用。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医生一般先建议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通过饮食控制,从根本上降低糖类摄入,也就降低了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运动疗法是指餐后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这样可以消耗进食后带来的血糖增高,还可以锻炼身体,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如果通过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后,血糖并没有有效降低,就要给予胰岛素治疗。与正常糖尿病患者一样,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三餐前注射胰岛素,以此来控制血糖稳定。不过要注意的是,使用胰岛素很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因此使用胰岛素前一定要确定注射的单位,还有注射前的血糖。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后,孕妇都不要自行用药或做其他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用药,避免影响胎儿生命安全。
通过林女士的例子,给我们引出了妊娠期糖尿病这一疾病,借此,我们了解了此病的病因,并且知道了哪些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无症状表现,难以发现,因此孕妇一定要定期体检,排查妊娠期糖尿病,也可以检查出其他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不建议服用降糖药以此来控制血糖,而是通过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等方法来控制血糖稳定。女性怀孕后,就意味着孕育新的生命,女性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腹中的胎儿负责。
参考文献:
【1】刘佳其.妊娠期糖尿病你了解吗?【J】.健康之家.2020(0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