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瑞恩(糖尿病药瑞格)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可怕,防并发症查什么?

“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才可怕。”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持续的糖尿病管理是成功的第一关键。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胰岛素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或减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定期进行相关健康指标的筛查也非常重要:


防糖尿病并发症,医生们给出几个必查的项目:以筛查为出发点,争取做到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早发现、早治疗”,最大可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糖尿病人防肾病查什么?

答:检查尿蛋白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是糖尿病人群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患者代谢紊乱基础之上出现肾脏广泛的结节硬化引起的,糖尿病肾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就是尿液中出现微量的白蛋白足,随着血糖增高逐渐进展为大量的蛋白尿,当病变严重时会发展成肾衰竭。

预防和管理措施:1.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主要通过优化血压以降低糖尿病肾病风险和/或减缓其进展;2.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0.8g/kg。

检查项目: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2.肾小球滤过率。

定期检查尿蛋白,可以尽早发现肾脏病变,在病变早期就进行合理的医学介入,防治肾脏的进一步病变,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

二、糖尿病人预防视膜病变查什么?

答:检查眼底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我们已经在此前的微信当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需要指出的是,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早期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极易让患者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表示,定期检查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预防和管理措施:优化血糖、血脂、血压以降低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或延缓其进展。

检查项目:综合性眼检查

时间间隔:1.每年一次 2.血糖控制良好且眼部检查正常,可每两年一次

三、糖尿病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查什么?

首先要查血压

相关数据证实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迅速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已经从1980年的0.67%上升至2013年的10.4%,其中超过6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

面对如此严峻的疾病负荷形势,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势在必行。

在糖尿病人群当中,并发高血压的情况十分常见。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主要与肾功能损伤有直接关系,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则通常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显著影响。


其次要查血脂

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因为胰岛素具有合成脂肪,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血脂代谢的紊乱。可以出现甘油三酯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因此纠正血脂紊乱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十分重要。

糖尿病患者患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为特征的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人群的3-4倍,并且病变发生早,进展快,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最重要的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心脑血管,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高脂血症除了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患者在确诊之后,一定要定期对血脂进行检测。当血脂紊乱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很有可能诱发心血管病变。当患者在检查之后出现血脂异常,就应该接受调脂治疗,根据疗效适当的增加血脂检查的次数。

还要查心电图

糖心病要定期查心电图,据调查显示,8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同时60%~70%冠心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或高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都比较高。而且许多患者,没有心绞痛症状。 这与患糖尿病多年而导致的痛觉神经损害有关,使糖尿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变得不明显,可以只出现胸闷、憋气、气短甚至可以发生没有任何症状的心肌梗死,即无痛性心梗,而容易引起猝死。 因此,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时,一定要到医院定期查体,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以便能够及早发现过去一段时间内是否发生过无痛性心梗,积极采取措施干预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后要定期进行心电图的检查,诊断心脏疾病,能够早期的发现心脏病变,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四、 糖尿病人防神经病变查什么?

答:查肌电图

神经肌电图是主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方法,体感诱发电位具有客观、定量、敏感、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作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以中枢段神经损害的检测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被认为是一种较客观的检测手段。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可以反映病理改变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波形成份的异常反映该波形所指部位存在着病理改变;病理改变越重,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越长,波幅衰减越明显。

时间间隔:每年一次

糖尿病神经病变

预防和管理措施:注重实现血糖达标

检查项目:足部检查以筛查是否存在神经病变

时间间隔:每年一次

总的来说糖尿病不可怕,但并发症的危害很严重,而对于糖尿病并发症,预防重于治疗,早治胜于晚治。所以一定要定期筛查,不能等有异常感觉才去医院,这样可能就已经出现并发症了,花的钱多了人还受罪,你说呢?

糖尿病友需要的“共同照护”,医改政策下什么模式好?

4月8至9日, 来自中国大陆的糖尿病知名专家陆菊明教授、刘超教授、杨玉芝教授、肖建忠教授、楼青青教授,台湾糖尿病专家李洮俊教授、以及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6家分院的院长、糖尿病共同照护团队、学术科研组团队等齐聚北京,就新医改政策下的医院管理策略调整、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共同照护)的价值与实施、各糖尿病分院学术科研论文立项、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五年规划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新医改政策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要向社区扎根!

4月8日上午8时30分,会议如期召开。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等瑞京各糖尿病连锁医院总院长依次登台演讲,就“新医改政策下的医院管理策略”展开讨论,各院结合自身情况,对医院如何顺应新医改政策,更好的树立品牌,打造特色诊疗项目,提升运营效率、培养专业人才、做到社会与经济效益共赢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演讲。与会专家们对各院制定的新医改政策下的工作方案予以肯定,也给出点评建议,台湾知名糖尿病专家李洮俊教授提出:“本次新医改关键词是医药分家,慢病管理的关键是向社区扎根,所以瑞京的重点要放在往下扎根方面,做法就是一个糖尿病专科医院联合社区医院或诊所,把社区不能照护的糖尿病人转到瑞京糖尿病专科医院照护好,再把患者后期管理方案制订好,然后再把糖尿病的照护方案和资料交给社区医院,联合社区医院把患者照护起来!”

黑龙江省糖尿病和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东三省糖尿病协会常委、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杨玉芝教授说:“今年医改比以往力度都大,民营医院要结合自身情况尽快了解医改政策,把每条政策都详细解读,如有关慢病管理方面如何建立医联体?让上下级医院在认可瑞京的情况下进行糖尿病患者的联合管理等,要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台湾李洮俊教授:医改就是为了更好满足患者需求台湾李氏联合诊所李洮俊教授说:“人类的医疗需求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所以医疗一直在改革,强调基于价值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共照护模式,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以往传统模式是光医生一个人看糖尿病人,这远远不够,所以发展引进了其他人员帮助照护,如营养师、卫教师、心理师等 ;糖尿病共同照护和分级诊疗模式是一样的,核心都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李院长还强调,“瑞京还要运用信息技术力量降低管理成本,改变绩效方式等,以更好的体现共同照护人员的价值,服务好糖尿病患者的同时在医疗价值链中获益”。

楼青青教授:共同照护是中国糖尿病管理的趋势

会议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健康教育科楼青青教授发表了“国内外糖尿病教育与共照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的主题演讲,她讲道:“我国的只有25.8%的糖尿病人接受治疗,接受治疗的人中,糖化达标率只占35.2%,血糖、血压、血脂三项指标达标率仅5.4%,在种情况下,我们要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糖尿病管理做好!”她说,“糖尿病共同照护是中国糖尿病管理的未来趋势,谁攥住了这个机会,谁就站到了时代洪流的浪尖,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共同照护更是瑞京的拳头产品,要顺应医改大潮,借助互联网力量,加强团队执行力与对外合作,打造瑞京的品牌。”

学术科研兴院:瑞京集团设科研资助金超百万

大会上,瑞京各连锁糖尿病医院学术负责人均发表了各家医院的学术研究课题和出版专著评审的报告演讲,据了解本次会议将根据各院情况设立:重大科研项目1~2 项,每项资助 20~30 万元;一般研究项目5~10 项,每项资助 2~5 万元;出版专著2~3 部,每部 2~3 万元;共计高达119万。瑞京集团将汇总各院申报的项目,根据学术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进行研究课题或出版专著项目及金额分配。

就此,陆菊明教授讲到:“医院要活下来,更要活得好,活得好就要有学术,团队不是从事医疗活动就能行,要做有意义的事,要有科研导向,大家向一个方向努力,有学习的需要,也有沟通协作,在这样的氛围下团队就进步很快。虽然这是第一届科研立项会议,大家没多少经验,但每个医院都非常积极,进步很大,希望本次申请成功的项目把计划作得更完美,开好研究会议与分工协作,非常严格的进行数据收集,每个季度要有研究进展汇报,有重大问题要提出修改意见,大家按计划完成才有成果!”

本次会议上,学术研究课题和出版专著评审环节是一大亮点,也是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科教兴院、人才立院、管理强院、特色名院”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5年内,瑞京向国际糖尿病连锁第一品牌迈进

会议第二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委、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医疗及学术顾问刘超教授,代表集团做了集团五年战略规划报告,刘超教授结合目前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的发展基础与现状,提出了“瑞京糖尿病连锁医院五年发展规划”方案。今后五年内,糖尿病连锁医院将初步完成“以人为本、高价值的优质糖尿病全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并成为“医疗机构、附属医院和上市公司”“三位一体”的学习研究型数字化医院。医院总体实力、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将大幅度提升,成为糖尿病诊疗新技术和专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基地,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民营医院之一,初步实现“专科医院的典范,人才培养的摇篮,慢病患者的港湾”之目标。

瑞京集团医疗总监袁群教授解读医改政策

卓国金董事长:抓住医改机会把糖尿病终身事业做好

大会圆满结束,瑞京连锁医院卓国金董事长总结说:“本次公司的季度会议与北京医改不期而遇,医改对我们慢病管理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提醒我们不重视专业不行,学术研究是体现专业的重要标志,各院能做到百分百响应非常好,大家对科研感兴趣,而且我们有许多知名专家支持,相信一定能做好,当然也不要为研究而研究,我们要用专业人士认同的研究数据在国内甚至国外专业学术平会上发表论文,证明我们也能做得很好。”

卓国金董事长还说:“对于北京医改,我原来是感觉有危机,而通过袁群教授对医改的解读,我认为这个危机就是‘危中有机会’,环境不会因民营医院的期待而改变,我们要抓住从医改中寻找发展的机会。新医改对医疗的限制更严格,这和台湾曾经的医疗发展相似,从2009年开始,我意识到大陆医疗市场也会和台湾一样有充分的竞争,所以才有了和台湾李氏联合诊所等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也有了台湾糖尿病共同照护的引进,我们的合作伙伴--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在台湾充分竞争的医疗市场上脱颖而出,我庆幸现在李洮俊院长能帮助我们,瑞京的立足之本是做糖尿病人的终身管家,希望将来打造中国民营糖尿病医疗的样版;现在刘超教授和李洮俊教授把人才都派给我们,我们要让专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景;今年瑞京计划在台北开一家诊所,在台湾提前适应充分竞争的市场,就是为适应大陆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做准备,瑞京要以专业为立足之本,回归医疗本质,吸纳更多的糖尿病专业人才,愿意在瑞京的平台上奉献,为糖尿病人奉献!”

加我微信公众号tnbtb88(糖友同伴支持)进群学控糖技能

糖尿病怎么运动血糖好还更安全?跑步机适合糖友吗?

家住新疆的斯先生今年45岁,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可今年刚过完年,爱说爱笑的斯先生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的脚烂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一台跑步机说起。

一年前,斯先生被诊断患上了2型糖尿病,听医生说要坚持运动,于是买了一台跑步机,开始在家锻炼。斯先生非常有毅力,每天坚持跑2万步,跑坏了几双鞋,脚上还磨出了胼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茧子)。可就在斯先生修剪胼胝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脚弄破了,斯先生也没太在意,贴了个创口贴。没想到,这个伤口不但迟迟不愈合,创面还越来越大,甚至有液体从伤口处慢慢流出来。这下斯先生急了,该不会得了糖尿病足吧?于是他急忙到医院去。在当地医院经过治疗后始终不见明显好转,于是斯先生专程从新疆来到成都,住进了糖尿病医院。

斯先生入院后,我们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及体检,发现患者足部有变形,足部皮肤干燥,左足底第一跖趾关节腹面见一溃疡,面积约0.5*3.0cm,溃烂面深0.5cm,周围胼胝体包围。医生为斯先生进行局部清创换药,随后卫教师进行足部护理指导,运动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清创换药,溃疡面一天天的缩小,创面逐渐愈合。

看着自己日渐康复的足部,斯先生的心情逐渐变好,还做起了攻略,打算趁此次来成都就医的机会,顺便饱览蓉城美景,给自己留下一个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斯先生的溃疡从春节到现在一直持续了半年之久,对他来说这段时间是难熬的,在这里,我要再次向广大糖友讲解一下。

糖尿病患者究竟应如何运动?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运动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前要进行必要的评估,特别是心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医学评估(如运动负荷试验等)。

2. 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分(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3. 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较大强度运动包括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慢跑、游泳、足球、篮球等。上面故事中的斯先生选择跑步机也是可以的,但建议将速度和运动时间降低一些,可以增加一些上肢运动和力量的训练。而且在跑步时一定要穿着合适的鞋袜,避免脚部皮肤受伤。

4. 每周可以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小时),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

5. 运动项目要与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6. 空腹血糖>16.7mmol/L、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有DKA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下禁忌运动。

糖尿病患者如何处理胼胝?

1. 首先清洁足部:以温水清洗,水温不要超过37℃,可让他人帮助测试水温,或者用手腕测试水温,避免烫伤,用水盆洗脚时,不要超过30分钟,可适当多用柔软干毛巾把脚及趾缝间擦拭干净,避免用力擦拭伤及皮肤。

2. 除老茧方法: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胼胝或趾甲,可用温水浸泡足部40分钟,以柔软的刷子或磨脚石轻轻擦拭,水平地修剪趾甲,涂抹润肤霜或由专业人员修除胼胝或过度角化的组织。

3. 皮肤保养:若平时足部干燥、可以轻轻涂抹不含酒精的乳液,但切记:趾缝间不可涂

4. 注意:年纪偏大、视力不佳的患者一定不要自行修剪足部胼胝,以免打算皮肤损伤,最好去正规医院治疗。

文/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 卫教师 费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