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糖尿病试纸(过期的糖尿试纸检测结果准吗)
血糖“飙升”后自行加药 糖友突发低血糖 原来家里的血糖试纸过期了
记者贺健峰,通讯员卢梦瑜 杨京
在家监测血糖期间,一名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血糖“飙升”,随后自行加大胰岛素剂量,不想却发生了低血糖。前往就医后才发现,原来是家里“囤货”的血糖试纸过期,导致检测结果失准。
60岁的市民王先生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患有慢性病,但王先生的健康意识不错,不仅日常规律用药,还保持着对自己血糖水平的监测。为此,他家中长期备有血糖试纸,还有定期购买囤货的习惯。
从几个月前开始,王先生在日常监测中发现,自己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出现了明显偏高,一度出现了空腹血糖15mmol/L,餐后二小时血糖33mmol/L的情况。因为担心血糖失控,他在继续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还自行将胰岛素的剂量加大,但效果并不明显。
6月10日晚上,就在王先生准备就寝前,家人发现他的神志有些恍惚,进而开始胡言乱语,并有吐词不清的情况。随后,家属拨打120电话,将其送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就诊。来到医院后,王先生的随机血糖结果为1.7mmol/L。结合其症状,医护人员判断他出现了低血糖。在接受了葡萄糖注射后,王先生的症状有所缓解。
在进行的进一步检查中,该院区内分泌科的卢梦瑜医生注意到,王先生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正常,糖化血红蛋白也处于正常范围。结合随机血糖的结果,说明他在之前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水平一直比较低。但王先生坚持说,自己在家检测时血糖居高不下,否则也不可能自行加药。这让卢梦瑜有些意外,她随即要求王先生提供其使用的血糖检测用品。
经过检查,卢梦瑜这才发现,王先生从家里带来的试纸早在去年就已过期。现场检测对比结果也显示,这批过期试纸测出的餐后血糖达到26.7mmol/L,比医院检测出的数值高了一倍还多。王先生说,这批试纸是他此前大量囤货时一次性购买的,当时并未留意有效期限。没想到时间过长,试剂成分变性导致血糖检测结果“飙升”,加量用药就引起了低血糖。
古田院区内分泌科的林梅主任提醒,糖友在选购试纸时,需保证试纸和血糖仪型号配套,并在干燥、避光的地方密封保存试纸,无需冷藏,避免低温导致试纸失效。确保使用的试纸在有效期内,没有必要过度“囤货”,以免浪费。另外,血糖试纸需在原装筒内保存,每次使用后盖紧筒盖。
在家测血糖 用了过期试纸浑然不知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游华玲
年近70岁的糖尿病患者刘阿姨,多年来一直使用家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并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饮食和运动,血糖控制得不错。前不久,刘阿姨感觉体重持续下降,等到约定的复诊时间才到医院就诊。护士为其测血糖,显示为“Hi”,让护士吓了一跳,这说明刘阿姨的血糖值已超过血糖仪的测量范围。
血糖仪使用不当导致监测不准确
对此,刘阿姨也很疑惑,对医生说:“我在家测量的血糖值都很正常”。后来刘阿姨女儿发现,原来是妈妈用了过期的试纸,导致测试值不准。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韩亚娟表示,由于血糖仪方便、快捷,结果可靠,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了自己的血糖仪,足不出户即可知道血糖情况。然而,对糖友来说,特别是老年糖友,血糖仪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正确使用此仪器成了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在家测血糖注意四个方面
如何采血?韩亚娟介绍,糖友彻底清洗和干燥双手,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将手臂短暂下垂,采血手指在下,让血液流至指尖,用采血笔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监测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应首选无名指末端,刺皮后勿加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检测结果偏差。
检测频率。血糖监测间隔时间视糖尿病类型和病情而定,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原则,最好按主治医生的建议检测血糖。
全天血糖谱:三餐前后、睡前、夜间共8个时点,对病情不稳定者、妊娠糖尿病病友、使用胰岛素者适用,每2~4天测1次全天血糖谱。
初发病及调整药物者:每周测4次,每次选8个点中的不同时间点。
病情稳定者:每月测4~7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手术前后、感冒、旅游等血糖不稳定时:每天至少测4次,每次选不同的时间点。
血糖仪的保存。通常仪器的保存温度应在10℃~40℃之间,以免损坏,避免电磁干扰,如避免将仪器存放在电磁场(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附近。
测试纸的保存。试纸应干燥、避光和密封保存,防止灰尘吸附或潮湿。瓶装试纸开瓶取出试纸后应立即盖上瓶盖避免受潮,导致试纸失效。要特别注意试纸有效期,不能使用过期试纸。此外,测试前请先看清试纸与血糖仪的校正码是否匹配,不同的血糖仪匹配的试纸是不同的,如果不匹配测试结果偏差会比较大。
每次测得血糖值有差异最好到医院复查
韩亚娟强调,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一样,血糖水平除受身体状况和自身激素变化的影响外,还受情绪、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的影响,一天中血糖值都在不断变化,所以每次测得的血糖值有差异。若患者对测试结果有怀疑时,最好到医院就诊,尤其是血糖特别不稳定的患者,应该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指导,科学有效地进行血糖自我监测。
您若喜欢今日内容,可动动手指转发给亲友;若媒体转载,请标明出处!
更多健康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微信号:jkyszk)。
最新的健康资讯、求医指南、实用科学的保健知识等着你哦。
扫一扫,轻松关注“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也可关注。
“老糖友”自测血糖数值频“失真”
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晚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刘姗姗)“老糖友”自测血糖偏高,便自行加大了胰岛素注射用量,不料竟导致低血糖昏迷,经抢救才脱险。专家表示,临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老人,因操作方法不当导致测量结果“失真”,误导用药。
70岁的陈先生家住后湖,有十多年糖尿病史。为方便监测血糖,女儿给他买了一个家用血糖仪。几天前,原装的试纸用完了,他就新买了一些血糖试纸补货。
11月16日,陈先生自测血糖值12点多,超出正常值不少,便在原本20个单位的基础上注射了28个单位的胰岛素。半个多小时后,陈先生突然心慌气促、直冒冷汗,很快陷入昏迷。家人赶紧将他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
入院时,陈先生血糖低至1.8mmol/L,诊断为低血糖昏迷,经及时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事后才知道,患者自测血糖突然“增高”,可能是因为新换的试纸和血糖仪不匹配,才导致血糖失了真。
无独有偶。64岁的肖女士在家自测血糖竟然高到爆表,到医院测量,发现肖女士血糖理想。“为什么自己测量的误差这么大?”原来肖女士前段时间使用试纸后没盖严,导致试纸受潮。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旭艳介绍,如今家用血糖仪越来越普及,但如果“糖友”操作方法不当,测量出来的血糖值就会失真,以致误导患者做出错误的判断。
张旭艳提醒,家用血糖仪至少每年校正一次。此外,自测血糖还需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糖友测血糖时,要使用与自己血糖仪相匹配的血糖试纸。部分血糖仪换试纸时还需换芯片,一盒试纸对应一个芯片。
其次,试纸过期不仅指试纸超过有效期,也包括试纸因长时间暴露在外或未封口被氧化导致试纸提前过期。
再次,糖友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棉签、酒精旋转消毒手指,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测指血。请勿使用碘酒消毒,碘酒消毒会导致血糖值偏高。
最后,采血时,部位以手指侧面为宜,进针后血液自然流出。如需用力挤压手指才能出血,表示进针过浅,会造成血糖值偏低。另外,在血糖监测时,室内温度湿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应尽量在同一环境中测量,监测过程中勿移动血糖试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