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尿(糖尿病病人尿液是甜的吗)
得了糖尿病,小便会先“告诉”你!2大症状,别再后知后觉
说到“糖尿病”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随着上升。糖尿病被称之为“富贵病”,那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患病率也高了,在之前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患病率也没那么高。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一旦“染”便难以根治。除此之外,日常的饮食也是要格外的注意,一不小心“吃错”便会导致血糖上升。糖尿病是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是那只是已确诊的人数,还有很多人还没有去检查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甚至很多已有糖尿病症状的患者,仍不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说到糖尿病的症状相信大家都是略有耳闻的,足部溃烂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今天小护要告诉大家,尿液也是可以反应体内血糖是否正常的哦!
那尿液的哪些异常反应体内血糖上升呢?
尿液变多
说到糖尿病不禁让人想起它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说到“尿的多”很多朋友会将所有尿液增多都误以为是“肾脏问题”,往往会忽略了“糖尿病”的典型性症状。
很多人肯定会有所疑问,为什么糖尿病和尿液多都关系呢?那是因为,体内血糖升高后,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尿量可达到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到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内。
泡沫尿
正常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很低,形成气泡较少。尿液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使尿液张力较强而出现一些泡沫,,气泡就会增多。就拿糖尿病来说,尿液中的血糖含量增高,尿液的酸碱性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也是会增加,便会形成泡沫尿。
在这还要告诉大家并不是是有泡沫尿都是糖尿病,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遇到泡沫尿也不要过度紧张过分猜疑,前往医院检查便知结果。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尿液的粘稠度上升。正常的尿液不会粘附在马桶壁,但是当体内血糖增高的时候,尿液会变得粘稠依附在马桶壁,流动性较差。这一点是很容易让人忽视的,因为小编完就冲厕所,很多人不会去过多的关注。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近期突然有4个尿液改变,当心是肾损伤的信号
慢性肾病在临床上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为原发性慢性肾病、第二则是继发性慢性肾病。
所谓继发性肾损伤,指的就是因其他原发病持续发作而诱发的肾间质或肾实质损伤。在所有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就是糖尿病肾病。
它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近些年其在我国的病发率持续性增长,已经成为了终末期肾病因素中,仅次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二大因素。
在全部的糖尿病死亡患者中,有近10%都与肾脏疾病有关。
我们都知道,肾脏为人体代谢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生成尿液,通过尿液的排出平衡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
而一旦肾脏出现问题,首先就会对患者的排尿造成影响,导致小便频率、颜色、气味、质地等出现异常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若近期突然有以下几个尿液改变,当心就是肾损伤的信号:
1、小便频率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出现与它其他慢性并发症相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后的结果,这包括了血管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因素等等。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初期阶段,受到渗透性利尿的影响,患者小便次数原本就会增加,特别是夜尿频繁。
而在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之后,肾小球虽然能正常滤过血液,但肾脏内的原尿却可能无法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所以肾病的初期,患者也会有小便次数增加的症状,整夜小便次数甚至是能达到5-6次;
2、蛋白尿: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健康者尿中蛋白指数含量极低,全天排出量小于150mg以下,在进行蛋白质定性检查时,表现出阴性反应。
而一旦患者肾实质损伤,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就可能会渗透到尿液中,导致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超标,临床将这种异常表现称为“蛋白尿”,它是糖尿病肾病最为典型的表现。
患者在小便的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改变了尿液表面的张力,所以在尿液的表面上会产生大量细腻、绵密、类似于啤酒摇晃产生的泡沫;
3、小便减少: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超标、肾损伤的初期,会出现夜尿频率增加的症状。
但是,随着肾脏损伤逐渐严重,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发生改变。所谓少尿,指的就是患者24小时内排出的尿液总量低于400ml,又或者是患者每小时尿量低于17ml。
一旦出现少尿症状,这往往是肾脏损伤严重,甚至是进入肾衰终末期后的表现,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4、小便异味:糖尿病受到尿糖、渗透性利尿的影响,尿液中原本就容易产生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导致尿液出现异常的气味。
而在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后,大量大分子蛋白、过度的氨物质渗透到尿液中,也会导致尿液有浓烈的臭味、特别是氨臭味明显。
如果近期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了以上几个表现,特别是莫名其妙的蛋白尿、小便频率减少,很可能就是患者肾脏已经严重受损的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影像学筛查。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肾病,越早干预、患者的预后也就会越好。
来源: 医说健康
糖尿病患者“尿”的那些事儿
有关糖尿病患者“尿”的事儿,您了解么?糖尿病患者尿液具有以下特点:
【颜色】尿色深。
【性状】粘稠,也就是俗话说的“粘脚”,甚至会出现泡沫尿。
【气味】烂苹果味,多提示有酮症酸中毒。
【尿量】尿频且量多,即总是想解尿,量也会偏多,有的患者会出现夜尿增多。
尿检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检查方式。通过尿常规检查中的一些项目,可以判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一般来说,尿检化验单中的以下几项,对糖友来说比较重要,应引起您的注意:
【尿糖】看尿糖有几个加号,加号越多,则表示血糖越高。
【酮体】如果酮体结果提示阳性,则表示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性并发症,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白细胞】尿检多次复查仍提示白细胞为阳性,则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感染,以女性更为多见。这时需及时就医,服用相应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尿蛋白】如果尿蛋白结果为阳性,则提示患者可能合并肾脏病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改善肾脏病变,减少蛋白的相应治疗。
事实上,如果出现上述指征,不仅仅证明您的糖尿病病情,您可能还合并有其他疾病,因此,糖友发现化验指标不正常,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判断和治疗。
(内分泌科 朱丹玥 图片来源于网络)